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量子引力論(loop quantum gravity,LQG),又譯迴圈量子重力論,英文別名圈引力(loop gravity)及量子幾何學(quantum geometry);由阿貝·阿希提卡(Ahbay Ashtekar)、李·施莫林(Lee Smolin)、卡洛·洛華利(Carlo Rovelli)等人發展出來的量子引力理論,與弦理論一併是目前為止將引力論量子化最成功的理論。
利用量子場論的微擾理論來實現引力論的量子化的理論是不能被重整化的。如果主張時空只有四維,從廣義相對論下手,結果可以把廣義相對論轉變成類似規範場論的理論,基本正則變量為阿希提卡-巴貝羅聯絡(Ashtekar-Barbero Connection)而非度規張量,再以聯絡定義的平移算子(holonomy)以及通量變數(flux variable)為基本變量實現量子化。
在此理論下,時空描述是呈背景獨立,由關係性循環織成的自旋網絡鋪成時空幾何。網絡中每條邊及每個節點分別為一普朗克長度及普朗克體積。循環並不存在於時空中,循環扭結的方式定義時空幾何。在普朗克尺度下,時空幾何充滿隨機的量子漲落,因此自旋網絡又稱為自旋泡沫(Spin foam)。在此理論下,時空是離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