持續百萬年的大暴雨,很多物種沒有等來雨後重生,暴雨中就已滅絕

2020-06-05 歷史上那點事兒

地球的壽命到今天已經46一年,人類並不是地球上唯一的主宰,前後曾經經歷過五次的生物大滅絕。最開始的時候整個太陽系都是一片原始的星雲,地球就是那個時期孕育而成的,地球最開始的狀態是熔融態,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的地表開始冷卻,之後氣體液化形成了海洋,海洋裡面伴隨有大量的有機物質,這些有機物質慢慢的在海洋裡面孕化出了最簡單的生物。如今的870多萬個物種都起源於這些簡單生物,也可以說都是一個共同的祖先了!

持續百萬年的大暴雨,很多物種沒有等來雨後重生,暴雨中就已滅絕

這46億年中,地球的環境也是在不斷發生變化,這些變化如果生物無法快速適應就面臨滅絕,所以地球發展史上曾經出現過五次生物大滅絕。曾經在三疊紀時期就因為氣候環境變化,地球上曾經持續下了將近100萬年的暴雨,在這個時期有大量物種衰亡,同時也有很多物種發展起來。

持續百萬年的大暴雨,很多物種沒有等來雨後重生,暴雨中就已滅絕

三疊紀屬於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大約是在2.5-2億年前,這段期間以第三次生物大滅絕為開端,以第四次生物大滅絕結束。但是這個時期各大陸板塊開始移動聚集,這就是盤古大陸。很多人可能覺得這是好事,但是大陸聚集,對於內陸地區來說就是沒頂之災,由於距離海岸線非常的遠,所以就出現了異常乾旱和炎熱的氣候,恐龍也是這個時期出現,不過還弱的可憐。

持續百萬年的大暴雨,很多物種沒有等來雨後重生,暴雨中就已滅絕

這樣的情況持續了幾百萬年,之後板塊開始飄逸,內陸出現了海洋,地球的溫度也提升了不少,開始變得溫熱,整個地球就像個大桑拿房,大約在後來的2.34-2.32億年的時間,地球上迎來了一場持續百萬年的大暴雨。

持續百萬年的大暴雨,很多物種沒有等來雨後重生,暴雨中就已滅絕

這個時期地球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生物結構也不斷變化,恐龍原本只佔據陸地生物的1-2%,但是這個時期開始暴漲,迅速的增長到了60-90%,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地球霸主。

持續百萬年的大暴雨,很多物種沒有等來雨後重生,暴雨中就已滅絕

那麼這次持續暴雨是怎麼來的呢?這要從2.35億年前說起,應該說是現在的美國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卑詩省附近的一塊叫做蘭格利亞的地方,發生了非常嚴重的火山爆發事件,科學家稱之為蘭格利亞火山爆發,這次爆發是空前的恐怖,釋放出了大量二氧化碳,造成了溫室效應,地球溫度提升了6-8攝氏度,這是很恐怖的,因為之前的氣候環境的而關係,這個時候耐旱的生物非常少,適應不了突如其來的改變,大部分生物在這持續了百萬年的暴雨中滅絕了。

持續百萬年的大暴雨,很多物種沒有等來雨後重生,暴雨中就已滅絕

這次全球性的大暴雨在地質上是有證據的,和三疊紀的乾旱氣候不符合的地質證據被科學家們發現了,或許山海經的女媧補天和西方傳說中的諾亞方舟也是這樣的自然災害造成的洪水泛濫情況。

相關焦點

  • 卡尼期暴雨持續100萬年,人類正在讓它重演?如何解決這一問題?
    2.3億年前地球發生過一起物種大滅絕事件,造成物種滅絕的原因和一場大暴雨有直接關係,這些年來生物學家一直在研究前5次物種大滅絕原因,並且還說出在未來地球有可能會發生和2.3億年物種大滅絕同樣情況,這讓眾多科學家們感到擔憂,要知道物種滅絕,有可能會導致整個地球發生變化,人類該如何對待這一問題呢
  • 2億年前一場持續百萬年的暴雨,形成原因被找到,劉慈欣:要警惕
    2億年前一場持續百萬年的暴雨,形成原因被找到,劉慈欣:要警惕生活中有很多的自然災害,時刻危險人類和其他生命的安全,在眾多自然災害中,洪水可以說是其中危害性最大的災害之一。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其實早在2億年前地球上就出現過雨水泛濫成災的情況,這場大雨最後還持續了百萬年,直接導致了地球上一半物種因此滅絕。這就是著名的"卡尼期洪積事件"。那麼這場大暴雨發生的原因是什麼?
  • 2億年前一場持續百萬年的暴雨,劉慈欣:形成原因已證實,要警惕
    2億年前一場持續百萬年的暴雨,劉慈欣:形成原因已證實,要警惕地球上有很多自然災害,這些自然災害時刻危險人類和其他生命的安全眾多自然災害中,洪水是其中危害性最大的災害之一。根據科學家的研究,地球上早在2億年前就出現過雨水泛濫成災的情況,這一場暴雨更是下了百萬年之久,直接導致了地球上一半物種因此滅絕。這就是著名的&34;。
  • 早期地球環境巨變,一場暴雨持續200萬年,這是什麼原因?
    如今地球環境非常溫和,地球已經誕生了46億年的時間,在這時間段內出現了數以萬計的生命,可是早期地球環境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如此溫和,火山經常噴發,地球幾乎是死寂一片,連水資源都很少見,然而一場小行星撞擊地球,仿佛給地球送來了溫暖,攜帶水資源來到地球上,讓地球有誕生生命的基礎。
  • 2億年前一場暴雨致76%物種滅絕,發生原因找到,劉慈欣:要警惕
    地球存活至今已經歷了45.5億年,共歷經五次生物大滅絕:第一次,距今4.5億年的奧陶紀大滅絕,滅絕了近85%;第二次,距今3.6億年的泥盆紀晚期大滅絕,生物滅絕了近82%;第三次,距今2.5億年的二疊紀大滅絕,滅絕了超過96%的物種;第四次,距今2億年的三疊紀大滅絕,共有76%的物種消失殆盡。
  • 2億年前地球下了一場大暴雨,持續100萬年,引發史上最嚴重的生物大...
    、巖層厚度如此厚的紅砂巖層,必須是一場持續時間很長的大暴雨才可能實現,於是考古學家利用碳-14技術對分布在沿海地區的紅砂巖層進行年份測定,發現這些巖層形成於2.5億年前,也就是二疊紀末期,考古學家綜合了紅砂巖層的分布地區、厚度、植物化石特徵以及其他證據,最後推算出發生在二疊紀末期的這場史前大洪水持續時間長達100萬年,也就是說在二疊紀末期,地球斷斷續續下了一場持續百萬年的大暴雨,就是這場大暴雨導致距今
  • 持續200萬年的暴雨,徹底改變了地球的生態,未來有可能再次出現
    即使如此嚴重的生物大滅絕事件,仍然沒有讓地球生態徹底崩潰,經過數百萬年的修復,地球生態再次恢復,新的物種也開始大量出現。只不過,第三次生物大滅絕後不久,地球再次迎來了一次巨大的生態劇變,而這一次的生態大變動是由一場暴雨引起的。相信很多朋友對於暴雨並不陌生,自從進入7月份以來,高溫天氣不斷出現,我們也迎來了雨季。
  • 持續200萬年暴雨,把恐龍送上地球之王寶座,形成原因或再現
    但如果說一場暴雨持續200萬年之久,這樣的天氣你還會喜歡嗎?其實不僅僅是喜不喜歡的問題,200萬年連續不斷的降雨,會導致生物衰敗滅絕,當然也會有物種藉此機會蓬勃發展起來。那是一次生物大滅絕事件,連續的降雨導致地球上很多物種消失滅絕,但也給恐龍的後續發展埋下了伏筆,簡單來說就是那場持續200萬年的降雨把恐龍送上地球之王的寶座。
  • 2.3億年前的一場暴雨,持續200萬年之久,形成原因或將再次出現
    討論這個話題之前,我們要先來點開胃小知識,以便大家更好地理解。遠古時期地球上發生的大事件雖然沒有被目擊到,但是它們都被記錄在地質「檔案」中。地層就像是夾心餅乾一樣,從每一層可以推算出形成的時間,以及當時發生的大事件。
  • 一場持續200萬年暴雨,把恐龍送上地球之王寶座,形成原因或再現
    但如果說一場暴雨持續200萬年之久,這樣的天氣你還會喜歡嗎?其實不僅僅是喜不喜歡的問題,200萬年連續不斷的降雨,會導致生物衰敗滅絕,當然也會有物種藉此機會蓬勃發展起來。那是一次生物大滅絕事件,連續的降雨導致地球上很多物種消失滅絕,但也給恐龍的後續發展埋下了伏筆,簡單來說就是那場持續200萬年的降雨把恐龍送上地球之王的寶座。目前已知地球上共發生過五次較大的生物大滅絕事件,每次滅絕事件都會導致當時地球上80%以上的物種消失,但生命是頑強的,只要有生存空間和生存資源空出來,就會有某些物種趁著東風發展起來。
  • 一場暴雨的雨前、雨中、雨後何時最冷?
    七月的暴雨沒有停歇過,轉眼大暑已過接著就是立秋。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雨水也會逐漸增多,天氣也會漸漸涼下來。那麼一場暴雨的雨前、雨中、雨後何時最冷?中國一直以來都是多暴雨的國家,除了西北的個別省份以外,幾乎都有暴雨出現。而南方地區每年都受到暴雨的影響,出現洪澇災害。
  • 2.年前的史前地球,一場持續年的暴雨,造就了恐龍時代
    二疊紀生物圈事實上關於大洪水的發生在地球上的傳說有很多,比如著名的史前文明亞特蘭蒂斯文明被大洪水摧毀,而無論是中國、印度、古巴比倫都有古老的大洪水傳說,比如大禹治水、印度馬努實際上,他不僅僅是神話故事和記錄,考古學家利用現代技術研究發現,地球似乎曾經發生過大洪水事件,這個大洪水事件發生在2.5億年前的二疊紀和三疊紀交替時期,在這一時期,地球長期以來經歷了第二次大滅絕,即二疊紀末的大滅絕
  • 至少持續100萬年!地球曾經的暴雨引發大滅絕,未來或再次上演
    作者:文/虞子期 確實,地球曾下過這樣一次強降雨,就是我們熟知的「卡尼期洪積事件」,這次事件是指2.33億年前發生的一次生物大滅絕事件,而在這次事件被發現之後,不少的科學研究指出,未來我們地球還可能上演同樣的情況,所以是比較令人擔心的,而這次「卡尼期洪積事件」發生之後,除了導致一些物種滅絕外
  • 超過100萬年的持續大暴雨!製造了三疊紀滅絕,讓恐龍霸主上位!
    很久以前,在恐龍時代到來之前,一場大雨降臨在超級大陸-盤古大陸上,並且持續了超過100萬年。根據一項研究,新的化石證據表明,CPE實際上是一個由火山爆發和氣候變化驅動的重大滅絕事件——導致三分之一的海洋物種死亡,還有大量陸地動植物死亡。 這個「消失」的滅絕事件,並沒有達到科學界討論過的「五大物種滅絕」的死亡數量(例如,發生在2000萬年前的二疊紀-三疊紀滅絕,可能導致了90%的生物物種滅絕)。
  • 確定,262mm特大暴雨來了,第5波暴雨連下3天,大暴雨從南下到北
    新一輪3日暴雨馬上到,10省累計降水超100mm,黔湘鄂皖蘇為重點 確定,262mm特大暴雨來了,第5波暴雨或連下3天,大暴雨從南下到北 到了7月,副高持續增強,帶動暖溼氣流北上,暴雨似乎更強了
  • 地球曾下過一場超級暴雨,雨過天晴,地球已經被另一種動物佔領!
    第二場大暴雨則發生在2.34億到2.32億年前,它有兩個結果,一個是導致了大量生物的滅絕,另一個結果則直接導致了恐龍的崛起,這個答案是不是有些詭異?但歷史就是這樣發生的!三疊紀早期,地球上的大陸還連成一片(盤古超大陸形成於二疊紀末期),三疊紀初期已經有部分已經分裂,但大陸仍然是沒有完全散開,這會導致什麼結果呢?
  • 2.34億年前,一場持續百萬年的降雨,滅絕了很多生物卻成就了恐龍
    科學家後來通過計算機模擬,成功再現了當時的情景,由此,科學家猜測,大約在2.34億年前,地球發生過一次長達百萬年之久的降雨,正是這場降雨成就了恐龍,這是怎麼回事?所以最後帶來的影響就是地球也下了長達百萬年之久的降雨,相信大家可以想像一下,百萬年之年的持續降雨,那是多麼可怕的一種自然災難,我們現在只要持續幾個月的降雨,都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的巨大的影響,更不要說百萬年之久的降雨了,那絕對是一場滅絕性的災難。正是由於持續長達百萬年之久的漫長降雨,引發了生物大滅絕事物,讓當時地球上80%以上的生物滅絕。
  • 大多數物種在滅絕前會持續多久,人類第一個滅絕的物種是什麼?
    但是這些生物是整體物種的代表嗎?物種通常要持續多久才能滅絕?根據2013年發表在《綜合動物學》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三代動物時代(6500萬年前至今)哺乳動物的平均壽命為321萬年,大型哺乳動物比小型哺乳動物持續時間長。對於無脊椎動物物種來說,持續時間更令人印象深刻;平均持續500萬到1000萬年。 相關: 人類第一個滅絕的物種是什麼? 然而,這些數字是有爭議的。
  • ...高溫緊隨而至-暴雨黃色預警 體感溫度 暴力 大暴雨 厄爾尼諾...
    原標題: 未來10天雨量將趕上一個梅雨季 今年入梅又遇暴雨,松江雨最大現「看海」,本周三至本周六申城暫不衝擊高溫日  東方網6月21日消息:申城剛入梅,梅雨季的首場暴雨說來就來,連續第三年開梅遇暴雨,又讓申城西南一些地區看了「海」。記者從市氣象局了解到,申城自6月1日入汛以來至20日,降水量已較常年顯著偏多1.3倍。
  • 2.3億年前,下了持續200萬年的暴雨,形成原因或將再次出現
    2.3億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過多,導致地球下了一場持續時間長達200萬年的暴雨,使得相當多的物種走向滅絕,這就是卡尼期洪積事件。卡尼期處於晚三疊紀的最早期,那時距離第三次物種大滅絕事件已經過去了2000萬年。在2.5億年前,時值二疊紀與三疊紀的更替,超級火山大爆發,導致全球氣候劇變,引發了地球史上最嚴重的物種大滅絕事件,多達96%的物種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