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5級以上停止高處作業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2020-12-01 新京報網

  北京出臺施工安全地方標準徵求意見稿,質監局網絡徵集意見

  新京報訊 (記者廖愛玲)遇5級以上大風天氣,應停止高處作業。昨日至7月7日,北京發布建設施工地方標準徵求意見稿,在市質監局官網公開徵求意見。

  風力超4級禁拆除作業

  市質監局介紹,這一標準由市住建委牽頭起草,適用於從事建設工程新建、擴建、改建、拆除等單位和個人。

  標準要求,5級以上大風天氣應停止高處作業,雨雪等惡劣天氣在高處作業時要有可靠的防滑、防寒措施;如吹起5級(含)以上大風應停止大模板的起重吊裝作業;6級以上強風天氣必須停止塔式起重機的吊裝作業,遇到雨、雪、霧天氣及風力大於4級時不得進行拆除作業。

  下孔作業禁超2小時

  標準規定,進行基礎施工、開挖槽、坑、溝前,建設單位須書面向施工企業提供詳細的地下管線和地下工程資料。

  另外下孔作業前應進行有毒、有害氣體及氧氣檢測,人員連續作業不得超2小時,並設專人監護,必須強制性持續通風,「這也是保證作業人員安全健康所必要的」。

  在消防保衛上,軌道交通工程施工現場要在暗挖施工開挖作業面、施工豎井、明挖基坑及其他需要重點監控的部位設置視頻監控系統,至少安裝1個視頻監控攝像頭,主體結構基坑進行明挖作業時宜安裝4個以上視頻監控攝像頭。

相關焦點

  • 各單位6級以上大風停止高處作業施工
    濱海高新網訊 從市建委獲悉,針對本市預警的大風降溫天氣,市質安監管總隊做好防風措施,對塔吊、腳手架、臨邊防護等進行重點防控,避免施工揚塵,必要時停止高處作業。本市各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密切關注天氣預報,6級以上大風天氣停止高處作業施工;全面檢查工地內可能因大風摧毀的設施、材料,重點檢查起重機械設備、外腳手架、堆放的建築材料、工地圍牆;施工現場高處作業人員,加強自身防範意識,作業時要紮好安全帶;施工單位組織施工現場管理人員、安全員對工地開展全方位安全檢查,排除安全隱患。市、區兩級質安監管部門加強巡視檢查,領導做好帶班。
  • 恐怖+揪心,大風中居然還在進行吊籃作業,真不要命了?重溫高處作業...
    近日,網友發出的視頻中,兩名工人正在大風中進行吊籃外牆作業,吊籃隨風搖曳,真讓人揪心,吊籃作業安全規定5級以上大風不得進行作業。吊籃的安全使用和操作1、嚴禁在5級以上大風、雨天、夜間等環境下工作。2、嚴禁作為起重運輸工具使用。
  • 天津812爆炸事故七天大事記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8月13日  國家地震臺網官方微博稱,從波形記錄結果看,第二次爆炸近震震級ML約2.9級。這相當於21噸TNT爆炸,能量接近於46個戰斧式巡航飛彈落地。  8月13日11時,國務院事故調查組確定工作思路:暫緩撲滅,派防化團進場。  當晚,已有多名消防員確認在此次事故中犧牲。
  • 李小文:特立獨行的「布鞋院士」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67歲的老人有自己對付新聞的高招。  有時,他會在電話裡賠笑,「理解一下,理解一下」;有時他會用商量的語氣說,「再等等,等這波熱點過去吧」。  李小文了解新聞的傳播規律,希望趕緊出個新聞,為自己那張被熱炒的照片降降溫,過了兩天溫度沒降,他又略帶委屈地向記者解釋,「本以為這兩天熱度會過去的」,然後在郵件裡和記者商量,能不能以文會友。
  • 全國多地陷入嚴重霧霾天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霧霾天」成《新聞聯播》頭條  新京報訊 (記者郭少峰)昨天,包括北京在內的全國多個城市的霧霾天氣成為《新聞聯播》的頭條新聞,直到19時7分59秒才播出第二條新聞,這樣的播出時長几乎佔了昨天整個《新聞聯播》的三分之一。
  • 早讀:新的一天,從這份新聞早餐開始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記者 鄭新洽 攝【關注】自閉症青年上班記:比求醫更讓父母焦灼分揀製作好的磁芯配件,是19歲的輕度自閉症患者宇航的工作。他一個月可以掙將近3000元。此前,他在普通學校接受了九年義務教育,2014年畢業於大連一家職業技術中專學校。
  • 北京APEC期間遇極端天氣可彈性上班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執勤官兵配備槍枝,準備巡邏。  另外,該方案顯示,如果遇極端不利氣象條件時,將採取緊急措施,包括進一步擴大工地停工、工業減排等汙染控制範圍,全市各類施工工地原則上停止作業;進一步增加道路清掃保潔和衝洗頻次;全市企事業單位可結合實際實行彈性上下班,降低社會活動強度。
  • 2020年甘肅一級建造師考試知識點:高處作業要求
    一、基本要求(一)高處作業的標準1.凡在墜落高度基準面2m和2m以上有可能墜落的高處進行作業,均稱為高處作業。高處作業的級別:高度在2~5m時,稱為一級高處作業;高度在5~15m時,稱為二級高處作業;高度在15~30m時,稱為三級高處作業;高度在30m以上時,稱為特級高處作業。
  • 韓春雨所在高校聲稱有機構重複實驗成功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記者信娜)河北科技大學副教授韓春雨實驗結果,引發13名學者質疑(新京報10月12日報導)一事,昨日又有新進展。  ■ 對話  質疑學者:回應說明不了什麼問題  昨日,新京報記者聯繫到13名實名質疑學者之一的溫州醫科大學教授谷峰,他表示,河北科技大學的聲明無法說明實驗重複成功,自己也已經停止重複實驗。
  • 王文興:沒有筆記的書等於白念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一首五言絕句20個字,要一句一句慢慢讀,聲音好不好聽,搭配好不好,都要慢讀才能感受出來。你讀一首詩願意慢讀,那讀任何文學作品都應該慢讀。我們看電影也看得太快了,現在有了DVD,你就一段一段看嘛,比如說兩個小時的電影,一天看15分鐘,其中好的地方足夠你感受了。電影裡每個畫面都是設計好的,圖畫的結構、劇情、表演,都要嚴格判斷才行。  新京報:如果是讀不好的書呢?
  • 食品高氯酸鹽汙染成世界難題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全國飲用水深度處理研究會委員高乃雲表示,高氯酸鹽汙染在各地的地下水、井水等中有檢出,不過濃度很低,「飲用水汙染比日、韓、美情況略好,瓶裝水汙染水平與美國相當。」  風波  茶葉在歐洲檢出高氯酸鹽 限量標準正交涉中  讓中國茶葉陷入汙染風波的「罪魁禍首」,正是常被用於火箭燃料、軍工業生產、煙花爆竹等製造的高氯酸鹽。
  • 30本好書助貧困孩子「快樂閱讀」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這30本圖書分為三個級段,包括低段(一、二年級)、中段(三、四年級)、高段(五、六年級),每個級段10本。按照閱讀專家的推薦,每個級段的10本書涵蓋文學、科普、人文三類。  之所以選擇《中國小學生基礎閱讀書目》作書單,青基會的相關負責人說,是因為研製書目的新閱讀研究所也曾前往鄉村地區,調查孩子們課外讀物的現狀。
  • 穿越蛇文化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印度人相信,只要人無傷蛇之心,蛇就沒有害人之意。外表威猛的眼鏡蛇更是財神的化身,只要你善待它,並供它食物,命中一定會走好運。現如今在印度許多農村都有香火繚繞的蛇廟,有些尚未生育的善男信女,為求得一男半女,對廟裡供奉的蛇神更是頂禮膜拜。
  • 能量金字塔:神秘功效支撐的「傳銷」迷局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銷售中,這種能量金字塔按大小分為5種,售價分別為5000元、1萬元、3萬元、5萬元和10萬元,購買金字塔即成為會員,會員再拉人銷售可以拿零售獎,也可做市場代理。「上線」告訴新京報記者,公司為了避免被當作傳銷,零售提成只能到兩級下線,且所有返利模式只能由公司負責銷售的老總單獨與會員商談。
  • 馬兜鈴酸肝毒性疑雲待解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這條新聞曾被國內媒體轉載、報導,並在醫藥界引發轟動。  在中國,同樣不乏類似案例。  1964年,曾有醫生報告了兩例「極型腎衰竭」病例。常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醫生吳寒松在《江蘇中醫》上發表論文《木通所致急性腎功能衰竭二例報告》。據2012年《南都周刊》報導,論文稱,這兩例病人曾服用過草藥關木通煎劑。而關木通中含有大量馬兜鈴酸。不過,他的發現並未引起重視,當時僅被視為個例。
  • 環保部長:騰格里沙漠又發現汙染水體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昨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新聞中心,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新京報記者 陳杰 攝  陳吉寧表示,決不允許「卡著審批吃環保、戴著紅頂賺黑錢」;治霾不能靠老天,需付出額外努力  昨日下午,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環境保護部部長陳吉寧就「全面加強環境保護」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 「非典」改變的人生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記者 郭鐵流 攝  前 言  十年後回首春天  我們總會在某些時間懷念某些人,就像樹枝在每一次開春,懷念去冬的落葉。  10年前的今天,廣東省中醫院急診科護士長葉欣病逝。他會立刻激動起來,「我說我活得好,你信嗎?」  他們嘗試了各種途徑。包括定期陳述群體需求。  事情一點一點有了變化。  2005年,北京市將股骨頭壞死、肺纖維化和抑鬱症列入免費治療的範圍。  自我救助  2012年3月2日,方渤在和幾個後遺症患者聚會的時候拍了桌子。
  • 十個關鍵詞透析「全腦開發」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受訪者供圖1 腦開發  新京報:腦是可以開發的嗎,又包含哪些方面?  2 全腦開發  新京報:目前市場上諸多機構提及的「全腦開發」概念有問題嗎?  4 大腦閒置  新京報:「人類的大腦其實只開發了5%-10%,還有90%的大腦是閒置的。」怎麼看待這種說法?
  • 大學英語 探索個性化教學之路(1)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我想我應該不是個案,現在好多人不都說高三參加四六級考試的通過率比大學都要高嗎?」  記者在隨機採訪中也發現,很多人認為大學英語課程並沒有什麼效果,自身的英語水平在大學期間也沒有明顯提高。近日新京報聯合新浪教育所做的調查還顯示,有52.5%的參與者認為「大學英語課沒用」。  「的確,我們的大學生對大學英語教學普遍不滿,大學英語已成為最令大學生失望的課程之一。
  • 生物學家施一公出任清華大學校長助理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新京報快訊(記者許路陽)今天,記者從清華大學證實,著名結構生物學家、中科院院士施一公教授已出任清華大學校長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