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學段曦東教授在Nature發表研究成果:二維異質結構陣列的通用...

2021-01-15 騰訊網

來源:湖南大學官網

近日,湖南大學段曦東和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段鑲鋒作為共同通訊作者,合作報導了一種可利用金屬性過渡金屬硫化物和半導體性過渡金屬硫化物製備二維範德瓦爾斯異質結構陣列的通用合成方法,相關研究成果以題為「General synthesis of two-dimensional van der Waals heterostructurearrays」的文章在線發表在《Nature》上。

湖南大學等在《Nature》發表文章

湖南大學二維材料湖南省重點實驗室段曦東課題組的博士生李佳、楊向東,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博士生劉暘,香港理工大學生物科技應用系的黃勃龍教授是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生長過程示意圖

VSe2/WSe2範德瓦爾斯異質陣列的表徵

二維材料的應用前景非常廣闊,二維原子晶體由於超薄、免疫短溝道效應等特性成為後摩爾時代半導體材料的領跑者,發展機遇二維材料的電晶體和集成電路可能是我國解決「晶片」領域「卡脖子」問題,實現我國「晶片」領域彎道超車的一個關鍵契機。然而二維原子晶體面向電子、光電子實際應用需要實現器件的功能化和集成化,面臨一個高效、無損、可規模化材料集成的挑戰。

要實現二原子晶體在工業應用中的集成化和功能化,大規模的異質結陣列化是一種非常可行的方案。然而如何大幅提高二維原子晶體範德瓦爾斯異質結構的產量、實現異質結陣列化一直是阻礙其發展的主要困難之一。目前,製備二維範德瓦爾斯異質結構的主要方法依然是微機械剝離,這是一種無法有效提高產量的合成手段,更加難以實現面向集成電路的陣列化。

該研究成果開發了用雷射燒蝕等技術在二維半導體原子晶體基底上定點製造缺陷陣列,金屬納米片在這些缺陷點成核能壘低,優先成核。控制超薄金屬的生長條件,最終形成可控的超薄材料/原子級厚度半導體異質結陣列。這種策略適用於各種不同材料,不限於特定化學組成或晶格結構。

作為演示,研究人員利用原子精確的,接近理想的範德華界面製造出各種二維範德華異質結,包括VSe2/WSe2,NiTe2 / WSe2,CoTe2/ WSe2,NbTe2 / WSe2,VS2 / WSe2,VSe2/ MoS2和VSe2 / WS2。生長在二維半導體上的二維金屬性過渡金屬硫化物均具有可設計的周期性排列特點和可在指定區域進行調控的橫向尺寸,最終可以電晶體的溝道尺寸和調節電路的形態。

VSe2在圖案化WSe2上的成核生長機制。

VSe2/WSe2範德瓦爾斯異質結構的電子顯微學表徵

二維半導體有著超薄、對環境高度敏感的特性。因此在用傳統熱蒸發方式製備器件中的金屬電極時容易損壞原子級薄的半導體溝道材料。研究人員用二維金屬材料作為電極材料,用氣相沉積合成二維金屬納米片/二維半導體垂直異質結陣列,獲得良好的範德華電極-半導體界面。大量的原子結構表徵表明合成的範德瓦爾斯異質結具有原子清晰、接近理想的範德瓦爾斯界面,輪廓分明的摩爾超晶格結構和廣泛可調的摩爾超晶格周期尺寸。

利用這種範德華接觸製備的雙層硒化鎢場效應電晶體在溝道長度為1.8 μm時,開態電流高達900 μA/μm,這是在所有的已報導的單層或者雙層過渡金屬二硫族化合物室溫半導體器件中是最大的,為製備可與矽電晶體競爭的二維材料電晶體帶來了希望。測定得到雙層WSe2溝道場效應電晶體的半導體載流子遷移率達到137 cm2V−1s−1,而且分布很窄。

這清楚地表明製備的範德華異質結能在原子級厚度的二維新型半導體上形成高質量的電接觸。同時研究人員在連續MoS2單層膜上製備了大規模VSe2/MoS2垂直異質結陣列(>12,000個),良率達~99%。實現了二維範德華金屬/半導體垂直異質結陣列的規模化。研究成果為高性能新型器件的量產化提供了新的思路,為二維材料的發展,特別是在電子學、光電子學領域的應用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此外,用二維材料構建傳統材料所不能夠的莫裡超晶格對於探索一些基本的物理性質,包括電子學的、光電子學的、自旋電子學的及超導等性質非常重要。而目前的莫裡超晶格的構鍵主要依賴於機械堆疊法,不僅產率低,而且極難控制。該工作提高了規模製備各種二維垂直異質結陣列的能力,可以構建各種可調的莫裡晶格,為一些基本物理的探索和新型特殊功能的器件構建提供了物質基礎。

CoTe2/WSe2以及 NiTe2/WSe2的表徵

VSe2/WSe2範德瓦爾斯異質陣列的電學表徵

製備的大規模範德華異質結陣列

文獻連結:

本文無商業用途,如有侵權請聯繫小編刪除

分享科研動態(微信ID:likesci)

相關焦點

  • 湖南大學等《Nature》發文!作者曾為該校發表第一篇Science
    近日,湖南大學段曦東和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段鑲鋒作為共同通訊作者,合作報導了一種可利用金屬性過渡金屬硫化物和半導體性過渡金屬硫化物製備二維範德瓦爾斯異質結構陣列的通用合成方法,相關研究成果以題為「General synthesis
  • 湖南大學段曦東教授課題組JACS:層數可控的二維材料NiTe2的製備
    來源 | 湖南大學 編輯 | 化學加導讀近日,湖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段曦東教授課題組在在二維材料層數連續大面積調控以及層數依賴的性能調控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Synthetic Control of Two-Dimensional NiTe2Single Crystals with Highly Uniform Thickness Distributions」為題,以Article形式發表於國際權威化學期刊《美國化學會志》(J. Am. Chem.
  • 段曦東:二維材料淘金者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湖南大學首次以第一單位、通信作者單位在NSC系列雜誌(Nature、Science、Cell)上發表科研論文,可謂取得了歷史性的突破。這篇論文有兩位通信作者,其中之一是段曦東,湖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
  • 湖南大學在國際頂刊《自然》雜誌上發表研究論文
    3月11日,國際著名的頂級學術刊物《自然》(Nature)在線發表了湖南大學研究團隊的研究論文,這也是以湖南大學為第一作者和第一通訊作者單位在2020年發表的第一篇《自然》雜誌正文。這篇研究論文名為「General synthesis of two-dimensional van der Waals heterostructure arrays」,第一作者為湖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的李佳、楊向東博士(Jia Li, Xiangdong Yang)為並列第一作者。
  • 段曦東:耕耘與收穫在二維材料的世界裡交融
    湖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段曦東教授神秘的二維材料世界,吸引了全球各國的科學家紛紛投身其中,他們希望通過挖掘二維材料的潛質,拓展其應用領域。湖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段曦東教授就是他們中的一員,他帶領團隊,在二維材料的世界裡,披荊斬棘,開拓進取,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在該領域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
  • Infomat:2D金屬-半導體橫向異質結的面內外延生長
    成果介紹由於在原子薄電子學和光電子學中的潛在應用
  • 清華、北大、武大、湖大、地大1天在《Nature》連發5篇論文,牛!
    在2020年3月11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武漢大學、湖南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等高校學者在Nature 連續發表了5項重要研究成果,以下是iNature對這5篇論文進行系統介紹:清華大學:沈曉驊及尹亞飛共同通訊在Nature 在線發表論文
  • 中南大學雷永鵬團隊:連發多篇金屬電催化材料領域成果!
    近日,中南大學粉末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雷永鵬教授研究組在非貴金屬電催化材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接連發表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IF=33)、《Small》(IF=11)、《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 中南大學雷永鵬團隊:連發多篇金屬電催化材料領域成果!
    近日,中南大學粉末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雷永鵬教授研究組在非貴金屬電催化材料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接連發表在《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IF=33)、《Small》(IF=11)、《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IF=5.2)等國際權威期刊。
  • 全色雷射顯示面板的一種通用技術:有機核殼異質結印刷陣列
    撰稿人 |Chloe論文題目 | 全色雷射顯示面板的一種通用技術:有機核殼異質結印刷陣列Organic Printed CoreShell Heterostructure Arrays: A Universal Approach to AllColor Laser Display Panels作者 |Yan, Yongli*, Zhonghao
  • 南京大學研究成果在《Nature Photonics》發表
    相關成果近期以「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of a three-dimensional lithium niobate nonlinear photonic crystal」為題,發表在Nature Photonics(doi: 10.1038/s41566-018-0240-2)上。
  • 南京大學團隊取得重要進展,成果接連登上Science子刊、Nature子刊
    近日,南京大學物理學院繆峰團隊在類腦視覺傳感器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成果以&34;(基於柵極可調範德華異質結的可重構神經網絡視覺傳感器)為題於 2020年6月24日發表在《科學》雜誌子刊Science Advances上。
  • 二維材料異質結構光電器件研究取得進展
    近年來,新興的二維層狀半導體材料因其可通過厚度變化調控能帶結構,同時通過獨特的範德瓦耳斯結構實現靈活的異質集成功能設計、構築高效率的光伏單元,而成為當前的研究熱點。其中的關鍵科學問題是如何有效控制自發輻射損失,從而提高光伏單元的光吸收效率。此外,基於二維材料異質結光伏單元的效率極限及其相比於傳統半導體光伏結構是否有優勢尚不明確。
  • 盧紅斌課題組在構建交替排列的石墨烯基二維異質結構取得重要進展
    為了解決此問題,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盧紅斌課題組報告了一種基於非剝離層狀氧化石墨烯(LGO)的主客體策略,以構建由多層交替排列的石墨烯和金屬氧化物納米片組成的石墨烯基異質結構。二維排列的氧化石墨烯和開放的層內空間使LGO成為創建周期性二維宿主框架的理想平臺。
  • 研究首次證明可在二維垂直異質結中實現彈道雪崩
    但南京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王肖沐/施毅課題組與該校物理學院教授繆峰課題組密切合作,讓兩者「邂逅」,首次在二維材料垂直異質結中提出和實現一種新型PN結擊穿機制:彈道雪崩。  基於傳統雪崩反向擊穿機制的光電探測器是實現單光子探測的重要手段,目前已成為通信網絡、光譜技術以及量子通訊等應用中的核心部件。
  • 復旦盧紅斌團隊在構建交替排列石墨烯基二維異質結構獲重要進展
    二維異質結構在集成材料設計中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但目前的合成策略仍面臨著多層異質結構構建和大規模生產的挑戰。為了解決此問題,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盧紅斌課題組報告了一種基於非剝離層狀氧化石墨烯(LGO)的主客體策略,以構建由多層交替排列的石墨烯和金屬氧化物納米片組成的石墨烯基異質結構。
  • 進展 | 二維材料及異質結的高通量計算取得重要進展
    因此,探索具有優異性能的新型二維功能材料、研究其新奇物性並構築基於二維材料的新原理器件,對二維材料的實際應用具有重要意義。最近,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研究中心納米物理與器件實驗室N11組潘金波副研究員、張豔芳博士、杜世萱研究員與天普大學嚴琪閩教授等人合作,在二維層狀材料及
  • 南大成果接連登上Science子刊、Nature子刊
    近日,南京大學物理學院繆峰團隊在類腦視覺傳感器方面取得重要進展,成果以"Gate tunable van der Waals heterostructure for reconfigurable neural network vision sensor"(基於柵極可調範德華異質結的可重構神經網絡視覺傳感器)為題於 2020年6月24日發表在《科學》雜誌子刊Science Advances
  • 用於pH通用析氫反應的二維多孔磷化鉬氮化物異質結納米片
    用於pH通用析氫反應的二維多孔磷化鉬氮化物異質結納米片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2/19 16:03:10 黑龍江大學付宏剛團隊研製了用於pH通用析氫反應的二維多孔磷化鉬氮化物異質結納米片。
  • 上海科大最新《Nature》首次製備二維滷化物鈣鈦礦橫向外延異質結
    導讀:4月29日,上海科技大學兩項重大學術成果於國際頂尖學術期刊Nature同時上線。這是繼4月24日該校兩項學術成果在Science在線發表後的又一「雙發」(點此查看)。其中,二維(2D)滷化物鈣鈦礦由於其結構和組成的靈活性,使得其具有較高的光致發光量子效率、較長的載流子壽命和擴散長度,以及顯著的光電可調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