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悚的生物演化 5種素食動物開始吃肉了!

2021-01-20 世界未解之謎


  從來沒想過吃素的動物會破戒,開始吃葷,如果有人跟我說綿羊會吃肉,我一定會很傻眼,覺得那人應該是搞錯了吧,不過這是科學家們觀察許久而發現的現象,已經無法再拒絕相信了,但這種生物演化對我來說真的有點驚悚啊,這次就要為大家揭開一些開始吃葷的素食動物有哪些。

  1. 鹿(Deer)

  在加拿大做研究的科學家們,曾經用安全網抓過一些鳥和蝙蝠,準備研究完後馬上放生,結果一群鹿出現,往安全網走去並且開始生吃活鳥,科學家們都嚇到了。鹿似乎不會放過任何不會掙扎的肉品,像是魚或是死掉的兔子,甚至其他鹿的屍體內臟。

  2. 家牛(Cows)

  科學家曾經在拍攝農場的影片中,發現一隻牛正在吃小雞(嚇)。另外,印度還有一隻很有名的牛叫做Lal,據說它吃了村裡的48隻雞,但因為在印度牛是很神聖的,所以沒人敢抓牠。科學家們認為,這種生物演化是因為受到了環境與人類的影響,為了生存下來就需要吃更多樣化的食物。

  3. 河馬(Hippos)

  野外的河馬可是很兇的,對人類和其他動物都可能產生威脅,所以也許有人會認為河馬吃肉也不奇怪,不過其實河馬是吃短草的。有科學家記錄到了河馬殺死黑斑羚並且吃了的異常事件,還吃了其他動物的腐屍(能夠消化?),甚至吃了其他河馬。

  4. 澳洲小鸚鵡(Lorikeet)

  可愛的澳洲小鸚鵡喜歡吃花粉和花蜜,不過最近發現有開始吃肉的傾向,當時科學家們放置了一些碎肉想要吸引一些吃葷的鳥類,萬萬沒想到居然來了澳洲小鸚鵡,開始大吃特吃那些肉,甚至還將其他想要來吃的鳥都趕走。

  5. 綿羊(Sheep)

  在蘇格蘭的Isle of Rum這座島上,科學家們觀察到許多海鷗幼鳥的腳都被吃掉了,沒想到兇手是當地的綿羊,科學家們認為是因為島上的植物缺乏鈣質,綿羊們只好為了生存而演化為肉食。

  所以大野狼來抓綿羊的話會不會反而被吃?


相關焦點

  • 素食動物恐怖吃肉記:牛吃兔、馬殺雞、松鼠吃小鳥……
    但人們發現,即使是人工養殖且沒有明顯疾病的素食動物,也表現出了吃肉的習性。鹿吃兔子這些現象罕見,卻也是自然本身的真實寫照。「素食動物」這個稱號只是人類賦予它們的一種區分方式。但它們卻用實際行動來告訴人們,它們並不嚴格呆在這個領域內。這個名稱沒有限制住它們的天性,「素食動物」該吃肉時還是會吃肉。
  • 素食者聯盟:素食運動健將打敗肉食,不敢吃肉?
    還有一點,在5個月後的複賽中,康納擊敗了迪亞茨。動物蛋白,往往由所有9種必需胺基酸組成;而植物蛋白,基本都會缺乏一種或幾種必需胺基酸(大豆蛋白除外)。 含有動物蛋白的食物,往往富含幾種植物性食物缺乏的營養素,如維生素B12,鐵、鋅、Ω-3脂肪酸等。此外,植物蛋白類的食物還富含抗營養素,如植酸、凝集素、皂苷等。
  • 素食健康:如何證明人是肉食動物?
    怎麼證明人是素食動物?(圖片來源:資料圖)如何證明人是肉食動物?(圖片來源:資料圖)對於素食的另一種爭論,在於人類是「素食動物」還是「雜(肉)食動物」? 不少人會用一些中學的生物常識,造成人是雜食的動物的印象,例如說:人類有「犬齒」,證明人的牙齒可以用來撕開肉類,當然這個誤會,比較一下自己的牙和小狗的犬齒就自然知道答案了;又例如說人類的盲腸退化了,就說明人不是像兔子那樣吃素(兔子有很大的盲腸),但這只是證明了人類不是兔子那種吃草的素食動物,要知道素食動物之中有很多種類,而人類是最接近靈長類動物的,有誰見過猩猩會趴在地上吃草?
  • 吃素和吃肉,哪個更健康?爭論不休的素食觀
    首先,看看素食的僧人,從梁武帝下命令僧人不能吃肉開始,到現在一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有沒有吃出毛病來。說什麼素食不健康,要是不健康一千多年難道還驗證不出來。這樣一個事實不顧,非要那幾個月幾年的數據說話,我也是服了。我自己吃素八年,身體逐漸變得健康。有本事那些提倡吃肉好的人,你也吃八年的肉再來說話。
  • 人是從動物演化而來的嗎?怎麼演化的?
    雖然在我們看來,人類已經凌駕於所有的生物之上,但其實人類並不特殊,人類的演化以及遺傳規律和其他生物一模一樣。既然如此,那麼人類究竟是不是從動物演化而來的呢?人類是怎麼出現的?火山爆發後的火山灰布滿了地球的大氣層,導致太陽光子無法進入到地球表面,因此地球開始降溫。由於植被需要光合作用才能生長,太陽光無法到達地球導致大量植被開始死亡,再加上地球降溫,一些倖存的植被生長速度緩慢,因此對能量需求較大的非鳥類恐龍逐漸滅絕,而鳥類恐龍在演化中逐漸變得體型越來越小,直到後來演化成了鳥類。
  • 食肉動物可以演化成食草動物,那食草動物可以演化成食肉動物嗎?
    在開始我們就分析了一下哺乳動物的演化史,其中獸孔目下的真犬齒獸類演化出的最原始的哺乳動物,當然哺乳動物只是真犬齒獸類的一個演化支,除了哺乳動物,它還有兩個演化支,即三瘤齒獸類和三稜齒獸類,只不過,這兩個演化支一個在侏羅紀早期滅絕(三稜齒獸類),一個在白堊紀早期滅絕(三瘤齒獸類),最後只剩下了哺乳形類。
  • 狸藻:明明可以靠實力吃肉,卻偏偏喜歡素食
    捕蟲囊內經常沒肉,反而有各種藻類,這讓科學家開始懷疑狸藻到底吃肉還是吃素?狸藻是否更依賴這些藻類與植物殘渣作為食物來源呢?但狸藻的小型消化器官的捕蟲囊形成了一個封閉的無氧環境,與動物的消化器官的功能幾乎無異。這提供了另一種判定營養來源的方法,比如肉食性、草食性、雜食性的動物,它們取食的食物不同,其胃內輔助消化食物的微生物群天差地別。因此,通過探明其消化器官內的微生物組成與優勢群落,可以推測其主要的營養來源與代謝途徑。
  • 狸藻:明明可以靠實力吃肉,卻偏偏喜歡素食
    捕蟲囊內經常沒肉,反而有各種藻類,這讓科學家開始懷疑狸藻到底吃肉還是吃素?狸藻是否更依賴這些藻類與植物殘渣作為食物來源呢? 但狸藻的小型消化器官的捕蟲囊形成了一個封閉的無氧環境,與動物的消化器官的功能幾乎無異。這提供了另一種判定營養來源的方法,比如肉食性、草食性、雜食性的動物,它們取食的食物不同,其胃內輔助消化食物的微生物群天差地別。因此,通過探明其消化器官內的微生物組成與優勢群落,可以推測其主要的營養來源與代謝途徑。
  • 為什麼草食動物也能吃肉,肉食動物卻很少吃草?
    我們通常從食性上把動物定義成草食動物和肉食動物兩大類,但是這只是比較狹義的說法,草食動物並不是只吃素食不吃肉食,俗話說「兔子急了還咬人」也並不是沒有根據的,就像北美洲的雪鞋兔,一樣會吃腐肉,可見兔子確實可以吃肉的。
  • 現在越來越多的素食者,長期不吃肉會對身體產生影響嗎?
    如今我們周圍的素食者越來越多,對於素食者,他們不吃肉。長期不吃肉對身體有什麼影響?① 蛋白質缺乏蛋白質是人體細胞的重要組成部分,如果缺乏蛋白質會出現疲勞疲勞、免疫力下降、骨質疏鬆等症狀。大豆製品富含植物蛋白,也可為人體補充少量蛋白質,但動物蛋白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 素食肉類,地球的「福音」?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的數據統計,牲畜供應鏈佔全球人為溫室氣體排放的14.5%。在許多情況下,畜牧業是陸地汙染的主要來源,比如會向河流、湖泊排放營養物質、有機物和病原體。為了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我們需要重新調整我們的飲食結構,減少肉類的攝入量。但是這種方法對於那些肉類愛好者來說未免有點殘忍。有沒有一種肉類替代品,能夠在避免屠宰動物的同時又不必犧牲吃肉時的快感?
  • 人為什麼要多吃素食?
    在人類演化的研究中顯示,我們的祖先都是天生的素食者。 人類的身體結構並不適於肉食。哥倫比亞大學韓汀博士在一篇比較解剖學的論文中就證明了此論點。他指出肉食動物的小腸和大腸都短,而且大腸特別地直而平滑。相反地,素食動物的小腸長,大腸也長,這是因為肉的纖維含量少,蛋白質含量高,腸子不必慢慢地吸收養份;因此肉食動物的腸子較素食動物的腸子來得短。
  • 我行我素:一位環保者的素食理由
    素食理由之一:演化、分類決定,人類應屬雜食 作為靈長目動物的人類,可以進食少量的肉,但不應擅自提升自己的生態位,向肉食動物靠攏。食肉動物因進食的脂肪、蛋白、膽固醇含量高,為防止易腐之肉類在體內停留太久毒化血液,故演化出較短的消化道,約為體長的三倍;食草動物因食物中的纖維素含量高,養分須慢慢吸收,故腸子很長,其消化系統的長度約為體長的十二倍。人是雜食動物,人的腸子長度約為體長的8-10倍,是不是更接近食草動物?
  • 人類一開始就喜歡吃肉?科學家:可能是在進化過程中被迫的
    我們知道人類屬於雜食類高等動物,除了五穀雜糧外,很多肉類也是我們平時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食物,肉類不但有著高熱量,高脂肪的特點,還能夠給我們身體提供蛋白質,微量元素等多種營養元素,更重要的是,肉類食品相對植物類食品更讓人覺得美味可口,甚至很多人每天的飲食中都離不開肉類食品,有時一天沒吃肉都會覺得特別難受。
  • 科學研究表明:吃素的動物智商更高,為什麼人類還要吃肉?
    吃草的智商高還是吃肉的智商高?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問題!從通過鏡子測試的7種動物來看,吃草的佔兩席,雜食性的佔2席,肉食類的3席,看來還是肉食動物比較多一些,那麼真的是肉食類的智商高嗎?吃肉的智商真的比吃草的要高嗎?
  • 貓是純肉食動物?為什麼它們還會吃素食?
    貓咪是純肉食動物,這句話是對的。貓咪吃素食,也是對的。兩者並不矛盾。可能這時候有人會說:貓咪是肉食動物不假,不該是純肉食動物吧!你看好多貓都會吃貓草、吃饅頭等等。你怎麼說?晉元君:這裡就是有概念上的誤解了,所謂的純肉食動物,不是指它只吃肉,其它什麼都不吃。而是它們如果只吃穀物(素食)無法合成體內必需營養物質,這樣貓咪是沒法長大的,而且貓科類動物長期不吃肉,就會慢慢的死掉。
  • 如果全世界都不吃肉,這些奇蹟就會出現......
    將原先的牧場改為自然棲地和森林,將有助於緩解氣候變化,恢復生物多樣性,大型食草動物(野牛等)和食肉動物(狼等)也都能重新繁衍生息。這些動物從前都因畜牧業的需要而被驅逐或殺戮。據2006年的統計,印度的素食人口佔31%(約3.5億人),西方有的國家甚至更多。
  • 吃肉的大熊貓為什麼會成為素食主義者?原因沒那麼簡單
    很長時間以來,我們對大熊貓都有錯誤的認知,認為它們是因為在演化時丟失了品嘗鮮味的基因,所以變得不愛吃肉,而吃竹子。然而事情沒那麼簡單,有研究發現,大熊貓遇到腐肉時,依然會大快朵頤。當它們在啃食竹子,遇到竹鼠時,也會為自己加餐。但是大多數時候,大熊貓都對外表現出一副人畜無害的模樣,挺著圓滾滾的肚子啃竹子。
  • 演化還是滅絕:第六次生物大滅絕開始了?
    而在這最後一分半裡,是人類從演化初始開始計算的。人類所屬的智人,其實只存在了短短的20萬年。而智人走遍全球,也是從最近的6萬年前開始的。文明史只有一萬多年的時間。這些時間跟地球的46億年相比,都是非常短暫的。而我們熟悉的陸生脊椎動物,也是較晚出現的。地球生命的演化用24小時來計算。
  • 素食正成為全球飲食風潮……
    一份2015年由查塔姆(宮)研究所(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的報導發現:摒棄吃肉,轉為植物性飲食,將能夠保持地球不繼續暖化。這份報導也同樣建議政府應該開始行動,帶領大眾摒棄動物製品。據《紐約時報》,這一代比其他年代的人都更加關注健康、環境及動物權益,成為素食者的都比較多。請留給動物們片刻安寧更多的人開始素食生活,對數以十億在農場受苦的動物來說是個好消息。無數牛、豬、雞、魚的生死與難以想像的殘酷緊緊相連:它們生於骯髒狹小的牢籠裡,經歷可怕的斷肢過程,最後被殘暴宰殺,淪為人類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