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亞基由葉綠體基因編碼,小亞基由核基因編碼

2021-01-10 媛媛講料理

Rubisco的分子量為560kD。它由8個大亞基(分子量為56kD)和8個小亞基(分子量為14kD)所組成。高等植物的Rubisco外形呈桶狀圓柱體,四對交互結合的L2大亞基二聚體排列成八聚體(L8)。在大亞基8聚體的兩端有一個小亞基四聚體,每個小亞基陷窩在大亞基之間的裂縫中。大亞基由葉綠體基因編碼,小亞基由核基因編碼。

Rubisco的活化和催化部位在大亞基上,小亞基的功能不清楚,可能在大亞基之間起間隔的作用,有利於維持酶蛋白分子的穩定性。Rubisco同時催化RuBP的羧化反應和加氧反應。羧化酶和加氧酶的活性都需要經過CO2和Mg2+的預保溫活化後才表現(圖3-23)。

Rubisco的活化包括在酶的活性位點內賴氨酸的ε-氨基上形成氨基甲酸-Mg2+複合物。在活化過程中,兩個H+被釋放。pH和Mg2+濃度的增加促進酶的活化。葉綠體基質中pH和Mg2+濃度的增加是由於光照的結果。

Rubisco催化的羧化和加氧反應如圖3-24。O2是羧化酶反應的競爭性抑制劑,CO2是加氧酶反應的競爭性抑制劑;這兩個反應的相對速率被O2或者CO2濃度調節。

(二)C4二羧酸循環

1.C4二羧酸循環的發現

在60年代中期,Kortschak等發現,甘蔗葉的光合作用速率非常快,效率高;最初固定的CO280%是在蘋果酸和草醯乙酸的第四個碳中,只有10%是在PGA中;表明在甘蔗葉中PGA不是最初的光合作用產物。這些結果很快被澳大利亞的Hatch和Slack證實。他們發現,一些熱帶起源的禾本科植物種類,包括玉米在固定CO2都表現出類似的標記模式。

產生四碳酸作為最初主要CO2固定產物的植物,稱為C4植物(C4plant)。大多數C4植物是單子葉植物(尤其是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還有300多種雙子葉植物也是C4植物。在禾本科植物中,甘蔗、玉米和高粱是重要的農作物。據統計,C4途徑存在於19個科的1000多種被子植物中。最初固定CO2成為3-PGA的植物稱為C3植物(C3plant)。例如水稻、小麥、大麥、燕麥和菸草等。然而,有一些植物具有一些中間類型的性質,它們被認為是代表從C3到C4種類的演變。

相關焦點

  • D1亞基是PSⅡ次級電子受體QB的載體蛋白,也是除草劑的結合部位
    PSⅡ的核心複合體PSⅡ核心複合體(core complex)由6種以非共價鍵相互連接的內在多肽組成。這些多肽由葉綠體基因組編碼。PSⅡ核心複合體中,中央交叉的兩個32kD多肽是D1和D2亞基,其中包含著原初電子供體Z,反應中心色素P680,原初電子受體去鎂葉綠素(Pheophytin,Pheo),QA,QB和Fe原子。D1亞基是PSⅡ次級電子受體QB的載體蛋白,也是除草劑的結合部位,它可被敵草隆等除草劑結合而阻斷電子從QA向QB傳遞;CO2濃度對光合電子傳遞的抑制效應和光抑制作用,其作用部位都在QB上。
  • 一作解讀|MolBioEvo:小麥屬異源多倍化過程中的核質協同進化研究
    雜交過程中,不同的父本和母本核基因組被整合到同一個細胞核中,但卻僅有單系的細胞器基因組存在與雜交細胞核外。因此,雜交過程需要克服兩個潛在挑戰:(1)在通常僅涉及母方細胞質基因組的情況下,由核基因組合併引起的細胞核化學計量失衡;(2)來自核基因組和細胞質基因組的嵌合蛋白複合物內不同亞基之間的不兼容性。
  • β亞基似乎是酶和核苷酸底物結合的部位
    大腸桿菌RNA聚合酶的研究得比較透徹的,這是一個分子量達50多萬,全酶由五咱亞基組成,去掉δ亞基的部分稱為核心酶,核心酶本身就能催化苷酸間磷酸二酸鍵形成。利福平和利福黴素能結合在β亞基上而對此酶發生強烈的抑制作用。
  • 上海生科院等揭示端粒酶蛋白亞基與RNA亞基的相互作用
    RNA亞基識別機制在進化上的保守性。   端粒是真核生物染色體最末端的區域,雖然不具備編碼蛋白質的功能,但是端粒對染色體的保護功能在基因完整性和細胞生理學其他方面的調節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與之密切相關的端粒酶是一種自身攜帶RNA模板的逆轉錄酶,在端粒長度平衡的維持中起到重要作用,端粒酶活性的增強將導致細胞的永生化和腫瘤的形成。
  • 線粒體和葉綠體基因簡介
    好多讀者說找不到我們公眾號了大家星標一下,下回就能正常看到推送了喲~線粒體是生物氧化的場所,呼吸鏈中的某些蛋白質或酶的編碼基因就在
  • 我國科學家發現植物SWI/SNF染色體重塑複合物的新亞基
    Nature Plants | 中山大學李陳龍課題組發現植物SWI/SNF染色體重塑複合物的新亞基來源:BAP BioArt植物 SWI/SNF染色質重塑複合體通過利用ATP水解所產生的能量改變染色質的結構來調節基因轉錄。SWI/SNF染色質重塑複合體在酵母,哺乳動物和植物中都相當保守。
  • 李陳龍團隊發現植物SWI/SNF染色體重塑複合物的新亞基
    SWI/SNF染色質重塑複合體通過利用ATP水解所產生的能量改變染色質的結構來調節基因轉錄。SWI/SNF染色質重塑複合體在酵母,哺乳動物和植物中都相當保守。酵母的SWI/SNF主要由8-14個亞基組成,而動物中的SWI/SNF複合體則由29個基因編碼組裝而成。
  • 生命學院高寧研究組與合作者揭示真核核糖體大亞基功能中心的組裝...
    Coupling of 5S RNP rotation with maturation of functional centers during large ribosomal subunit assembly」和「Structural insights into assembly of the ribosomal nascent polypeptide exit tunnel」的研究論文,報導了真核核糖體大亞基在細胞核中的多個高分辨的前體結構
  • 科學網—葉綠體ATP合酶基因突變引發功能失調
    葉綠體
  • 海帶:從植物上除名了雖有葉綠體真不是普通的植物
    1990年,卡爾·烏斯(Carl Woese)確立了三域系統(tree domains system):細菌(Bacteria)、古菌(Archaea)、真核生物(Eukarya)。很容易理解,海帶細胞是由真核細胞構成的生物,自然就是真核生物域。
  • 禽流感病毒RNA聚合酶PA亞基「真相」被揭示
    其中鎂離子(銀色小球)以紅字(Mg)標出;三個小黑點代表水分子。(B)與(C)PA亞基內切核酸酶活性鑑定及數據統計分析。繼2008年8月在《自然》雜誌上發表禽流感病毒RNA論文之後,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劉迎芳領導的課題組和饒子和院士領導的南開大學、清華大學和生物物理所聯合實驗室,在前期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解析了該RNA聚合酶PA亞基剩餘的氨基端(PAN)的高解析度晶體結構,從而基本完成了對流感病毒聚合酶PA亞基的結構生物學研究工作。他們的研究結果清晰地揭示了PA蛋白具有核酸內切酶功能。
  • 生化答疑:第十六章 基因表達調控
    ① 真核基因組比原核基因組大得多② 原核基因組的大部分序列都為編碼基因,而哺乳類基因組中只有10%的序列編碼蛋白質、rRNA、tRNA等,其餘90%的序列,包括大量的重複序列功能至今還不清楚,可能參與調控。
  • Science|華大基因聯合瑞典科學家構建大腦的蛋白編碼基因圖譜
    2020年3月6日,由卡羅林斯卡學院、瑞典皇家理工學院和華大等團隊合作在Science上發表文章An atlas of the protein-coding genes in the human, pig, and mouse brain(人類、豬、小鼠大腦中的蛋白編碼基因圖譜)。
  • GeneMark-ES:真核生物編碼基因預測軟體
    GeneMark-ES軟體用於預測真核生物中的蛋白編碼基因,和其他預測基因結構的軟體不同,它採用的是非監督算法,可以不依賴訓練集進行預測。對於真菌,有專門的參數,示例如下gmes_petap.pl --fungus  --cores 10--sequence genome.fa默認配置下,輸出文件名為genemark.gtf, 保存在軟體的安裝目錄,採用GTF格式來記錄基因的結構信息。
  • ATP合酶c亞基洩漏導致脆性X症候群的異常細胞代謝
    ATP合酶c亞基洩漏導致脆性X症候群的異常細胞代謝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8/16 22:08:34 近日,美國耶魯大學Elizabeth A.
  • 碧蛾蠟蟬線粒體基因組全序列首次測定
    日前,中科院動物研究所梁愛萍研究組首次獲得了蠟蟬總科昆蟲——碧蛾蠟蟬Geisha distinctissima (Hemiptera: Flatidae)的線粒體基因組全序列。結果顯示:碧蛾蠟蟬線粒體基因組是一個15,971 bp 的閉合環狀分子,整個基因組的A+T含量為75.1%,其基因內容、基因順序和基因結構都與果蠅Drosophila yakuba相同。所有13個蛋白質編碼基因均以ATR或者ATT作為起始密碼子。9個蛋白質編碼基因利用典型的TAA或TAG作為終止密碼子,其餘四個蛋白質編碼基因(cox1, atp6, cox3, 和nad4)使用不完全終止密碼子T。
  • Science:從結構上揭示真核生物mRNA 3'端加工機制
    這項研究表明CPF是由三種亞基組裝而成的:亞基Cft1(綠色)、亞基Yth1(洋紅色)和亞基Pfs2(黃色)。圖片來自A. Casañal & T. Martin at MRC LMB。2017年11月4日/生物谷BIOON/---切割與多腺苷酸化因子(cleavage and polyadenylation factor, CPF)是一種由許多亞基組成的複雜的酶。它在基因表達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酵母CPF具有核酸酶、聚合酶和磷酸酶活性,每種酶活性對應一種結構域(module)。
  • 如何理解細胞質基因的半自主自我複製?
    線粒體和葉綠體中的DNA,能夠進行半自主自我複製,並通過轉錄和翻譯合成蛋白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