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項約束性指標提前完成 全國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2020-11-23 人民網

  在10月21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透露,和五年前相比,全國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汙染防治階段性目標順利實現。他表示,到今年年底,「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9項約束性指標將全面完成。

  「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生態環境保護領域9項約束性指標分別為:細顆粒物(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濃度下降比例、地表水質量達到或好於Ⅲ類水體比例、劣Ⅴ類水體比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比例和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主要汙染物的削減量和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

  趙英民表示,前8項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約束性指標已提前完成。與2015年相比,2019年全國地表水質量達到或好於Ⅲ類水體比例上升8.9個百分點,達到74.9%,地表水質量劣Ⅴ類水體比例下降6.3個百分點,達到3.4%;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濃度下降23.1%,全國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2%;化學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總量累計分別下降11.5%、11.9%、22.5%、16.3%。

  統計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我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計下降18.2%,全國實現超低排放的煤炭機組達到8.9億千瓦,佔煤電總裝機容量的86%。我國已建成世界上最大規模的超低排放清潔煤電供應系統,光伏、風能裝機容量、發電量均居世界首位,全國清潔能源佔能源消費的比重達到23.4%,京津冀地區煤炭集疏港實現了「公轉鐵」,全國鐵路貨運量同比增長7.2%。

(責編:趙安妮(實習生)、李棟)

相關焦點

  • 五部門發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中期評估報告 7項約束性指標提前完成...
    但是,評估報告也指出,部分約束性指標完成存在風險。對此,生態環境部有關負責人指出,生態環境部已出臺措施確保約束性指標完成。主要指標達到序時進度要求 《規劃》共提出包括9項約束性指標在內的22項指標。 對於《規劃》提出的22指標完成情況,評估報告指出,從進展情況看,截至2018年底,22項主要指標達到序時進度要求,個別指標提前完成。 藍天、碧水以及淨土保護戰也稱三大汙染防治攻堅戰,是生態環保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評估報告認為,以大氣、水、土壤等為主要標誌,我國環境質量改善明顯。
  • 持續改善環境質量
    充分認識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的重要意義  「十三五」時期,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汙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美麗中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截至目前,「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生態環境9項約束性指標和汙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 《2019年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發布 全國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以下簡稱《公報》)顯示,去年全國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環境空氣品質改善成果進一步鞏固,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海洋環境狀況穩中向好,土壤環境風險得到基本管控,生態系統格局整體穩定,核與輻射安全有效保障。
  • 孫金龍:持續改善環境質量
    截至目前,「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生態環境9項約束性指標和汙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圓滿完成。同時要看到,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總體上尚未根本緩解,生態環保任重道遠。「十四五」時期,必須毫不放鬆推進環境治理,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任務。
  • 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 持續改善環境質量
    截至2019年底,「十三五」規劃綱要和汙染防治攻堅戰確定的生態環境保護9項約束性指標,有8項已提前完成2020年目標任務,還有1項預計2020年能夠圓滿完成。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總體上尚未根本緩解,生態環保任重道遠。「十四五」時期,必須毫不放鬆推進環境治理,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
  • 「十三五」規劃生態環境任務分析 未/完成指標分類進行時
    來自國務院的消息顯示,我國「十三五」規劃中的9項生態環境保護有關約束性指標已經提前完成了8項,剩下1項年底也能圓滿完成。   來回顧一下「十三五」規劃中的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  拆解8項已完成的約束性指標——   1、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比例:對照指標,累計18%   「十三五」期間,我國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計下降
  • 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持續改善...
    充分認識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的重要意義「十三五」時期,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汙染防治力度加大,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美麗中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截至目前,「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生態環境9項約束性指標和汙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圓滿完成。
  • 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截至目前,「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生態環境9項約束性指標和汙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圓滿完成。同時要看到,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總體上尚未根本緩解,生態環保任重道遠。「十四五」時期,必須毫不放鬆推進環境治理,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 持續改善環境質量是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任務。
  • 生態環境部發布生態環保「十四五」規劃方向
    今年秋冬季重點區域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劉友賓:  二、今年秋冬季重點區域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  今年秋冬季以來,截至12月27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汾渭平原、長三角區域三大重點區域80個地級及以上城市重度及以上汙染天數共計100天,比2019年同期減少95天,減少幅度達47.8%;比2015年同期減少631天,減少幅度高達86.3%。
  • 生態環境部將分類指導精準施策 打贏藍天保衛戰決勝年
    近年來,生態環境部以劣Ⅴ類國控斷面整治、入河排汙口排查整治、「綠盾」行動等8項工作為重點,持續推動長江保護修復,同時緊盯《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披露問題整改,指導支持長江經濟帶11省(市)初步劃定生態保護紅線面積54.42萬平方公裡、完成「三線一單」編制。
  • 「兩會時間」黃潤秋:環境改善質變拐點尚未到來,今年中央環保督察...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董瑞強 在看到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的同時,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目前中國生態環境質量的改善從量變到質變的拐點尚未到來;下一階段中國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形勢和任務仍非常嚴峻和艱巨,還需在「十四五」繼續努力,攻堅克難。這是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5月25日下午全國兩會「部長通道」上作出的最新研判。
  • 美發布「中國破壞環境行為清單」,生態環境部:肆意抹黑
    美發布「中國破壞環境行為清單」,生態環境部:肆意抹黑 北京頭條客戶端10月28日消息,10月28日,生態環境部召開10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 文字實錄|生態環境部1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
    《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指標體系(試行)》聚焦「確保生態功能不降低、面積不減少、性質不改變」監管目標,以人為幹擾活動及其生態環境影響為重點,設定8個共性指標和7個特徵指標。指標體系兼顧全國通用性、地方差異性,各省(區、市)可結合本地實際,增加特徵指標,體現區域差異化特點。
  • 生態環境部:我國生態環境整體改善 仍面臨挑戰
    其中,未達標城市PM2.5年均濃度為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4%;全國1940個國考地表水斷面中,Ⅰ~Ⅲ類比例為74.9%,同比上升3.9個百分點,劣Ⅴ類比例為3.4%,同比下降3.3個百分點;海洋生態環境狀況總體穩中向好,我國管轄海域一類水質面積比例同比略有上升,劣四類海域面積同比略有減少,近岸海域水質總體穩中向好;全國生態環境質量優良縣域面積佔國土面積的44.7%,同比持平;全國農用地土壤環境狀況總體穩定
  • 生態文明建設踏上新徵程!「十三五」期間,一批突出生態環境問題...
    3年前開始的新鳳河流域水環境治理,讓曾經的「臭水河」如今成了附近居民休閒的好去處。良好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十三五」期間,經過各地區各部門共同努力、不懈奮鬥,一批影響群眾生活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得到解決,我國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顯著增強。「十四五」開局之際,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再上新徵程。
  • 前9月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87% 我國已建成全球最...
    據了解,截至2019年底,「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細顆粒物(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濃度下降比例、地表水質量達到或好於III類水體比例等8項生態環境保護領域的約束性指標已提前完成趙英民說,今年1~9月份,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為87.2%,預計到年底能夠完成84.5%的約束性目標。
  • 《關於統籌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的指導意見...
    《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指標體系(試行)》發布  天上午,生態環境部舉行2020年12月例行新聞發布,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通報,為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指導和規範生態保護紅線監管工作,生態環境部制定印發了《生態保護紅線監管指標體系(試行)》,並同步發布了7項生態保護紅線標準。
  • 2019年全國生態環境質量簡況:空氣品質達標城市超四成
    生態環境部微信公眾號5月7日消息,生態環境部發布2019年全國生態環境質量簡況:一、綜述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各地區、各部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要求,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推動汙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
  • 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編制思路與重點
    經過二十多年的不斷努力,特別是「十三五」時期「水十條」以及相關汙染防治攻堅戰行動計劃的發布實施對水汙染防治工作的強力推動,我國水環境質量顯著改善,據統計,1995—2019年,全國地表水Ⅰ~Ⅲ類比例從27.4%上升到74.9%,劣Ⅴ類比例從36.5%下降到3.4%,Ⅰ~Ⅲ類斷面比例、劣Ⅴ類斷面比例這兩項約束性指標均已提前完成「十三五」目標。
  • 2020年全國水、空氣品質出爐
    1月15日,生態環境部公布2020年12月和1-12月全國地表水、環境空氣品質狀況。2020年1-12月,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空氣改善幅度排名中,佛山排名第三位,較2019年排名顯著上升,城市空氣品質變化情況相對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