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節點新型量子通信網試驗成功

2020-09-06 中工網

2020-09-07 05:24:18 來源:科技日報

原標題:八節點新型量子通信網試驗成功 大大提高建設效率 降低成本

科技日報柏林9月6日電 (記者李山)近日,一個國際科研團隊在英國布里斯托市成功建立一個新型量子通信試驗網絡,實現了8個節點的密鑰集中生成和分發。這一新的網絡架構價格便宜,具有可擴展性,有望促進量子網際網路的發展。相關成果發表在《科學·進展》上。

數十年來,量子已被視為標準加密技術的革命性替代者。量子密鑰分發(QKD)允許通信雙方共享用於加密和解密信息的密鑰,而沒有被攔截的風險,但迄今為止,該技術僅在兩個用戶之間有效。如果要以這種方式連結多個通信夥伴,則每個參與者都必須彼此連接,這需要大量昂貴的硬體。建立這樣的量子通信網絡需要巨大成本,而且太多額外的硬體還會降低系統的安全性。

最近,來自英國、奧地利、克羅埃西亞和中國的科學家團隊成功建立了一個集中生成和分發密鑰的8節點量子通信試驗網絡,並通過布里斯托市的光纖網絡測試了量子通信能力。該網絡沒有可信節點,共用一個偏振糾纏光子對源,並最大限度地減少了基礎架構以及所需的用戶硬體。此前可能需要花費數年、耗資數千萬乃至數億英鎊才能建成的量子通信網絡,通過採用新的解決方案,研究團隊在幾個月時間裡,僅花費不到30萬英鎊(不到此前成本的百分之一),就為8個用戶創建了量子通信試驗網絡。

這是迄今為止最大的、沒有可信節點的量子網絡。網絡中的量子加密由中央源產生糾纏光子對,然後通過光纖將它們分別分配給網絡參與者。通過所謂的多路復用技術,研究人員不必再複製整個通信系統,而是將單個系統發出的光粒子分開,從而可以被多個用戶有效地接收。由於使用不同的波長,通信夥伴可以將精力集中在相關的波長上,而忽略其餘的光子。其新穎的網絡拓撲結構可輕鬆擴展到許多用戶,並具有流量管理功能。

用於量子加密的新網絡架構可能會成為未來量子網際網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新技術還可以用於連接網絡中的量子計算機,從而創建量子計算機的雲。論文第一作者、布里斯托大學的賽達斯·喬希博士說:「多路復用的新方法與現有技術集成在一起,使量子通信網絡只需要最少的硬體。這一解決方案具有可擴展性,相對便宜,而且最重要的是不可滲透。這代表了巨大的突破,將使量子網際網路變得更加現實,為其更快發展和廣泛推廣鋪平道路。」

總編輯圈點

量子具有很多神奇的特性。比如,測量會改變或破壞量子的狀態。量子通信的安全性就與該特徵密切相關,因為一旦有人竊聽,量子信息的狀態就會發生變化,從而被發送者或接收者發現,進而停止信息傳送。此前的量子通信實驗主要是在兩個節點之間進行,上述新實驗建立了8節點量子通信實驗網絡,而且與以往相比成本大大降低,這將有助於量子通信技術的應用和推廣。

編輯:肖天

相關焦點

  • 八節點新型量子通信網試驗成功!將大幅提高建設效率
    科技日報記者 李山近日,一個國際科研團隊在英國布里斯托市成功建立一個新型量子通信試驗網絡,實現了8個節點的密鑰集中生成和分發。這一新的網絡架構價格便宜,具有可擴展性,有望促進量子網際網路的發展。相關成果發表在《科學·進展》上。數十年來,量子已被視為標準加密技術的革命性替代者。
  • 八節點新型量子通信網試驗成功 將大幅提高建設效率
    近日,一個國際科研團隊在英國布里斯托市成功建立一個新型量子通信試驗網絡,實現了8個節點的密鑰集中生成和分發。這一新的網絡架構價格便宜,具有可擴展性,有望促進量子網際網路的發展。相關成果發表在《科學·進展》上。數十年來,量子已被視為標準加密技術的革命性替代者。
  • 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參與構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
    位於濟南高新區的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合作參與了該項目。我國成功構建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保密通信網絡雛形量子通信是量子科技三大方向之一,經過20多年努力,中國在該領域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的重大轉變。2016年,中國成功發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2017年,建成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
  • 星地量子通信網構建 實現了跨越4600公裡的多用戶量子密鑰分發
    32年前,人類歷史上首次量子通信在實驗室誕生,傳輸了32釐米。而今,中國人將這個距離擴展了1400多萬倍,實現了從地面到太空的多用戶通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7日宣布,中國科研團隊成功實現了跨越4600公裡的星地量子密鑰分發,標誌著我國已構建出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雛形。該成果已在英國《自然》雜誌上刊發。
  • 首個量子通信網現身中國,可抵禦所有黑客攻擊,量子化變革已開啟
    據媒體報導,1月7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機構聯合發布了名為《跨越4600公裡的天地一體化量子通信網絡》的論文。該論文表示,廣域量子保密通信技術在實際應用中的條件已經初步成熟。這也意味著全球首個量子通信網在中國誕生了,可以抵禦所有黑客的攻擊。
  • 中國構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
    新華社合肥1月7日電(記者徐海濤、劉方強)32年前,人類歷史上首次量子通信在實驗室誕生,傳輸了32釐米。而今,中國人將這個距離擴展了1400多萬倍,實現了從地面到太空的多用戶通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7日宣布,中國科研團隊成功實現了跨越4600公裡的星地量子密鑰分發,標誌著我國已構建出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雛形。該成果已在英國《自然》雜誌上刊發。
  • 潘建偉院士團隊建成全球首個量子通信網
    ▲量子通信衛星與地面站實驗示意圖(圖中國科學技術大學7日宣布,中科院院士潘建偉所帶領的團隊通過2016年我國發射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衛星與2017年我國建成的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串聯,構建了一張集成的空間對地量子通信網絡
  • 中國構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
    32年前,人類歷史上首次量子通信在實驗室誕生,傳輸了32釐米。而今,中國人將這個距離擴展了1400多萬倍,實現了從地面到太空的多用戶通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7日宣布,中國科研團隊成功實現了跨越4600公裡的星地量子密鑰分發,標誌著我國已構建出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雛形。該成果已在英國《自然》雜誌上刊發。
  • 從32cm到4600km 我國構建的量子通信網怎麼這麼牛!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7日宣布 中國科研團隊成功實現了 跨越4600公裡 的 星地量子密鑰分發 標誌著我國已構建出 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雛形 29年前 人類歷史上△ 圖片來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那麼 什麼是量子 量子通信網有多牛 這張網對我們的生活有何影響 我國量子通信技術攻克了哪些難關
  • 【英語學習】星地量子通信網 space-to-ground quantum network
    中國科研團隊成功構建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可為用戶提供可靠的、「原理上無條件安全」的通信。整個網絡總距離4600公裡,目前已接入150多家用戶。
  • 中科大潘建偉團隊構建全球首個星地一體量子通信網
    32 年前,人類歷史上首次量子通信僅傳輸了 32 釐米。如今,潘建偉團隊構建的多用戶量子通信網將通信距離擴展了 1400 多萬倍。從 32 釐米到 4600 公裡1 月 7 日凌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中科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潘建偉及其團隊構建了 4600 公裡、從地面到太空的多用戶量子通信網。
  • 徐令予 | 量子通信網有多牛?
    1月8日,央視新聞發表了文章《從32cm到4600km 我國構建的量子通信網怎麼這麼牛》,文章開篇就拋出了一句:量子通信網有多牛?一篇關於量子通信的科普文章為什麼使用「震驚體」,實在令人費解。 科普文章有某種程度的傾向和偏愛也正常,對「量子通信網」的評價過高了一點也不是大問題,但是科普文章實事求是應該是作文的底線。
  • 中國建成集成量子通信網!中科大團隊再登Nature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量子位」,原文首發於2021年1月7日,標題為《潘建偉團隊再登Nature:建成全球首個集成量子通信網,全長4600公裡》。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軟科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九章之後,潘建偉團隊又一研究成果登上Nature。
  • 中國構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7日宣布,中國科研團隊成功實現了跨越4600公裡的星地量子密鑰分發,標誌著我國已構建出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雛形。該成果已在英國《自然》雜誌上刊發。量子通信是量子科技三大方向之一,經過20多年努力,中國在該領域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的重大轉變。2016年,中國成功發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2017年,建成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
  • 從32cm到4600km 我國構建的量子通信網到底有多牛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7日宣布中國科研團隊成功實現了跨越4600公裡的星地量子密鑰分發標誌著我國已構建出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雛形29年前人類歷史上首次量子通信在實驗室誕生時傳輸距離是32釐米圖片來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那麼
  • 從32cm到4600km,我國構建的量子通信網牛在哪裡?|科技前沿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日宣布中國科研團隊成功實現了跨越4600公裡的星地量子密鑰分發標誌著我國已構建出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雛形29年前人類歷史上首次量子通信△ 圖片來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那麼什麼是量子量子通信網有多牛這張網對我們的生活有何影響我國量子通信技術攻克了哪些難關下面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下吧
  • 中國構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7日宣布,中國科研團隊成功實現了跨越4600公裡的星地量子密鑰分發,標誌著我國已構建出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雛形。該成果已在英國《自然》雜誌上刊發。量子通信是量子科技三大方向之一,經過20多年努力,中國在該領域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的重大轉變。2016年,中國成功發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2017年,建成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
  • 中國構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 「量子密話」走進大眾視野
    央廣網北京1月12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超連結》報導,最近,我國在量子技術方面又傳來了好消息。中國科研團隊宣布成功實現了跨越4600公裡的星地量子密鑰分發,標誌著我國已構建出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雛形,為未來實現覆蓋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網絡奠定了科學與技術基礎。
  • 每日一詞∣星地量子通信網 space-to-ground quantum network
    中國科研團隊成功構建出全球首個星地量子通信網,可為用戶提供可靠的、「原理上無條件安全」的通信。整個網絡總距離4600公裡,目前已接入150多家用戶。該成果已於1月7日在英國《自然》雜誌上刊發。2017年5月,烏魯木齊南山,「墨子號」開展量子密鑰分發。多張照片合成了衛星過境全貌。(圖片來源:中科院)【知識點】量子通信是量子科技三大方向之一,經過20多年努力,中國在該領域實現了從跟跑到領跑的重大轉變。2016年,中國成功發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2017年,建成世界首條量子保密通信幹線「京滬幹線」。
  • 從32cm到4600km,我國構建的量子通信網,到底有多牛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7日宣布,中國科學研究小組成功了,超過了4600公裡,星量子密鑰分發,標誌著我國已經建設起來了,天地一體化廣域量子通信網雛形,29年前,人類歷史上第一個量子通信,實驗室誕生的時候,傳輸距離是32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