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7月23日,光大銀行行長劉金在銀保監會銀行保險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截至6月末,光大銀行全行對公存量浮動利率貸款LPR轉換完成率已超過70%。上半年新發放人民幣對公貸款利率水平為5.02%,較2019年下降37BP,為企業壓降利息成本近20億。
劉金表示,上半年新冠疫情發生以來,光大銀行積極支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助力「六穩」、「六保」金融服務、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在抗擊疫情方面,劉金介紹到,光大銀行上半年為醫療衛生和生活物資保障相關企業累計投放表內外融資近900億,對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遊四大受困行業提供表內外融資支持超1500億元。
在推動產業鏈復工復產方面,劉金稱,光大銀行圍繞產業鏈提供綜合金融解決方案,支持龍頭企業率先復工復產,讓產業鏈上的中小企業積極跟進,形成抱團效應。同時,運用金融科技做強在線供應鏈金融,例如,「陽光融e鏈」在線供應鏈創新服務模式,實現全流程在線業務辦理,累計業務量369億元,服務核心企業297家,帶動供應商投放1582戶,其中小微企業客戶佔到86%,製造業客戶佔33%,切實推動了對普惠客戶和製造業客戶的金融服務支持。
劉金還強調,光大銀行把製造業和民營企業、小微企業作為我們服務實體經濟的主陣地和信貸支持的優先領域,對製造業中長期貸款,按照監管要求實行貸款的FTP減點、下放額度管理權限、擴大貸款定價授權等政策。到6月底,光大銀行製造業貸款餘額比上年增長11.32%,增速高於全部貸款的平均增速。其中的中長期貸款餘額較年初增加23.63%,比去年同期高出17.6個百分點,實現了製造業和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量和增速雙增長,同比增速創下光大銀行近年來的新高。
劉金還表示,我們對民營企業堅持四個」一視同仁」、」三個提倡」的原則,通過完善激勵約束機制、實行民企授信業務盡職免責制度、調整行業信貸準入門檻等等措施,截止到6月底,我們民營企業的授信餘額已經達到1.14萬億,較年初增長超15%,民營企業授信客戶數量佔比比全行的對公客戶數超過七成。民營貸款利率比年初下降26個BP,「增量、降本」成效顯著,有效緩解民企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此外,光大銀行專門制定54條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落實措施,確定了普惠型小微企業不少於310億的增量信貸目標,下放審批權限,給予價格優惠,加強線上服務,加大產品創新,完善盡職免責,提高小微企業不良貸款的容忍度,出臺延期還本付息政策,推進小微信貸「增量擴面、提質降本」。到6月底,該行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1788億,比年初增長15.08%,高於全行各項貸款增速7.47個百分點。新投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4.99%,較2019年下降87BP。
(作者:李玉敏 編輯:曾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