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的判斷方法
1.位於等高線上
等高線是海拔相同的點的連線,因此位於等高線上的點其海拔為所在等高線數值。如下圖所示A點的高度:H(A)為100m
2.位於兩條等高線a、b(a>b)之間
該點的海拔大於大值,小於小值,即b<H<a。如下圖所示B點的高度:100m<H(B)<200m
3.位於相鄰兩條等高線之間的閉合區域
在沒有任何前提條件下,閉合等高線的數值可以取其相鄰兩條等高線中任何一條等高線的值。即:大於大值,小於小值。
如下圖:C點的海拔——若閉合等高線的數值取其中的高值,則閉合等高線區域內的海拔比高值高,其高程範圍為:100m<H(C)<150m
D點的海拔——若閉合等高新數值取其中的低值,則閉合等高線區域內的海拔比低值低,其高程範圍為:0m<H(D)<50m
相對高度的計算
當圖中等值線呈現規律性遞增或者遞減的時候,計算相對高度可以用下面的公式
計算公式為:(n-1)d<H<(n+1)d
其中d為等高距,n為兩地之間相隔的等高線條數。如下圖AB的相對高度為:200m<H(AB)<400m
陡崖的計算
1.陡崖的絕對高度
陡崖頂的絕對高度:Hmax≤H(頂)﹤Hmax+d——(其中max為重合等高線中海拔最高的,d為等高距)
陡崖底的絕對高度:Hmin-d﹤H(底)≤Hmin——(其中min為重合等高線中海拔最低的,d為等高距)
2.陡崖的相對高度:(n-1)d≤H﹤(n+1)d——(其中n為陡崖處等高線重合的條數,d為等高距)。
如下圖陡崖的相對高度為:(9-1)10≤H﹤(9+1)10 即80m≤H﹤100m
以上就是本章節的內容,您掌握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