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簡史》:動物到上帝的三步,1認知革命,完成食物鏈登頂

2020-12-07 啊周聊教育

01引言

《人類簡史》

《人類簡史》是牛津大學歷史學博士,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最受歡迎教授,全球矚目新銳歷史學家,第十屆文津圖書獎得主,以色列作家尤瓦爾·赫拉利出版的超級暢銷書。

赫拉利在書中結合人類學、生態學、基因學等領域的知識,從宏觀獨特的角度切入,系統描述了10萬年前到21世紀期間人類的發展歷程。

本書主線明確,利用三大線索為讀者理清人類發展的脈絡,分別是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科技革命。

從三大線索的排序可以發現,認知的排序是排在第一位,說明了思維在人類發展歷程中起著根本性的作用,相當於由0到1的轉變。

02認知革命前的人類生存現狀

大約在250萬年前,類人生物出現,這時候,人類與地球其他生物一同共棲生存環境,並沒有什麼特別突出之處。

如果時光穿越回到200萬年前的東非,你很可能會看到一群很像人類的生物:有些媽媽哄著嬰兒,有些肌肉猛男為博美女垂青,猛錘著自己胸膛,有些年長的充滿智慧的大家長則安靜坐在一旁,對此早已習以為常。

200萬年前的類人生物

這些人本質上和黑猩猩、拂拂、大象沒什麼區別。

魯道夫人、直立人、尼安德特人

當時,整個世界存在不同的人種,包括東非的魯道夫人(距今大約200萬年),東亞的直立人(距今約200萬-5萬年),歐洲和西亞的尼安德特人(距今約40萬年-3萬年),還有智人。

比起其他大型動物,人類的不足主要有兩點。

一是大腦明顯大於其他動物。

對於60公斤的哺乳類,平均腦容量為200立方釐米,而人類腦容量則為600立方釐米。在沒出現認知突變之前,龐大的大腦是個負擔。

人類腦容量發展進程

首先不利於活動,而且耗能還不少。以智人為例,大腦只佔身體總重2%-3%,但在休息時,耗能卻佔25%。其他猿類,同類情況下,耗能只有8%。所以人類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尋找食物。

古代大型動物

其次是由於大腦耗能較多,導致肌肉退化萎縮,讓本來身板子就弱小的人類,在大型捕食動物面前顯得更加弱小。

二是直立行走。

人類遠古祖先歷經數百年,一開始是發展出四肢行走、頭部相對較小的骨架,而將這種骨架調整成直立,而且還要頂著一個超大的頭蓋骨,實在不容易。為此,為了能望遠、有靈活的雙手,人類只得面對背痛、頸脖僵硬的代價。

直立行走身體結構變化

對於婦女的負擔更大。直立行走方式讓臀部變窄,產道寬度受限,而胎兒頭部越來越大,於是,分娩死亡成了女性的一大風險。

以上兩點便讓人類在100萬年前,即使有了容量較大的大腦和鋒利的石器,卻還得一直擔心害怕肉食動物的威脅,只能主要以採集植物、挖找昆蟲、追殺小動物,還有跟在更強大的肉食動物後面吃些剩下的腐肉為生,一直處於食物鏈的中端,這個時間從100萬年前一直持續到10萬年前。

後來,在10萬年前的某一天,智人突然出現了某次偶然的基因突變,改變了智人的大腦內部連接方式,產生了認知革命。

藉助認知革命,人類一下子從食物鏈的中端跳到食物鏈的頂端。

03 認知革命的意義和影響

認知革命給人類帶來了四點顯著的變化:

(1)形成靈活的語言,傳遞更多信息,能夠規劃並執行複雜計劃。

智人的語言並非是世界上第一種語言。每種動物都有著某種語言。但人類但語言最為靈活。

【對於外界】

它可以使我們發出來有限但聲音組合成無限多的句子,同時賦予這些句子不用的含義,從而人類就能吸收、儲存和溝通驚人的信息量,並了解我們身邊的環境。

如:猴子只能向同伴傳大叫:「小心!有老虎!」但人類卻可以告訴同類:「今天上午,在旁邊的河邊,我看到一群老虎在追蹤著一頭鹿」,此外,還能與同類一同商量如何設計抓捕老虎。

【對於自身】

人類的語言後來逐漸發展成一種八卦的工具。這對於人類族群的鞏固和發展尤為重要。因為我們可以由此知道自己的部落裡誰討厭誰,誰跟誰交往等待,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智人族群

同時,一大群人想合作共處,「說壞話」則顯得尤為重要,而語言則可以讓人類明確知道部落中誰可靠,於是部落的規模就能能擴大,而後也能夠發展出更緊密、更複雜的合作形式。

(2)形成獨特的文化,實現陌生人之間的合作。

語言除了第一種功能之外,還讓人類之間剋有討論虛構的事物,所以傳說、神話、神靈以及宗教就應運而生。正是由於這一個個的虛構故事,加強了智人部落之間每一個人的聯繫,讓大家都在心中埋下了一顆相同的「種子」,再加上文字的出現,讓集結大批陌生人有效合作成為現實。

智人合作

現在的社群、公司、社會網絡、軍隊等團體正是受此影響,正因如此,最後是智人統治世界,而不是螞蟻、蜜蜂等動物。

(3)調整行為模式,改變社會結構,人際關係和經濟活動。

人類在認知革命前,一直沿襲著動物的生活習性。在活著的階段,會儘可能地獲取更多的生存資源,然後繁衍後代,最後死去。

現在,人類群體中會出現不生育的精英階層。如天主教的首領,選擇完全禁慾,無子無女,而他們的禁慾不是因為環境因素 ,像缺乏糧食、缺少對象等等。而是靠著《聖經·新約全書》和教律所營造出的故事代代相傳。

隨後,國家、軍隊、貿易、信用等以虛構故事為基礎的事物由此誕生了,並久而久之在人們心中成為現實。

(4)開疆拓土,拓寬人類生存空間,實現繁衍速度和數量上的劇增。

認知革命前,所有人類物種都只住在亞洲大路上。主要是因為當時的人類還掌握新的技術,沒有能力製造大型船隻,所以在海洋面前,人類和其他大陸上的動植物都只能望而卻步。

智人遷徙路線

認知革命後,智人在技術、組織能力、眼界上都得到了質的飛躍,在大約45000年前,發展出了第一個能夠航海的人類社會。那時候的人們已經學會了如何建造及操縱能在海上航行的船隻,逐步開始了遠洋捕魚、貿易、探險等活動。

智人佔領全球

隨後,人類的足跡便慢慢地踏遍地球上的每個角落,在迅速適應了新環境後,由於人類當時已經掌握使用火,而且能夠製造一些較為專業的狩獵工具,加上群體之間能夠溝通和協作。這使得人類成為當時地球上最強大的一個物種,隨後人類的繁衍速度和數量急劇上升,而其他物種則相反。

04最後小結一下:

認知革命前,人類與地球上的其他物種無異,同時還有大腦較大和直立行走兩個不足。

認知革命後,人類獲得了

【1靈活的語言,傳遞更多信息,能夠規劃並執行複雜計劃】【2獨特的文化,實現陌生人之間的合作】【3行為模式調整,社會結構、人際關係、經濟活動的改變】【4生存空間的拓展,繁衍速度和數量的劇增】

總的來說,認知革命的最根本作用是使得人類成為想像的共同體,為族群的繁衍贏得先機,正式開啟了人類進化的加速度,並最終助推人類登上食物鏈頂端。

喜歡這本書的朋友們,可以下方連結進行購買:

本文由啊周聊教育原創,如果您看完本文之後對您有幫助或者喜歡,可以點擊藍色+號關注「啊周聊教育」,啊周近期也會繼續編寫《人類簡史》 :動物到上帝的三步的後兩步,2農業革命,3科技革命,敬請期待。

相關焦點

  • 人類史三大革命之「認知革命」,人類登上食物鏈頂端的秘訣
    我們誕生以來,心裡就有一個清晰的概念:「人類處於食物鏈的最頂端」,似乎這是不辯自明的。但在7萬年前,其實人類和一直處於食物鏈的中下遊的其他動物沒有什麼區別,那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人類在7萬年前的某一時刻,一躍到達了食物鏈的頂端呢?
  •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一部人類歷史的說明書
    ——赫拉利《人類簡史》距今135億年,物質原子出現,物理學、化學出現,距今45億年,地球形成,距今38億年,有機生物形成,生物學開始出現,距今250萬年,非洲人屬開始演化,距今30萬年,人學會使用火,距今1.2萬年,農業革命開始,距今5000年,出現最早的王國,距今200年工業革命開始
  • 《人類簡史》認知革命
    這裡插一句題外話,在整個課程的最後一部分,也就是我們近500年來所進行的科學革命,將會讓智人出現分化,一部分智人將藉助科技的力量,進化成神人。到那個時候,神人眼中的智人,就像智人眼中的尼安德特人一樣無知,屆時會不會再發生類似物種滅絕的事情,作者表示無法預測。但肯定的是,人類的歷史反覆證明,認知決定命運,下面的歷史會讓你經常想起這句話。
  • 從動物到上帝,人類簡史
    一、認知革命1.智人獨尊很長時間裡,人類對自己的定位,都如西遊記中所言「周天之內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蟲,乃蠃鱗毛羽昆。」人類認為自己地位超然,自詡萬物靈長。現代考古更發現,如今的人類,即智人,其實還有其他人屬的親戚,包括:尼安德特人、梭羅人、佛洛裡斯人、匠人、直立人等等。當智人完成認知革命,從東非出發,到達各個大陸後,這些人種先後滅絕。2.走向食物鏈頂端智人最早使用的工具是石器。
  • 人類簡史:從認知革命到科學革命
    《人類簡史》讀到最後:「我們對周遭的動物和生態系統掀起一場災難,只為了尋求自己的舒適和娛樂,但從來無法得到真正的滿足。 作者赫拉利通篇用了並不長的篇幅敘述了從石器時代到如今21世紀,從人類起源到發展直到未來,人類從認知革命到農業革命再到科學革命逐步演化的一整部人類簡史。赫拉利筆下的這部人類史並不是傳統意義上來記載歷史的,更多的是引發人類內心深處的思考:人類究竟追求的是什麼?是追求快樂嗎?那人類在演變過程中是越來越快樂了嗎? 答案無疑是否定的。
  •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讀書筆記導圖分享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人類簡史》。本書作者是尤瓦爾·赫拉利是以色列歷史學家,出生於1976年,牛津大學歷史學博士,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歷史系教授,代表作為《人類簡史》和《未來簡史》。尤瓦爾·赫拉利擅長世界歷史和宏觀歷史進程研究,是學界公認的「青年怪才」。從十萬年前有生命跡象開始到21世紀資本、科技交織的人類發展史。
  • 醬森閱讀01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
    馬克思韋伯曾經說過一句話:「人不過是生活在自己編織的意義之網上的動物。」人類:一種也沒什麼特別的動物在人類誕生之初,世界上存在著至少6種不同的人,他們過著和動物一樣的生活,那時的人類還處在食物鏈的中層,遠遠沒有現如今掌控世界的能力。人類為了「思考」,在其他物種選擇進化身體時進化了大腦。
  • 淺談人類簡史,帶給我們對認知能力的思考
    (一)人類簡史融合多學科跨界思維,認知水平的高低決定競爭力強弱《人類簡史》是一本很多創業大佬都在推薦的書,作者是一位歷史學家,一位歷史學家寫的書,能夠讓很多創業大佬推薦,甚至成為這個時代創業下很重要的寶典,其背後一定有很多認知層面的事情是值得我們去探索的
  • 《人類簡史》之認知革命:人類是如何從邊緣生物成為世界霸主的?
    智人的邊緣化不僅體現在食物鏈中,還體現在整個人類的組成中。科學家認為,最早的人類是從大約250萬年前的東非開始演化的,地球上同時存在著至少6種不同的人屬物種。除了學會使用工具,使用火,根本原因就在於認知革命。在距今大約7萬年前到3萬年前,智人的腦迴路忽然發生了改變,他們可以用前所未有的方式來思考,用全新的語言來溝通。其他動物的語言,只具備簡單的含義,而智人的語言,在不斷的進化,經歷了三個演變的過程。
  • 「思維導圖」|十張圖帶你讀懂《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
    智人究竟是如何導致其他人種和巨型哺乳類動物的滅絕?金錢和宗教從何而來,又為何會產生?人類創建的帝國為何一個個衰亡復又興起,而且少數民族竟能統治遠比自己龐大的族群?為什麼地球上幾乎每一個社會都有男尊女卑的觀念?
  • 《人類簡史》作者尤瓦爾·赫拉利 如何看待全球新冠肺炎疫情
    《人類簡史》——人類如何從動物一步一步成為上帝。十萬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種不同的人,但今日,世界舞臺為什麼只剩下我們自己?從只能啃食虎狼吃剩殘骨的猿人,到躍居食物鏈頂端的智人,從雪維洞穴壁上的原始人手印,到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的腳印,從認知革命、農業革命 ,到科學革命、生物科技革命,我們是如何登上世界舞臺成為萬物之靈的?
  • 《人類簡史》:人類是早產兒,動物也有語言,小麥馴化人類
    在彼時,人類的命運,當真和猴子沒什麼差別。不是老虎的食物,就是獅子的點心,又或者是豹子的甜品。依照當時的食物鏈順序,當老虎捕獵了一頭羊之後,吃得是最好最肥的部分。此時,就輪到了財狼或者其它動物,吃掉動物的內臟。此時,還輪不到人類來吃,因為腐壞的肉,是禿鷲的美餐。
  • 《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今日簡史》速讀分享
    概括人類過去,審慎智人如何成為地球統治者未來幾千年的思考,人類最後如何成為神,智能和意識最終又會走向什麼樣的命運《今日簡史》是對當今人類全球性大問題的思考之書動物到上帝人類從哪裡來?智人到智神人類往哪裡去?
  • 世界讀書日,《人類簡史》推薦——講述人類從動物變成上帝的書
    或許有人會很茫然不知該看什麼書,那麼筆者就給大家推薦一本書——《人類簡史》。《人類簡史》的作者尤瓦爾·赫拉利是以色列的青年歷史學家,到目前,他出版了三部簡史。《人類簡史》、《未來簡史》和《今日簡史》。《人類簡史》是他簡史三部曲的第一部,2012年首次出版,暢銷全球,在全球範圍內都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他以一個較為宏觀的視角,講述了人類從動物進化到現在,甚至成為神的歷程。
  • 《人類簡史》-讀後感
    人類簡史是一本講述10萬年前有生命跡象開始到21世紀資本、科技交織的人類發展史。本書主要分為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科學革命、人類的融合統一四部分來描述。大約在135億年前,經過所謂的「大爆炸」之後,宇宙的物質、能量、時間和空間才成了現在的樣子。
  • 品一品《人類簡史》金句語錄,有哪些話顛覆了你的認知
    《人類簡史》講述人類發展史。#從認知革命到農業革命、到人類的融合統一,到科學革命,講述了人類的發展歷程,淨化過程。1.因為一旦人們發現歷史能證明樂無常態而知足常樂,發現我們過去對快樂的歷史認知可能都是錯的,發現對快感的執著追求可能只會適得其反地導致痛苦,那麼我們就有可能走向對自己的真正理解,也就可能知道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麼了。
  • 全球暢銷書《人類簡史 : 從動物到上帝》作者揭秘商業發展基因
    相較起來,人類不止用語言描述現實,並且還用來創造虛構的現實。例如人類會說:「看,上帝就在那片雲彩後面,如果你不按照我說的做的話,上帝會懲罰你。」如果相信了這個故事的話,你會遵循其中的法律與規則,因此你就可以有效的投入到合作裡。即使大家互相不認識,只要數以千計的人都相信同一個虛構的故事,他們都會遵循相同的規則。這是只屬於人類的能力。
  • 人類簡史:為何這本燒腦書可以風靡全球?
    從只能啃食虎狼吃剩的殘骨的猿人,到躍居食物鏈頂端的智人,從認知革命、農業革命,到科學革命、生物科技革命,我們如何登上世界舞臺成為萬物之靈的?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的歷史系教授尤瓦爾·赫拉利的全球暢銷書《人類簡史》從一個宏觀的視角,將上述「好奇心」通通寫進了書裡,並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 你不得不看的一本關於人類的書《人類簡史》
    而以色列作家尤瓦爾 赫拉利的《人類簡史》則是一部宏大的人類簡史,從有生命跡象,到21世紀,以更廣闊的視角維度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是以色列新銳歷史學家的一部重磅作品。
  • 人類:一種也沒什麼特別的動物——讀《人類簡史》
    首先我必須承認,我不是一個客觀的人,我不認為人類是一種沒什麼特別的動物。其次尤瓦爾·赫拉利是一個歷史奇人,他寫的人類簡史能「火」遍全球,我是真心佩服。這本書第一章標題就是:人類:一種也沒什麼特別的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