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明確重慶環保約束性指標計劃 劣五類水體比例為零

2020-12-06 央廣網

央廣網重慶10月12日消息(記者劉湛)重慶市環保局今天通報:近日,環保部印發2017年環保約束性指標計劃,明確重慶2017年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81.4%、細顆粒物(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濃度下降8.8%;二氧化硫較2015年下降9.2%;氮氧化物較2015年下降7.3%;化學需氧量較2015年下降2.96%;氮氧較2015年下降2.52%;達到或好於三類水體比例85.7%,劣五類水體比例為零。

相關焦點

  • 五部門發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中期評估報告 7項約束性指標提前完成...
    對此,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指出,生態環境部已出臺措施確保約束性指標完成。主要指標達到序時進度要求 《規劃》共提出包括9項約束性指標在內的22項指標。9項約束性指標包括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細顆粒物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濃度下降、地表水質量達到或好於Ⅲ類水體比例、地表水質量劣Ⅴ類水體比例等。
  • 8項約束性指標提前完成 全國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他表示,到今年年底,「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9項約束性指標將全面完成。   「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生態環境保護領域9項約束性指標分別為:細顆粒物(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濃度下降比例、地表水質量達到或好於Ⅲ類水體比例、劣Ⅴ類水體比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比例和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主要汙染物的削減量和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
  • 提升水環境 南京建成區將消除劣五類水
    根據南京水環境提升三年行動計劃,今年,我市要在建成區啟動消除劣五類水行動,未來要在全市域消除劣五類水。南京去年已經完成建成區黑臭河道整治,消除劣五類水和消除黑臭水體是什麼關係?對提升城市水環境的意義何在?
  • 西湖水質是「劣五類」?評判標準遭質疑
    這條新聞稱:《中國發布2002年環境狀況公報》稱,「2002年度城市內湖水質較差,除北京昆明湖水質達到三類水質外,杭州西湖、武漢東湖和濟南大明湖水質均為劣五類。」  「水質一般分為五類,一類為最好,五類為最差,而達不到五類的統稱為劣五類。」中國環境監測總站綜合處主任朱建平告訴記者。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是全國各地江河湖泊水質的權威監測部門,他們掌控著全國各地江河湖泊的水質數據。
  • 治理後水質仍為最差劣五類水 呼倫湖生態環保不樂觀
    治理後有關指標不降反升水質仍為最差的劣五類水  呼倫湖生態環保形勢不容樂觀  監測數據顯示,與2015年相比,呼倫湖水質在2016至2017年雖然總氮、高錳酸鹽指數有所下降,但COD、總磷、氟化物指標卻不降反升。
  • 【犀牛說】荒誕不經的劣五類水質分級標準?
    【犀牛說】荒誕不經的劣五類水質分級標準?北極星環保網  來源:環境保護微信  作者:犀牛團_大樹  2015/6/3 9:16:29  我要投稿  北極星環保網訊:在一次內部會議上,有人要求國家制定劣五類水質分級標準,我堅決反對此類荒誕不經的建議
  • 長春市9個國考斷面歷史首次全部達到考核要求 劣五類水體比例同比...
    記者從長春市水汙染防治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近日,生態環境部公布全國地表水質量狀況,結果顯示:2020年1~7月,長春市此前唯一的國家考核劣五類水質斷面——飲馬河劉珍屯斷面,氨氮指標濃度均值為1.98毫克/升,達到國考五類水質標準,歷史首次消除劣五類。至此,長春市9個國考斷面水質全部達到考核要求。
  • 雲南黑臭水體整治消除比例達100%
    人民網昆明1月13日電 (曾智慧)1月12日,雲南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五周年新聞發布會召開。雲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督查專員柳明林介紹,近年來,通過雲南省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明確的約束性指標任務已圓滿完成,整治消除黑臭比例達100% ,為確保「一江清水流出雲南」作出積極貢獻。
  • 鹹祥河水質從劣五類提升到四類
    同時,他認為汙水零直排建設大量工作靠後期,比如老百姓意識、觀念、風俗的改變。「接下來,我們將在這方面開展更多工作,切實轉變百姓的思想觀念,提高百姓的生態環保意識,維護來之不易的良好生態環境。」現狀 鹹祥河水質從劣五類提升到四類在王宏標和鹹祥鎮村鎮建設辦主任鄭蘭的陪同下,代表委員從治水主題公園出發,對流經公園的鹹祥河進行了考察。王宏標告訴代表委員,治水主題公園共投資500多萬元,是在原來一個村級公園的基礎上通過景觀改造提升打造的。
  • 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達100% 煙臺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壓緊壓實各級生態環保責任,印發了《煙臺市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煙臺市環境保護約談辦法》,制定了《煙臺市各級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環境保護工作職責(試行)》有關規定,將環境質量逐年改善要求作為區域發展的約束性指標,進一步壓緊壓實區市屬地責任、「管行業管環保、管業務管環保、管生產經營管環保」的行業主管責任、生態環境部門統一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構建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現代環境治理體系
  • 美麗中國建設評估指標體系包括空氣清新、水體潔淨等5類指標 將...
    近日,國家發改委印發《美麗中國建設評估指標體系及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美麗中國建設評估指標體系包括空氣清新、水體潔淨、土壤安全、生態良好、人居整潔5類指標。按照突出重點、群眾關切、數據可得的原則,注重美麗中國建設進程結果性評估,分類細化提出22項具體指標。
  • 上海:2020年已基本消除劣五類水體
    十三五期間上海市委書記、市長共同擔任總河長,在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下,實現了2017年基本消除黑臭河道,2018年全面消除黑臭,2020年基本消除劣五類水體目標。市民普遍感受到河道更乾淨更美麗了。在這背後實際上是我們深化了長三角水汙染聯防聯控的機制,全面落實河湖整治,全面推進生態修復工作。
  • 「十四五」空氣汙染怎麼治?生態環境部回應每經:以PM2.5和臭氧協同...
    針對「十四五」汙染防治工作計劃,《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發布會上提問:汙染防治攻堅戰勝利在際,「十四五」期間汙染防治方面還有哪些新的行動和計劃?對此,生態環境部綜合司司長徐必久回應,「十三五」時期是堅決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十四五」時期要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從「堅決打好」向「深入打好」,這是一個重大的轉變,意味著所面臨的矛盾和問題層次更深、領域更寬、要求更高。
  • 「十三五」規劃生態環境任務分析 未/完成指標分類進行時
    拆解8項已完成的約束性指標——   1、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比例:對照指標,累計18%   「十三五」期間,我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計下降   3、地表水質量達到或好於Ⅲ類水體比例:對照指標,2015年(66%)——2020年(70%以上)   2019年,全國地表水質量達到或好於Ⅲ類水體比例達74.9%。
  • 前9月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劣Ⅴ類斷面比例為5.3%
    據生態環境部微信公號消息,9月全國地表水環境質量狀況公布,前9月,1940個國家地表水評價斷面中,水質優良(Ⅰ~Ⅲ類)斷面比例為72.4% ,劣Ⅴ類斷面比例為5.3%。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遼河、西北諸河、西南諸河和浙閩片等十大流域Ⅰ~Ⅲ類水質斷面佔75.7%,劣Ⅴ類佔5.3%。
  • ...奮進新昆明」系列|劣V類水體全面消除 滇池連續三年水質達IV類
    2016年,滇池水質由持續了20多年的劣V類改善為全湖V類,2017年滇池全湖水質繼續保持Ⅴ類,2018年上升為Ⅳ類,2019年、2020年滇池全湖水質保持Ⅳ類。藍藻水華持續好轉,發生中度以上藍藻水華由2015年的32天減少到2020年的5天。
  • 「生態環境局」我市優良水體比例達77.7%
    12日,從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據生態環境部公布的全國地表水質量狀況結果顯示:2020年,長春市9個國家考核斷面(含公主嶺市)水質全部達標,劣五類國考斷面歷史首次全部清零,優良水體比例達77.7%,創「十三五」以來最好水平。
  • 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編制思路與重點
    經過二十多年的不斷努力,特別是「十三五」時期「水十條」以及相關汙染防治攻堅戰行動計劃的發布實施對水汙染防治工作的強力推動,我國水環境質量顯著改善,據統計,1995—2019年,全國地表水Ⅰ~Ⅲ類比例從27.4%上升到74.9%,劣Ⅴ類比例從36.5%下降到3.4%,Ⅰ~Ⅲ類斷面比例、劣Ⅴ類斷面比例這兩項約束性指標均已提前完成「十三五」目標。
  • 山東51個地級及以上城市水質達到或優於Ⅲ類標準
    >    魯網11月24日訊(記者 範金鑫)記者從山東省生態環境廳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1-10月,全省國控地表水考核斷面水質優良(Ⅰ-Ⅲ類)水體比例為72.3%,達到並超過年度約束性指標要求(不低於61.5%),優於去年同期10.8個百分點;全面消除劣Ⅴ類水體,完成年度約束性指標要求(基本消除),與去年同期相比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