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幹細胞藥物Stempeucel在中國獲得專利

2020-12-01 美通社

印度班加羅爾2015年4月27日電 /美通社/ --

-- 這種基於池化(Pooling)技術的幹細胞藥物獲得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SIPO)的方法專利,因此Stempeutics成為全球首個獲得該項專利的公司

-- 這是一種為嚴重肢體缺血(CLI)病人帶來希望的新治療方法    

-- 在中國約有20%的城市老年人患有外周動脈疾病(PAD),並且在女性中更常見。嚴重肢體缺血症是從外周動脈疾病發展而來。

-- 吸菸者極易患外周動脈疾病

Manipal Education and Medical Group下屬公司、 Cipla Group的合資企業Stempeutics Research今日宣布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授予該公司以幹細胞為基礎的全新藥物Stempeucel方法專利。Stempeucel主要用於治療嚴重肢體缺血症,與其它通常只治療症狀而非疾病本身的藥物不同,它是一種突破性的治療方法,直接針對該疾病的根本原因。

(圖標:http://photos.prnewswire.com/prnh/20150323/735846)

嚴重肢體缺血症(CLI)是外周動脈疾病的發展形式,它阻斷下肢動脈,造成血流量減少。這是一種使人衰弱的疾病,患者感到腳或腳趾有劇烈的疼痛。供血不足會導致腿和腳的疼痛和傷口惡化。如果不治療,患者可能最終需要截去受影響的肢體。嚴重肢體缺血症在中國目前最常見的治療方法的特點是原發性截肢率高、療程多和療程相關的併發症發生率高。在這種情況下,該疾病不僅影響患者的生活品質,還加大了他們的經濟負擔。

Stempeucel來自從健康的成人志願捐獻者身上提取的同種異體骨髓間充質幹細胞。該公司專屬的池化方法讓生產過程更高效、資源浪費最少、患者獲得價格較低的產品。這種方法能讓單個主細胞庫產生100多萬名患者使用的劑量,這在再生性的藥品中獨一無二。這種專屬技術讓Stempeucel能在多個疾病類別中增加藥物的治療潛力。

Stempeutics執行長B N Manohar先生就獲得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的專利許可評論說:「Stempeutics採取了一種積極、專注和深思熟慮的科學方法來了解人類成人的幹細胞生物學,並且利用這些細胞的潛力來治療嚴重肢體缺血症。通過創新的技術和理念、前沿的研發、開發可申請專利的方法、大規模地生產和設計有效臨床試驗來完成了這項工作。我們相信Stempeucel產品將改變遊戲規則,為數以百萬計的該病患者帶來一種先進的療法。」

Cipla新創公司Chandru Chawla先生表示:「中國糖尿病患病率很高,因此許多人有肢體缺血症。該藥在中國獲得專利是繼在美國獲得專利之後的又一個裡程碑。」

Stempeutics已經向印度藥品管理總局(Drug Controller General of India, DCGI)提交了同意銷售Stempeucel的申請。產品何時上市取決於何時獲得印度藥品管理總局的批准。

相關焦點

  • 西普拉和Stempeutics合作推出Stempeucel
    Stempeucel(R)是首個「印度製造」細胞療法,用於治療嚴重肢體缺血 全球首個獲批治療嚴重肢體缺血的異體細胞療法產品 Stempeucel是Stempeutics歷經12年時間開發出來的突破性療法,旨在以可負擔得起的費用解決嚴重肢體缺血疾病的根本原因
  • 印度首個同種異體細胞產品Stempeucel批准上市!
    MSC-間充質幹細胞(圖片來源:myheart.net)2020年08月24日訊 /生物谷BIOON/ --印度藥企西普拉(Cipla)近日宣布,其合作夥伴Stempeutics Research私人有限公司已獲得印度藥品監督管理局(DCGI)的監管批准,將在印度推出Stempeucel®,該產品適應症為
  • Cell Stem Cell:白血病幹細胞藉助脂肪組織躲避化療藥物殺傷
    2016年7月5日訊 /生物谷BIOON/ --本文亮點:性腺旁脂肪組織成為白血病幹細胞的儲蓄池白血病細胞與性腺旁脂肪組織之間發生相互作用,為白血病細胞的脂肪酸代謝提供了燃料CD36將白血病幹細胞分成了兩類代謝和功能存在不同的細胞亞群性腺旁脂肪組織為CD36+白血病幹細胞提供了合適環境使其能夠抵抗化療藥物的殺傷作用
  • 單克隆抗體技術與藥物的專利淺析
    單克隆抗體是目前發展最快的治療性生物大分子藥物,得益於其在癌症、風溼性關節炎、傳染病、心血管疾病和自身免疫疾病等方面的顯著療效,單抗藥的市場快速增長。本文就已經上市的抗體藥物相關專利情況及這些上市藥物的技術專利情況做以下總結。
  • Cell Stem Cell:癌症幹細胞控制腫瘤轉移假說被證實
    進一步研究發現,這些細胞類似於成體幹細胞,有著分裂增殖,自我更新,以及分化成其他細胞的能力,因此被命名為腫瘤幹細胞。2004年,多倫多大學的彼得德克斯博士在人類腦腫瘤中找到與幹細胞相似的細胞。2005年佛羅裡達大學的帕克吉布斯博士也表示在骨癌中發現類似幹細胞的細胞。     如果這種假說正確的話,這個設想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病人在接受抗癌藥物治療後在幾乎完全痊癒的情況下還會復發。
  • CCR:幹細胞加速罕見癌症治療藥物篩選
    2016年8月4日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來自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Kimmel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員利用人類幹細胞開發出一個藥物篩選新系統,可能會加速對罕見癌症治療藥物的篩選過程。在這篇文章中研究人員詳細描述了他們如何將人類幹細胞轉變為一種侵襲性罕見兒童腦癌——成神經管細胞瘤。隨後再將這些癌細胞的遺傳信息與成百上千種已經用於藥物篩選的常見人類癌細胞進行對比。研究人員表示,在構建的人類成神經管細胞瘤的細胞模型中進行篩選,進而發現癌細胞對藥物的應答情況,這樣可能與真實情況更具可比性。
  • 中國需加強抗體藥物專利海外布局
    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副主任劉細文告訴科技日報記者,根據報告,近年來中國等發展中國家加大了對生物製藥領域的投入和支持力度,但其在海外的專利布局仍需要加強。科研機構和高校仍是基礎研究的主力軍,專利申請則以企業為主導,提示產學研聯盟和轉化尚需加強。
  • 人成體幹細胞藥物近況(節選)
    人成體幹細胞最大的優勢是基因組非常穩定,其中間充質幹細胞( mesenchymal stem cell,MSC) 來源較豐富,從骨髓、脂肪組織、表皮、血液等組織中均可以分離得到,可生成骨、軟骨、脂肪、血液細胞的前體細胞和纖維結締組織,更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由於這些原因,MSC已成為再生醫學業界在短期內開發商業產品的最佳選擇。
  • Stem Cell Rep: 利用幹細胞技術培養人體腸道細胞
    近日,來自日本的科學家成功從人類誘導的多能幹細胞培育出類似於人體中存在的小腸細胞。他們聲稱,這種細胞可用於實驗室研究人類小腸藥物的運輸和代謝。小腸上皮細胞是大多數口服藥物吸收和代謝的部位。因此,關於新型口服藥物吸收的研究依賴於體外或動物模型來精確地重建小腸的環境。當前,科學家廣泛使用人類結腸癌細胞系Caco-2作為腸上皮模型。但是,這有其缺點:Caco-2細胞是從結腸細胞中分化得到的,因此,它們相比小腸細胞而言更像結腸上皮細胞。例如,這些細胞不表達細胞色素P450 3A4(CYP3A4),這是一種對藥物代謝至關重要的蛋白質,而該蛋白質在小腸中大量表達。
  • Cell Stem Cell:促進結腸癌生長的重要癌症幹細胞群體
    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在結腸癌中發現了一群新的癌症幹細胞,這群細胞具有壽命長以及放射性抵抗的特性。更為重要的是,他們還發現這些幹細胞能夠形成結腸癌腫瘤進而維持腫瘤生長。組織幹細胞是一群非常獨特的細胞,對於正常組織的維持和再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們同樣具有壽命長的特性,但正是因為這一點也使得組織幹細胞很容易變成癌症的起源。
  • 江蘇藥企這項專利獲得中國專利獎金獎!
    「中國專利獎金獎」是我國智慧財產權領域的最高獎項,也是我國唯一專門對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創造給予獎勵的國家級獎項。「含有銀杏內酯的製劑及其製備工藝」專利經過中國專利獎評審委員會層層評審後脫穎而出,被國家知識產權局和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授予中國專利金獎。
  • Stem Cells:新研究在幹細胞中找到「不老之泉」的奧秘
    為了對抗衰老,機體儲備了一些具有器官再生能力的成體幹細胞,這些幹細胞位於機體的每個組織內,能夠在需要的時候快速應答。但是隨著人們年齡的增長,許多成體幹細胞無法再很好地完成它們的工作,這就可能導致衰老相關疾病的發生。因此逆轉衰老對成體幹細胞的影響,重新啟動這些幹細胞能夠幫助克服這一問題。Andreadis他們之前就發現成體幹細胞形成肌肉的能力會隨著衰老逐漸下降。
  • Cell Stem Cell:大鼠誘導iPS細胞的最新研究結果
    而且在生理上具有許多獨特的特點,使得大鼠成為非常好的生物、醫學、藥物、營養、行為等方面研究的良好的模型,廣泛應用於生物醫藥研究中。但是迄今為止,仍然沒有大鼠多能的胚胎幹細胞系成功建立的報導,而多能的胚胎幹細胞是反向遺傳學研究和製作疾病模型的重要工具。因此大鼠的遺傳學研究以及用大鼠製作人類疾病模型的研究都遠遠落後於小鼠。
  • Stem Cells:發現兩小分子化合物提高iPS細胞誘導效率
    相關閱讀Cell Stem Cell:發現新型人體幹細胞 操控難度降低Science:首次發現可發育成卵的幹細胞幹細胞之春——生物谷盤點20092010幹細胞技術與應用講座圓滿結束細胞重編程是指已經分化的細胞重新獲得分化多能性的過程。
  • Cell Stem Cell:利用CRISPR/CAS9對人類幹細胞系進行可誘導基因敲除
    ,這一方法的成功對於研究基因在幹細胞及分化不同階段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推動作用。對基因表達進行精確的時間調控對於闡明一個基因在生物學系統中的功能至關重要,但到目前為止,在人類多能幹細胞中實現可誘導基因敲除,建立可誘導基因敲除的人類幹細胞系仍存在很大挑戰。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結合CRISPR/CAS9介導的基因組編輯和Flp/FRT以及Cre/LoxP系統成功實現建立了可誘導基因敲除的人類多能幹細胞系。
  • Stem Cells:豬誘導性多功能幹細胞不產生腫瘤
    : 10.1093/jmcb/mjp003[本文根據美國物理組織網(Physorg.com)2011年12月9日的一篇英文新聞而編譯] 鼠類研究對測試很多人類療法---包括藥物---的療效很可能是不足夠的,因為不論鼠類的來源或身份,50%的化學物在它們身上測試為致癌物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