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學家建立二維材料等離子體液相製備新方法

2020-11-05 中國科學院科技產業網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喻學鋒、黃逸凡合作,建立二維材料等離子體液相製備新方法,相關研究成果以Intercalator-assisted plasma-liquid technology: an efficient exfoliation method for few-layer two-dimensional materials為題,發表在《中國科學:材料科學》(SCIENCE CHINA Materials)上。

二維材料是目前國際上多個學科領域的研究熱點,在柔性電子、信息能源、生物醫藥等領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可控制備是實現二維材料應用的先決條件。然而,現有製備技術仍存在局限性,特別是針對不同材料及應用的新製備方法亟需開發。

等離子體液相製備石墨烯示意圖

該研究在前期成功製備黑磷烯的基礎上(Chemical Communications, 2020, 56, 221-224),提出一種插層劑輔助的等離子體液相技術。採用氯化鋰為插層劑,可快速製備出具有小D峰/G峰比(0.02)以及大碳氧比(31.5)的石墨烯產物。

這種方法可以拓展至高質量少層2H相二硫化鉬的製備。與傳統的插層劑輔助電化學方法相比,等離子體誘導產生的大量活性粒子以及快速的電子轉移,使得插層劑輔助的等離子體液相技術剝離的產物缺陷少且不會引入額外的基團。

這種可控的快速剝離方法在製備其他各種類型的高質量二維材料方面具有潛力,並為二維納米材料的高效製備提供新策略。

論文第一作者是博士研究生黃浩。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中科院前沿重點項目、廣東省重點專項、深圳市科技計劃項目等的支持。

文章來源: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相關焦點

  • 深圳先進院建立二維材料等離子體液相製備新方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喻學鋒研究員和黃逸凡研究員合作,成功建立二維材料等離子體液相製備新方法,研究成果以Intercalator-assisted plasma-liquid technology: an efficient exfoliation method for few-layer two-dimensional materials為題發表在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國內科技期刊
  • 「科研進展」深圳先進院建立二維材料等離子體液相製備新方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喻學鋒研究員和黃逸凡研究員合作,成功建立二維材料等離子體液相製備新方法,研究成果以Intercalator-assisted二維材料是目前國際上多個學科領域的研究熱點,在柔性電子、信息能源、生物醫藥等領域具有廣闊應用前景。可控制備是實現二維材料應用的先決條件。然而,現有製備技術仍存在局限性,特別是針對不同材料及應用的新製備方法亟需開發。
  • 少層二硫化鉬製備新方法
    二維材料因其獨特的原子厚度2D層狀結構以及光電屬性而備受關注,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TMDCs),包括二硫化鉬(MoS2)、二硫化鎢(WS2)、二硒化鉬(MoSe2)、二硒化鎢(WSe2)等,因其具備最早發現的二維材料——石墨烯所不具備的可見光帶隙特性,對未來光電器件發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
  • .: 普適性機械解理技術引領二維材料研究新熱潮
    製備高質量的二維材料,特別是原子層量級的超薄材料,是開展本徵物性研究和探索新現象的基礎。隨著研究的深入,多種二維材料的製備手段逐漸發展起來,包括化學氣相沉積法(CVD),分子束外延法(MBE)、液相剝離法和機械解理法等。
  • 中國學者「吹」出二維材料製備新方法
    圖為二維材料的宏量製備領域取得新進展。(哈工大提供)中新網哈爾濱9月18日電(記者 史軼夫)有600多年歷史的中國民間藝術「吹糖人」,如今在科研領域得到「應用」。哈爾濱工業大學18日發布消息,該校威海校區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周薇薇副教授團隊在二維材料的宏量製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近年來,二維結構的納米材料由於其獨特的物理、結構特性及其在光電子、場效應管、能源轉換和存儲等領域的潛在應用,吸引了研究人員的廣泛興趣。
  • 中科院團隊成功建立二維金屬氧化物宏量製備新方法
    據中科院網站10月16日消息,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材料所(籌)材料界面研究中心在二維過渡金屬氧化物製備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以Facile Mass Production of Self-Supported Two-Dimensional Transitional Metal Oxides for Catalytical Applications(《簡易宏量製備適用於電催化應用的自支撐二維過渡金屬氧化物》)為題發表在化學領域期刊Chemical Communications (《化學通訊》)上。
  • ACS Nano | 單原子/單層二維材料:等離子體法製備二維模型電催化劑
    然而,過高的電能消耗和高昂的貴金屬催化劑材料(如鉑、銥、釕等)嚴重阻礙了電解水技術的發展。因此,開發具有高本徵電催化活性的電催化劑並理解它們的工作機理成為該領域的核心挑戰。近年來,單原子作為一種高效催化劑,具有比納米顆粒催化劑更高的催化活性和更好的穩定性,得到了廣泛的關注。
  • 深圳先進院建立二維矽納米片製備新方法並拓展其生物應用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王佳宏課題組在二維矽納米片的定向解理及生物光子學應用中取得進展,相關工作以From Octahedron Crystals to 2D Silicon Nanosheets: Facet-Selective Cleavage and Biophotonic Applications為題發表於在材料領域國際權威期刊Small上(影響因子
  • 進展|普適性機械解理技術製備大面積二維材料
    近十多年來,機械解理技術已被廣泛應用於製備各種高質量的二維材料。石墨烯、MoS2以及單層高溫超導材料Bi2212等諸多材料的本徵物理性質,都是在機械解理的樣品上觀察到。在異質結和轉角石墨烯等人造晶體中,機械解理的樣品也同樣展現出獨特的優勢。機械解理的樣品與基底相互作用弱,製備過程相對簡單,樣品質量高,這些優勢使得該方法在二維材料研究中獲得了極大的成功。
  • AM:電化學剝離層狀材料:快速高效製備二維材料的新方法
    隨著石墨烯研究的崛起,各種二維材料(包括過渡金屬硫化物,黑磷以及碳化鈦等)越來越廣泛地應用於傳感器,催化劑,能量存儲,以及多功能電學器件中。然而,這些新技術能否得到深度推廣,取決於能否大批量,低成本地獲取符合應用需求的二維材料。
  • 石墨烯的製備方法及應用
    目前有關石墨烯的製備方法,國內外有較多的文獻綜述[2],石墨烯的製備主要有物理方法和化學方法。  因以廉價的石墨或膨脹石墨為原料,製備過程不涉及化學變化,液相或氣相直接剝離法製備石墨烯具有成本低、操作簡單、產品質量高等優點,但也存在單層石墨烯產率不高、片層團聚嚴重、需進一步脫去穩定劑等缺陷。為克服這種現象,最近Knieke 等[17]發展了一種大規模製備石墨烯的方法,即液相「機械剝離」。
  • 從二維跨越到一維世界!二維材料打開了一維物理學的大門
    二維材料是伴隨著2004年曼切斯特大學Geim 小組成功分離出單原子層的石墨材料——石墨烯(graphene) 而提出的。    納米材料是指材料在某一維、二維或三維方向上的尺度達到納米尺度。納米材料可以分為零維材料、一維材料、二維材料、三維材料。零維材料是指電子無法自由運動的材料,如量子點、納米顆粒與粉末。
  • 2020版《中國藥典》│ 島津柱切換二維液相,助您輕鬆應對「0722...
    《中國藥典》2020年版《0722維生素D測定法》,保留原先的第一、二、三法外,新增加了第四法——柱切換二維液相法。 本次,小編和您一起探討新加入的第四法。  什麼是柱切換二維液相法?如果只是將部分組分導入第二維柱分析,通常又稱為中心切割二維液相法,用LC+LC表示;如果是全部組分全部導入第二維柱,通常稱為全二維液相色譜法,用LC×LC表示。
  • 段曦東:二維材料淘金者
    他在發展相對通用的化學(物理)氣相沉積(CVD)的二維材料製備方法的基礎上,通過對二維原子晶體的成核與生長的系統性研究,發展了原位改變固體源和氣相反應物的方法,在國際上率先製備了原子級薄的二維半導體橫向異質(MoS2-MoSe2和WS2-WSe2),實現了對二維材料的化學成分和電子結構的空間分布精確調控。
  • 二維超晶格材料用於高效能源存儲和轉化
    然而,將這種二維超晶格材料應用於能源存儲和轉換中的一個巨大挑戰,就是如何實現批量化製備。之前報導的應用於電子和光電子學的負載於基底上的二維超晶格薄膜大部分都是通過機械組裝或者直接外延生長獲得,但這兩種方法都不能實現規模化製備。
  • 化學氣相沉積法生長二維材料:可控制備、高質量材料及生長機理
    二維材料具有高遷移率、帶隙可調、大比表面積和原子級厚度等優點,在電子、光電子、傳感器、柔性器件等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材料的可控制備是二維材料應用的前提,化學氣相沉積(CVD)是製備二維材料的重要方法。
  • 科學網—我國新型二維材料研究獲重要進展
    本報北京8月24日訊(記者丁佳)記者今天從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獲悉,該所瀋陽材料科學國家(聯合)實驗室先進炭材料研究部任文才研究組在大尺寸高質量二維過渡族金屬碳化物晶體的製備與物性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 科學網—新方法突破等離子體製備石墨烯技術瓶頸
    本報訊(見習記者楊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夏維東研究團隊與合肥碳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提出新方法,突破了熱等離子體工藝高能耗
  • 一口氣解理40種大面積單晶二維材料!
    在基礎科學研究中,二維材料展現出了許多不同於塊體材料的新奇性質。製備高質量的二維材料,特別是原子級的超薄材料,是開展本徵物性研究和探索新現象的基礎。在諸多二維材料製備方法中,包括化學氣相沉積法(CVD),分子束外延法(MBE)、液相剝離法等,機械解理法被認為是研究二維材料本徵物性最理想的製備手段。
  • 我國科學家研究出一種分米級單晶薄膜的製備新方法
    為開闢矽基電子器件之外的新途徑,基於量子材料的新器件研究成為前沿熱點。作為量子材料的重要分支,二維量子材料厚度只有原子級且量子效應顯著,大面積、高質量的二維單晶製備是實現二維器件規模化應用的核心關鍵,然而晶格的非中心反演對稱性給二維單晶生長帶來了極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