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最強大腦何宜德上了熱搜,大家紛紛感慨這名少年的優秀,先來分享一下他無比「奪目」且令人「豔羨」的簡歷:
看的我瞠目結舌,立刻點開了評論區,看看網友的觀點。
面對爭議,何宜德給出了自己的回應:
我又做了一番功課,發現這個簡歷嚴格來說不完全準確,比如考上南京大學的說法,其實自考報名考就可以了,不存在考不考上。
何宜德的爸爸何烈勝接受採訪時說,簡歷是兒子參加一檔綜藝節目時,由電視臺工作人員整理的。他通過的南京大學專科的自考,與普通人理解的「大學畢業」有一定差異。不過,如果這次三門科目順利通過,這份簡歷就「無懈可擊」了。這已不是「裸跑弟」第一次被推上風口浪尖。但越是質疑,爸爸何烈勝越是不服,他又喊出了另一個新目標:
如果孩子15歲前沒進世界前五的名校,我就承認我是失敗的。
除了備考的功課、運動、休息,還有各種記憶訓練,魔方、門薩等智力訓練,睡覺前還有一個多小時的家庭會對一天進行總結,根據成果「兌星幣」,星幣不達標將會受到懲罰。不過何烈勝稱,兒子的星幣從來沒有不夠的時候。「他現在很忙的,8月1、2號就要考試。」何烈勝說,原本何宜德今年4月就能通過本科自考,但受到疫情影響,「不然大專和本科早就都完成了。
他的父親說英語不重要,數學不重要,理化生都不重要,他全然不了解英語學習對一個人眼界知識的擴展,也根本不明白數理這樣的學科對人思維邏輯基礎的構建。
了解到這裡,我覺得有些可悲。這就很像一個大忽悠帶著一個小忽悠,然後再去外面找一群同樣的忽悠,最後組團一起忽悠那些容易被忽悠的人的故事。
而且這位父親曾說:
做工程師是很沒出息的事,自己的娃將來要開公司,當大老闆,做首富。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何宜德其實是一面鏡子,映照出相當一部分中國家長思維裡扭曲的急功近利化的望子成龍式的教育心態,以及大眾對所謂少年天才的非理性推崇。其父不惜將自己的孩子作為一個實驗品,甚至一個炒作的工具,罔顧一個孩子正常的生長過程強行揠苗助長來實現自己的理念,大眾則把這樣一個「神童」當做一個錯誤的範例去要求自己的孩子。怎麼看怎麼覺得病態和扭曲。
我希望家長們明白的是,不聰明沒有關係,但正是因為沒有很聰明,才需要腳踏實地的去努力,去學習,而不是強行的去跳級,去表現出自己很聰明很博學的樣子,這種虛假的自我催眠以及自我感覺良好總有被現實打臉並醒過來的一天。
不是對少年成才有偏見,而實在是至少你得讓人看到你這個實打實的「才」在哪裡,長的可愛好看做個有演技的小童星可以,彈得一手好琴,或者有個好嗓子,B站上發個實打實的高水準的作品可以,智力超群入讀少年班也可以,但不要搞投機取巧下的華而不實,揠苗助長,苗吃不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