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網WEMONEY訊 目前,金融業務正在成為各大領域競逐的「香餑餑」,電商平臺發力進攻,網際網路巨頭緊密謀局,科技公司不甘落後,通信領域緊跟步伐……
其中,坐擁海量用戶和資金的國內三大通信運營商,金融發展路徑引業內關注。
早在2010年,中國移動曾出資近四百億元收購浦發銀行百分之二十股份。此後,其旗下支付清算服務公司中移電子商務成立,推出品牌產品「和包支付」,相繼摘取行動電話支付和銀行卡收單支付牌照,並在後來獲得基金銷售支付結算許可、網際網路支付、預付卡發行以及受理(線上)牌照等。
對比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的金融布局稍晚,但動作更為迅速。2011年,中國聯通推出網際網路金融產品「沃支付」,獲得行動電話支付、固定電話支付、銀行卡收單、網際網路支付牌照,又於2015年與招商銀行合資組建招聯消費金融,此後相繼布局消費金融、供應鏈金融、網際網路理財、融資租賃等領域。
三大通信運營商中,相較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中國電信金融領域布局則更為積極完整。公開資料顯示,繼支付業務在市場佔據一定份額後,中國電信旗下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下稱「甜橙金融」)再次進軍分期、保險、保理等領域,並開設了翼支付、橙分期、甜橙保險、甜橙信用、甜橙保理、聚合支付等多個業務條線。
甜橙金融既為中國電信全資子公司,也是後者布局網際網路金融的重要板塊。
12月6日,就甜橙金融業務布局及未來規劃等,鳳凰網WEMONEY與甜橙金融總經理羅來峰進行了深度交流。
甜橙金融總經理羅來峰
羅來峰稱,中國電信金融發展的邏輯是:以支付為橋梁和入口,基於自身金融科技能力,把中國電信用戶和為金融行業服務能力聚合至一起,通過開放平臺,和合作夥伴共同構建一個完整的金融科技生態圈。
同時他透露,在未來只要有機會,中國電信將申請更多的金融牌照。
「借船出海」
羅來峰告訴鳳凰網WEMONEY,作為中國電信實踐網際網路金融的第一支「隊伍」,甜橙金融旗下翼支付在近年交了還不錯的「成績單」。
截至目前,翼支付業務覆蓋至全國近400個主要城市,註冊用戶數5億,月活用戶數超過4000萬,累計發展1000萬商戶,其中中國快消連鎖與特許連鎖前100強商戶的覆蓋率超過60%,成為國內最大的民生繳費服務提供商,同時躋身國內第三大個人支付平臺。
不過,儘管翼支付成績不錯,但甜橙金融仍在不斷調整發展戰略,開拓更多場景,嘗試新鮮「玩法」。12月6日,中國電信在第二屆翼支付合作夥伴大會上,正式宣布進軍聚合支付領域,並重點推出一款針對小微商戶的聚合支付產品「錢到啦」APP,可利用技術和服務集成能力聚合支付寶、微信支付、翼支付三大支付帳戶,為商戶提供管理功能和一站式多平臺的支付解決方案,覆蓋超市、餐廳、批發、快銷等多個行業。
羅來峰稱,原來的策略是一家一家拓展自有產品翼支付,但現在看來,翼支付體量較小的時候拓展商戶仍有困難,通過聚合支付的形式可使得其更快拓展商戶的規模,他把這個策略稱之為「借船出海」,即在一條船上齊頭並進。
他指出,該產品不僅提供支付服務,也不僅只是聚合,可以理解為一種升級版的智能POS,為商戶提供唯一的入口,通過將把多種能力聚合起來,更好地為其提供開電子發票能力、大數據精準營銷服務、電子記帳服務、貸款服務、商家信息管理等業務。
構建生態
羅來峰介紹,目前第三方支付綜合交易規模達到160萬億以上,其中行動支付達到109萬億,預計2022年網際網路消費金融規模將達9萬億,以支付為入口的金融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對於中國電信來說,支付也僅是探索網際網路金融落子的第一步。早在從2016年,中國電信就提出戰略轉型將打造五大生態圈,其中網際網路金融是其中最重要的生態圈之一。
在訪談中,羅來峰多次向鳳凰網WEMONEY強調金融科技生態布局。在他看來,網際網路金融生態圈的打造首先要有用戶,其次要有商戶。甜橙金融通過支付連結用戶和商戶,第一步棋下完後,新階段就要疊加新的任務,比如橙分期。他說,橙分期明年的目標是做到1500萬用戶,而甜橙保險則希望為用戶提供保險服務。
「對於這些服務,我們的打法是一定要開放、合作,不僅是中國電信一家,也不是翼支付一家。我們要做生態圈,與金融機構、商戶以及其他領域機構合作,基於資源稟賦向其他領域延伸。」羅來峰介紹,在網際網路證券領域,其現在正在和一些證券公司合作,甜橙金融提供金融科技、流量導入和配合網際網路運營,而對方則是提供合規金融產品。
羅來峰稱,2019年,甜橙金融將從品牌、營銷、風控、渠道、金融五大方面實現對合作夥伴的全面賦能。品牌能力方面,以品牌聯動、資源互換實現雙贏導流;營銷能力方面,以對用戶標示多維度定製化標籤,實現精準觸達及引流;風控能力方面,以4億+關係數據、7000萬節點為支付及借貸場景提供風控支持,實現反羊毛反欺詐;渠道能力方面,打造聚合支付平臺、翼支付小程序和中國電信商戶金卡線上、線下賦能商戶,實現資源共享、生態共建;金融服務能力方面,以普惠保理及項目保理兩大資金供應鏈,支持合作夥伴做大做強。
他透露,在未來只要有機會,將申請更多的金融牌照。
取勝關鍵
羅來峰指出,在金融科技領域,未來各大平臺之間將是一種「競合」關係,某一個領域業務相似,就可以各自做各自的事情,而各有所缺時,則可以選擇多方合作。
不過,各大平臺都想在金融科技方面分一杯羹,何為取勝關鍵?羅來峰介紹,首先要找準自身資源稟賦,中國電信翼支付也是通過這幾年的時間,不斷地積累用戶、大數據、渠道以及平臺,如果沒有資源稟賦想做大是很困難。
第二則是資源整合,這需要較強的組織能力。在他看來,中國電信目前對金融科技發展戰略非常清晰,因此在整個資源整合的時候,執行力度也很強。一方面成立了技術創新中心、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研究所,另一方面也在不斷從全球引進人才。
羅來峰稱,「中國電信曾提出『一梁三柱』的發展戰略,被國資委列為雙百改革試點企業。『一梁』是希望通過雙百來優化調整機制,三柱則是流量、科技、金融牌照。這也是我們未來的發展模式。同時,我們希望用好中國電信的網絡基礎,做好金融科技的六大核心技術,這也是我們提出來的核心競爭力。」(鳳凰網WEMONEY 劉四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