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未來發展:最小的全數字電路為5 nm下一代半導體打開大門

2020-12-06 互聯範兒

東京工業大學(Tokyo Tech)和Socionext的科學家設計了世界上最小的全數字鎖相環(PLL)。PLL實際上是所有數字應用中的關鍵時鐘電路,而減小其尺寸並提高其性能是實現下一代技術發展的必要步驟。

人工智慧,5G蜂窩通信和物聯網等新技術或改進技術有望為社會帶來革命性變化。但是要做到這一點,高性能的片上系統(SoC)(一種集成電路)設備是必不可少的。SoC設備的核心組成部分是鎖相環(PLL),該電路與參考振蕩的頻率同步並輸出相同或更高頻率的信號。PLL產生「時鐘信號」,其振蕩充當節拍器,為數字設備的和諧運行提供精確的時序參考。

為了實現高性能SoC器件,半導體電子產品的製造工藝必須變得更加複雜。實現數字電路的面積越小,設備的性能越好。製造商一直在競相開發越來越小的半導體。7 nm半導體(比其10 nm的前代產品有了重大改進)已經投入生產,並且正在研究製造5 nm半導體的方法。

然而,在這一努力中存在主要瓶頸。現有的PLL需要模擬組件,這些組件通常體積龐大並且設計難以按比例縮小。

岡田賢一教授領導的東京理工大學和Socionext的科學家通過實現「可合成的」分數N PLL來解決此問題,該分數N PLL僅需要數字邏輯門,而無需笨重的模擬組件,因此易於採用傳統的小型集成電路。

Okada及其團隊使用了多種技術來降低其可合成PLL 的所需面積,功耗和抖動(傳輸數位訊號時的不必要的時間波動)。為了減小面積,他們採用了環形振蕩器,這是一種易於縮小的緊湊型振蕩器。為了抑制抖動,他們使用「注入鎖定」來降低此環形振蕩器的相位噪聲(信號中的隨機波動),該過程是使振蕩器與頻率接近(或多個)頻率的外部信號同步的過程。振蕩器—在很寬的頻率範圍內。較低的相位噪聲又降低了功耗。

在許多重要方面,該可合成PLL的設計優於所有其他當前的最新PLL。它以最低的功耗和最小的面積實現了最佳的抖動性能。Okada表示:「核心面積為0.0036 mm2,整個PLL被實現為一種具有單個電源的布局。」 此外,它可以使用標準的數字設計工具進行構建,從而實現快速,省力和低成本的生產,使其在商業上可行。

這種可合成的PLL可以輕鬆地集成到全數字SoC的設計中,並且具有商業可行性,使其對於開發5nm半導體的前沿應用(包括人工智慧,物聯網和許多其他應用)非常有價值。高性能和低功耗將是關鍵要求。但是這項研究的貢獻超出了這些可能性。

相關焦點

  • 最小的全數字電路打開了5nm的新大門
    東京理工學院(Tokyo Tech)和Socionext Inc.的科學家設計了世界上最小的全數字鎖相環(PLL)。鎖相環在幾乎所有數字應用中都是關鍵的計時電路,它能減小鎖相環的尺寸並提高其性能,是實現下一代技術發展的必要步驟。
  • 中微半導體5nm蝕刻機進入5nm供應鏈 已成功取得5nm邏輯電路及64層...
    打開APP 中微半導體5nm蝕刻機進入5nm供應鏈 已成功取得5nm邏輯電路及64層3DNAND製造廠的訂單 發表於 2019-08-22 16:00:42
  • ...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王業亮:拓展賽道 力爭引領下一代半導體技術發展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新形勢,為實現國家新基建、大物流、數字經濟、信息強國等戰略布局,我國的半導體產業必須提供強大的韌性支撐。我國半導體市場消費能力仍遠高於生產能力根據世界半導體貿易統計組織(WSTS)的數據,2019年世界半導體市場規模達到了4540億美元。
  • 關鍵「芯」材料光刻膠曾為半導體技術發展做過哪些貢獻?
    例如,曝光光源從早期的436 nm汞燈光源發展到現在的13.5 nm雷射誘導等離子體極紫外光源,與之配合的光刻膠也從酚醛樹脂化合物發展到化學放大光刻膠及分子玻璃。先進光刻膠一直是國外對中國禁運的半導體關鍵技術之一。本文通過回顧光刻膠技術對半導體技術發展的歷史貢獻,強調光刻膠對於先進半導體技術的重要性,希望能夠喚起國內研發人員的重視,打破外國的技術壟斷與技術壁壘。
  • 半導體專題報告:政策組合拳,助力集成電路跨越式發展
    我國半導體市場規模長年佔全球 市場 1/3 左右,有非常旺盛的需求;晶圓製造行業,由於製程工藝進步迭代以及設備 投入等壁壘,導致行業集中度逐漸提升,臺積電更是一家獨大,以 50%以上的市場份 額幾乎壟斷了全球最先進工藝的客戶訂單,並且在先進工藝上,臺積電一直走在業界 前列,該公司 EUV 技術已進入量產且製程涵蓋 7+nm、6nm、5nm,緊隨其後的是三 星,在臺積電之後也成功實現了 7nm 製程的量產
  • 半導體被寫入「十四五」!中國先進半導體材料及輔助材料發展戰略...
    最後,為推動半導體產業的創新發展,從堅持政策推動,企業和機構主導,整合國內優勢資源;把握「超越摩爾」的歷史機遇,布局下一代集成電路技術;構建創新鏈,進行創新生態建設等方面提出了對策建議。其中,超高純金屬 Ta、Cu 等濺射靶材已成功通過臺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的考核,在 14 nm / 16 nm 技術節點的生產線實現了批量應用,在 10 nm / 7 nm 技術節點進行評價試用。
  • 功率半導體 半導體分為集成電路_半導體 集成電路 - CSDN
    基於當前矽基的MOSFET半導體技術業界一般認為將在1~5nm終結。因為此時溝道的尺寸已經非常之小,僅相當於數個矽原子並列的尺度,此時微觀量子效應已經變的不可忽略,基於經典電磁學建立的MOSFET模型將失效。
  • 半導體巨頭崛起,突破5nm蝕刻機技術!中國芯有望突出重圍
    今年年初,中國還率先製造了配有光刻機的5 nm刻蝕機,佔據了全球5 nm刻蝕機的制高點。這次突破也意味著中國在刻蝕機領域處於全球領先地位,而實現這一目標的企業是中微電子。
  • 5nm是物理極限 晶片發展將就此結束?
    然而事情的發展總歸會有一個權限,5nm則是矽晶片工藝的極限所在,事實上,隨著10nm、7nm晶片研發消息不斷報出,人們也開始擔心矽晶片極限的逐漸逼近,會不會意味著摩爾定律最終失效,進而導致半導體行業停滯不前。
  • 邁向5nm、3nm或甚至2nm半導體製程技術之路
    邁向5nm、3nm或甚至2nm半導體製程技術之路 李倩 發表於 2018-03-30 15:05:22 即使是5nm製程,已經令人難以確定能否從中找到任何優勢了,3nm
  • 科學:原子發現為更環保,更快,更小的電子電路打開了大門!
    科學:原子發現為更環保,更快,更小的電子電路打開了大門!最近,由UAlberta物理學家羅伯特·沃爾科(Robert Wolkow)領導的一組研究人員發現了解開綠色,更快,更小的電子電路潛力的關鍵一步。研究小組找到了一種方法來刪除和替換那些阻礙新革命性電路設計工作的異地原子。這推出了一種用於普通電子產品的新型矽晶片,例如我們的手機和電腦。
  • 人工智慧相關應用成為半導體發展的下一代引擎
    每年ISSCC的慣例是特邀演講環節(Plenary Session),該環節會邀請一批學術界和工業界的權威人士在ISSCC的第一天給所有聽眾做四個特邀演講,而這四個演講的主題通常是整個半導體行業最關注的主題。今年的特邀演講幾乎都是圍繞著人工智慧以及相關技術展開,可見人工智慧已經成為了半導體行業公認的下一代行業發展引擎。
  • 艾邁斯半導體新型AS5850A數字讀取電路IC讓醫療成像再升級
    打開APP 艾邁斯半導體新型AS5850A數字讀取電路IC讓醫療成像再升級 艾邁斯半導體 發表於 2020-07-03 16:27:00
  • 北大在碳納米管薄膜電晶體數字電路應用的探索中取得重要進展
    半導體碳納米管被認為是構建納米電晶體的理想溝道材料,有望推動未來電子學的發展。在過去的二十多年間,基於碳管的器件和電路得到廣泛研究,並在器件物理、性能研究探索、電路製備等領域取得了巨大進展。碳基電子學的進一步發展,特別是碳基集成電路的實用化推進,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大面積製備、高半導體純度的高質量碳納米管材料。
  • 三星發現了一種全新半導體材料 有望推動下一代半導體晶片的加速發展
    7 月 6 日消息 三星電子周一宣布,發現了一種全新半導體材料 「無定形氮化硼 (amorphous boron nitride),簡稱 a-BN」,並表示有望推動下一代半導體晶片的加速發展。近年來,三星 SAIT一直在研究二維(2D)材料具有單原子層的晶體材料的研究和開發。
  • 半導體製造行業深度報告:從um級製造到nm級製造
    Scanner 曝光圖像畸變小、一致性高,速度也更快,所以目前主流光刻機都是 Scanner。下一代的工藝,就必須採用 EUV 光源的設備,三星 7nm 節點上已經採用了 EUV 設備。隨著先進位程的進一步發展,EUV 光刻設備是必要設備。目前 EUV 技術主要運用在邏輯工藝製程中。
  • 臺積電開始為1nm做準備
    不僅臺積電開始超前部署覓地,行政院也規劃在2021年至2025年間,投入43.72億元推動「(埃米)世代半導體」計畫,要先由政府「花學費」,從設備,儀器,材料與製程技術瓶頸等探路,作為半導體業界未來投資方向的「探照燈」。
  • 國產5nm半導體設備已獲得臺積電訂單 5nm以下技術研發中
    除了大家都知道的光刻機,半導體設備生產中還需要各種設備,國內的中微半導體設備公司已經能夠生產高端刻蝕設備,其5nm刻蝕機已經批量生產,用於臺積電的5nm生產線中。中微半導體上周末發布了2019年財報,全年實現營業收入19.47億元,同比增長18.77%;實現歸母淨利潤1.89億元,同比增長107.51%。
  • 巨頭晶片製程之戰:5nm如何給摩爾定律續命?-虎嗅網
    例如,當下因蘋果AirPods而重新迎來第二次黃金時代的TWS市場,各大廠商使用的藍牙晶片製程尚未踏入7nm領域,大多聚集在28nm至12nm中。但隨著市場需求倒逼著藍牙晶片的發展,未來各家廠商為了能在更小的晶片中集成更多的功能與應用,也將逐漸推動藍牙晶片朝著7nm甚至是5nm製程演進。
  • 60歲創辦中微半導體!自研出首臺5nm刻蝕機,確立了技術地位領先
    近兩年,我國半導體行業的發展速度很快,但和美國等科技巨頭相比較,技術仍是落後別人,但是國內產生所自研的技術、設備都能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最成功的案例莫過於蝕刻機設備,國內晶片企業所自研的蝕刻機已打破海外的技術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