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曦東:耕耘與收穫在二維材料的世界裡交融

2020-12-05 騰訊網

二維材料是伴隨著石墨烯的誕生而提出的。二維材料因其載流子遷移和熱量擴散都被限制在二維平面內,使得這種材料展現出不同的特性和應用。比如,它的帶隙可調特性在場效應管、光電器件、熱電器件等領域被廣泛應用;自旋自由度和谷自由度的可控性在自旋電子學和谷電子學領域引起深入研究。

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一個十分有趣的現象,即,不同的二維材料由於晶體結構的特殊性質呈現出不同的電學特性或光學特性的各向異性,包括拉曼光譜、光吸收譜、熱導率、電導率等性質的各向異性,這些發現,令其在偏振光電器件、熱電器件、仿生器件等領域均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

湖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段曦東教授

神秘的二維材料世界,吸引了全球各國的科學家紛紛投身其中,他們希望通過挖掘二維材料的潛質,拓展其應用領域。湖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段曦東教授就是他們中的一員,他帶領團隊,在二維材料的世界裡,披荊斬棘,開拓進取,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在該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

躬身探索 二維橫向異質結的研究獲突破

具有原子級厚度的二維材料是科學界關注的焦點。它們是一類新穎的超薄材料,在科學領域,可以藉助它們觀察到新的物理現象,發現新的物理規律。為了充分實現二維材料在科學技術上的應用,需要發展更可控的方法來製備二維材料及其異質結和超晶格。由於受到製備技術的限制,製備橫向二維多異質結及其超晶格結構仍然是科學界的難題。

段曦東教授帶領團隊,攻克重重技術難關,通過改進傳統的熱化學氣相沉積方法,創造性地在生長條件穩定化的過程中引入冷的逆向氣流,成功解決了多步生長過程中二維超薄材料的熱穩定和可控成核問題。由於每一步的生長都具有高度的可控性,所以這種方法可以製備多種多樣的單原子層異質結、多異質結和超晶格。該成果是二維材料領域重要研究進展,為未來研製超薄電子、光電子器件,推進二凝聚態物理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創新研究 打破2D新材料的研究限制

一項科研成果的問世,將意味著打破研究的壁壘,對該領域的發展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段曦東教授對此深有感觸。正因如此,一項科研工作完成後,他便積極進入下一項科研成果的研究,這一次,他將目光放到了二維(2D)金屬過渡金屬二硫化物研究領域。

實驗室是他的科研戰場,通過反覆研究探索,他和團隊最終選擇了無懸空健的2D WSe2或WS2作為金屬過渡金屬二硫化物的生長基底。與在相同條件下傳統有懸空健的SiO2/Si襯底上生長的對比表明,使用無懸空鍵的WSe2或WS2作為範德華外延襯底對於成功實現原子級薄金屬過渡金屬二硫化物,如MTe2(M = V,Nb,Ta)納米片是至關重要的。實驗與分析表明生長前驅體原子、分子與基底的範德華作用力促使材料橫向生長而不是垂直方向生長,最終更有利於形成超薄的二維材料。科研團隊最終實現了原子級薄的2D金屬MTe2(M = V,Nb,Ta)單晶的合成,其厚度低至單層,並且形成原子級薄的MTe2/WSe2(WS2)垂直異質結生長。

實驗進一步研究表明,外延生長的2D金屬可以用作2D半導體器件的範德華接觸電極,這種電極幾乎沒有傳統工藝的界面損壞等問題,改善了半導體的電子學性能。此研究為超薄2D-MTMD定義了一種穩健的範德華外延路徑,這對於2D限制下這類新材料的基礎研究和潛在技術的研究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勇於挑戰 合成高質量的CoTe2單晶納米片

科研永無止境,段曦東教授帶領團隊再次出發,這一次他們投入到了CoTe2單晶納米片研究領域。在科研領域,電學測試表明CoTe2單晶納米片具有超高電導率和擊穿電流密度。最近層狀金屬過渡金屬硫化物CoTe2被報導可以作為高效的電催化劑,並且具有低的過電位和Tafel斜率。另外,CoTe2被報導在90K以上具有順磁性。然而,目前對超薄CoTe2單晶的合成和厚度可調的電學性質方面的研究卻非常稀少。

段曦東教授帶領團隊向這一課題發起挑戰,在研究工程中,首次使用化學氣相沉積合成了高質量的CoTe2單晶納米片,通過該團隊實驗結果表明通過降低生長溫度和增大載氣的流量得到的CoTe2納米片的厚度和形貌會發生系統地變化,由多數為厚的六邊形區域變為薄的三角形區域。X射線衍射及高分辨透射電鏡結果證明了合成得到的CoTe2納米片為高質量的單晶納米片。此外,通過電學測試表明CoTe2單晶納米片是具有超高電導率和擊穿電流密度。CVD生長的二維超薄碲化鈷單晶納米片不僅豐富了二維家族,也可能為金屬過渡金屬硫化物在原子規模上應用研究提供了平臺。

段曦東教授帶領團隊在二維材料領域取得了豐碩的科研成果,比如, 在國際上率先合成了二維WS2xSe2-2x半導體合金納米片,系統性地控制了合金的成分,精確控制了二維半導體的帶隙和電子性質;在國際上首次用氣相轉移與沉積法合成了二維碘化鉍納米片,納米片厚度在10 nm~120 nm之間,檢測到了特徵的拉曼峰和螢光現象,TEM顯示納米片為單晶,用二維碘化鉍納米片製備的場效應管顯示了碘化鉍的n-型半導體特性和光響應;通過CVD法實現了第二類狄拉克半金屬PtTe2超薄納米片的可控制備;首次通過常壓化學氣相沉積法(APCVD)實現了二維材料NiTe2層數的可控制備。他們發現,隨著生長溫度以及NiCl2源的溫度的升高,二維材料NiTe2也實現了形狀從三角形到六邊形,尺寸不斷增大,成核率不斷減小的轉變。另外,通過改變Te源的溫度以及體系中氣流的大小也能實現二維材料NiTe2厚度可控。

在科研領域,段曦東教授從未忘記自己的初心,一直以來,他都用科研成果和實際行動履行著作為一名科研工作者的科研使命,現在的他,仍在書寫他與二維材料的故事,作為師者的他,將帶領更多的人,進入二維材料的世界,他和他們將繼續為中國二維材料的發展添磚加瓦……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段曦東:二維材料淘金者
    當時,只有原子級厚度的二維材料已經引起了科學界的廣泛興趣,相關研究如火如荼。在俞院士的支持下,段曦東進入了這一前沿科學領域,對二維材料展開了探索。所謂二維材料,其實是一類新穎的超薄材料,具有不同於已有材料的特殊性能。它們超薄到什麼程度呢?
  • 石墨烯——世界上第一個二維材料
    石墨烯是世界上第一個二維材料,在石墨烯出現之前,人們一直以為二維材料是不存在的。因為人們認為單層原子的二維結構會因熱擾動使單層原子上下移動重新鍵結形成更穩定的三維結構。 石墨烯一種顛覆性的材料,具有大量卓越品質的材料; 強度,柔韌性,透光性,輕巧性和導電性,使其成為無數應用的理想選擇。
  • 神奇的二維材料能讓世界怎麼變
    如果你的手機觸屏是二維材料製作的,那你完全不用擔心它會碎屏……如此神奇的二維材料,究竟是什麼?它能帶給世界怎樣的改變?    近日,「首屆絲綢之路國際二維材料科技會議」在西北工業大學舉辦,國內外近百位院士、專家學者會聚一堂,共同研討二維材料精彩無限的發展空間。
  • 湖南大學段曦東教授在Nature發表研究成果:二維異質結構陣列的通用...
    湖南大學等在《Nature》發表文章 湖南大學二維材料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段曦東課題組的博士生李佳、楊向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博士生劉暘,香港理工大學生物科技應用系的黃勃龍教授是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 從二維跨越到一維世界!二維材料打開了一維物理學的大門
    二維材料,是指電子僅可在兩個維度的納米尺度(1-100nm) [1] 上自由運動(平面運動)的材料,如納米薄膜、超晶格、量子阱。
  • 二維材料 材料界的一場新革命
    而他自己給出的答案是:二維材料。 已知的二維材料有成百上千種2004年,憑藉粘在膠帶上的石墨殘片,安德烈·海姆和他的博士後康斯坦丁·諾沃索洛夫分離出如今知名度最高的二維材料——石墨烯,並因此獲得2010年諾貝爾獎。石墨是三維的,而石墨烯僅由一層碳原子構成,因此就成了二維材料。
  • 物理學家發現新的二維材料
    阿肯色大學的科學家是一個國際團隊的一部分,他們發現了一種只有兩個原子厚的二維鐵電材料 二維材料是超薄膜,具有新型的光電子、熱和機械應用前景,包括可摺疊和信息密集的超薄數據存儲設備。 巴拉扎-洛佩斯說,鐵電材料是那些具有內在偶極子電位(一種正電荷和負電荷分離的度量的測量材料)的材料,可以通過電場進行切換。
  • 世界首個二維材料——石墨烯的發現竟然顛覆了一個世紀的理論!
    在2004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兩位科學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在實驗室中成功製備出二維石墨烯晶體材料,推翻了所謂的「熱力學漲落不允許二維晶體在有限溫度下自由存在」的原有理論,這一發現顛覆了整個科學界對二維材料的原有認知,兩人也因此共同獲得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在這一開創性的發現之後,人們對石墨烯的研究和關注越來越多,新的發現不斷湧現。
  • 世界首個二維材料——石墨烯的發現竟然顛覆了一個世紀的理論
    在2004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的兩位科學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諾沃肖洛夫在實驗室中成功製備出二維石墨烯晶體材料,推翻了所謂的&34;的原有理論,這一發現顛覆了整個科學界對二維材料的原有認知,兩人也因此共同獲得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在這一開創性的發現之後,人們對石墨烯的研究和關注越來越多,新的發現不斷湧現。
  • 首次觸摸二維世界!湖南大學發現二維材料,為量子科學立奇功
    在劉慈欣的《三體》裡面,有一種武器叫二向箔,他可以把三維世界變成二維世界,這就是降維打擊。這個大部分人很難理解,因為受生活環境的影響,我們的思維也是三維思維,所以很難理解二維世界。通俗的說,如果三維世界變成二維世界,我們將活在一個只有寬度沒有厚度的平面上,就像牆壁上的畫一樣,我們也成為畫中人。
  • 初生牛犢不怕虎,在奮鬥中成長,在耕耘中收穫
    賽場上,郵儲銀行蘇州市分行參賽選手,生動展現了初生牛犢不怕虎,在奮鬥中成長,在耕耘中收穫的團隊風採。經過近三天的比賽角逐,郵政蘇州分公司青劍湖營業所華君、郵儲銀行蘇州市分行姑蘇支行裴夢迪分別榮獲本次大賽優秀個人三等獎。
  • 二維材料的應變工程研究
    相比於由矽、鍺、銦、鎵、砷等製成的半導體電晶體而言,基於過渡金屬硫硒族化合物的二維半導體材料可以使電晶體尺寸進一步縮小,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二維材料半導體器件研究的發展。相比於傳統半導體工業中的應變工程,二維材料原子級厚度特徵使其應變工程更為有趣:(1)二維材料有著更強的變形能力。不少實驗研究已經表明二維材料(如石墨烯、二硫化鉬等)有著遠高於其宏觀塊體和傳統矽的斷裂應變,更有趣的是缺陷甚至可以進一步提升二維材料的斷裂應變。(2)二維材料有著更多樣的變形方式。
  • 二維材料產業化,路還有多遠?
    人們希望利用這一新型的二維結構,開發出更豐富的應用場景,同時給行將終結的「摩爾定律」注入新的希望。15年來,二維材料的研究獲得了蓬勃發展,學術界和工業界一直在尋求商業應用的方法。前不久,Nature Materials 雜誌連用7篇文章,一同討論二維材料通往產業化之路。
  • 數據驅動具有負泊松比二維材料及具有量子反常霍爾效應二維材料...
    尋找新材料、新結構和新原理器件是推動信息化器件進一步發展的關鍵。近年來,二維材料由於僅有單個或幾個原子層厚度,量子效應凸顯,呈現出許多區別於傳統三維材料的新奇物性和卓越性能,有望成為新原理型光、電、磁等器件的核心材料。因此,探索具有優異性能的新型二維功能材料、研究其新奇物性並構築基於二維材料的新原理器件,對二維材料的實際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 ...驅動具有負泊松比二維材料及具有量子反常霍爾效應二維材料異質...
    尋找新材料、新結構和新原理器件是推動信息化器件進一步發展的關鍵。近年來,二維材料由於僅有單個或幾個原子層厚度,量子效應凸顯,呈現出許多區別於傳統三維材料的新奇物性和卓越性能,有望成為新原理型光、電、磁等器件的核心材料。因此,探索具有優異性能的新型二維功能材料、研究其新奇物性並構築基於二維材料的新原理器件,對二維材料的實際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 科學家造出世界最小的存儲 由一種二維材料製成
    科學家造出世界最小的存儲 由一種二維材料製成 來源:快科技 • 2020-11-24 17:30:47 在科學家的努力下
  • 納米科學:新的二維材料屬性顯示出前景!
    納米科學:新的二維材料屬性顯示出前景!一個人完成了一系列理論計算,以便在龐大的計算中心的幫助下預測其屬性。另一個是在膠帶的幫助下給它的原子薄晶須打蠟之前將其大量生長,內布拉斯加大學 - 林肯大學化學家肖成曾和Alexander Sinitskii共同證明,一種名為二三硫化鈦的化合物可能會在二維材料領域崛起,這種材料在微電子設計師中越來越受歡迎,2004年的石墨烯演示開始了二維材料片的上升,厚度不超過幾個原子 - 石墨烯仍然是已知最強和最薄的材料,Zeng和Sinitskii最近發表了兩項研究,顯示三硫化鈦不僅與石墨烯相比
  • 一種充滿驚喜的二維材料,猜猜是什麼?
    但對於許多科學家來說,21世紀還是二維材料的時代。二維材料可以用非常薄的晶體片來製備,厚度可薄到單原子層的大小——只有一個或幾個原子那麼厚。在單層材料中,電子的運動方式會受到限制:就像棋盤遊戲中的棋子一樣,可以前後左右、也可沿對角線移動,但就是不能上下移動——電子運動的這種限制,使得單層結構具有成為二維材料的功能。二維領域揭示的是量子力學所預測的諸多性質。
  • 雙層石墨烯加電可調材料特性,二維材料進入2.0時代
    當我們用鉛筆在紙上書寫繪畫的時候,可能並不會意識到黑色的石墨筆芯有什麼神奇之處,但如果從微觀物理科學的角度來看,卻是另一個充滿奧妙的世界。石墨是碳同素異形體的一種形態,碳原子可組成平面六邊形環平鋪結構,堆疊起來便是石墨,因這些層狀結構之間僅有微弱的結合力,可以輕易造成相互滑動、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