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5月4日,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100周年的大會上,一位戴著黑框眼鏡的長者向全世界宣告:「為了實現現代化,我國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的一流大學。」
這便是985高校的由來,而這也意味著國家每年要給錢了。
朋友們應該都聽過一句話,「搞飛彈的不如賣茶葉蛋的。」 這句話背後折射的深刻現實便是98年以前我國高教界科研界長期處於「饑寒交加」狀態,國家沒錢更沒錢撥給高教界。
京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在經商前曾是北京大學西語系的老師,名頭很響亮。但其在校外辦補習班收一個學生的收入就能超過其在北京大學一年的工資,北京大學的教師收入都如此,其他高校可想而知。
進攻高精尖學科是需要錢的,譬如最近卡脖子的晶片,做一片流片的成本就高達上百萬,英特爾、高通投入的研發經費高達上千億。
沒錢是沒法發展科研的,985工程自1999年啟動後,國家開始了系統劃撥經費投入,至此我國也吹響了進攻高精尖學科的號角。
從1999年到2020年,滿打滿算我國科研事業邁入正規不過21個年頭。取得了很多成果,也產生了很多腐敗現象。
譬如科研資金得到合理利用的航空、航天、電網等領域,我國均處於國際一流水平,電網自稱第二沒有任何國家敢稱第一。但對於腐敗嚴重的領域,我國敗的一塌糊塗,譬如上海交通大學的「漢芯一號」,上億科研經費被貪腐,至今無人追責。
整體來說,這二十一年來我國科研事業不斷進取,發展勢頭一片大好。譬如SCI這個概念,丞相讀書時如果哪個博士手裡能有兩篇硬核SCI,是能直接在北大升教授的。但在今天,稍微優秀的一個本科生就能整出SCI來,能發表NCS這種頂刊才是實力的表現。
下面進入本文正題,由於我國總體科研經費有限,只能支持有限的高校,對於一所地方小大學來說依然面臨科研經費不足的問題。
成都這兩年有著成都省的稱號,發展勢頭十分兇猛經濟實力強悍,在有了錢後也開始發展本地的高教,譬如成都大學。
王清遠在擔任成都大學校長後,成都大學也獲得了上百億的發展經費,其2020年的經費在四川僅次於川大、電子科大及西南交大。
而在成都給出的那份調查報告中,卻將成都大學這幾年的發展功勞統統劃撥給了王清遠,說都是他擔任校長的功勞。
您說這份調查報告客觀嗎?
再回到SCI,如上文所說,由於我國科研的突飛猛進,發表SCI已經是小兒科的玩意了,大量SCI給錢就能發,一篇頂刊比一萬篇水貨SCI都有價值。
但對於不是學術界的民眾來說,依然會覺著發表數量越大越厲害,這也給了騙子們行騙的空間。
在王清遠的論文中有大量是三作、四作、五作,他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呢?統統都計算在自己發表的SCI上,這也是我們看到王清遠的表彰稿上吹噓自己發了多少多少篇SCI。
而且王清遠的論文不僅有其本行業,還跨界涉及經濟、管理、教育,真是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通才。
有個笑話說,饒毅說只在自己領域內發表了一篇Nature,王清遠說自己發表了幾百篇SCI,而且遍及各大領域。
那你不就狗屁都不是嗎?
院士,起到模範帶頭作用,要在某一個課題上要能帶領中國衝鋒陷陣進入全球一流水平。
王清遠這麼個貨評選上院士於國何益?於民何益?於科研何益?
這兩年有不少學界大佬院士被錘成狗,長期造假成性,這些人利用手中的權力貪汙了數億科研經費卻毫無科研產出,他們最大的功績或許就是搞死幾個男學生再睡睡女學生。
成都竟然堂而皇之的把王清遠作為2019年院士候選人拿出來說,這是諷刺王清遠呢還是指著鼻子罵他呢?
僥倖王清遠還只是2019年院士有效候選人,真當上院士了我們還敢罵嗎?
丞相倒是敢,問題是到時還能絆倒這麼個蛀蟲嗎?
真的,毛洪濤書記的追悼會上王清遠連假裝露個面紀念一下這位往日的同事都不願意,現在毛洪濤的死亡調查報告又完全成了王清遠的表彰通告。
強烈建議王清遠在毛洪濤書記的墳頭上開個表彰大會。
後臺回復「變態」獲取文章強姦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