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新冠疫情是有人吃蝙蝠之類的野生動物引起的?不然不然

2020-12-03 醒世明理

有外國人說咱們中國有吃蝙蝠的陋習,而且還吃出了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我看到這一消息後非常氣憤,這分明就是在抹黑咱們!更令人不齒的是,居然有不少國民也信以為真!其實,在咱們中國,多數人是不吃野生動物的。

吃野生動物是一種反自然行為,應堅決反對和制止!你要吃肉,有那麼多家養牲畜,完全可以滿足你的需求。野生動物沒有吃人類一顆糧食,完全靠自食其力生存,只要不威脅我們人類的生存,我們就沒有理由去獵殺它們。

說新冠肺炎是吃蝙蝠引起的,跟當年說非典是吃猩猩肉引起的一樣,是一種意識綁架!利用人們對傳染病的恐懼心理,人為地將傳染病與吃某種動物的肉牽強附會在一起,雖然會對某些人產生震懾作用,但並非萬能之措。這種不科學的言論一旦被有些執拗民眾證實為不實,極易產生牴觸和叛逆心理,從而形成相反的效果。

人畜共患的傳染病確實有很多,什麼結核病、狂犬病、禽流感、鏈球菌肺炎……事實也證明這種情況確實廣泛存在,但並未阻止人類飼養這些牲畜、吃它們的肉,因為這是人類生存的需要。人類與這些動物共存了數萬年,那麼多風風雨雨都抗過了,如今豈能因一兩種傳染病就動搖咱們與它們的親密關係!說新冠肺炎是由蝙蝠這一種動物傳播的,還沒有足夠的證據,如果因此而使人們憎恨並大量捕殺蝙蝠則是人類的一種罪惡!

說吃蝙蝠就跟說吃四腳蛇、吃蟑螂、吃蒼蠅、吃蚯蚓、吃蛔蟲一樣令人噁心!這些東西,你吃得下嗎?反正,我是沒見過誰吃這些東西的,所以不會相信那些傳言。

無論如何,預防傳染病和保護野生動物、維護和諧而安寧的自然環境都是我們每個人不可推卸的責任,我們要同舟共濟、團結一心,奔向美好的明天!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蝙蝠等野生動物一直有人在吃 而新型肺炎疫情最近才爆發呢
    為什麼蝙蝠等野生動物一直有人在吃,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最近才爆發呢。這個疑問類似於為什麼愛滋病毒在猩猩體內存在了很多年,而最近幾十年才開始在人類中爆發呢。以吃野味為例,吃野味暴發疫情是這樣的,人首先遇到一個帶有某種病毒的野生動物,未經有關部門檢驗檢疫,這是傳染源,這是一個概率。然後這時候又需要滿足一定的傳染途徑,比如說烹製不科學,沒有高溫等,或者在進行宰殺的過程中有病毒載量液體的交換導致感染,這又是一個概率,再然後這個疾病剛好出現機緣性變異,導致可以人傳人了,即變得易感性,這也是一個概率。
  • 蝙蝠不能吃,野生動物不能吃,那海鮮算野生動物嗎?能吃嗎?
    仍在延續的疫情牽動著我們每個人的心,也讓很多人都知道了帶病毒的蝙蝠是不能吃的,病毒的宿主穿山甲、果子狸等野生動物也是不能吃的,很多人都在呼籲立法禁止交易、食用野生動物,也有很多人在疑惑:如果野生動物都不能吃,那麼大海、河流裡的魚、蝦、蟹、貝是不是野生動物?到底能不能吃呢?
  • 這一次疫情是「吃」出來的,那兩個吃蝙蝠的女人找到了嗎?
    現在檢測到33份樣品含有新型冠狀病毒核酸,並成功在陽性環境標本中分離病毒,提示該病毒來源於華南海鮮市場銷售的野生動物——這,正如坊間傳言,再一次證明本次疫情是「吃」出來的!    而《野生動物保護法》《陸生野生動物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側重保護的是珍貴、瀕危的被列入保護目錄的野生動物以及「三有動物」(有益的、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食用其它野生動物並未被法律全面明確禁止,另外,還存在著非法販賣、食用保護性野生動物的行為。這些漏洞的存在,讓「吃野味」這個潘多拉魔盒處在了關閉不嚴或者半敞開的狀態。
  • 「錯的不是蝙蝠,是吃蝙蝠的人」保護野生動物是我們的責任!
    當武漢疫情爆發,無數野生動物和食用野生動物的人陷入了被口誅筆伐的境地。一時間,動物、野生動物、寵物……這樣的關鍵詞像是也沾上了毒液一般,讓不少人退避三舍。01錯的不是蝙蝠,是吃蝙蝠的人蝙蝠是百毒之王,身上有各種各樣未知的病毒;
  • 阿媒:消除對華人的偏見,蝙蝠湯不應為新冠疫情「背鍋」
    ,絕大部分都並非是在中國境內拍攝的,更與此次新冠疫情無確鑿關聯,而事件背後是對華人的偏見。 中國文化專家、布宜諾斯艾利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中阿研究中心主任伊格納西奧·比利亞格蘭(Ignacio Villagrán)表示,「對於中國飲食『另類』的想法是完全不實的,14億中國人無非也就吃米飯、麵條、蔬菜和豆製品,以及主要吃豬肉、雞鴨、羊肉和牛肉,還有魚類和貝類」;「中國並沒有消費蝙蝠、蛇或昆蟲的飲食文化;並不是說不吃,而是很少有人會將其當做食物。」
  • 吃蝙蝠誰來管?全面禁食野生動物 路有多遠?
    原標題:原標題:全面禁食野生動物 路有多遠?原標題:全面禁食野生動物 路有多遠?疫情當前,追本溯源,人們又一次把目光聚焦到蝙蝠等野生動物身上。據相關科研結果,新型冠狀病毒可能來源於蝙蝠。從一些人的餐桌美味到人人喊打,許多人提出應立法禁止食用野生動物。記者為此採訪了業內專家和部分野生動物養殖戶等。吃蝙蝠誰來管?現行野生動物保護法明確禁止獵捕、殺害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禁止出售、購買、利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製品。
  • 到底誰是這場疫情的罪魁禍首?是蝙蝠?是穿山甲?還是……
    有不少人說這次的疫情是由於人們吃蝙蝠造成的,也有人說是因為有些人吃野生動物才是這次疫情的真正的罪魁禍首。還有,最近有人說穿山甲是這次疫情的中間宿主。甚至,無憑無據的傳言禍及到了狗狗和貓的身上,認為貓和狗也會傳染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因為,在有一段時間內,一些小區出現了摔死狗、貓的現象。
  • 男子捕殺野生動物,其中還包括33隻蝙蝠:本人還吃過
    這次疫情的爆發,讓人們意識到獵殺、食用野生動物不但是對大自然生態平衡的破壞,還會對人們自身健康帶來巨大威脅。鑑於此,除了人們自覺抵制獵殺、食用野生動物外,國家也從法律層面作出了禁止性規定。然而,有的人對於此卻置若罔聞,越是禁止他們越是要「逆勢而行」,活脫脫的「槓精」!
  • 長相難看的蝙蝠,為何有人吃得下去?馬來西亞人:味道像雞肉味
    大家都知道,雖然我們祖國美食眾多,但幾乎現在所有食物的取材都是自己種植或養殖的,已經很少去吃野生動物了,畢竟人類已經走過了那段需要吃野生動物才能生存的歷史時代。但也許是人們的生活條件太好了,現在有些人卻喜歡上了吃野味,也就是野生動物。但是,在我們國家,吃野生動物是不允許的人但即使這樣,有些人依然會入嘗試吃野味,而且吃野味的趨勢還在發現,從最早的野兔,野鴨,野羊,野豬之類的,已經到了現在吃穿山甲,果子狸等等,甚至連巨醜無比的蝙蝠都未能倖免。
  • 還敢吃野生動物?這次根源又是它
    沒想到這一次竟然和上次一樣,傳染源又是野生動物引起的。據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今天公布,此次疫情傳染源是武漢一家海鮮市場非法銷售野生動物,使新型冠狀病毒傳播給了人類。真是令人痛心的結論,要知道我們國家一直禁止非法捕獲食用野生動物,上一次的非典疫情也給了我們一個大大的教訓。沒想到10幾年過去了,果子狸帶給我們的教訓早已被時間衝淡,人們又沉浸在野生動物做成的美味當中不能自拔了。
  • 野味為何會引起病毒感染?除了蝙蝠,還有什麼野味不能吃
    根據國家疾控中心透露,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已經能夠確認,是武漢一家海鮮市場非法銷售的野生動物。繼SARS之後,時隔17年,一場突發的嚴重疫情,再次讓「野味」這個話題以極度沉重的態勢重回到人們眼前。那麼,野味為什麼容易引起病毒感染呢?野味為什麼容易引起病毒感染呢?
  • 確診破6萬,疫情波及24國,竟然還有人在不亦樂乎地吃蝙蝠
    疫情爆發後,「恐怖市場」又引起了巨大爭議。 而在這次疫情爆發後,廣西竟還有人頂風作案,買賣野生動物。這證明清剿再次起了關鍵作用,廣東的野生動物市場,確實是SARS病毒的溫床。 如果繼續吃野味、殺野味,我們真的能承擔得起後果嗎? 這次疫情帶給我們的教訓,還不足以讓我們停止嗎?
  • 野生動物引發的疫情,知多少?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農業農村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22日下發緊急通知,要求各地加強野生動物市場監管,對未經檢疫合格的野生動物,一律嚴禁進入市場。 野生動物是多少疫情暴發的罪魁禍首? 吃野生動物危害有多大?
  • 真有人吃蝙蝠,蝙蝠死相猙獰,太震驚了!
    視頻顯示,在一家餐館內,兩名出鏡女主持人面前均擺放一碗蝙蝠湯。一名女主持人從湯中將黑色的蝙蝠撈出,舉在手中,對著鏡頭向觀眾介紹該蝙蝠的種類與外表;隨後,兩名女主持人各自將碗中的蝙蝠從中撕開,並親口品嘗,然後嘆道「這肉很緊,但很香」。
  • 蝙蝠那麼醜,為什麼還會有人去吃呢?馬來西亞人:嘗起來像雞肉
    如今,大家錢包裡都有錢了,大魚大肉的平時也吃慣了,於是野生動物就成為了上等菜,邀請貴客來是很有有「排面」的,其實,我身邊就有一位曾經在星級酒店工作過的廚師,他說,他曾經跟幫主廚打下廚,就做過一些野生動物的菜,有穿山甲、狸獾、
  • 蝙蝠、穿山甲和籠子:野生動物們的報復
    「昨天,我們把野生動物關進籠子,吃了它們;今天,十幾億人被隔離在家,好像野生動物把我們關進了籠子。」——網絡金句——圖自網際網路截至到2月11日,全國確診病例超過四萬,死亡人數超過1000人,疑似病例超過兩萬。這場疫情的影響,對武漢人民、湖北人民,甚至中國人民,不亞於一場戰爭的烈度。
  • 有人愛吃蝙蝠到底為個啥?
    他認為,有三種路徑可以導致病毒出現在華南海鮮市場——1.一隻帶有病毒的動物被帶入市場;2.一群受感染的動物被帶入市場;3.有人在海鮮市場外感染,這個攜帶了病毒的人進入了海鮮市場,將病毒傳播到動物與他人。儘管目前尚未查實最初的人類感染新冠病毒路徑,但很明顯,這次病毒的傳播,武漢華南海鮮市場的野生動物曾經是個傳染源。
  • 疫情過後,會不會有更多的人拒絕食用野生動物?
    因為有人捨得拿著錢去吃,就有人鋌而走險違法去捕殺,因為捕殺是犯法風險的事,再加上野生動物越捕越少,越少越難捕,所以賣出去的價格就高,這就形成了供應鏈的惡性循環。有錢人覺得吃野味是一種高檔有面兒的事,店主覺得這是一種利潤極高,能抓有錢人回頭消費,便悄悄售賣,而捕殺的人覺得這能帶來豐富的收入,便開始違法捕殺,這就是整個供應鏈。然而,吃野味真的有這麼美味、滋補嗎?
  • 那位吃蝙蝠的韓國女明星,如今怎麼樣了?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因為新冠疫情導致人們生活質量逐漸下降,全球經濟出現暫緩甚至停滯的狀態。而這一場病毒來得匆忙,科學家們經過研究,發現在蝙蝠身上還有許多病毒,其中就有新型冠狀病毒。眾所周知,蝙蝠是集百毒於一身的動物,身上還有數十種乃至上百種病毒和細菌,可是,他們卻能夠在這樣的環境下生存下來,也是非常難的。同樣的,蝙蝠也會給人類帶來某些災害,特別是當他們的病毒傳播到了人類社會中。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風俗習慣,有些國家常常喜歡吃一些「非常噁心又難看」的生物,比如蝙蝠便是一些國家的盤中餐,他們會飼養一些蝙蝠供人們食用。
  • 疫情下的「野生動物禁食令」:鱷魚鴕鳥梅花鹿這些養殖動物,還能吃嗎?
    由於疫情,目前他的養殖場被封控隔離,並嚴禁轉運販賣,每天還得清洗消毒。「如果不讓吃,就得考慮轉型做皮子了,但肉的利潤最高。」劉興華說。 在眾多野生動物中,到底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目前主要參考三個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