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書法八面出鋒

2021-01-08 騰訊網

八面出鋒,是人們對書法大家對米芾的讚譽。其意是運筆自如,能按照書寫要求,在字的任何一個方向(轉筆、折筆、行筆時終以筆鋒一面觸 紙 ) 收鋒出鋒 ,形成「八面出鋒」的藝術效果 。

書法技巧

關於筆鋒,有兩種解釋:一、指筆毫尖鋒。宋姜夔《續書譜》雲:「筆欲鋒長勁而圓。長則含墨,可以運動,勁則有力,圓則妍妙。″清包世臣《藝舟雙楫》雲:「能手修筆也,其所去毫之曲與扁者,使圓正之毫獨出鋒到尖,含墨以著紙,故鋒皆勁直,其力能順指以伏紙。″二、指書法之鋒芒。筆之鋒尖有正用、側用、順用、逆用等不同方向。

劉熙載《書概》雲:「(筆鋒有)中鋒、側鋒、藏鋒、露鋒、實鋒、虛鋒、全鋒、半鋒。″又雲:「」中、藏、實、全,只是一鋒;側、露、虛、半、亦只是一鋒。」

周星蓮《臨池管見》雲:「作字之法,先使腕靈筆活,凌空取勢,沉著痛快,淋漓酣暢,純任自然,不可思議。能將此筆正用,側用,順用,逆用,重用,輕用,虛用,實用,擒得定,縱得出,遒得緊,拓得開,渾身皆是解數,全仗筆尖毫末鋒芒指使,乃為合拍。」

書法中的筆法

用筆貴用鋒,乃書法之關鍵技法。中鋒,下筆則沉勁;藏鋒,下筆則渾厚,以使點畫″藏勁抱骨」;逆鋒,點畫勁健厚重;露鋒,以縱其神;側鋒,以側勢取其險奇。筆鋒不同,各有攸當,相輔相成,巧妙運用,書法妙趣橫生,意高勢勁韻濃。品評筆鋒,是鑑賞書法的好辦法。

最後,謝謝大師評論

相關焦點

  • 圖解米芾八面出鋒,米芾的字勢和用筆密不可分
    個人認為,八面出鋒和八面用鋒並不是一個概念,很多人都混為一談,我且說說自己的看法。八面用鋒,說的是的是鋒有八面,因為毛筆是圓的,所以意思就是鋒面的各處。此八面,就是毛筆的外表一圈。字晉唐便有「八面用鋒」之說,代表為智永禪師真草千字文。
  • 書法闢謠:「跪筆彈鋒」有網傳的那麼不堪和「誤人」嗎?
    百無聊賴時,偶爾會刷一下小視頻排解寂寞,最近在看視頻時發現一個書法名詞出現頻率特別高——「跪筆彈鋒」。書法小視頻中出現這詞倒是不奇怪,畢竟這也算基礎筆法的一種,但是真正令人疑惑,讓人摸不著頭腦的,是各位視頻作者對「跪筆彈鋒」的態度。
  • 書法的筆法——運筆
    (與八卦正相反)用到書法上,是不是方便呢?現代人熟悉的地圖方位圖如把包世臣的意思轉化一下:「撇在東北下筆,到西南收筆。」「如果斜執筆,筆尖在北方,則南方只有副毫」。這也不容易理解。有人提出,表示方位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用手機的數字鍵盤。手機鍵盤相當於是一個九宮格。四面八方各有一個數字,每個數字各表示一個方向。中間的5,就表示不偏不側,那就是正鋒的位置。
  • 書法口訣全集,值得收藏
    書法口訣全集一、贊書法藝術好書法歷史很悠久  條件充足多遊覽傳統藝術不可丟  觀古蹟來看大川書法藝術魅力大  多看匾額和招牌美化環境全靠它  欣賞碑帖和書箋又養心來又養身  勤訪書家多切磋陶冶情操能延壽  交流學習和心得
  • 書法有法:筆法、章法、墨法
    露鋒有兩個作用,暗示了上下筆畫的連綿關係,表現出一種運動的態勢。二是視覺效果,點畫的角度尖的外形,給人以強烈的的視覺感受。因此,古人多用露鋒起筆,尤其是唐以前的法書,朱和羹《臨池心解》說:「王羲之《蘭亭》取妍處時帶側鋒。」
  • 都寫得規範平正,王羲之的楷書被稱作聖書,有的卻算不上書法
    這段話在表面上看,似乎書法只有用筆和結字兩大要素。險些被這兩大因素矇混過去的還有一更重要的因素。王羲之的族孫王僧虔在《筆意贊》中用這麼一段論述:「書之妙道,神採為上,兼之者方可紹於古人。」他提出書法的妙處在於書法能表字外之意,也就是有神採。但是神採和字形都有,才可以與以往寫得好的人相提並論。
  • 書法為什麼不重視字形而要重視線質?理解對了才能做好
    意思是寫出來的一點一畫都能表現出某種「意」,這裡的「意」,是指人們的思想、情懷、感受等等。唐代書法家孫過庭也說:「真以點畫為形質,使轉為情性;草以點畫為情性,使轉為形質。」北宋書法家米芾也說:「點畫能振迅天真。」等等。
  • 書法創作中的「平腕豎掌」,是什麼意思?
    書法創作時一般講究「平腕豎掌」。唐代書法家韓方明說:「平腕雙苞,虛掌實指,妙無所加也。」康有為說:「欲用一身之力,必平其腕,豎其鋒。」(《廣藝舟雙楫》)那麼,書法創作中的「平腕豎掌」是什麼意思?於是朱九江又教康有為「食指、中指、名指層累而下,指背圓密……大指橫撐而出……大指所執愈下,掌背愈豎,手眼骨反下欲切案,筋皆反紐,抽掣肘及肩臂」。但是,這樣做雖然能做到「腕平而筆正矣」,但是使用起來手筋「反紐」,頗不自然。那麼,「腕平」究竟是什麼意思?所謂的「腕平」應該是與「壓腕」和「豎腕」相對而言的,並非是腕的兩個骨節與桌面保持水平。
  • 書法「高考」100題
    9、隸書是怎樣產生的? 隸書是在草篆的長期書寫過程中逐漸形成的。 27、王獻之書法作品的風格特徵是什麼? 王獻之創造出了意氣縱橫、優遊神駿的行草新體。後人把他和他父親稱為「小王」和「大王」,並稱為「二王」,成為千年書法經典。 28、王獻之的行草傳世作品有哪些?
  • 為什麼說書法不僅僅只是寫漂亮字?三個要點帶你理解書法
    正因為如此,書法的欣賞過分的強調了感覺上的美,使得書法不能同繪畫一般,直截的以「形」作為參照,再加以畫家個人意趣,最終形成大家認可理解的藝術作品。也就是,繪畫對象(人物)——畫家表達——作品,這其中有三個步驟。
  • 馮世平書法作品欣賞
    看過馮世平先生書法或接觸過馮先生的書法愛好者,都會說先生的書法字如其人、立品為先、書法清高。一件上乘書法作品要從三個方面去考慮, 即書法藝術的美學三要素:用筆、結字、章法。當然從更高層次的美學要素是氣,是神,是韻,是情,是整體的格調,意境。
  • 書法的筆順:古人實踐出的真理,是書法學習基礎中的基礎!
    書法是中國字的藝術,想要寫好書法,首先就要寫出一手標準的中國字。可許多人的字,總是感覺差強人意,稍遜一籌,雖然橫平豎直,可就是缺少美感,原因到底在哪裡呢?其實很簡單,就是因為許多人在書寫的時候忽略了一個簡單且重要的問題——筆順。
  • 23.認識正八面體
    ,且其他的頂點也是如此.將圖2放大,製作一個正八面體.邊長8cm的三角形做出的模型大小適中,而且用一張A4的紙或卡片紙剛好.如果你是使用卡片紙,記得要在每條線上刻出印痕,才能折出整齊的邊.如果將正八面體旋轉,使得任何其他的頂點如A或B位於上方,則所得出的結果也會相同.事實上,如果正八面體上沒有任何標記,要區分一個頂點與其他頂點的不同之處是不可能的;面的情況也是如此.
  • 一起學書法,怎樣創作出書法作品的空間感
    你好,歡迎來到「維知書法」,維知今天要帶大家聊聊書法作品的空間感。但書法在空間感的形成上要比國畫難些,繪畫有「近實遠虛」之說,一般的處理方式是畫家用彩色濃淡來實現其「三度空間」的構想,然而書法的濃淡對比不容許象繪畫一樣強烈而細微,如果書法上也力求「墨分五色」,那麼書家的書寫速度及情感的表達往往要受到若干限制,不能隨心所欲了。
  • 【龍靈書道】墨法,在書法中為什麼如此重要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龍靈書道」免費學習海量書法視頻 書法美通過形式要素表達。本文對古人的書法理論與實踐中對墨法的理解和運用梳理,從而闡釋書法墨法與筆法、字形與章法三者的關係,旨在從書法形式美的體系中看墨法的作用。
  • 《書法問集》561、王鐸的墨法享有盛譽,請問如何理解墨法?
    原來題目:王鐸的墨法在書法史享有盛譽,請問如何理解書法中的「墨法」?我是一人。書法沒有」墨法「,有些書法家已經把墨法是當成了魔法。王鐸近些年名氣很大,但是過譽了。書法說到底是在寫字,寫的是字,不是在畫畫。我當然知道」墨分五色「,但是這是我們傳統繪畫中的。我們當代有一些中國的書法家,一個勁地想要在書法中提出」墨法「這個詞。主要目的為了掩蓋自己不擅長寫字,善於潑墨。有些書法家開書展,展出的字如上圖。
  • 被遺忘的正八面體
    不過正八面體沒有正十二面體複雜,零件也沒那麼多,為什麼這樣一個前後都有競速產品的領域沒有誕生速擰魔方呢?目前市面上能找到的正八面體魔方主要是以下兩種,都是藍藍出品:腦補一下也能想像出四軸八面體和斜轉差不多,即使以前有過缺失項目的爭議,現在也有斜轉這個類似項目加入了WCA,因此它是重複項目。八軸八面體則是一個全新品類,我找到了一個二次轉載的教程視頻很長但很多時間都是在詳細解釋很基礎的做法,實際上很容易學,兩三個公式就足以還原,和初學斜轉魔方有點像。
  • 書法史上公認的書法五體,是這五種字體,書法愛好者速看
    書法是我國漢字的一種藝術表現形式,古往今來,書法的字體有很多,在書法界公認的有五體,這五種字體分別是,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書法五體之篆書通常,我們把大篆小篆,統一稱為篆體。「大篆」的書寫較為複雜,且這種古老的字體,未形成統一規範的字形,書法初學者難以掌握,書法界推薦不多。「小篆」將「大篆」的各種寫法統一後的結果,是文字乃至文化的重大進步。從小篆開始,中國的漢字才有了整齊劃一字形,其曲折、婉轉的字形結構,有一種獨特的美。
  • 書法「用筆」的訣竅,王羲之等人這麼總結,一共11句,最好背下來
    從這句話就能夠看出,書法的「用筆」,是有一個傳承規律的,並且是那些書法高手都在默默遵守的,千古不變。關於書法「用筆」,其中到底有什麼訣竅呢?古人是這麼總結的,一共11句,最好背下來。1虞世南《筆髓論》:「管為將帥,處運用之道,執生殺之權。毫為士卒,歲管任使。」毛筆的筆管,控制著筆毫。筆鋒怎麼運轉,全憑筆管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