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談「十四五」環境保護髮力點

2021-01-08 央視網

  新華社北京1月2日電 題: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談「十四五」環境保護髮力點

  新華社記者高敬

  「十四五」大幕已經拉開。今後五年,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發力點在哪?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如何推進?新華社記者採訪了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

  「藍天白雲成為朋友圈曬照片的常客」

  記者: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我國生態環境保護交出了一份怎樣的成績單?

  黃潤秋:總體上看,「十三五」這五年是迄今為止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成效最大、生態環境保護事業發展最好的五年,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生態環境目標如期高質量完成。

  「十三五」規劃綱要確定的生態環境保護9項約束性指標和汙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任務全面超額完成。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取得顯著成效。

  空氣品質改善有目共睹,藍天白雲成為朋友圈曬照片的常客。截至2020年12月下旬,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優良天數比例為87%,比「十三五」規劃的目標超出2.5個百分點。這是很不容易的。

  北京市這個秋冬季到目前為止沒出現重汙染天氣,迎來了連續超過40天的優良天,被稱為「北京藍」。這在北京有PM2.5記錄以來是第一次,充分體現了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成效。

  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黑臭水體消除比例達到98.2%,城市裡的「臭水溝」「黑池塘」基本消失;長江流域首次實現劣Ⅴ類水體「清零」,幹流首次全部實現Ⅱ類及以上水質。

  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取得積極進展,我們已圓滿完成對外承諾的到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降低45%的目標。

  已啟動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編制

  記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我國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的時間表和路線圖進展如何?

  黃潤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習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氣候雄心峰會上鄭重宣布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等一系列中長期目標和願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這為我國應對氣候變化、走綠色低碳發展的道路明確了目標、指明了方向,注入了強大動力。

  目前,我們已經啟動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編制工作,並將進一步加快節奏,在「十四五」「十五五」期間持續推動全社會綠色低碳轉型。

  首先,將明確目標、壓實責任、嚴格監督,明確地方、行業達峰目標和實施方案並做到積極而有力度,鼓勵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峰。

  其次,將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控制化石能源消費,大力發展非化石能源,加快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全面推進重點領域綠色低碳行動,大力發展低碳交通,積極發展綠色建築,推動綠色低碳技術創新,推行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

  另外,我們將進一步加快啟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並逐步擴大覆蓋行業範圍,豐富交易品種和方式,實現全國碳市場的平穩有效運行和健康持續發展。

  2011年以來,我們在7個地方開展了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共覆蓋電力、鋼鐵、水泥等20餘個行業近3000家重點排放單位,為全國碳市場建設積累了寶貴經驗。

  近期,我們將以發電行業為首批開展碳排放配額分配,啟動全國碳市場第一個履約周期。

  創新思路實現減汙降碳協同效應

  記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繼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實現減汙降碳協同效應。請問減汙和降碳的協同點在哪裡?

  黃潤秋:在改善環境質量方面,降碳與減汙之間可以產生很好的協同效應。我國的能源結構以高碳的化石能源為主,化石能源燃燒不但是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主要來源,燃燒產生的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也是當下大氣汙染物的主要來源。可以說,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與大氣汙染物排放具有同根、同源、同過程的特點。調整能源結構、產業結構不僅可以減少碳排放,也從根源上降低了汙染物排放。

  我們已經積累了不少協同推進減汙降碳的工作經驗。有關機構評估顯示,2013年至2017年,通過壓減鋼鐵、水泥等行業過剩產能,在大幅降低大氣汙染物排放的同時,協同減排二氧化碳約7.37億噸。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創新思路打法,統籌推進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和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

  在頂層設計方面,要在謀劃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同時,抓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突出把降碳作為源頭治理的「牛鼻子」,統籌謀劃一批推動經濟、能源、產業等綠色低碳轉型發展的重點任務和重大工程。

  同時,要聚焦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加強源頭治理、系統治理、整體治理。加快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嚴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建設。建設清潔低碳能源體系,把發展非化石能源、削減化石能源消費量作為治本之策。加大交通運輸結構優化調整力度,推動公轉鐵、公轉水和多式聯運。選擇典型地區和城市,開展環境質量達標與碳排放達峰「雙達」試點示範。

  此外,要強化工作統籌,統一政策規劃標準制定、統一監測評估、統一監督執法、統一督察問責,為實現減汙降碳協同效應提供支撐保障。

  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要探索新思路

  記者:「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要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今後五年,汙染防治攻堅戰如何向「深入」發力?

  黃潤秋:「十三五」時期,汙染防治攻堅戰交出了一份較好的答卷。但我們要清醒地認識到,我國生態環境保護仍然任重道遠,生態環境質量從量變到質變的拐點還沒有到來。

  下一步,我們將抓緊研究提出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頂層設計,持續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生態環境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我認為,「深入」有兩層含義:一是觸及的矛盾和問題層次更深、領域更寬,對生態環境改善的要求更高,攻堅戰要延伸深度、拓展廣度;二是要堅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創新和探索攻堅戰新思路和舉措。

  一要進一步強化源頭治理、系統治理、整體治理。要堅持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促進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農業結構等加快調整,更加注重源頭預防和源頭治理。要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和流域系統性出發,追根溯源、系統治療,加強協同聯動,強化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種生態要素的協同治理,增強各項舉措的關聯性和耦合性。

  二要更加突出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科學治汙,要切實提高治理措施的針對性、有效性。精準治汙,要做到問題、時間、區位、對象、措施「五個精準」。依法治汙,要堅持依法行政、依法治理、依法保護。

  三要推動汙染防治攻堅戰在關鍵領域、關鍵指標上實現新突破,總的思路是「提氣、降碳、強生態,增水、固土、防風險」。

  「提氣」就是以PM2.5和臭氧協同控制為主線,進一步降低PM2.5和臭氧濃度,提升空氣品質。

  「降碳」,要制定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支持有條件的地方率先達峰。

  「強生態」,要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修復和治理,強化生態監管,堅決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

  「增水」就是統籌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治理,繼續增加好水,增加生態水,提升水生態。

  「固土」就是以土壤安全利用、強化危險廢物監管與利用處置為重點,持續實施土壤汙染防治行動計劃。

  「防風險」要緊盯核與輻射安全、「一廢一庫一品」(危險廢物、尾礦庫、化學品)等領域,有效防範和化解生態環境風險。

  此外,要推進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形成「大環保」格局,實現從「要我環保」到「我要環保」的歷史性轉變。

相關焦點

  • 地質學家黃潤秋出任生態環境部部長
    據新華社4月29日報導,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29日上午經表決,決定任命黃潤秋為生態環境部部長。  學者出身的黃潤秋是我國知名地質學家。他在1993年任博導時剛滿30歲,是我國當時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  2006年1月9日,他領導的科研團隊所完成的《中國西南高邊坡穩定性評價及災害防治》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
  • 地質學家黃潤秋出任生態環境部部長
    據新華社4月29日報導,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29日上午經表決,決定任命黃潤秋為生態環境部部長。 學者出身的黃潤秋是我國知名地質學家。他在1993年任博導時剛滿30歲,是我國當時最年輕的博士生導師。
  •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呼籲攜手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
    新華社北京9月25日電(記者高敬、戴小河)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24日說,中方呼籲各方堅持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主動為生物多樣性保護和可持續利用調動資源,積極參與「2020年後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的制定進程,推動全球層面相關問題的妥善解決。
  •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已啟動「十四五」生態環保規劃研究編制工作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已啟動「十四五」生態環保規劃研究編制工作 將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來源:上海證券報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生態環境部微信公眾號12月15日消息,12月14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北京視頻會見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英格
  • 地質學家黃潤秋出任生態環境部部長—新聞—科學網
    據新華社4月29日報導,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七次會議29日上午經表決,決定任命黃潤秋為生態環境部部長。
  • 生態環境部:科學謀劃「十四五」大氣汙染防治工作 以揮發性有機物...
    10月16日,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主持召開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和汾渭平原秋冬季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座談會。他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堅定不移推進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氣汙染綜合治理,科學謀劃「十四五」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確保打贏藍天保衛戰,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美麗中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 訪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減汙降碳,推動高質量發展
    生態環境部門有哪些新思路?記者採訪了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應對氣候變化、降低碳排放「一舉四得」,正抓緊確定達峰行動計劃的時間表和路線圖記者: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有什麼重要意義?要堅持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促進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運輸結構、農業結構等加快調整,更加注重源頭預防和以降碳為「牛鼻子」的源頭治理。要從生態系統整體性和流域系統性出發,追根溯源、系統治療,加強協同聯動,強化山水林田湖草等各種生態要素的協同治理,增強各項舉措的關聯性和耦合性。二是更加突出精準治汙、科學治汙、依法治汙。科學是基礎,精準是要求,依法是手段。
  • 生態環境部黃潤秋:以發電行業為首批,開展碳排放配額分配
    「十四五」大幕已經拉開。今後五年,我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發力點在哪?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如何推進?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明確表示,將在很短時間內對國內2000多家電力企業下達碳排放配額。記者: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我國生態環境保護交出了一份怎樣的成績單?
  • 國家生態環境保護專家委員會全體會議在京舉行
    12月4日,國家生態環境保護專家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委會)全體會議在京舉行。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主持會議並講話。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科學謀劃「十四五」時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奠定堅實的生態環境基礎。會上,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介紹了「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總體思路,專委會委員代表圍繞如何做好「十四五」期間生態環保工作作交流發言或提交書面意見建議。
  • 生態環境部部長:大氣汙染物和PM2.5組分基本搞清楚
    李幹傑:大氣汙染物和PM2.5組分基本搞清楚   3月11日,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詳情>>>   科技部部長王志剛談「基因編輯」:將出法規約束科研倫理   3月11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記者會上,科技部部長王志剛在回應如何加強科研倫理和學風建設問題時表示,人工智慧、基因編輯,帶來的是人們在工具方面、能力方面的進步與延伸,要求科學家對社會和自己有強烈的責任感和約束
  •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學習時報》發表署名文章《堅持「綠水...
    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生態環境部部長 黃潤秋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以深邃的歷史眼光和生動的地方實踐,創造性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
  • 「兩會時間」黃潤秋:環境改善質變拐點尚未到來,今年中央環保督察...
    經濟觀察網 記者 董瑞強 在看到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的同時,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目前中國生態環境質量的改善從量變到質變的拐點尚未到來;下一階段中國生態環境保護面臨的形勢和任務仍非常嚴峻和艱巨,還需在「十四五」繼續努力,攻堅克難。這是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5月25日下午全國兩會「部長通道」上作出的最新研判。
  • 生態環境部未來工作如何開展?生態環境部部長解答
    生態環境部未來工作如何開展?生態環境部部長解答 原標題:   近日,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正式掛牌。相比於環境保護部,生態環境部職能有哪些變化?黨的十九大將汙染防治作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三大攻堅戰之一,未來工作將如何開展?記者專訪了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
  • 生態環境部黨組召開會議
    他強調,要從「兩個維護」的政治高度,深入領會、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準確理解和把握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的理論、歷史和現實邏輯,認真謀劃「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深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推動實現減汙降碳協同效應,倒逼高質量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以優異成績慶祝建黨100周年。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列席會議。
  • 生態環境保護推動發展 提升生態系統服務功能
    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生態環境保護作出重要部署。就此,經濟日報記者採訪了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記者: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繼續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實現減汙降碳之間的協同效應。請介紹一下這項工作的意義?
  • 同濟大學和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籤署合作協議
    11月25日,中非青年應對氣候變化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圓桌對話在京召開。生態環境部國際合作司副司長肖學智,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處長陳志華,聯合國環境署駐華代表處首席代表塗瑞和,同濟大學常務副校長伍江,生態環境部對外合作與交流中心黨委書記、副主任周國梅出席活動並致辭。
  • 奮力開創生態環境保護事業新局面——訪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部長...
    原標題:奮力開創生態環境保護事業新局面 新中國成立70年來,我國生態環境保護事業從萌芽起步到蓬勃發展,取得了哪些重要成就?積累了哪些寶貴經驗?當前形勢下,汙染防治攻堅戰進展如何?怎樣發揮好生態環境保護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保障作用?為此,記者專訪了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部長李幹傑。
  • 生態環境部:將啟動第二輪第二批中央環保督察|附涉VOC擾民企業自查...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今天下午舉行第二場「部長通道」採訪活動,邀請部分列席會議的國務院有關部委負責人通過網絡視頻方式接受採訪。黃潤秋在「部長通道」上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十三五」規劃實施以來,我國汙染防治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生態環境質量總體改善。
  • 全文實錄|生態環境部部長在2019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北極星大氣網訊:以下為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在2019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的全文實錄: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以生態環境保護優異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在2019年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 生態環境部召開關於控制汙染物排放許可工作會議|郎鳳娥 環保廳...
    10月22日,生態環境部控制汙染物排放許可制實施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在京召開。生態環境部部長、領導小組組長黃潤秋主持會議並講話。會議聽取了固定汙染源排汙許可工作進展情況匯報,審議了《關於構建以排汙許可制為核心的固定汙染源監管制度體系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