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時間」黃潤秋:環境改善質變拐點尚未到來,今年中央環保督察...

2021-01-09 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董瑞強 在看到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的同時,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目前中國生態環境質量的改善從量變到質變的拐點尚未到來;下一階段中國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形勢和任務仍非常嚴峻和艱巨,還需在「十四五」繼續努力,攻堅克難。

這是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5月25日下午全國兩會「部長通道」上作出的最新研判。

值得注意的是,這同時也是黃潤秋在今年4月29日剛剛履新生態環境部部長不到一個月後的「首秀」,首次以部長身份亮相全國兩會及「部長通道」,而且是首位現身通道的新任部長。此前兩會期間,他作為全國政協委員、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曾多次參加全國政協記者會活動。

不僅如此,他還是此次「部長通道」上用時最長、回答問題最多的一位部長,共回答了四位記者提出的有關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問題。

此次黃潤秋用「三個沒有根本改變」來概括當下的環保形勢:一是以重化工為主的產業結構和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沒有根本改變;二是環境汙染和生態環保所面臨的嚴峻形勢沒有根本改變;三是環境事件多發頻發的高風險態勢沒有根本改變。

他認為,當下生態環境質量的改善,還是在一個低水平上的提升。這樣一個改善程度、狀況,距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期盼、建設美麗中國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所以「十四五」要繼續打好升級版的汙染防治攻堅戰,更加注重精準治汙、科學治汙和依法治汙。「要把好鋼用在刀刃上,把精力用在精準上」。

第二批中央環保督察將啟

黃潤秋表示,中央環保督察還要堅定不移繼續推動下去,今年還會啟動第二輪第二批中央環保督察。

中央環保督察起始於2015年,到2018年已實現全國全覆蓋,並對20個省份開展了「回頭看」以及專項督察。2019年已進入第二輪例行督察,對6省市和兩個央企進行了環保督察。去年6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出臺《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規定》,進一步從制度、領導機制上完善了中央生態環保工作。

在黃潤秋看來,中央環保督察走過的這五年,成效還是非常顯著的,可以概括為:老百姓點讚、中央肯定、地方支持、解決問題。與過去相比,全國上下幹部群眾對生態環保的重視程度、責任意識,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推動了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大環保體系的構建。

經濟觀察網記者注意到,近幾年來,中央生態環保督察使一大批老百姓身邊積壓多年、未能根治甚至一再反彈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得到了解決。各輪次環保督察共受理了群眾舉報19.8萬件,生態環境部向地方共移交542個重大生態環境問題,進一步壓實地方黨委和政府的責任,充分顯示了中央環保督察「利劍」作用。地方對環保的認識及重視程度,亦大為改觀。

一位來自廣東省的市委書記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中央環保督察的制度設計,給我們帶來了思想上的根本轉變,從根本上扭轉了環境整治的被動局面。過去不敢想、不敢做、做不了的事情,都在短期內取得了突破。」

黃潤秋說,中央環保督察推動了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的長效化。現在各省份都建立了自己的環保督察制度,最近中央也明確了部門的生態環境保護責任清單。中央環保督察制度本身,近期在制度建設上也取得了很大突破。

「十三五」9項約束性指標已完成7項

對於「十三五」期間生態環境保護各項工作,黃潤秋表示,總的來看,推進的還是很順利的。根據去年底到今年初的調度統計,各項指標的完成情況也比較好。

他介紹稱,在「十三五」規劃裡所確定的生態環保領域9項約束性指標中,我們到2019年年底,有7項已經提前完成。這7項裡面,包括4項總量指標,也就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學需氧量和氨氮。

另外4項環境質量指標裡,已完成了3項,第一項是PM2.5未達標地級及以上城市年均濃度。按照「十三五」規劃要求,這項指標到2020年應該是比2015年降低18%,到2019年年底,已經降了23.1%。

也就是說,該項指標已超額完成了5.1個百分點。

兩項水的質量指標完成的也很好。一項是Ⅰ-Ⅲ類的優良水體,按「十三五」規劃目標要達到70%,去年底已達到了74.9%;劣五類水體,「十三五」的規劃目標是小於5%,去年已降到了3.4%。

「所以總的來看,我們工作完成情況是比較好的,和老百姓的感受也是一致的。但還有兩項指標未完成:一項是單位GDP的碳排放,另一項是地級及以上城市的優良天數比例。」黃潤秋說,這兩項指標儘管有一定難度,但我們今年有信心完成好。

「十四五」兩方面考慮

展望「十四五」,生態環境部有兩方面考慮:一是堅持兩手抓,二是要下大力氣實現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黃潤秋認為,兩手抓是提升生態環境質量最有效的手段。

所謂兩手抓,其一是抓汙染物減排、環境治理、源頭防控;其二是抓生態保護與修復,推動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加強生態保護監管力度,擴大生態空間和生態容量,維護生態安全,同時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綠色低碳轉型發展,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綠色生態產品。

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生態環境部提出了七大體系建設,包括領導責任體系、企業責任體系、全民行動體系、監管體系、市場體系、信用體系以及法律法規政策體系等。這些涵蓋了從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後果嚴懲到損害賠償的全鏈條生態環境管理制度。

黃潤秋的預判是,到「十四五」末,這個完整的全鏈條生態環境管理制度體系健全後,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將會有一個大幅提升。

相關焦點

  • 生態環境部:將啟動第二輪第二批中央環保督察|附涉VOC擾民企業自查...
    黃潤秋在「部長通道」上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十三五」規劃實施以來,我國汙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截至2019年底,「十三五」規劃確定的生態環境領域9項約束性指標,其中有7項已提前完成目標任務。「但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總體上尚未根本緩解。」黃潤秋說,生態環境質量從量變到質變的拐點尚未到來。
  • 動用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力保地方環境質量不降低
    針對這項措施,生態環境部環境影響評價與排放管理司(以下簡稱環評司)有關負責人指出,之所以嚴格重大建設項目環評準入,目的就是要保證地方區域環境質量能夠持續改善。「地方人民政府落實區域削減工作不力,問題突出的納入中央或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範疇。」顯然,生態環境部是下了決心要嚴防地方環境質量出現惡化。
  •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談「十四五」環境保護髮力點
    新華社北京1月2日電 題: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談「十四五」環境保護髮力點  新華社記者高敬  「十四五」大幕已經拉開。
  • 生態環境部黃潤秋:以發電行業為首批,開展碳排放配額分配
    今後五年,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發力點在哪?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如何推進?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明確表示,將在很短時間內對國內2000多家電力企業下達碳排放配額。黃潤秋:總體上看,「十三五」這五年是迄今為止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成效最大、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最好的五年,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生態環境目標如期高質量完成。「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生態環境保護9項約束性指標和汙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全面超額完成。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取得顯著成效。
  • 中央環保督察組「回頭看」督察東莞環境治理全記錄
    全市對93家環境違法企業進行立案處罰,擬罰款金額1151萬元、立案偵查2件、刑事拘留26人、約談38人、問責26人……  環保督察「回頭看」,「看得深、看得準、看得好。」6月中旬,中央環保督察組下沉東莞開展「回頭看」督察工作,督察組成員深入東莞20個鎮街,現場督察63個點,提出19個問題。7月上旬,中央環保督察組到東莞督導環保工作,指出問題,也看到兩個亮點。
  • 2017年兩會環保熱點前瞻 四大板塊引業界關注
    【中國環保在線 行業動態】3月3日,一年一度的全國兩會正式拉開帷幕。未來中國經濟發展如何?國家新一年的發展目標是什麼?大家關心的問題到底是啥呢?即將迎來新一輪拐點的節能環保領域無疑頗具亮點。  2017年兩會環保熱點前瞻 四大板塊引業界關注   在今年全國各地方兩會上,各省市都把汙染治理作為重要目標任務。在2017年全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環保部部長陳吉寧表示,2017年要實現中央環保督察全覆蓋,就必須加強環保督察,推動綠色發展。
  • 兩會掀開環保新篇章 環保人的黃金時代到來
    兩會掀開環保新篇章 環保人的黃金時代到來   生態文明建設寫入黨章   深化制度改革,推動大部制建設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必須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 中央環保督察組今年共對20個省份實施「回頭看」
    新華社北京12月26日電(記者 高敬)中央環保督察組2018年分兩批共對20個省份實施督察「回頭看」,推動解決群眾身邊的生態環境問題6萬多個,問責超八千人。2017年底,首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實現了對全國31個省區市的全覆蓋。
  • 中央環保督察不是「一陣風」 2018將實施清單化調度
    【中國環保在線 環保督查】早在2018年1月份,國家環保督察辦公室副主任劉長根就表示,2018年要對輪督察整改情況進行「回頭看」,落實整改,壓實責任。2月8日,環保部再次強調,針對環境治理中的重點任務和突出問題,中央環保督察還將組織開展機動式、點穴式專項督察。
  • 中央環保督察威力大:兩年內完成對31省份全覆蓋
    從環保監察到環保督察,從「督企」到「督政」  中央環保督察2016年1月在河北開展試點,至2017年8月,第四批中央環保督察已完成進駐四川、吉林等8省份。至此,從2016年到2017年兩年的時間,中央環保督察完成了對全國所有省份的覆蓋。
  •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在浙江 | 溫州市第一時間部署開展中央第二輪生態...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在浙江 | 溫州市第一時間部署開展中央第二輪生態環保督察舉一反三整改工作 2020-10-13 19: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央環保督察組向浙江反饋督察情況:海洋生態環境汙染依然突出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記者 董瑞強 近日,中央環保督察組向浙江省反饋督察情況。中央第二環保督察組組長吳新雄在通報督察意見時指出,浙江省海洋生態保護不力,對海洋開發利用統籌不夠,違法圍填海、違規養殖、入海排汙等問題比較突出,導致部分近岸海域水質持續惡化。吳新雄說,浙江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近年來雖取得顯著成績,但一些領域和區域環境問題依然突出。
  • 2018年7月9日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 中央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交辦...
    2018年7月9日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 中央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交辦我區第二十三批群眾舉報問題調查處理情況公布.2018年7月9日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中央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交辦我區第二十三批群眾舉報問題調查處理情況公布.
  • 第二輪第二批中央環保督察全面啟動!環保督察查什麼?
    來源:生態環境部、中國水泥網 9月1日下午,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浙江省開展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動員會在杭州召開。至此,第二輪第二批7個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全部實現督察進駐。
  • 點名批評、措辭嚴厲 中央環保督察曝光的環境違法行為有何特點?
    央廣網北京8月15日消息(記者陳銳海)「敷衍整改」「弄虛作假」「不以為然」「有恃無恐」……在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近日向媒體曝光的環境違法典型案例中,這些措辭一如既往的嚴厲。過去一個月,第二輪首批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分別進駐上海、福建、海南、重慶、甘肅、青海等6省(市)及中國五礦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等2家中央企業,重點檢查各地各企業生態環保有關法律法規、政策措施、規劃標準的具體執行情況、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發現的問題的整改情況、群眾反映突出的生態環境問題立行立改情況等。
  • 各地環保頭條丨湖北省公開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及長江...
    以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以長江大保護「雙十工程」為抓手,著力解決生態環境突出問題,加快補齊生態環境短板,奮力當好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的生力軍。具體目標為:到2020年,全省主要汙染物排放總量大幅減少,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生態環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生態服務功能顯著提升,環境治理體系基本完善,環境治理能力現代化取得重大進展。
  • 應對氣候變化、長江禁漁等將納入中央環保督察重點
    新華社北京12月29日消息,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當日說,繼續組織開展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到2022年,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要實現省份督察全覆蓋,並對國務院有關部門和有關央企開展督察。生物多樣性保護、應對氣候變化、長江禁漁等將納入督察重點。
  • 湖北鍾祥:對中央環保督察重點交辦件「虛整改」「真銷號」
    汙染問題被重複舉報和重點關注2016年11月至12月,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湖北開展環保督察,期間接到群眾舉報:鍾祥市護城河沒有進行雨汙分流,大量生活汙水直排河內,夏天時河水又黑又臭,河水流入鏡月湖。
  • 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 第七批舉報件126件
    原標題: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 第七批舉報件126件   6月12日,中央環保督察組向廣東交辦第七批舉報件126件(重複投訴案件15件,去重後為111件),中央環保督察組確定的重點案件為1件。
  • 訪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減汙降碳,推動高質量發展
    2020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作為2021年要抓好的重點任務。做好這項工作對經濟社會發展有何重要意義?生態環境部門有哪些新思路?記者採訪了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黃潤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抓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峰。目前,我們已啟動達峰行動方案編制工作。首先,我們將明確目標、壓實責任、嚴格監督,明確地方、行業的達峰目標和實施方案,並做到積極而有力度,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