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央行報告指出:歐元區金融穩定風險仍在上升

2020-11-27 海峽網

新華社法蘭克福11月25日電(記者邵莉 左為)歐洲中央銀行25日發布的最新一期金融穩定評估報告指出,儘管大量政策支持控制了歐元區短期金融風險,但中期金融穩定的脆弱性仍在上升。

報告認為,新冠疫情仍主導歐元區金融穩定前景。大量政策支持使該地區短期金融風險得以控制,相關政策過早退出可能給企業和家庭帶來嚴重衝擊,加劇金融市場資產價格調整風險。因此,決策者應避免近期政策突然退出帶來的風險,同時也要考慮中期金融穩定的脆弱性。

據歐洲央行評估,由於資產價格高估、公共部門和企業債務負擔加劇、非銀行特別是投資基金風險偏好上升及銀行盈利水平低下等因素與疫情疊加,歐元區中期金融風險進一步上升。

歐洲央行副行長德金多斯表示,儘管夏季經濟呈現復甦跡象和近期新冠疫苗研發取得進展等消息令人樂觀,但各國遏制疫情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各國政府必須決定是否以及如何擴大政策支持,並最終解決由此產生的債務問題。與此同時,氣候變化等問題帶來的全球性風險也變得更加緊迫。

歐洲央行每半年發布一期金融穩定評估報告。

相關焦點

  • 歐洲經濟在不確定性中謀求穩定增長
    歐盟委員會2019年11月發布的經濟預測報告認為,歐洲經濟似乎正步入長期增長乏力、通脹疲軟的時期。雖然勞動力市場保持強勁、失業率繼續下降,但外部環境對歐洲經濟的支持程度大大降低,不確定性越來越高。根據歐盟委員會最新預測,2020年歐盟經濟預計增長1.4%。歐洲央行預測2020年歐元區經濟增長1.1%。
  • 歐央行迎首位女行長 拉加德如何掌控歐洲貨幣水龍頭?
    11月1日起,她將接替現任行長馬裡奧·德拉吉,執掌總部位於德國法蘭克福、負責歐元區金融及貨幣政策的歐洲央行,任期八年,不可連任。來源:歐盟理事會官網拉加德在坊間有著國際金融圈「時尚女魔頭」之稱,為男性主導的金融界增添一抹優雅的女性色彩。
  • 歐洲進入冬令時 重點關注三大央行利率決議!
    來源:匯通網10月26日財經早餐:歐洲進入冬令時,重點關注三大央行利率決議!歐美疫情惡化,油價跌逾2%創三周新低匯通網訊——歐洲從10月25日開始進入冬令時。本周投資者要關注日本央行、歐洲央行和加拿大央行的利率決議。
  • 歐洲央行近期將決定是否建立官方數字貨幣
    dGen強調,歐洲央行有必要為「數字歐元的繁榮創造一個適宜的環境」,不然法定錢銀將面對失掉其在全球經濟中的地位的危險。這家智庫指出,瑞典電子克朗的發展符合該國到2025年完成無現金化的方案。dGen的陳述得到了歐洲央行、渣打銀行和法蘭克福學派等組織的支撐。
  • 路透調查:歐元區經濟可能已經陷入雙底衰退 歐洲央行料將擴大購債
    來源:財華網路透班加羅爾11月18日 - 路透調查顯示,歐元區有可能出現近10年來的首次雙底衰退,儘管預期歐洲央行將額外實施5,000億歐元的貨幣刺激,但分析師認為明年經濟覆蘇將更加緩慢。為抗擊第二波疫情,歐洲採取新的封鎖和廣泛的限制措施,80%的受訪者(55位中有44位)稱,歐元區正上演雙底衰退。「隨著下行風險繼續成為現實,且衛生形勢繼續惡化,現在看起來歐元區經濟5月以來的覆蘇顯然已經結束,」牛津經濟研究院歐洲經濟部門負責人Angel Talavera稱。
  • 衝破男權政治藩籬,拉加德成為歐洲首位女性央行行長|稜鏡
    作者|康路 發自紐約 編輯|張慶寧拉加德今年63歲,她這一生都在衝破社會對女性政治家的固有印象,向國際金融更高的權力之巔繼續進發。她的下一站是歐洲央行行長,而且是首位登頂歐洲金融業之巔的女性。
  • 歐元區可否改改思維方式?
    如果歐元區的決策層能在此艱難時刻秉持新的理念,由加強控制轉為適當放鬆幹預,那麼歐元區眼下的「不可持續」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歐洲中央銀行行長德拉吉近日表示,若沒有更有力的政治和金融紐帶,歐元區將「不可持續」;為此他呼籲歐元區成員國就刺激增長、降低赤字和建立歐洲統一的銀行監管機構推行大刀闊斧的改革。許多人對歐元區的前景充滿憂慮。
  • 5000億歐元「強心針」今起注入歐元區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李媛 編譯 圖/東方IC  歐洲穩定機制今日正式啟動,將用於向債務纏身的歐元區主權國家提供救助貸款  根據此前歐元區財長達成的協議,規模達到5000億歐元永久性救援基金——歐洲穩定機制(ESM)將在今日(10月8日)正式啟動,ESM將用於向債務纏身的歐元區主權國家提供救助貸款,以幫助失去投資者信任的國家經濟重回正軌。
  • 股災啟示錄:央行對流動性、一般均衡與金融穩定「不可能三角」的...
    原文刊載於《金融研究》2016年第1期,作者是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陸磊與楊駿。  中國央行研究局局長陸磊在這篇文章中反思央行傳統目標及政策手段的局限性,指出了金融穩定重回中央銀行目標菜單後,中央銀行協調其貨幣政策與宏觀審慎的邏輯框架,以及有效政策工具的變革方向。
  • 央行報告罕見7次提及泡沫 貨幣政策重心發生變化
    我們認為,「穩健的貨幣政策」不代表「不變的貨幣政策」,只有隨著經濟金融形勢變化而變化的貨幣政策才是真正的「穩健」,央行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也突出了貨幣政策的諸多變化之處。  2、「穩增長」權重下降,「防風險」權重上升。該報告中,罕見的7次提及「泡沫」一詞,並首次提出「穩增長與防泡沫之間的平衡」這一提法,驗證了我們提出的貨幣政策重心發生變化。
  • 風險偏好持續上升 金銀價格均創近月新低
    摘要:疫情嚴峻形勢未變,疫苗研發利好不斷,市場風險偏好持續上升。美國大選塵埃落定,經濟數據總體向好,市場仍待財政支持。歐洲經濟再次遭疫情打壓,歐央行加碼寬鬆可期。總的來說,近期貴金屬受市場風格轉換的影響較為明顯,但貨幣寬鬆的環境仍存,財政政策支撐後續亦有較大可能加碼,貴金屬長線支撐仍存,不宜過分悲觀。
  • 回眸2020·世界經濟走過這「疫」年|2021年主要央行將延續超寬鬆政策
    面對歐元區經濟二次探底的風險,12月10日,歐洲央行又將PEPP購買規模再增加5000億歐元至1.85萬億歐元,並至少延長9個月至2022年3月底。歐洲還展開定向長期再融資操作(TLTRO),第三輪TLTRO優惠利率將持續至2022年6月,此前為持續至2021年6月。 日本央行採用了調整前瞻指引、允許無限量購債的辦法。
  • 德4月經濟數據創紀錄大跌火車頭失速 歐洲復甦前景迷茫
    為了復甦經濟,從歐洲央行到歐洲各國政府均出臺了一系列的刺激政策提振經濟。在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看來,新冠肺炎大流行所造成的危機「史無前例」,要讓經濟復甦,需在歐盟和國家層面採取特殊行動。
  • 調查:歐元區經濟有望在2021年獲得動能 受疫苗希望提振
    這項於11月26日至12月2日進行的調查顯示,圍繞新冠疫苗以及歐洲央行本月將追加支持措施的希望,意味著對明年季度增長的預測上調。「我們現在假設疫苗明年將在歐元區推出,對經濟活動的大多數限制措施將在第二季解除。
  • 消息簡報:OECD下調全球增長預期 敦促歐洲央行降息
    (此消息來自道瓊)  環球   OECD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 敦促歐洲央行降息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簡稱OECD)周二稱,歐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應立即下調該行關鍵利率,而且可能還須採取更多措施
  • 央行報告:信託業風險存外溢可能 推動信託法修訂和信託公司條例出臺
    目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信託業風險加速暴露,少數信託公司已劣變為高風險機構,引發央行關注。央行11月6日發布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20)》,首次將信託業以專題形式呈現,分析了其風險成因並給出發展建議。「信託業風險暴露加快,存在外溢可能。」央行在上述報告中稱,信託業強監管、嚴排查使行業風險暴露更為充分。
  • 《中國金融》|開展央行內部評級工作的思考
    >文章|《中國金融》2020年第24期 我國央行內部(企業)評級(以下簡稱「央行評級」)是指人民銀行根據質押品風險管理要求,設定央行評級方法,對企業的資信狀況進行綜合評價,將企業評級結果符合要求的信貸資產納入人民銀行合格質押品範圍。
  • 鄂永健:2021全球經濟金融周期、格局與政策外溢
    在上述因素的迭加及交互作用下,全球經濟大概率觸底回升並將推進結構性調整進程,寬鬆貨幣政策帶來巨額流動性,但債務積累增加金融脆弱度,全球金融市場波動率上升,經濟金融背離程度可能趨於收斂。美國、歐元區等亦推出大規模的財政刺激,政府債務急升,美國國會預算辦公室預測,2020年美國預算赤字增加2倍至3.1萬億美元,佔GDP比重為15.2%,是1945年以來的新高。2021年,美聯儲、歐洲央行、英國央行和日本央行都將繼續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直至經濟恢復,並容忍通脹重返甚至超出目標。事實上,主要經濟體推出這一輪寬鬆政策可謂駕輕就熟,一夜回到2008年。
  • 央行重磅報告來了,貨幣政策後續走向如何?券商點評丨火線解讀
    11月26日,央行發布《2020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今年以來已推出涉及9萬億元貨幣資金的貨幣政策應對措施,前10個月金融部門向實體經濟讓利約1.25萬億元。總體來看,穩健的貨幣政策體現了前瞻性、主動性、精準性和有效性,成效顯著,傳導效率進一步提升,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穩固。
  • 歐洲央行管委魏德曼:經濟前景最終取決於封鎖後新冠疫情發展情況...
    歐洲央行管委魏德曼:經濟前景最終取決於封鎖後新冠疫情發展情況;歐盟各國政府應為加息做準備,不能假裝債務負擔能夠輕鬆承受;如果物價穩定需要更高的利率,歐洲央行不會考慮公共債務償債成本;利率政策的變動可能需要一點時間;預計未來幾年歐元區的物價壓力將繼續承壓;歐盟各國政府不應期望央行會永遠保持低利率;2021年德國的大選可能不影響是結束還是延長經濟救助措施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