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線人物」北京地壇醫院王慧珠:檢測「尖兵」衝鋒在前 生物...

2020-12-05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3月17日消息 面對肆虐的病毒,北京地壇醫院檢驗科淡定、從容。那是因為經歷SARS、禽流感、鼠疫等考驗,從事傳染病檢測時早已做到「防護意識深入人心,日常工作防護到位,生物安全浸透細節」。王慧珠是檢驗科生物安全組的組長,是科裡的定海神針。「我有一些生物安全的經驗,儘量多做工作,希望多救治患者,希望同事們戰役結束後都能健康平安。」這是王慧珠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王慧珠自大學臨床檢驗專業畢業後就一直在北京地壇醫院工作,從事微生物專業18年。她帶領生物安全小組做了大量細緻的工作,專業水準高、經驗豐富。北京地壇醫院連續兩年被北京市醫院管理中心列為市屬22家醫院生物安全示範院。

戰役打響前,她靠前籌劃

新冠疫情之初,雖然開始只是波及武漢,北京並沒有病例出現,但是王慧珠憑著多年做生物安全工作的經驗,敏銳感覺到事態嚴重。1月初,她就開始做醫院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檢測準備工作。她帶領安全組建立初步的應急預案,特別是與科室主任及核心組成員共同討論啟動P2+實驗室的可行性以及啟動之後人員的安排,同時與臨床科室討論開展哪些檢測項目,組織相關班組對檢測儀器的使用進行多次強化培訓,確保啟動P2+實驗室後大家都能熟練使用。P2實驗室是使用最為廣泛的生物安全等級實驗室,P2+實驗室是在P2實驗室基礎上採取負壓方式的實驗室,可以滿足新冠肺炎病毒檢測需要。

王慧珠在工作中(受訪者供圖 央廣網發)

部分新冠患者除了要進行核酸檢測外,還需要進行一些常規檢測。為更好地滿足臨床需求,王慧珠與檢驗科人員一起把常規檢測的儀器搬到P2+實驗室,對儀器進行調試並進行實驗室信息管理系統(簡稱LIS)的連接,還請院感專家一起到P2+實驗室現場查看,探討檢測流程。

那段時間王慧珠一瘸一拐的身影經常穿梭在實驗室。幾天前因雪天路滑,在上班的路上她不小心崴傷了腳,但疫情防控工作的到來,這點傷在她眼裡就不算什麼,經常拖著紅腫的腳帶領實驗人員現場確認進入P2+實驗室流程、標本轉運路線、如何穿脫防護用品、廢棄物的處理等等。

緊急啟動P2+,她率先進入

1月18日,王慧珠參加了北京市衛生健康委科教處舉辦的《新型冠狀病毒實驗室生物安全指南》的培訓。參考科室之前的中東呼吸症候群(簡稱MERS)的風險評估,當天晚上她就根據指南要求制定了新冠檢測流程,包括標本轉運流程、每個檢測項目如何操作才能把風險降到最低、廢棄物的處理等等。接下來她又連續兩天對全科人員進行培訓,確保人人知曉。

1月20日早上7點20分左右,一名疑似患者的血常規標本來了,她馬上與同事一起進入了P2+實驗室。在檢測過程中發現LIS傳輸存在問題,她立即與信息中心聯繫要求對P2+實驗室的儀器進行進一步的測試,確保萬無一失。

當晚下班後的回家路上,王慧珠突然接到通知,「今晚有新冠患者轉入地壇醫院,需要緊急啟動P2+實驗室,準備為入院的新冠感染者做檢測。」她立馬調轉車頭,緊急開往醫院,她與團隊成員一起奔向P2+實驗室,為檢測做準備工作。這一晚他們為新冠病人提供肝功、腎功、血常規、尿常規、凝血四項等將近三十餘項檢測。

她說,生物安全重在細節

生物安全事無巨細,包括轉運標本怎麼送,由誰送,送到哪裡,由誰接收,接收後怎樣送到檢測實驗室,放到哪裡,怎樣通知檢測人員標本已到,檢測人員在哪裡取出標本,如何取出,醫療廢棄物的袋子用幾個,袋口怎樣系,實驗室如何終末消毒等。

經過王慧珠的培訓,大家心裡有了底,按部就班開展工作。可她還不放心,經常檢查,發現問題,毫不留情地進行批評。她常說的一句話就是:「環境是大家創造的,一個人一步做不到位都會造成實驗環境汙染。」正是有了王慧珠的嚴格要求,檢驗科新冠核酸檢測工作才能做到萬無一失。

除此之外,王慧珠還帶領安全組編輯了《新型冠狀病毒生物安全風險評估》《北京地壇醫院檢驗科開展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處置流程》《2019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朝陽CDC標本傳送流程》《新型冠狀病毒檢測流程(原門急診)》《新型冠狀病毒應急預案》等,為疫情防控檢測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為滿足臨床,她還在努力

由於P2+實驗室條件所限,有的檢測項目無法開展,無法滿足病人的需求。為了更好地救治患者,開展更多的檢測項目,為臨床提供全方位的數據,她跟科室主任及核心組成員一起探討,想到隔離出微負壓獨立實驗區改造門急診化驗室的辦法。通過院感、基建部門人員齊心合力,用2天時間將門急診化驗室改造成了新冠實驗室。

2月2日,「新冠實驗室」開始接收標本檢測了,這次檢測範圍擴大到肝功、腎功、心肌酶譜、PCT、凝血六項、血沉、包括淋巴細胞亞群檢在內的多達80餘項,極大的滿足了新冠患者診療需求。

隨著工作的開展,王慧珠協助主任王雅傑撰寫外檢請示函,並與主任赴國家CDC進行全方位溝通,敲定標本培養工作,對全市新冠患者特別是危重患者診療發揮了重要作用。

正是有王慧珠這樣嚴謹、無私的一批檢驗人的努力,才讓地壇醫院新冠肺炎患者的檢驗工作可以及時滿足臨床救治的需求。每個患者成功救治的背後,都有他們辛勤忙碌的身影。

相關焦點

  • 北京地壇醫院王慧珠:檢測「尖兵」衝鋒在前 生物安全不容小覷
    工人日報客戶端3月17日電 新冠病毒肆虐,北京地壇醫院因經歷SARS、禽流感、鼠疫等考驗,從事傳染病檢測時早已做到「防護意識深入人心,日常工作防護到位,生物安全浸透細節」。王慧珠是檢驗科生物安全組的組長,是科裡的定海神針。
  • 北京地壇醫院首證新冠攻擊中樞神經系統,建議完善腦脊液檢測
    北京地壇醫院首證新冠攻擊中樞神經系統,建議完善腦脊液檢測 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 2020-03-04 19:30 來源
  • 「養生堂」今日17:35播出《白衣天使 護佑京華——對話地壇醫院...
    北京地壇醫院感染控制辦 主任 盧聯合北京地壇醫院感染病急診科 主任 王凌航 北京地壇醫院感染性疾病診療中心 主任醫師 宋蕊關鍵詞:>新一輪新冠疫情症狀特點、地壇醫院新冠患者病房揭秘、日常防護誤區、血型易感人群、紫外線消毒「想給孩子買魚吃」的西城大爺,作為北京這次疫情本地首例確診患者,被大家熟知。
  • 北大清華地壇醫院聯合開發靈敏簡單新型冠狀病毒測序手段
    論文截圖近日,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ICG)和北京大學生物醫學前沿創新中心(BIOPIC)黃巖誼課題組、謝曉亮教授課題組和清華大學王建斌課題組、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傳染病研究所陳晨團隊、曾輝團隊,在預印本網站bioRxiv發表題為「MINERVA: A facile strategy for SARS-CoV
  • 北京地壇醫院:新冠病毒可能攻擊中樞神經系統
    2月25日56歲的許先生終於走出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的大門。新冠肺炎危重型、合併腦炎,作為首例新冠肺炎並腦炎患者他的救治成功給醫護人員帶來的喜悅是巨大的,而主持救治工作的該院ICU主任劉景院卻顧不上這些,他此時特別想提醒正在一線抗疫的戰友們:「 患者出現意識障礙,一定要考慮病毒有可能攻擊中樞神經系統。
  • 北京地壇醫院院長李昂任北京市衛健委副主任
    (原標題:北京地壇醫院院長李昂任北京市衛健委副主任)
  • ...北京地壇醫院首證新冠病毒攻擊中樞神經系統,建議完善腦脊液檢測
    1丨北京地壇醫院首證新冠病毒攻擊中樞神經系統 ,建議完善腦脊液檢測北京地壇醫院4日公布,此前的2月25日,首例新冠肺炎合併腦炎患者從該院順利出院。該院ICU主任劉景院提醒:患者出現意識障礙,一定要考慮病毒有可能攻擊中樞神經系統。
  • 地壇醫院首次報告中樞神經感染病例
    昨天,北京地壇醫院首次報告新冠病毒攻擊中樞神經系統病例。此前研究顯示,新冠肺炎患者可合併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心肌損害、凝血功能異常、腎臟損傷、肝臟損害等多臟器損害。地壇醫院此次報告的中樞神經系統受累病例,在全球尚屬首例。  1月24日,56歲的許先生在地壇醫院住院接受治療。
  • 記者探「疫」線丨一起走進縣醫院核酸檢測實驗室!
    記者探「疫」線丨一起走進縣醫院核酸檢測實驗室!核酸檢測完成後,一枚小小的咽拭子究竟如何發現新冠病毒?出具檢測結果報告需要多長時間?近日,記者走進易縣醫院PCR實驗室,在離病毒最近的地方直擊核酸檢測樣本檢驗現場。PCR實驗室又名基因擴增實驗室,它是核酸檢測採樣標本的最後目的地,核酸檢測過程是一個較為複雜的過程,包括信息錄入、核酸提取、基因擴增、結果分析、結果審核等環節。
  • 北京地壇醫院證實新冠病毒損害神經系統;北京開首張區塊鏈電子發票...
    北京地壇醫院證實新冠病毒損害神經系統:應進行腦脊液檢查2020年3月4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透露,該院收治的一新冠肺炎患者中樞神經系統受病毒侵襲。自今年 1 月 12 日收治 2 例新冠肺炎疑似病例(20 日為確診病例),截止 3 月 4 日 7 時,北京地壇醫院累計收治新冠肺炎患者 150 人。該患者是唯一一例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並腦炎患者。據悉,該患者1月24日以新冠肺炎、危重型、呼吸衰竭收入北京地壇醫院。
  • 「俠女」李偲嫣染疫去世 「黃絲」竟冷血慶賀
    」的「正義聯盟」創黨主席李偲嫣離世,終年56歲。他認為,強制性檢測是其中一法,反正政府現在已經強制「疫廈」的市民檢測,而且要反覆檢測;近日麗晶花園第六座及葵盛西邨第八座由於再有新個案,當地居民就需要做第二次強制檢測,所以強制性檢測已經有,問題是覆蓋範圍。
  • 訪華中科大同濟醫院紀委書記胡俊波:衝鋒在前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原標題:衝鋒在前 爭分奪秒 訪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紀委書記胡俊波走進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一眼就能看見大廳裡擺放的籤名牆——「醫者擔當 護佑健康
  • 地壇醫院首次證實:新冠病毒會攻擊中樞神經系統
    3月4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下稱地壇醫院)披露,其收治的一例56歲新冠肺炎患者,通過基因測序證實腦脊液中存在SARS-CoV-2病毒,臨床診斷為病毒性腦炎,患者中樞神經系統受病毒侵襲。 這一新的臨床發現引人關注,此病例報導在全球尚屬首例。
  • 北京核酸檢測指南(多少錢+多久出結果+醫院名單)
    答:核酸是在細胞核裡面的一類生物聚合物,是所有已知生命均有的生物化學成份,參與遺傳物質保存、繁殖等生化合成和細胞代謝,決定著細胞或機體的性狀表現。病毒作為最簡單的一種生物,是由核酸和蛋白質構成。  每一個生物的核酸是不一樣的,通過核酸檢測就是要確定人身上是否帶有病毒,也就是為了檢出病毒的攜帶者。
  • 北京預防醫學會微生態學專委會換屆 地壇醫院多人當選任職
    2020-11-24 18:22:00 來源: 北京地壇醫院 舉報
  • 一細節影響核酸檢測準確性 這些動作取樣前別做
    有三個病例首次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第二次檢測陽性被確診。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曾曉芃在6月23日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通報確診病例相關情況時提到。核酸檢測為何會出現前後兩次檢測結果不一致的情況?
  • 北京新增病例中1人曾3次核酸檢測陰性,今日發布會匯總來了
    ,警方還通報了3例涉疫典型案例。2020年12月28日作為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進行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2月30日進行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2021年1月3日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由120負壓救護車轉運至地壇醫院。綜合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測和影像學檢查等結果,當日診斷為無症狀感染者。
  • 疫情一日不退,我們一日不放鬆|地平線抗「疫」復工實錄
    在經歷了漫長的共同戰「疫」後,我們終於迎來了連續的利好消息,但對於隨之而來的企業復工仍然不可掉以輕心。本著「員工健康」第一位的抗疫態度,從本周開始,地平線在嚴格評估員工健康狀態的基礎上,開啟了分波次復工的措施;地平線疫情防控工作組也拿出 120 分的態度進行全方位健康守護。
  • 美研發快篩 染疫24小時能辨識
    美國國防高等研究計劃署(Darpa)的生物科學家研發全新篩檢技術,透過血液分析找出初期染疫者,並將偵測病毒的效能縮小至24小時,意指假若有人感染病毒,在尚未出現病徵前的空窗期24小時內便能被透過檢測發現,並迅速隔離,防堵將病毒傳播的機會。英國《衛報》報導,新型肺炎普遍被認為入侵人體5天後才會出現病徵,然而這段時間已具傳播能力。
  • 尖兵競風流——火箭軍評選「十大礪劍尖兵」活動的輻射效應
    他們是澆鑄飛彈方陣的「鋼筋鐵骨」,砥礪大國長劍需要血性虎氣軍人——    一個尖兵就是一隻打贏鐵拳    這年歲末,莊嚴隆重的頒獎儀式正在北京舉行,10名青年英才登上了戰略飛彈部隊最高榮譽殿堂。    剛剛當選十大礪劍尖兵的樂焰輝,是一位從清華大學國防生成長起來的熱血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