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材料 材料界的一場新革命

2020-12-05 央廣網

「人類過去4000年的發展,從瓷器時代到青銅時代再到鐵器時代,每個時代都有一種代表性材料。我們現在生活在塑料與矽的時代,這也是今天人類文明的代表性材料。下一步是什麼呢?」在近日舉行的2019中國科幻大會「科技與未來」專題論壇上,201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物理學教授安德烈·海姆問道。而他自己給出的答案是:二維材料。

 已知的二維材料有成百上千種

2004年,憑藉粘在膠帶上的石墨殘片,安德烈·海姆和他的博士後康斯坦丁·諾沃索洛夫分離出如今知名度最高的二維材料——石墨烯,並因此獲得2010年諾貝爾獎。

石墨是三維的,而石墨烯僅由一層碳原子構成,因此就成了二維材料。安德烈·海姆介紹,石墨烯具備一系列卓越的性能:你能想像到的最薄的材料、比表面積最大的材料、目前已知最堅固的材料、延展性和柔韌性最強的晶體、導熱性打破已有紀錄……

「這是材料的二維革命。」安德烈·海姆說,15年前,人們先驗地認為這些材料是不可能存在的。如今,科學家已經知道成百上千種其他二維材料的存在和性質。

安德烈·海姆介紹,目前全球範圍內有成千上萬研究人員在研究二維材料,很多中國大學都有這樣的研究團隊或研究人員。同時,世界上有數千家公司在研發石墨烯產品,包括眾多中國公司。

「石墨烯的優越特性讓它可在很多消費產品中得到應用。」安德烈·海姆介紹,目前市場上已經有含有石墨烯的電池,它不僅產生的熱量少,而且充電速度大為提升。還有人嘗試把石墨烯應用在跑鞋上,讓跑鞋壽命延長40%;或者將其應用在跑車上,讓跑車更加輕盈的同時,既堅固又抗衝擊。

 從三維到二維物理特性會巨變

「石墨烯已經在很多領域產生廣泛應用。但其他大部分二維材料仍處於實驗室研究階段,科研人員仍在對它們的製備成本、各種性質和應用潛力進行優化和探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教授朱彥武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說。

記者了解到,由單層原子構成的錫烯、二硫化鉬和黑磷等,都是當前二維材料領域的研究熱點。

「理論上很多三維材料都有『二維化』的可能。」朱彥武介紹,從三維到二維,很多材料的物理特性會發生巨大變化。

一個最明顯的變化是,二維材料的厚度非常薄,因此會擁有非常大的比表面積,這就有潛力用作高性能負載或者過濾材料。再比如,由於石墨烯中的電子遷移速度非常快,石墨烯器件的響應速度可大大提升,同時驅動電子所用的電場和電勢就可以降低,這將大大減少一些基於二維材料的器件功耗。

實際上,隨著晶片尺度越來越小,晶片上的電晶體數量接近極限,這意味著摩爾定律日益逼近「天花板」。而二維材料的巨大應用前景之一就是用於製造新型半導體器件,從而打破摩爾定律的「天花板」,但這並非易事。

「從基礎科學研究的角度來講,材料的維度降低以後,其中涉及很多納米科學和表界面科學相關的問題,科研人員仍然沒有完全搞清楚。這是二維材料研究目前面臨的難題之一。」 朱彥武認為,從某些方向或角度首先尋找到二維材料的應用突破口,將可能刺激或者鼓勵二維材料研究領域的進一步發展。(劉園園)

相關焦點

  • 晶片革命:二維材料顛覆傳統計算架構
    二維材料的每一層之間通過無懸掛鍵的表面共價連接,並且相鄰層之間很弱的範德瓦耳斯力使得人們可以很輕易地從二維晶體中分離出一層或者幾層。這些特點使得二維材料擁有與傳統的體材料非常不同的性質。得益於二維材料獨特的層狀結構,電子被束縛很薄的平面內,從而使得電子可以通過門電壓精密地調控。因此二維材料擁有對短溝道效應免疫的潛力。
  • 科學家發現數百種二維材料,或引發新一輪革命!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二維材料,伴隨著2004年英國曼徹斯特大學(University of Manchester)Geim小組成功剝離出單原子層的石墨材料——石墨烯(graphene) 而提出。
  • 一種充滿驚喜的二維材料,猜猜是什麼?
    博科園-科學科普-物質科學類對於公眾而言,21世紀或許是一個科技革命的時代但對於許多科學家來說,21世紀還是二維材料的時代。二維材料可以用非常薄的晶體片來製備,厚度可薄到單原子層的大小——只有一個或幾個原子那麼厚。
  • 新二維材料——二硫化釩的磁特性
    得益於一組丹麥和義大利的研究人員,一種新的二維(2D)材料已經成為現實。  在奧爾胡斯大學的物理學家們的指導下,這項研究成功地完成了對單層二硫化釩(VS2)的首次實驗實現和結構檢測。已被報導在7月24日期號的雜誌2D Materials上。
  • 新研究有助於改善二維材料性能
    這兩項研究將有利於二維材料在電子、光子和存儲等領域的應用。二維材料是指電子僅可在兩個維度的非納米尺度(1-100nm)上自由運動(平面運動)的材料,如納米薄膜、超晶格、量子阱。典型的二維材料包括:石墨烯、氮化硼、過渡族金屬化合物(二硫化鉬、二硫化鎢、二硒化鎢)、黑磷等。時下,二維材料已成為熱門的前沿科技領域之一。
  • 瑞士科學家篩選出上千種潛在二維材料
    新華社北京3月9日電 尋找新型二維材料的研究一直像沙裡淘金瑞士科學家用新方法對大量化合物進行「海選」,發現了上千種可能製成二維材料的物質,就像打開了藏寶洞。二維材料是只有一個原子那麼厚的材料,比如單層碳原子網組成的石墨烯。這類材料有著特殊性質,可能為電子、能源等許多領域帶來革命。自2004年首次製取出石墨烯以來,人類發現的二維材料還只有幾十種。
  • 段曦東:二維材料淘金者
    當時,只有原子級厚度的二維材料已經引起了科學界的廣泛興趣,相關研究如火如荼。在俞院士的支持下,段曦東進入了這一前沿科學領域,對二維材料展開了探索。所謂二維材料,其實是一類新穎的超薄材料,具有不同於已有材料的特殊性能。它們超薄到什麼程度呢?
  • 二維材料領域的「新大陸」- 範德瓦爾斯異質結
    對物理和材料學家來說,自然界中的二維材料就是極好的樂高積木塊;把不同的二維材料通過弱範德瓦爾斯作用力(存在於中性分子或原子之間的弱相互作用)堆疊在一起形成的「範德瓦爾斯異質結」,就是他們眼中最有趣的樂高作品,也是帶給他們無窮研究樂趣的「新大陸」。圖1 樂高積木塊可以搭建出令人驚嘆的作品。
  • 數據驅動具有負泊松比二維材料及具有量子反常霍爾效應二維材料...
    尋找新材料、新結構和新原理器件是推動信息化器件進一步發展的關鍵。近年來,二維材料由於僅有單個或幾個原子層厚度,量子效應凸顯,呈現出許多區別於傳統三維材料的新奇物性和卓越性能,有望成為新原理型光、電、磁等器件的核心材料。因此,探索具有優異性能的新型二維功能材料、研究其新奇物性並構築基於二維材料的新原理器件,對二維材料的實際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 ...驅動具有負泊松比二維材料及具有量子反常霍爾效應二維材料異質...
    尋找新材料、新結構和新原理器件是推動信息化器件進一步發展的關鍵。近年來,二維材料由於僅有單個或幾個原子層厚度,量子效應凸顯,呈現出許多區別於傳統三維材料的新奇物性和卓越性能,有望成為新原理型光、電、磁等器件的核心材料。因此,探索具有優異性能的新型二維功能材料、研究其新奇物性並構築基於二維材料的新原理器件,對二維材料的實際應用具有重要意義。
  • 中國學者「吹」出二維材料製備新方法
    圖為二維材料的宏量製備領域取得新進展。(哈工大提供)中新網哈爾濱9月18日電(記者 史軼夫)有600多年歷史的中國民間藝術「吹糖人」,如今在科研領域得到「應用」。哈爾濱工業大學18日發布消息,該校威海校區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周薇薇副教授團隊在二維材料的宏量製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近年來,二維結構的納米材料由於其獨特的物理、結構特性及其在光電子、場效應管、能源轉換和存儲等領域的潛在應用,吸引了研究人員的廣泛興趣。
  • 【聚焦國創會】中科院院士汪衛華:未來將有一場材料領域的「革命」
    今(10)日,2018重慶國際人才創新創業洽談會在悅來國際會議中心拉開帷幕,在開幕式之後的嘉賓主題演講環節,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極端條件物理重點實驗室主任汪衛華圍繞「材料基因工程」作了精彩演講。他指出,材料科技是核心科技,材料基因工程是顛覆性技術,未來將有一場材料領域的「革命」。
  • 中國科大在二維材料激子效應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中國科大在二維材料激子效應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2015-08-17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字體:大 中 小】 近期的研究發現,很多一維和二維材料的激子結合能都比相應的體材料大得多,相應的激子效應也更加顯著,從而可為設計新的能量轉換器件提供新機遇。  在以往的研究裡,每發現一種新的有重要影響的低維材料體系,人們總習慣採用最先進的計算和實驗方法確定其激子結合能。
  • 扭曲的二維材料實驗發現電子的集體行為
    背景科學家有著遠大的目標:治療疾病、探索遙遠的世界、清潔能源革命。在物理與材料研究領域,這些遠大目標中的一部分就是製造聽上去平凡但卻具有非凡特性的物體:傳輸電力而不損失任何能量的電線,或者執行當今計算機無法完成的複雜計算的量子計算機。使我們逐漸向著這些目標邁進的新興實驗臺就是二維材料,即單層原子厚度的材料薄片。
  • 物理學家發現新的二維材料
    阿肯色大學的科學家是一個國際團隊的一部分,他們發現了一種只有兩個原子厚的二維鐵電材料 二維材料是超薄膜,具有新型的光電子、熱和機械應用前景,包括可摺疊和信息密集的超薄數據存儲設備。 巴拉扎-洛佩斯說,鐵電材料是那些具有內在偶極子電位(一種正電荷和負電荷分離的度量的測量材料)的材料,可以通過電場進行切換。
  • 二維材料力學性能首次測出
    二維材料力學性能首次測出2018-01-28 07:20 來源: 科技日報 為了獲取和處理二維材料,迄今為止都是以三維材料薄膜形式替代。德國薩爾州大學物理學家烏韋·哈特曼和萊布尼茨新材料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合作,通過掃描隧道顯微鏡測量石墨烯,首次能夠表徵原子級薄膜材料的二維力學性能。相關結果刊登在專業雜誌《納米尺度》上。近年來,二維材料備受關注。
  • ...存在已知三維母體材料的新型二維層狀材料,可極大拓展二維材料...
    【新型二維層狀材料家族再「添丁」】記者從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獲悉,瀋陽材料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先進炭材料研究部在新型二維材料方面取得新進展,製備出釐米級單層薄膜二維MoSi2N4材料。該研究成果日前在《科學》雜誌在線刊發。目前廣泛研究的二維層狀材料如石墨烯、氮化硼等,均存在已知的三維母體材料。
  • 深研院新材料學院與美國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合作在二維材料帶隙計算...
    二維材料作為21世紀的新材料,為後摩爾定律時代的電子器件提供了新的選擇。帶隙也成為了二維材料需要被研究的重要性質之一。北京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學院將新開發的Wannier Koopmans Method(WKM)方法使用到了二維材料上,測試得到了準確的二維材料帶隙,該研究成果發表在了美國化學學會計算物理化學類的期刊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letter (J. Phys. Chem. Lett.
  • 國家納米中心二維材料力學性能研究取得新進展
    國家納米中心二維材料力學性能研究取得新進展 2019-09-12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 【字體:  二維材料原子級厚度、低的面外剛度特徵極其容易發生面外失穩,產生褶皺、鼓泡、圓筒卷以及摺疊等微結構。這些面外變形與二維材料自身彎曲剛度大小密切相關。受測試技術及納米尺度樣品操縱技術的制約,一直以來二維材料彎曲剛度實驗測量是一個技術挑戰。
  • 我國科學家建立二維材料等離子體液相製備新方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喻學鋒、黃逸凡合作,建立二維材料等離子體液相製備新方法,相關研究成果以Intercalator-assisted plasma-liquid technology: an efficient exfoliation method for few-layer two-dimensional materials為題,發表在《中國科學:材料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