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食品人,你需要知道的「丙烯醯胺」關鍵知識點

2020-11-27 食品夥伴網

  食品夥伴網訊 近日,深圳消保委發布了2020年薯片中外對比比較試驗報告,隨後報告被媒體過分解讀,導致部分薯片中致癌物「丙烯醯胺」超標的新聞刷屏,引發熱議。對於每隔一段時間就被媒體炒一波的「丙烯醯胺」,食品夥伴網為大家準備了如下知識關鍵點:


  一


  食物中的丙烯醯胺從哪來?


  丙烯醯胺是一種白色晶體化學物質,用於生產化工原料聚丙烯醯胺。2002年,瑞典國家食物局(Swedish National Food Authority)的研究首次發現以高溫加工某些食物,例如馬鈴薯和穀類食物,會產生含量偏高的丙烯醯胺,有關結果引起了各國及公眾的關注。研究表明,食物是人類攝取丙烯醯胺的主要來源,其他途徑包括透過食水、吸菸及工作上的接觸等。


  食物中的丙烯醯胺主要由還原糖和某些游離胺基酸(主要是天冬醯胺)在油炸、烘焙和烤制等高溫烹飪過程中,發生「美拉德反應」後產生。其含量主要與食材,加工溫度,加工時間和加工方式有關。比如咖啡、土豆、穀物等「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質的食材加工產生的丙烯醯胺就比較多,通常在食物蒸煮溫度超過120℃時,便會產生丙烯醯胺。


  二


  食物中的丙烯醯胺對健康影響多大?


  自瑞典的研究結果公布以後,世界各國一直關注食物內的丙烯醯胺可能對人體健康所帶來的風險。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世界衛生組織聯合食物添加劑專家委員會(JECFA)曾就丙烯醯胺的毒性作出評估。丙烯醯胺對實驗動物及人類均具神經毒性,同時影響實驗動物的生殖及發育。JECFA認為從食物中攝取丙烯醯胺份量一般的人,導致神經系統受損、生殖及發育問題的機會不大。然而,若攝取量偏高,則不能排除其引起神經病變的可能。根據動物實驗,JECFA認為在毒性方面,丙烯醯胺最重要的影響是誘發癌症。動物研究顯示丙烯醯胺具有基因毒性,可引起基因突變和染色體異常,造成遺傳性的損害。


  基於有足夠證據證明丙烯醯胺會令實驗動物患癌,但令人類患癌的證據卻不足,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把丙烯醯胺分類為「可能令人類患癌」(第2A組)。


  目前,國際科學家們認為丙烯醯胺對人類健康的影響是值得關注的,但並未對丙烯醯胺直接危害人體健康作出明確的統一定論。


  三


  國內外食品中丙烯醯胺的管控措施


  由於食品中的丙烯醯胺是在食品加工過程形成的,而不是添加到食品中的,因此要設定其最大限量比較困難,並且基於目前的風險評估結果沒有對」風險大小「給出明確結論,故目前國際上以及國內並沒有制定食物中丙烯醯胺限量的法規或標準,但為確保食物安全,各國都在積極採取措施來儘可能降低食物中丙烯醯胺的含量。


  中國大陸:我國目前未制定各類食品中丙烯醯胺的限量要求,2005年原衛生部曾發布《關於減少丙烯醯胺可能導致的健康危害的公告》,說明丙烯醯胺可能導致的健康風險並給予減少建議。2012年,國家風險評估發布食品中丙烯醯胺的危險性評估報告,報告中對生產企業以及家庭製作食品中減少食品中丙烯醯胺作出指導。


  目前,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丙烯醯胺汙染控制規範》已在2019年立項(參考2019年度國家標準立項計劃),目前正在制定中。


  中國香港: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在2011年發出《減低食品中丙烯醯胺的業界指引》,並在2013年修訂《指引》,向業界提供建議,協助業界減少食物產生丙烯醯胺,特別是馬鈴薯和穀類製品及炒菜產生丙烯醯胺。


  中國澳門:2019年10月,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發布《減低食品中丙烯醯胺含量的食品安全指引》,指引分別就選購、製備和調整烹煮方法等方面提出有效減低食品中丙烯醯胺含量的建議措施。


  中國臺灣:臺灣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在2017年發布《降低食品中丙烯醯胺含量加工參考手冊》,就馬鈴薯類、咖啡類及嬰幼兒食品等7類食品降低丙烯醯胺含量的方法給予參考性指導。


  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食品法典委員會在2009年採納《減低食品中丙烯醯胺的操作規範》,為國家和地區的主管當局、製造商及其他相關組織提供指引,以防止和減少馬鈴薯製品和穀類製品產生丙烯醯胺。


  歐盟:2014年,歐盟發布了減少食品中丙烯醯胺的操作指南,針對馬鈴薯快餐、油炸薯片、穀物食品、咖啡以及嬰幼兒食品等產品的加工環節形成指導小冊子。


  基於2015年EFSA關於食品中丙烯醯胺的科學評估意見(丙烯醯胺目前的暴露水平存在致癌擔憂),2017年發布法規(EU)2017/2158,制定減少食品中丙烯醯胺含量的緩解措施和基準水平,附件IV中規定了各類食品的丙烯醯胺基準值,其中薯片的基準水平值為750μg/kg。該法規規定所有有關食品經營者必須執行緩解措施,以減少食品中丙烯醯胺的含量。


  美國:美國FDA在2013年發布了食品行業指南文件,來幫助種植者、製造商、食品服務經營商等採取措施減少某些食品中的丙烯醯胺含量。


  日本:日本厚生勞動省在其官網上設置了」加工食品中丙烯醯胺相關Q&A「,針對丙烯醯胺在食品中相關內容進行了說明,主要內容包括:丙烯醯胺的物質定義、對健康影響的評價、致癌性的程度、減少攝入量的方法及厚生勞動省的對策等。


  四


  企業和消費者應該怎麼辦?


  對食品企業,雖然國家並未制定食品中丙烯醯胺的限量要求,但基於研究現狀,食品生產經營者有義務採取有效的措施,改進配方及加工技術,以降低食物中丙烯醯胺的含量,保障消費者健康。目前,國內外發布的相關指南行文件都可以作為企業的減少生產食品中丙烯醯胺含量手段的有效參考。


  對於消費者,綜合世界各國政府給消費者的建議,主要是兩點。一,烹飪方式上,家庭製作食物應儘可能避免連續長時間或高溫烹飪澱粉類食品;二,飲食習慣上,日常注意均衡飲食,不要過量攝入煎、炸、焙烤澱粉類食品,避免燒焦的食物,多攝入蔬菜水果,以降低丙烯醯胺的日常攝入量。

  本文為食品夥伴網食品安全合規事業部原創文章,轉載請與我們聯繫。食品安全合規事業部提供國內外食品標準法規管理及諮詢、食品安全信息監控與分析預警、產品註冊申報備案服務、標籤審核及合規諮詢、會議培訓服務等,詳詢:0535-2129301,郵箱:vip@foodmate.net。

相關焦點

  • 什麼是丙烯醯胺
    丙烯醯胺(acrylamide)是一種有害化學物質。自1950年起,丙烯醯胺被作為合成聚丙烯醯胺的前體物質。聚丙烯醯胺被廣泛用於水的淨化和處理、紙漿和礦物的加工、塑料和染料的合成、管道的內塗層和製備凝膠等。
  • 丙烯醯胺類聚合物在油田中的應用
    丙烯醯胺類聚合物在油田中的應用在鑽井液中的應用二十世紀70年代以來,丙烯醯胺類聚合物作為鑽井液的絮凝和包被劑在鑽井液中廣泛應用,並逐漸成為一種低固相不分散鑽井液體系,從而有效地控制了地層的造漿,大大地提高了井壁穩定性,在提高鑽井速度方面見到了顯著的效果。
  • 中國雙丙酮丙烯醯胺市場規模現狀及供需平衡分析
    但DAAM 毒性小、合成原料簡單, 特別對增強塗料粘結性能大有好處, 所以現在主要用 DAAM 作為引進酮羰基的單體。已廣泛應用於塗料、粘合劑、日用化工、環氧樹脂固化劑、感光樹脂助劑、紡織助劑、醫療衛生等領域中。     雙丙酮丙烯醯胺所需要的原料丙烯腈和丙酮均為普通的石油化工產品,我國原料來源豐富,供應充足。
  • 丙烯醯胺與聚丙烯醯胺的區別
    丙烯醯胺是一種白色晶體化學物質,是生產聚丙烯醯胺的原料。聚丙烯醯胺主要用於水的淨化處理、紙漿的加工及管道的內塗層等。澱粉類食品在(>120℃)烹調下容易產生丙烯醯胺。 研究表明,人體可通過消化道、呼吸道、皮膚黏膜等多種途徑接觸丙烯醯胺。
  • 空氣炸鍋和丙烯醯胺
    對於「油炸食品不健康」的說法,大多數人都已經非常了解,如今就連一些快餐店也將以前的「炸雞腿漢堡」變成了「烤雞腿漢堡」,不過畢竟快餐店並不是家常飯,所以廚房的新寵——空氣炸鍋就吸引了不少「家庭主廚」們的關注,認為空氣炸鍋不需要將食物放到油鍋中炸,所以肯定是健康的。
  • 謝霆鋒否認曲奇致癌 丙烯醯胺到底是什麼?
    謝霆鋒否認曲奇致癌 丙烯醯胺到底是什麼?時間:2019-01-17 22:2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謝霆鋒否認曲奇致癌 丙烯醯胺到底是什麼? 這次,謝霆鋒又是怎麼回應鋒味曲奇存在致癌物的呢?謝霆鋒的態度可謂是異常強硬,同時並對某些媒體的報導表示了自己的不滿。
  • 美國EPA公布對丙烯醯胺的危害和毒理學審查結果
    據2010年3月22日消息,美國環保署(EPA)公布了關於丙烯醯胺的最新綜合風險信息系統(IRIS)數據信息,包括與吸入物、口服、致癌性等有毒物質相關的最終風險評估審查。    需要注意的是,環保署公布的毒性物質丙烯醯胺的審查報告草案,是IRIS系統發展進程中的重要部分,同時聯邦機構和白宮也對此發表了評論。
  • 中國雙丙酮丙烯醯胺市場規模現狀及上下遊產業鏈分析
    隨著應用領域不斷拓展與開發,作為重要的精細化學品,DAAM發展潛力巨大。     目前,國外添加有DAAM的髮膠和冷燙精成為市場主導產品,該產品進入中國市場後深受消費者的認可與青睞。近年來我國化妝品行業發展迅速,競爭激烈,新型化妝品研究開發應用層出不窮,國內企業為了競爭與發展需要,必然會提高產品檔次和附加值,緊跟國際潮流,因此日化領域將是未來DAAM 在國內應用的主要領域之一。
  • 食品安全大家談第15期——全國食品安全宣傳周:作為食品人,您想說...
    網友「輕舟」表示,「每個食品人在自己的崗位上盡職盡責,力求有所突破。做一個小卒,力求過河,然後再聯合起來,我們的力量就不可忽視」。     網友「ever021」表示,「食品宣傳周應該另類一點,不希望總還是看到老面孔,看第一句話就能猜到最後一句話的那種」。
  • 作為體系管理的食品人,對於微生物控制怎麼操作?看看經驗者之談!
    寫在前面 作為體系管理的食品人,對於微生物的了解沒有微生物檢驗員那樣透徹,也沒有微生物專業操作人員那樣專業,優勢在於「走過的路」多一點。 好多的企業仍然在困擾微生物指標如何設置及用什麼樣的方式控制微生物更有效果,下面是我自己總結的一點經驗供大家參考。
  • 三隻松鼠薯片檢出的致癌物丙烯醯胺是什麼
    近日,三隻松鼠的薯片被檢查出含有致癌物質丙烯醯胺後官方出來闢謠表示,薯片中含有的丙烯醯胺含量不足以致癌,那麼丙烯醯胺是一種什麼東西呢?薯片是常見的一款零食,然而它不僅營養價值低,而且還含有大量脂肪,在其加工過程中還會產生致癌物———丙烯醯胺。丙烯醯胺是一種分子量為70.08的高度水溶性化合物。
  • 搞懂到底什麼是丙烯醯胺,才不會害你什麼都不敢吃!
    由於媒體經常報導「黑糖、咖啡含有丙烯醯胺會致癌」的相關新聞,引起了大批百姓的恐慌,也讓食品中丙烯醯胺成為備受關注的議題,但丙烯醯胺真的會致癌嗎?戰戰兢兢避免愛吃的食物才是最上策嗎?怎樣才能真正知道自己的飲食健康!丙烯醯胺好可怕?先了解它是怎麼來的!
  • 薯片中被檢測出致癌物,「丙烯醯胺」到底是啥?
    值得注意的是,檢測中還發現7款薯片的2A類致癌物丙烯醯胺含量高於歐盟設定的基準水平值(750μg/kg)。其中,有三款薯片的丙烯醯胺含量超過了2000微克每千克。而從整體情況看,焙烤型薯片丙烯醯胺平均含量為油炸型薯片平均含量的近6倍。那麼,2A類致癌物丙烯醯胺到底是什麼呢?它的產生與哪些因素有關?除了薯片,其他食物中有嗎?丙烯醯胺是何方神聖?
  • 網紅薯片被檢出致癌物,讓人談之色變的丙烯醯胺,到底是什麼?
    多品牌薯片中含致癌物丙烯醯胺,具體含量有爭議實際上,此次檢測針對的是薯片中含有的致癌物含量,準確的說就是丙烯醯胺,雖然這種化學物質並不為人熟知,但是它卻與我們的日常飲食息息相關。科學家表示,丙烯醯胺只要是在澱粉類食物的加工過程中都有可能出現,並不是唯一致癌的食品成分,所以人們不必過度擔心。
  • 薯片:Sorry,致癌的鍋我不背|丙烯醯胺|致癌物|薯片|食物|癌症|飲食...
    前段時間,薯片致癌的謠言在網際網路上鬧得沸沸揚揚,起因是深圳市消委會對15款國內外比較試驗,結果發現多家知名品牌薯片檢出了丙烯醯胺這個致癌物,7款薯片的丙烯醯胺含量高於歐盟設定的基準水平值。為什麼薯片會有丙烯醯胺?
  • 120個化學關鍵知識點分類總結,備戰2021年高考,帶你逆襲
    高中化學體系龐大,知識點又多又雜。所以很多同學出現「熊瞎子掰苞米」的情況,學一個知識點扔一個。臨近高考,必須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與技巧,避免出現這種情況。高中化學如何得高分?同學們對實驗原理、實驗步驟、實驗器材、實驗反應的理解和記憶只能通過「想像」,再加上方程式多,計算量大,得高分就需要一些方法和技巧。比如接下來要跟大家分享的這份資料,就給大家做了很好的示範。化學資料分享《2021年高考化學——120個關鍵知識點總結》:將知識點歸納成為一個又一個模塊,分區記憶:「元素化合物模塊」、「基本概念基礎理論」等等。
  • 多款薯片檢出丙烯醯胺!三隻松鼠、鹽津鋪子、董小姐回應來了
    來源:南方都市報 作者:陳養凱   多款薯片檢出丙烯醯胺!三隻松鼠、鹽津鋪子、董小姐回應來了  薯片在零食界,可是備受大家青睞的寵兒,無論是工作還是休息,只要吃上一口,」咔嘣脆「的聲音一定能給你帶來」停不下來「的味蕾衝擊。
  • 丙烯醯胺是什麼?「致癌星巴克咖啡」 1天喝多少杯會致癌?
    公開報導顯示,許多咖啡公司此前在加州已經告知消費者咖啡中含有丙烯醯胺。然而,它們目前大部分都貼在不容易看到的地方,比如放奶油和糖的櫃檯。  油炸、烘烤食品易產生丙烯醯胺  那麼此次事件聚焦中心丙烯醯胺究竟是什麼?它對人體影響有多大?  咖啡行業人士指出,丙烯醯胺是咖啡豆在烘烤的過程中會產生一種化學物質。
  • 多款薯片檢出致癌物丙烯醯胺,生活中還要注意哪些?請看此文
    ,而如果以國際消費者聯盟(ICRT)推薦的基準水平750μg/kg來看,15款中有8款超出了這個範圍,更是有3個品牌的薯片丙烯醯胺含量達到了2000μg/kg以上,此消息一出,有引起很多朋友的關注,作為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吃,特別是家裡孩子都經常吃的一類零食,難道全都含有致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