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超過愛因斯坦的蘭根,僅以打工為生,比智力重要的是這些能力

2020-06-29 多特兒童專注力

蘭根被認為是美國最聰明的人,

智力在190-210之間;

我們熟知的愛因斯坦智力160-190;

霍金智力水平在155-160之間;

但智力超群的蘭根卻名不經傳,

成就遠不及愛因斯坦和霍金,

甚至一度淪為餐廳保安。


智力超過愛因斯坦的蘭根,僅以打工為生,比智力重要的是這些能力


蘭根6個月學會說話,

3歲跟著收音機流暢朗讀文章,

5歲開始自主閱讀,

上學時參加考試,即使沒有上課,

只要考前瀏覽下材料,就能考A。

10歲他開始博覽物理學理論著作,

16歲自學深奧難懂的《數學原理》。

他曾在SAT考試中甚至睡著了,

但最後還拿了高分。


智力超過愛因斯坦的蘭根,僅以打工為生,比智力重要的是這些能力

這樣的一個天才,

按照正常的人生軌跡,

應該是早早拿到博士學位,

年紀輕輕出任名校教授,

在科研上取得重大突破,

為人類發展作出重大貢獻。

然而在他近五十歲的時候,

還是一個月薪6000的餐廳保安。


智力超過愛因斯坦的蘭根,僅以打工為生,比智力重要的是這些能力

蘭根從小生活在貧困的環境中,

母親嫁了4任丈夫,

都沒有很好地照顧家庭,

甚至還有酗酒暴力的行為,

蘭根從小沒有好的家庭教育,

一家人靠著政府提供免費食物維生。

這使得蘭根上大學後,

與周圍人格格不入,

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

以至於因為沒有獎學金,

因為沒有和學院很好地溝通,

導致他二次輟學,無法畢業。

此後的蘭根顛沛流離,

當過工人、做過漁夫、輾轉到保安,

薪水低下,勉強維生,

無法專注於自己喜歡的學術研究,

碌碌無為,窮困了大半生。


智力超過愛因斯坦的蘭根,僅以打工為生,比智力重要的是這些能力

直到2008年參加美國「以一當百」

智力競猜節目,贏下25萬美金,

才被觀眾所熟知。

雖然他對宇宙理論很感興趣,

卻並沒有讓人眼前一亮的研究成果。

所以,

智力對人的一生是否有影響?

肯定是有的,

它可以讓我們走得更快,

但無法讓我們走得更遠。


1、家庭教育對孩子影響深遠

蘭根曾口述:那年冬天,

他的車出故障,沒有錢修,

所以來不及參加上午的課程。

便跟學院要求課程調到下午,

就可以坐鄰居的順風車上課,

結果遭到學院的拒絕。


智力超過愛因斯坦的蘭根,僅以打工為生,比智力重要的是這些能力

那時的蘭根年輕氣盛,

不會處理人際關係,

溝通時總是詞不達意,

最後離開了學院。

以至於他失去了很多機會,

對生活、社會、學校,

都感到深深的絕望。

蘭根的超高智商,

無法彌補家庭教育的缺失,

蘭根的家庭是支離破碎的,

他的成長缺乏父母溫暖的陪伴,

使得他觸覺發育失衡

敏感、不善與人溝通交流。


智力超過愛因斯坦的蘭根,僅以打工為生,比智力重要的是這些能力


觸覺失衡的孩子,

會表現得過於敏感過於鈍感

社交能力、適應力差,

容易焦慮、退縮、缺乏主動性。


一個人的成長環境,

絕大部分來源於他的家庭,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的墊腳石。


2、專注是一切學習的基礎


愛因斯坦曾說:

專注力是一切學習的基礎,

它的重要性堪比人的思維!

專注力是一切思維問題的核心,

沒有專注力就無法真正思考。

縱觀每一位傑出人物,

愛迪生、牛頓、賈伯斯

....

他們都有一個共同點,

就是專注。


智力超過愛因斯坦的蘭根,僅以打工為生,比智力重要的是這些能力


蘭根雖然擁有超高的智商,

但無法專注於一個領域,

頻繁更換工作,最終碌碌無為。

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時代,

專注力成了稀缺的資源。


3、專注力與腦發育緊密相連

4-12歲是最佳培養時期


0-12歲是兒童腦發育的高速期,

我們的大腦發育與認知能力

有著密切的關係。

科學的訓練可以提升認知能力,

從而促進兒童學習。

大腦的認知包含:

注意力覺醒、信息接收處理、

決策執行四個階段。

每一個認知階段都需要良好的專注力,

任何一環缺失了專注力,

都會導致學習行為的問題,

比如:好動、不專心、拖拉、反應慢

進而影響兒童的高級認知,

比如:理解弱、思維亂、自控差,

無法很好地溝通、解決問題等等

智力超過愛因斯坦的蘭根,僅以打工為生,比智力重要的是這些能力


從兒童智力發展曲線看出,

當孩子過了12歲後,

智力發育接近於成人水平,

這時候的外界幹預效果非常薄弱。

想知道您的孩子專注力

在同齡孩子之間的水平如何?

可以點擊下方擴展連結,免費預約測評。

測評由中國心理學會標準委認定,

預約後會有專業客服聯繫您,

安排當地校區進行專業測評。

相關焦點

  • 智力三元論:成功的人生,需要具備三種智力和能力
    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家斯騰伯格,在1985年提出了智力三元論,又叫做成功智力,即一個人要想成功必須要具備的三種智力,它們分別是:分析智力,創新智力,體驗智力,這三種智力需要相互補充平衡,缺一不可。一.分析智力:即邏輯思維和分析能力,這種能力是學校課程主要培養的能力,也是所謂智商測試的主要方面,一般數學好的人邏輯分析的能力都很好,因為數學本身就是邏輯題,特別是奧數就是邏輯思維題。
  • 缺失實踐智力可能扼殺天才
    父母的養育意識 比孩子的智力更重要   《異類:成功的故事》描述了兩個命運截然不同的天才。其中一個名叫蘭根,智商高達195。他的單親母親養育著4個不同父親的兒子,而蘭根是長子。由於童年悲慘的成長經歷,蘭根的實踐智力非常有限,連續兩次與大學擦肩而過,苦苦地掙扎在生活底層。
  • 小學經典數學智力題:一隻猴子與100根香蕉,家長竟然不會做?
    小學數學是數學教育的早期階段,也是極其重要的一個階段。古往今來,不管是生活中或者學習中,都總有數學的影子。著名的哲學家、評論家黑格爾曾這樣描述數學:「數學是上帝描述自然的符號。」由此可見,數學的應用是多麼的廣泛。
  • 什麼決定了我們的智力?
    類似地,其他科學家已經確定了一些關鍵基因,某些基因可以改變大腦的化學物質,從而使得個體學習能力增強,而其它基因則會引發個體行為的改變,使得一部分人更愛冒險。 不過,這些基因裡的每一種,都只能對智力產生細微影響,比如NPTN基因對智力的影響大概為0.5%,影響是十分有限的。
  • 愛因斯坦成績單公布,出乎意料:具備這3類智力的孩子,是真聰明
    當然不是,最終能夠取得致勝的是可持續學習的能力。 美國哈佛心理學家柏金斯提到過可學習智力理論,也叫真智力理論。 可持續智力理論分為3種: 第一種是神經智力,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說的天賦,主要是由基因決定; 第二種是經驗智力,這是對於某種技能進行長時間的專注學習後,形成的知識體系; 第三種是反省智力,這是人在遇到和處理某種事情之後,進行反思的能力,同時也包括在遇到挫折時一個人的情緒管控能力
  • 愛因斯坦成績單公布,出乎意料:具備這3類智力的孩子,是真聰明
    因為愛因斯坦在科學上的巨大成就,很多人都希望能夠研究愛因斯坦的大腦,來發現是什麼能夠使他這麼聰明。其實,普林斯頓的醫生,就曾經把愛因斯坦的大腦帶回家去研究了40年,發現,愛因斯坦的大腦中的左右半球的頂下葉區域,很發達,比其他常人要大15%;同時,愛因斯坦的大腦表層沒有凹溝,這就意味著他的神經細胞能夠更加順暢地聯繫,思維也更加活躍。
  • 孩子的 "能力" 能靠【智力測驗】來確定嗎?
    優生學與種族隔離團體為此不斷資助旨在分出種族優劣的研究,為隔離和反對移民立法提供所謂的科學依據。 上世紀20年代以後,美國各州推行起種族優生法,意在通過法律來保護美國的「種族純度」。對此,很多學術界人士對關於將能力和道德特徵與種族或遺傳聯繫起來的說法表示讚賞或沉默。
  • 這些「智力題」 至今依然難解
    這些「智力題」 至今依然難解  近日,曾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有「DNA之父」稱號的美國著名學者詹姆斯·沃森因在節目中公然宣稱,基因導致了黑人和白人在智力方面的差異,涉嫌種族歧視被其就職的研究所剝奪了榮譽頭銜。由此,關於人類智商的討論也再次升溫。  智商究竟由哪些因素決定?這些因素各自發揮了怎樣的作用?智商有沒有極限?
  • 如何看智力?智力三元論讓你用最簡單的方式理解智力和智商
    什麼是智力?如何認識智力?智力是指人們掌握和應用知識的能力,包括解決問題的能力,適應環境和改變環境的能力。按照智力的這一定義,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成績號的學生有很高的智力,而一個成功的街頭小販也具有很高的智力。智力是影響個體表現的一個主要個人差異。
  • 堪比愛因斯坦難題的智力題:據說90%的人都答不出來,你會嗎?
    #邏輯思維大比拼#眾所周知,愛因斯坦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同時,他也被公認為是繼伽利略之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然而,很多人並不知道,其實,愛因斯坦酷愛數學,他對數學的喜愛簡直到了狂熱的地步。他在12歲的時候便開始自學歐幾裡得幾何以及高等數學,16歲便自學完了微積分。
  • 流體智力與晶體智力的區別
    而晶體智力則並不隨年齡的老化而減退,晶體智力主要指學會的技能、語言文字能力、判斷力、聯想力等。流體智力屬於人類的基本能力,受先天遺傳因素影響較大,受教育文化影響較少。流體智力的發展與年齡有密切的關係:一般人在20歲以後,流體智力的發展達到頂峰,30歲以後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降低。
  • 5道智力題,挑戰你的智力思維,據說非常難,可敢一戰?
    鑑於此,很多學生都會選擇做一些智力題,因為智力題往往都是需要一定的智力思維能力。小磊君這次就和大家分享5道智力題,據說,這5道題非常難,而且都是和智力思維相關,可敢一戰?第1道智力題:如上圖所示,有一個大的正方形,被分成了25個相同的小正方形。現在有5個象棋,請把這5個象棋放入其中,使這5個象棋不在同一行,不在同一列,也不在同一條直線上,請問,你能做到嗎?
  • 流體智力和晶體智力———心理學筆記.
    美國心理學家,雷蒙德·卡特爾(Raymond Bernard Cattell , 1905—1998)1963 年提出的流體和晶體智力理論。他根據對智力測驗結果的分析,將智力分為兩類:流體智力(fluid intelligences),是一個人生來就能進行智力活動的能力,學習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它依賴於先天的稟賦,隨神經系統的成熟而提高,流體智力受先天遺傳影響較大,受教育文化影響較少。
  • 智力理論
    智力理論智力理論在以往的教師招聘考試中是一個重要的考點,常見的考試形式主要是以客觀題的形式出現,考法比較常規,難度不大,但是需要我們掌握知識才能保證此部分不失分。因此,特作出此部分的總結。一、二因素論此理論由斯皮爾曼提出。
  • 嬰兒智力測試 嬰兒智力測試多少分正常
    同時測試者必須經過嚴格和規範的培訓,力求測驗結果能真實地反映受試者的智力狀況。但測驗結果僅僅為受試者智力狀況大概的反映,應當綜合評價。1、貝莉嬰兒發育量表。包括精神、運動和行為三部分。可測試嬰兒感知覺、記憶、發音、語言能力以及控制自己身體程度、肌肉協調能力、手指的精細動作等。在測驗的同時,由測驗人員觀察嬰兒的情緒、注意力、目的性等性格特點。然後根據量表算出受試者得分。
  • 我們的智力在什麼年齡到達頂峰?新研究為你解答人類體內的「時間表」
    畢竟,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寫狹義相對論的論文時才26歲。但我們真的在20多歲時最聰明嗎?那麼那些隨著年齡增長而來的智慧和經驗呢?到了什麼年齡,我們才能在認知能力和專業技能之間取得正確的平衡?我們的智力在什麼時候達到頂峰?流動智力vs固定智力我們的認知能力在某一時刻註定會下降,這是不可避免的事實。
  • 用6根火柴棒拼出4個等邊三角形?這些數學智力題很有趣,你會嗎?
    數學智力題一直為人們所津津樂道,而小磊老師也非常喜歡這些題目,並且經常運用到實際的教學當中去。因為小磊老師發現,學生們通過做這些數學智力題能夠明顯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此外,隨著學生們堅持做這些題目,他們對於數學的理解也越來越透徹。
  • 小孩智力偏低怎麼辦
    核心提示:小孩智力偏低怎麼辦,?有很多的人,在出生的時候智力也比較低下,還有很多人是在生活了很多年之後,智力減低,造成智力低下的,無論是哪一種原因引起的智力低下,我們都應該弄清楚原因,並且接受正確的治療,這樣才不會影響生活。
  • 人生的成功,取決於個體的成功智力
    1921年-1923年,美國心理學家託爾曼選擇了1528名智商超過130的中小學生為調查對象,在1921年-1960年間進行了多次的家庭訪問、學校調查、座談、心理測驗等。後來西爾斯等繼續進行這些研究,發現隨訪之後的結果表明,這批超常兒童成年後進入各行各業,其中一些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卻沒有一個人獲得傑出成就。
  • 智商≠智力!自然界生物智力的系統化分級
    草履蟲對不同水域鹽濃度的應激反應就是最低級的生物智力,本質上所有生物都是由類似於草履蟲這種單細胞滿滿進化出來的,隨著進化,隨著自然選擇,不能更好的因應外界變化的生物都滅絕了。那麼智力就是對外界信息的加工能力,智力越高,因應變化獲得最佳反應的能力就越高。基於這個邏輯,智力應該分成兩個大的核心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