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超級工程丨中國第一座海上牧場平臺 拉開人類耕海新時代大幕

2021-02-25 中集海工人

        2018年6月9日,上合組織峰會在青島國際會議中心盛大召開。會場的西南海面,兩座藍色海上平臺緊緊吸引住了全球賓客的目光。這座自帶液壓升降系統、可抗12級颱風的海上超級工程,就是煙臺中集來福士打造的「海上牧場」。

        山東半島,佔據了中國大陸海岸線的六分之一,耕海牧漁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在這裡,一批海工人,正在嘗試搭建一座海上超級牧場,帶領山東漁業走向深藍。

        楊豔,煙臺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研發設計中心主任工程師,從事海上鑽井平臺設計工作已經16年。但設計一座海洋牧場平臺,對於楊豔和她的同事們卻是一項全新的挑戰。

        海洋牧場平臺對於他們來說是新興事物,國內和國外都沒有成型的經驗可以借鑑,完全靠自己從零開始設計。

        因為是漁業裝備,這座海洋牧場平臺被設計成長寬僅20米,高35米,僅有海上鑽井平臺的四分之一,尋找合適的配件供應商成了楊豔團隊遇到的第一個難題,因為此時的國內海洋牧場還處於完全空白。

        楊豔團隊幾經周折,利用專業研發能力的優勢,說服了國內廠家開闢專屬生產線。研發生產的第一批訂單就是海上平臺最重要的液壓設備。

        但第一次調試結果便給了設計團隊沉重一擊。

        因為四個樁腿的液壓裝置距離動力源有遠有近,按照同一標準輸送動力肯定會高低不均。

        經過一個月的反覆試錯實驗,樁腿調試終於通關。依靠這項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液壓系統,這座自升式海上牧場已基本具備海產養殖和水文觀測的功用。研發團隊面臨的第二個難題是能源供給。

        揚名全球的「藍鯨」系列主要依靠燃油發電作為動力,技術體系已經非常成熟。但高額的成本非常不適合用於民用設施。

        單純燒油成本負擔太大,補給困難,而且現在國家對大氣汙染和海監環境汙染非常保護和重視。在考慮過潮汐能和潮流能等多種動力之後,最終楊豔團隊選擇了中國比較成熟的技術——太陽能作為能源體系,太陽能基本能夠滿足平臺正常運行的電量消耗。

        隨著技術難關的逐一攻破,2016年7月20日,中國第一座海洋牧場平臺——「六十裡1號」交付使用。

        今年三月,這些海洋牧場平臺,又經過改造華麗變身成為全球第一個「海上廚房平臺」,成為上合峰會一道靚麗的藍色風景。在這裡,人們可以通過垂釣、捕撈、飼養等多種方式親身感受海洋經濟的魅力。兩年時間,二十餘座海洋牧場遍布山東半島海域。這一座座海上超級工程,提升了我們探索深藍的步伐,助力國家實現海洋強國戰略,也拉開了人類耕海新時代的大幕。

根據省委宣傳部統一部署,山東廣播電視臺採制了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特別節目「山東超級工程」,聚焦我省具有全國影響力的40個重大工程。節目從9月15日起將在山東衛視《早安山東》和公共頻道《民生直通車》兩檔欄目播出。

來源:齊魯網

相關焦點

  • 煙臺「耕海一號」打造海洋牧場新發展模式
    「耕海一號」海洋牧場全貌  「耕海1號」是智能化大型生態海洋牧場綜合體平臺,位於美麗的煙臺「四十裡灣」海域,採用鋼質坐底式結構,真正實現了自動化、智能化、生態化,將智慧漁業、休閒漁業  該平臺由3個大小相同的、直徑40米的圓形子網箱旋轉組合而成,3個子網箱猶如3朵花瓣,構成直徑80米的「海上花」概念,總佔地面積超5000平米。每朵「花瓣」養殖體積1萬立方米,總養殖體積3萬立方米。每年可增養殖優質海水魚類20萬尾,年產約15萬公斤。
  • 「耕海牧魚」正當時——山東藍色經濟揚帆起航
    新華社濟南12月25日電(記者呂福明)當擁有3.2萬公里海岸線的中國,開始將目光轉向廣闊的藍色海洋,堅定信心實施其海洋經濟發展戰略時,一個「耕海牧魚」的時代已經來臨。    海洋是人類賴以生存的藍色家園,科學開發海洋資源,是推動中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一項戰略任務。
  • 山東再增兩座海洋牧場平臺 全國總數達到三座
    據了解,H381和H382這兩座平臺是我國自行設計和建造的第二和第三座自升式海洋牧場平臺,中集來福士在吸取首座海洋牧場的研發建造經驗基礎上,在設計理念和建造工藝方面進行了多項優化和改良後平臺由4條長37米的圓柱形樁腿及液壓插銷式升降系統實現平臺升降功能,並且採用了太陽能綠色發電配合傳統柴油發電機保障長期不間斷供電,可根據各種功能需求進行升級改造,用於海上水質觀測科研、海上養殖及看護、海上觀光、海上垂釣休閒、海上監測等領域。
  • 「十三五」期間山東海洋牧場建設全國領跑
    「十三五」期間,掀起海洋牧場建設的熱潮。海洋牧場,即在一定海域內,基於生態學原理營造多營養層級的海洋生態環境,充分利用自然生產力,開展生物資源養護和海水增養殖生產的漁場。是將產業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有機結合,構建起的科學、生態、高效的漁業發展新模式。
  • 牢記囑託 走在前列 全面開創|耕海探洋叫響「山東製造」
    在煙臺市萊山區四十裡灣漁人碼頭外側海域、距離海岸線2公裡的位置,一朵直徑80米的「海上花」給出了答案:體驗「漁夫垂釣」樂趣、品嘗「海洋主題」餐飲、欣賞「海上看煙臺」美景……山東耕海海洋科技有限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尉巖告訴記者,周末平均每天接待遊客三四百人,不算養殖就能有4萬元收入。7月10日運營至今,這朵「海上花」成了網紅。
  • 山東煙臺開建亞洲最大深海網箱 引領「萬億級」海洋經濟產業鏈
    經略海洋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時代命題。面對這道命題,勇立潮頭的開發區奮筆疾書,圍繞壯大海洋經濟發展新動能,堅持以高水平規劃引領,把大力發展海洋經濟作為自貿區重點打造的特色品牌,先後謀劃啟動八角灣中央創新區、海洋經濟創新區「兩大創新區」建設,推動海洋創新人才、科創平臺、科研院校加速聚集。「百箱計劃」的啟動,是開發區發力現代海洋產業體系的又一次衝鋒。
  • 好記者講好故事丨山東臺徐志偉講述他與「深藍一號」的不解之緣
    8月22日,全省新聞戰線第五屆「好記者講好故事」演講比賽決賽,在山東廣播電視臺400平米西演播室拉開帷幕,21位來自各新聞單位的好記者同臺競賽,講述新時代好故事,展現新時代新作為。山東廣播電視臺5位記者結合親身經歷和切身體會,生動講述了採訪中經歷的故事,展現了新時代新聞工作者的真情實感和使命擔當。
  • 中國製造業7大冠軍在山東煙臺,超級製造業助力膠東半島經濟發展
    山東省是我國北方第一大的經濟大省,也是我國最重要的工業和製造業基地。山東省在汽車製造、石油化工、電子信息、白色家電等多個領域都是國內的翹楚。山東經濟以省會城市濟南和膠東半島的青島、煙臺為龍頭,你知道嗎?煙臺這個山東省排名第三位的濱海城市也是中國製造業的高地。
  • 新動能·新山東|煙臺:在海洋經濟戰略中崛起的藍色之都
    水母網11月13日訊(記者張奕)煙臺是被時代眷顧的濱海之城,它的興衰,與海洋息息相關。在文人眼中,《煙臺的海》是一篇散文,也是一首詩。散文裡的煙臺,是中國沿海城市中少有的北面臨海的城市。現代詩裡的煙臺,是兒童文學作家冰心的第二故鄉,煙臺的海與山、水兵與燈塔,讓冰心寫出了富有「海化」風格的文字。
  • 新時代大幕開啟:2021年人類航天五大看點
    中國正式進入空間站時代人類航天最難的技術莫過於載人航天。1961年蘇聯(俄羅斯)和美國率先突破並全面掌握這項技術,之後一直處於壟斷地位,直到2003年10月15日,中國神舟五號飛船才打破這項壟斷。時至今日,中、美、俄依然是僅有的三個全面獨立掌握各項載人航天技術的國家。對於載人航天技術而言,建立長期在軌、多人駐留的空間站是巔峰高地,也是最終目標。
  • 【中國科學報】耕海探洋樹藍色豐碑 唯實求真譜時代華章
    1982年,海洋所張福綏首次從美國大西洋沿岸引進海灣扇貝,並系統研究解決了在中國海域養殖海灣扇貝的一些生物學與生態學問題,突破了產業化生產的一整套工廠化育苗與養成關鍵技術,在我國北方海域形成了一個海灣扇貝養殖的新產業,使我國貝類養殖產量躍居世界第一。
  • 國家工程實驗室落戶山東科技大學
    山東科技大學和新礦集團合作共建國家工程實驗室的大幕被嚴謹而迅速地拉開。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多輪溝通,雙方達成了合作意向。雙方認為,要藉助國家級實驗平臺積極開展科學實驗研究,進一步推進煤炭生產方式變革、保障煤礦安全生產、提高煤炭資源綜合利用水平、保護生態環境,為百姓造福。    自此,圍繞「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的部署目標和《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優化整合方案》的具體要求,山東科技大學搶抓了稍縱即逝的機遇,開始了共建國家工程實驗室的步伐。
  • 市場丨100000億氫能時代大幕拉開
    1、 「氫能時代」大幕拉開 1.1 氫能是第三次能源變革的重要媒介 全球能源行業正經歷著以低碳化、無碳化、低汙染為方向的第三次能源變革,隨 著全球能源需求不斷增加,全球電氣化趨勢明顯,未來以可再生能源增長幅度最大的
  • 山東建成海上增養殖多功能管護平臺48座
    近年來,山東主要做了三個方面的工作。近年來,山東主要做了三個方面的工作。  我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按照生態優先、海陸統籌、持續利用的原則,將全省漁業從遠洋到內陸劃分為五個綠色發展帶,即:以利用國際資源為特色的遠洋漁業發展帶,以深遠海自然生長為特色的離岸自然發展帶,以休閒海釣為特色的近岸融合發展帶,以「循環水、自淨化」為特色的岸基綜合發展帶,以「上糧下漁、稻漁綜合種養」等為特色的內陸生態漁業發展帶,科學引領全省養殖水域灘涂利用總體布局。
  • 中國製造業7大冠軍在山東煙臺,煙臺製造助力膠東半島經濟發展
    山東省是我國北方第一大的經濟大省,也是我國最重要的工業和製造業基地。山東省在汽車製造、石油化工、電子信息、白色家電等多個領域都是國內的翹楚。山東經濟以省會城市濟南和膠東半島的青島、煙臺為龍頭,你知道嗎?煙臺這個山東省排名第三位的濱海城市也是中國製造業的高地。
  • 國內又一「海上風電+海洋牧場」結合開發項目,或落地海南!
    >所屬地區:海南省所屬行業:能源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招標投標法實施條例》以及有關法律法規,遵循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的原則,中國水利電力物資集團有限公司海南項目部受大唐海南能源開發有限公司的委託,就大唐海南海洋牧場與海上風電結合開發專題研究報告編制服務項目進行國內公開招標,歡迎滿足資質要求的單位參加。
  • 2019年中國十大超級工程,第一名轟動全球
    十 嫦娥四號登月2019年1月3號,有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研製的嫦娥四號探測器成功著陸月球背面。月球車玉兔二號到達月面開始巡航並完成兩器互拍,達到了工程既定目標,這標誌著嫦娥四號工程圓滿的完成了任務。,藍鯨二號是世界上作業水深和鑽井深度最深的半潛式鑽井平臺。
  • 一個超級符號,打開上海之窗智慧科學城的價值密碼
    而在今日,最後一天的視頻發布上,我們清晰地看到了上海之窗·智慧科學城這座超級城市項目LOGO的廬山真面目。 上海之窗·智慧科學城,緊跟時代步伐,並肩國家戰略,規劃範圍17平方公裡,打造一座集城市配套、智慧產業、生態宜居於一體的產城融合之城,致力於成為浙滬界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