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信的金融玩法:借聚合支付造生態 未來將申請更多金融牌照

2020-12-08 手機鳳凰網

鳳凰網WEMONEY訊 目前,金融業務正在成為各大領域競逐的「香餑餑」,電商平臺發力進攻,網際網路巨頭緊密謀局,科技公司不甘落後,通信領域緊跟步伐……

其中,坐擁海量用戶和資金的國內三大通信運營商,金融發展路徑引業內關注。

早在2010年,中國移動曾出資近四百億元收購浦發銀行百分之二十股份。此後,其旗下支付清算服務公司中移電子商務成立,推出品牌產品「和包支付」,相繼摘取行動電話支付和銀行卡收單支付牌照,並在後來獲得基金銷售支付結算許可、網際網路支付、預付卡發行以及受理(線上)牌照等。

對比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的金融布局稍晚,但動作更為迅速。2011年,中國聯通推出網際網路金融產品「沃支付」,獲得行動電話支付、固定電話支付、銀行卡收單、網際網路支付牌照,又於2015年與招商銀行合資組建招聯消費金融,此後相繼布局消費金融、供應鏈金融、網際網路理財、融資租賃等領域。

三大通信運營商中,相較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中國電信金融領域布局則更為積極完整。公開資料顯示,繼支付業務在市場佔據一定份額後,中國電信旗下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下稱「甜橙金融」)再次進軍分期、保險、保理等領域,並開設了翼支付、橙分期、甜橙保險、甜橙信用、甜橙保理、聚合支付等多個業務條線。

甜橙金融既為中國電信全資子公司,也是後者布局網際網路金融的重要板塊。

12月6日,就甜橙金融業務布局及未來規劃等,鳳凰網WEMONEY與甜橙金融總經理羅來峰進行了深度交流。

甜橙金融總經理羅來峰

羅來峰稱,中國電信金融發展的邏輯是:以支付為橋梁和入口,基於自身金融科技能力,把中國電信用戶和為金融行業服務能力聚合至一起,通過開放平臺,和合作夥伴共同構建一個完整的金融科技生態圈。

同時他透露,在未來只要有機會,中國電信將申請更多的金融牌照。

「借船出海」

羅來峰告訴鳳凰網WEMONEY,作為中國電信實踐網際網路金融的第一支「隊伍」,甜橙金融旗下翼支付在近年交了還不錯的「成績單」。

截至目前,翼支付業務覆蓋至全國近400個主要城市,註冊用戶數5億,月活用戶數超過4000萬,累計發展1000萬商戶,其中中國快消連鎖與特許連鎖前100強商戶的覆蓋率超過60%,成為國內最大的民生繳費服務提供商,同時躋身國內第三大個人支付平臺。

不過,儘管翼支付成績不錯,但甜橙金融仍在不斷調整發展戰略,開拓更多場景,嘗試新鮮「玩法」。12月6日,中國電信在第二屆翼支付合作夥伴大會上,正式宣布進軍聚合支付領域,並重點推出一款針對小微商戶的聚合支付產品「錢到啦」APP,可利用技術和服務集成能力聚合支付寶、微信支付、翼支付三大支付帳戶,為商戶提供管理功能和一站式多平臺的支付解決方案,覆蓋超市、餐廳、批發、快銷等多個行業。

羅來峰稱,原來的策略是一家一家拓展自有產品翼支付,但現在看來,翼支付體量較小的時候拓展商戶仍有困難,通過聚合支付的形式可使得其更快拓展商戶的規模,他把這個策略稱之為「借船出海」,即在一條船上齊頭並進。

他指出,該產品不僅提供支付服務,也不僅只是聚合,可以理解為一種升級版的智能POS,為商戶提供唯一的入口,通過將把多種能力聚合起來,更好地為其提供開電子發票能力、大數據精準營銷服務、電子記帳服務、貸款服務、商家信息管理等業務。

構建生態

羅來峰介紹,目前第三方支付綜合交易規模達到160萬億以上,其中行動支付達到109萬億,預計2022年網際網路消費金融規模將達9萬億,以支付為入口的金融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對於中國電信來說,支付也僅是探索網際網路金融落子的第一步。早在從2016年,中國電信就提出戰略轉型將打造五大生態圈,其中網際網路金融是其中最重要的生態圈之一。

在訪談中,羅來峰多次向鳳凰網WEMONEY強調金融科技生態布局。在他看來,網際網路金融生態圈的打造首先要有用戶,其次要有商戶。甜橙金融通過支付連結用戶和商戶,第一步棋下完後,新階段就要疊加新的任務,比如橙分期。他說,橙分期明年的目標是做到1500萬用戶,而甜橙保險則希望為用戶提供保險服務。

「對於這些服務,我們的打法是一定要開放、合作,不僅是中國電信一家,也不是翼支付一家。我們要做生態圈,與金融機構、商戶以及其他領域機構合作,基於資源稟賦向其他領域延伸。」羅來峰介紹,在網際網路證券領域,其現在正在和一些證券公司合作,甜橙金融提供金融科技、流量導入和配合網際網路運營,而對方則是提供合規金融產品。

羅來峰稱,2019年,甜橙金融將從品牌、營銷、風控、渠道、金融五大方面實現對合作夥伴的全面賦能。品牌能力方面,以品牌聯動、資源互換實現雙贏導流;營銷能力方面,以對用戶標示多維度定製化標籤,實現精準觸達及引流;風控能力方面,以4億+關係數據、7000萬節點為支付及借貸場景提供風控支持,實現反羊毛反欺詐;渠道能力方面,打造聚合支付平臺、翼支付小程序和中國電信商戶金卡線上、線下賦能商戶,實現資源共享、生態共建;金融服務能力方面,以普惠保理及項目保理兩大資金供應鏈,支持合作夥伴做大做強。

他透露,在未來只要有機會,將申請更多的金融牌照。

取勝關鍵

羅來峰指出,在金融科技領域,未來各大平臺之間將是一種「競合」關係,某一個領域業務相似,就可以各自做各自的事情,而各有所缺時,則可以選擇多方合作。

不過,各大平臺都想在金融科技方面分一杯羹,何為取勝關鍵?羅來峰介紹,首先要找準自身資源稟賦,中國電信翼支付也是通過這幾年的時間,不斷地積累用戶、大數據、渠道以及平臺,如果沒有資源稟賦想做大是很困難。

第二則是資源整合,這需要較強的組織能力。在他看來,中國電信目前對金融科技發展戰略非常清晰,因此在整個資源整合的時候,執行力度也很強。一方面成立了技術創新中心、大數據中心、人工智慧研究所,另一方面也在不斷從全球引進人才。

羅來峰稱,「中國電信曾提出『一梁三柱』的發展戰略,被國資委列為雙百改革試點企業。『一梁』是希望通過雙百來優化調整機制,三柱則是流量、科技、金融牌照。這也是我們未來的發展模式。同時,我們希望用好中國電信的網絡基礎,做好金融科技的六大核心技術,這也是我們提出來的核心競爭力。」(鳳凰網WEMONEY 劉四紅/文)

相關焦點

  • 曲線獲牌,「魔性」的金融支付
    除攜程外,拼多多、字節跳動、快手相繼在2020年拿下支付牌照,滴滴也將2017年收購的一九付正式更名為「滴滴支付」,加上已經持有支付牌照的美團等,C端行動支付的市場格局出現明顯變化。擠入支付的網際網路頭部企業攜程深入金融支付領域的故事要從幾年前說起,作為中國最大的旅行出行服務平臺,由於機酒、旅行消費交易規模不斷攀升,攜程在2014年就曾有過深入金融服務、申請支付牌照的動作,並在當年進行支付牌照申請招投標。
  • 收單外包服務機構須備案 聚合支付開啟牌照時代?非也
    簡而言之,就是將「雲閃付」等第三方支付方式的入口聚合為一個,進而向商戶、客戶提供便捷的支付服務。在行動支付的普及之下,用戶對多樣化行動支付工具的需求激增,推動聚合支付業務「異軍突起」。雖然,聚合支付技術本身不涉及資金清算過程,僅從技術的角度降低商戶接入支付渠道的成本,但在實際操作中,不少聚合支付服務商將收單通道層層包裝,模糊商戶準入要求和交易結算流,為跨境賭博、洗錢等灰色交易提供便利,並從中獲取高額利潤。
  • 張一鳴拿下第四張金融牌照!短視頻+社交,有望助力金融布局
    這一穿透,意味著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為實際控制人,字節跳動獲得一張支付牌照。對於獲取支付牌照一事,字節跳動回應媒體稱,此舉將有利於提升用戶體驗,今後字節跳動將和其他支付方式一起,更好地服務旗下產品的用戶。
  • 收單外包服務備案制啟動:聚合支付不需牌照 有效期兩年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官網上發布的信息顯示。早在2019年11月28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範一飛在第八屆中國支付清算論壇上表示,打擊無證機構,加快收單外包機構的直接備案管理。在此背景下,近日,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簡稱「協會」)發布了《收單外包服務機構備案管理辦法(試行)》(簡稱「《辦法》」),於發布之日起施行。
  • 網際網路巨頭的金融戰略比較:從螞蟻集團、騰訊金融到京東數科
    螞蟻集團的募資用途中,公司申明將強調研發投入,其中技術創新投入將成為重要部分。截至 2020 年 7 月 31日,螞蟻集團在全球四十個國家或地區擁有專利或專利申請,共計 26,279 項,其中 6,382 項已經獲得授權,當中40.17%布局在中國大陸,59.83%布局在境外。公司在區塊鏈領域連續四年專利申請全球第一,累計專利授權數 212 件,位居全球第一。
  • 中國金融科技東南亞布局走出關鍵一步:PIVOT拿下類公募牌照 可面向...
    來源:證券時報作者:劉筱攸近三年來,中國金融科技公司掘金東南亞市場節奏高頻,其中最熱門的商業模式是信貸服務(主要對印尼、越南等國)和行動支付。現在,牌照門檻更為高的財富管理領域迎來實質性進展——納斯達克上市的金融科技解決方案提供商品鈦旗下合資子公司PIVOT,於24日宣布獲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頒發的資本市場服務牌照(CMS)。據記者了解,PIVOT本次獲得的牌照含金量較高,為類公募性質,可面向C端投資者提供智能投顧服務和發行相關產品。截止目前獲得該資格的中國企業僅有少數幾家,比如陸金所和宜信。
  • 齊河農商銀行「聚合支付」打通金融支付快車道
    嘈雜的夜市中清晰的傳來一聲:「支付寶到帳30元」,據在焦廟商業街經營燒烤攤的大叔柳學財介紹說,剛才聽到的播報聲音就是他在農商銀行開通的聚合支付,該行推出的聚合支付業務實現了「多碼合一」,支持支付寶、微信、螞蟻花唄、信用卡等多種支付方式,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的支付便利。
  • 螞蟻等財團獲得新加坡數字銀行牌照,東南亞電子支付...
    2020年12月4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宣布了成功申請數字銀行牌照的4家公司和組織。 那論亞洲聲勢最盛的,還要數中國香港地區的虛擬銀行牌照,和新加坡的數字銀行牌照。我們今天要探討的就是新加坡的數字銀行牌照。 猴哥作為各大跨境電商平臺的研究性選手,一直非常關注東南亞電子支付的發展進程,因為在彼時東南亞的市場上還沒有一個像樣的電子支付工具誕生,東南亞用戶大多還是通過在便利店以及信用卡的方式來進行支付,非常的不便捷。
  • 新加坡行動支付Alldebit加入SGQR支付體系 獲聚合支付牌照
    近日獲悉,新加坡行動支付領頭羊Alldebit已於19年2月8日加入SGQR支付體系,取得新加坡當地「聚合支付牌照」。Singapore Quick Response Code(以下簡稱SGQR)是去年9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和通信媒體發展局(IMDA)共同領導發布的「統一QR碼支付系統」,是目前全球首個統一支付QR碼。
  • 聚合支付企業需承諾不從事收單核心業務、不進行「二清」
    支付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通知》將進一步提高聚合支付業的監管合規程度,備案是聚合支付行業的必然趨勢,預計在將來也會成為聚合支付行業的準入門檻。聚合支付企業須承諾「四不」《通知》要求,已公示或已提交備案申請,且備案業務類型包含「聚合支付技術服務」的外包機構,應填寫《承諾書》並加蓋單位公章後,於11月27日前將電子掃描件發送至支付協會郵箱。
  • 聚合支付備案機構擴容
    為進一步加強收單外包服務機構備案管理,提高外包機構合規經營意識,有效防範網絡賭博、電信詐騙等違法違規經營業務行為,中國支付清算協會於近日發布了《關於收單外包服務機構提交《承諾書》的通知》下文簡稱《通知》。
  • 普惠金融新「內核」:分層與聚合
    《推進普惠金融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後,國內普惠金融發展速度與質效均顯著提升,信息不對稱、企業押品不足等融資痛點悉數緩解。這背後有監管未找到索引項。的指引與鼓勵,有傳統金融機構自身轉型需要。也有更多類型機構的創新,將普惠金融的版圖繪製得更為細緻。
  • 搶跑AT拿到消費金融牌照後,度小滿能否走過「J型曲線」拐點?
    在5月21日周年內部慶祝活動上,朱光總結一年來的成績,自信地稱度小滿在信貸、理財、支付、金融科技服務等業務全線增長,智能金融生態布局進入「全新階段」。朱光的「全新階段」所言非虛。1、百度生態提供了龐大的金融「寶礦」背靠百度系,度小滿獲得的「滋養」自然十分可觀。作為巨頭級網際網路平臺成功孵化的垂直、獨立平臺,度小滿在百度那裡汲取的「能量」將能支撐度小滿更好地對抗外部環境壓力。
  • 一文讀懂螞蟻集團三大業務板塊:場景與支付、數字金融、科技服務
    場景與支付作為公司業務的起點,亦是各類流量的入口,重點布局:(1)境內支付拓展場景:完善場景生態,深度綁定客戶,近年場景類對外投資達50筆以上,涉及醫療、體育、出行等9大行業;(2)跨境業務布局網絡:全球本土化(Glocal)戰略實踐者,全球範圍內布局十個電子錢包,實現全球支付用戶數12億以上(含中國內地用戶9億)
  • 聚合支付有什麼特點,聚合支付的優勢何在?
    聚合支付集合了多個第三方支付及多種渠道的優勢,在沒有支付許可牌照的情況下,聚合支付通過聚合各種第三方支付平臺、合作銀行、合作電信運營商及其他服務商接口等多種支付工具進行綜合支付服務。一、聚合支付特點1、聚合API支付的原理和邏輯聚合支付作為對銀行和第三方支付平臺服務的拓展,聚合多家銀行以及第三方支付平臺支付能力,提供多渠道支付方式,簡化商家的支付對接,外加後續的增值服務;2、開發語言與特性系統採用.net語言開發,在眾多網頁應用程式開發語言中,.net語言有著維護成本低,運行效率高等特點,後續拓展新功能,二次開發的成本都是比較低的
  • 13個微趨勢揭金融未來面貌
    純網銀因為所有服務都在線上進行,搭配科技的應用,除了可以有效降低運營成本,服務過去被排除在傳統金融體系外的群體,像是學生、低資產群體、外移移工等,也能夠因此開發出更多創新的產品以及商業模式,刺激整體金融產業的轉型。 然而,純網銀具體能提出那些創新的做法?將是2021年觀察重點。
  • 利率上限下調對金融科技生態的深遠影響
    流量方和貸款方此起彼伏的合作將告一段落,很多助貸機構也會主動大幅度削減存量。前段時間,很多助貸方為了合規,還專門申請了小貸牌照,實際上已失去了意義,因為利率才是對市場終極調控的「神之左手」。助貸業務是有意義的,對於資金在線上快速觸達客戶幫助巨大。助貸業務的凋零,也會影響很多小銀行的網際網路金融業務的發展,很多小銀行又重新回到線下,做線下貸款生意。
  • 支付終極戰爭:24張牌照被註銷,牌照價格飆至20億
    而在8月,共有25家第三方支付公司被罰,沒收非法所得及罰款共計418.23萬元。曾經黃金一時的支付行業,進入最深的陣痛和洗牌期。中國支付行業的起源,是2003年的阿里巴巴。當時,阿里的淘寶,亟待解決一個問題:網購中的買賣雙方,相互不認識,如何構建信任?
  • 聚合支付「四大禁止」
    支付之家網(ZFZJ.CN)支付之家網獲悉,為進一步加強收單外包服務機構備案管理,提高外包機構合規經營意識,有效防範網絡賭博、電信詐騙等違法違規經營業務行為,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布《關於收單外包服務機構提交《承諾書》的通知》(中支協便函[2020]第199號)。
  • 金融科技樹:各國金融科技政策比較(中)
    該框架並未引入要求寬鬆的新牌照,而是旨在協助潛在的銀行業新進入者。[23]雖然受限制的ADI牌照不限於具有金融科技商業模式的實體申請,但第一個此類牌照是授予數字銀行的。[24]英國的新銀行啟動部門。2016年1月,PRA成立了新銀行啟動部門,並發布了一份指南,以幫助包括金融科技公司在內的公司了解銀行的監管要求,並提供有關申請流程的實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