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紅色革命教育基地巡禮第10站丨橫山起義總指揮部舊址

2020-12-03 澎湃新聞

榆林紅色革命教育基地巡禮第10站丨橫山起義總指揮部舊址

2019-06-10 16: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橫山起義總指揮部舊址

橫山起義總指揮部舊址,坐落在波羅古堡參將府院內,位於縣城北部約21公裡處。波羅古堡是明代長城沿線設防的三十六營堡之一,位於無定河南側,背靠橫山山脈,與毛烏素沙漠、鄂爾多斯草原相望,自古以來是兵家必爭之地,在陝北軍事史上擁有特殊的地位。1946年10月13日,在中共中央和毛澤東的指導下,由中共中央西北局書記習仲勳直接策劃和組織,國民黨陝北保安副指揮官胡景鐸將軍率眾在橫山波羅、石灣、高鎮等地發動起義,並取得成功。橫山起義是大革命失敗至西安解放之前,陝西境內人數最多、規模最大、最為成功的一次起義,它是中國共產黨「統戰工作的典範」,習仲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所表現出的高超的領導才能和卓越的政治智慧,對做好新時代統戰工作、凝聚民族復興強大動力具有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橫山起義

▲橫山起義時西北局駐地舊址

1946年,全面內戰爆發前,毛澤東指示中共中央西北局,要加強邊區北線工作,目標是榆橫地區,為以後的自衛戰爭取得迴旋餘地。時任中共中央西北局書記的習仲勳,根據中央軍委和毛澤東的指示,先後在西北局機關和綏德分區機關所在地主持召開會議,研究部署北線備戰工作,成立了以王世泰、張仲良為政治委員的北線作戰指揮部。同時又派綏德分區地委統戰部副部長師源,利用他同胡景鐸是同鄉和同學的便利,赴橫山縣波羅堡面見思想進步的國民黨陝北保安指揮部副總指揮胡景鐸,轉達毛主席和習仲勳希望他率部起義的意向。胡景鐸素有民族主義思想,長期積極靠近共產黨,參加抗戰,表現英勇,對國民黨內戰政策,排除異己十分不滿。胡景鐸表示堅決跟共產黨走,願意將隊伍拉到解放區去,要求西北局派人幫助他組織起義。

師源返回後,習仲勳聽取了他的匯報,並召集綏德地委常委會議專題研究策動胡部起義問題。決定在胡部先建立黨的組織,作為起義的核心力量,制定了「建黨建軍,準備力量,長期隱蔽,待機而動」的工作方針。據此,西北局書記習仲勳接受胡景鐸為特殊黨員,入黨時間為1946年7月1日,無預備期,入黨介紹人習仲勳、師源、範明。之後,秘密發展張亞雄、徐秀歧、楊漢山、李振華、姚紹文、丁彥榮等入黨。並先後派王玉、王直、任強、孟長海、楊萬軍、朱光等30多名軍事幹部打入該部,協助工作。

1946年7月1日,西北局常委擴大會議決定及時組織橫山起義。毛澤東聽取匯報後,立即予以批准,並指示邊區部隊趁勢發起榆橫戰役,相機奪取榆林城。

▲1946年10月,胡景鐸舉行橫山起義通電

(《解放日報》1946.10.23)

10月12日晚,胡景鐸按照預定計劃,在波羅堡指揮部隊控制全城,把妨礙起義的頑固分子全部軟禁,逮捕堡內所有反動地方頭目。13日,他親率600多名官兵到城外,迎接解放軍入城。12日夜,橫山石灣的國民黨駐軍保九團一大隊官兵,在上校團附張亞雄、少校軍需主任範之英和機槍中隊上尉隊長徐秀歧的領導下,將所有抵抗分子全部繳械,宣布起義。13日晚,綏德軍分區一個營從石灣進抵高鎮外圍。駐守高鎮的保九團中校團附秦悅文接到胡的密信,宣布起義。14日凌晨,秦悅文與大隊長吳鳳德集合各據點700餘人,迎接解放軍入寨。高鎮起義後附近的海流兔廟、五龍山、韓家岔等小據點駐軍相繼宣布起義。

與此同時,根據毛澤東的指示,邊區主力部隊亦在北線和東線採取軍事行動。13日一舉掃清外圍據點,攻佔鎮川堡、魚河堡。14日,中共中央、西北局發出賀電祝賀橫山起義成功,並任命胡景鐸為西北民主聯軍騎兵第六師師長,李振華、姚紹文為正副參謀長,範明、師源為政治部正、副主任,張亞雄、魏茂臣、楊漢三分別為團長。

▲起義部隊在波羅

10月下旬,胡景鐸率起義部隊集結武鎮進行整編。11月4日慶祝西北民主聯軍騎兵第六師成立大會在武鎮舉行。賈拓夫代表西北局、邊區政府、邊區參議會及群眾團體到會祝賀。

12月17日,胡景鐸奉命率騎六師2100餘官兵開赴延安,22日下午到達,受到西北局、邊區政府、陝甘寧晉綏聯防司令部、西北財經辦事處及延安市黨政軍民代表的列隊歡迎。24日,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彭德懷、習仲勳、王世泰等領導接見了騎六師幹部。

國家▲1946年11月29日,胡景鐸師長動員部隊南下延安,保衛黨中央。

國家▲1946年12月17日,騎六師高舉著「向毛主席、朱總司令致敬」的橫幅向延安前進。

▲西北局領導接見騎六師的領導幹部

解放戰爭初期發生在陝甘寧邊區北線的橫山起義,是毛澤東領導的由習仲勳主政的西北局成功策動和組織的一次較大規模的國民黨部隊反蔣武裝起義。這次起義解放了無定河以南30多個城鎮、12萬人口、5000平方公裡的廣大地區,不但減輕了北線國民黨軍隊對陝甘寧邊區的威脅,也粉碎了國民黨軍隊企圖三面夾擊陝甘寧邊區的陰謀,為後來中共中央轉戰陝北提供了較大的迴旋餘地,在政治上和軍事上產生了重大影響。

關於二十二軍的歷史淵源

二十二軍始建於井嶽秀之手,1930年蔣介石將井部隊改編為中央軍第八十六師,1936年井嶽秀身亡後其部將高雙成接任。抗日戰爭時期,蔣介石任命鄧寶珊為晉陝綏邊區總司令,駐榆林指揮第八十六師;1940年,鄧寶珊將綏遠抗日前線的五個遊擊大隊整編成立了騎六師,任左世允為師長,胡景通為副師長,又擴編陝北保安隊,由胡景通任指揮官;後國民政府批准晉陝綏邊區成立二十二軍編制,高雙成任軍長,下轄八十六師、騎六師陝北保安隊三個團。1945年5月初,胡景鐸率領近千名官兵到達陝北橫山波羅鎮陝北保安指揮部,正式任副指揮官。

國家▲第二十二軍部分將領合影(前排左二左世允,後排右二胡景通)

國家▲第二十二軍幹部培訓班第四期騎兵隊畢業紀念

▲大美榆林

來源:微信公眾號「榆林黨建」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匯聚愛心力量,紅色公益行走進橫山
    中國知青網理事長、周恩來侄子周秉和,西安市延長商會副會長雷林田,優學教育教研總監王達,空中商學院主席單位、步長製藥區域總監王鵬傑,榆林僑聯副主席高軍強,西安市橫山商會副會長、陝西省鴻順建築集團總經理姚迎,西安市橫山商會副會長、陝北綠化有限公司總經理米生文等出席了儀式。
  • 守護紅土地的歷史根脈——關於江西軍地合力做好革命文物保護的...
    江西革命文物資源豐富,據統計,截至2019年底,全省不可移動革命文物數量2960處,可移動革命文物38167件/套。340處革命紀念館、革命舊址被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其中國家級19個,省級47個,形成了國家、省、設區市、縣四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網絡。數量多、分布廣、類型豐富,是江西革命文物的主要特點。
  • 重慶移動與紅巖聯線共建紅色文化教育基地
    本報訊 日前,中國移動重慶公司與重慶紅巖聯線文化發展管理中心(以下簡稱「紅巖聯線管理中心」)共建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合作協議籤字暨揭牌儀式在紅巖革命紀念館舉行。中國移動重慶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尹顯智,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楊永,紅巖聯線管理中心黨委副書記、主任馬奇柯,黨委委員、副主任雷瑩出席儀式,籤署合作協議並為「中國移動通信集團重慶有限公司紅色文化教育基地」揭牌。
  • 「讀城」紅色四日路線|深入探尋文化,挖掘紅色印記
    :東山風動石旅遊區(東山保衛戰烈士陵園)—詔安九侯山景區(烏山革命紀念館),約42公裡成都—龍巖:成都—中央蘇區紅色交通探奇旅遊線路入閩第一站(永定區城郊鎮·伯公凹)—中央紅色交通線紀念館—交通大站(永定區金砂鄉·閩西臨時特委成立舊址—崇德樓、閩西蘇區交通大站—背頭窠、閩西工農通訊社舊址永昌樓)—交通線中站(永定區合溪鄉·孟良公祠、毛澤東故居師儉樓)—紅色太拔(上杭縣太拔鎮
  • 史勝英:「執筆為劍」的「橫山論劍」
    橫山,這座位於山東省日照市莒縣小店鎮的紅色革命山脈,它雖不算高大峻峭,卻有著眾多紅色印跡,如橫山抗日革命根據地舊址、大眾日報社舊址、華東軍工部第五兵工廠舊址、利民醫院舊址等,在戰爭年代素有魯東南「小延安」之稱。
  • 國家公布的江西11個35處紅色旅遊經典景區,贛鄱沃土的閃光足跡
    紀念館的前身為「江西大旅社」,1927年7月下旬,參加起義的部隊包租下這幢旅社,在「喜慶廳」召開會議,成立了以周恩來為書記的中共前敵委員會。8月1日中國共產黨發動了南昌起義,後又多次在此舉行會議,成為領導起義的指揮中心。紀念館管理的舊址有:南昌八一起義總指揮部、賀龍率領的第二十軍指揮部、葉挺率領的第十一軍指揮部、朱德創辦的軍官教育團和朱德舊居等5處。
  • 楊斌:厚植韶關紅色基因,開啟幹部教育培訓新篇章
    今日,小編繼續在省情公眾號上刊發廣東南嶺幹部學院副校(院)長楊斌的專題報告《厚植韶關紅色基因,堅守初心使命》。廣東南嶺幹部學院副校(院)長楊斌,介紹了學院依託豐富的紅色資源開展幹部教育培訓的做法,對如何厚植韶關紅色基因、走好新時代長徵路提出了建議。
  • 榆林橫山「曹毛牛」涉黑案二審宣判,獲刑十八年!
    榆林橫山「曹毛牛」涉黑案二審宣判,獲刑十八年!榆林橫山
  • 中華中醫藥學會繼續教育分會開展「重走革命老區,感悟紅色文化...
    中華中醫藥學會繼續教育分會開展「重走革命老區,感悟紅色文化」主題黨日活動 2020-09-03 15: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慶獻禮丨地圖文化之旅——梧桐樹下的紅色印跡(二)
    國慶獻禮丨地圖文化之旅——梧桐樹下的紅色印跡(二) 2020-10-02 08: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輝煌「十三五」譜寫新篇章|湖南:薪火相傳 讓紅色基因煥發時代光芒
    同時,還大力推進統籌推進革命文物資源普查與研究、申報、認定等工作,進一步摸清全省紅色「家底」。目前,全省已查明的不可移動革命文物達1700餘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9處,革命博物館紀念館66家;各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470餘處,數量居全國各省區市第一。郴州市汝城縣文明瑤族鄉沙洲村「半條被子」的故事廣為流傳。
  • 快到百色打卡紅色之旅,還能將秋日美景盡收眼底!
    這裡山川秀麗,擁有眾多令人神往的旅遊資源:世界上最大的天坑群景區——樂業縣大石圍天坑群、中國單級落差最大的瀑布——靖西通靈大峽谷瀑布、壯瑤苗等少數民族風情等等;這也是一座英雄的城市,紅色基因印刻於百色,鄧小平在這裡發動和領導了百色起義,無數的革命先烈和英雄也在此孕育。尋找秋色,探訪初心,打卡百色!
  • 榆林驚現一隻怪鳥 長的像貓頭鷹卻有著長長的耳朵
    戳藍字「榆林播報」關注我們哦!
  • 白銀有色:把紅色基因代代傳承 讓紅色土地熠熠生輝
    新中國成立後,甘肅建成了新中國第 一個石油化工基地、*早的有色金屬基地、*大的衛星發射基地。這些獨特的紅色地標,是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為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矢志奮鬥的歷史見證。紅色文化獨樹一幟、特色鮮明。
  • 神木沙峁鎮:耕植紅色沃土 建設綠色家園
    這裡有神府紅軍革命紀念館、沙峁革命烈士紀念塔、賀龍120師師部駐地王蒼塔河防司令部、菜園溝十八烈士慘案紀念地等10多處革命舊址,王兆相、劉惠軒等一批革命先驅曾在這裡進行早期革命,同時也湧現出了像紅軍媽媽王補梅等一大批英雄群眾,他們譜寫了波瀾壯闊的史詩,讓紅色革命精神在沙峁這片土地上源遠流長。
  • 長興:全縣首個黨外知識分子思想教育基地揭牌
    浙江在線-長興新聞網訊(記者 潘飛)日前,全縣首個黨外知識分子思想教育基地在泗安鎮長潮岕村揭牌成立。  長潮岕村是打響長興抗日戰爭第一槍的地方,同時也是80年前中共長興縣委第一次黨代會召開的地方。
  • 煙臺研學團走進戰場泊紅色教育基地
    29日上午,在郭城鎮戰場泊紅色教育基地,來自煙臺南山路小學、毓璜頂小學等學校的34名學生換上戎裝,參加為期1天的紅色研學活動。小學生們參觀了許世友在膠東紀念館,在講解人員的介紹下,學生們從「傳奇許世友」、「軍民血肉情」、「膠東子弟兵」三個主題,全面了解了許世友在膠東的戰鬥足跡。
  • 許昌:建好紅色基因庫 凝聚團結奮進心
    寒冬時節,許昌市各處革命遺址人潮湧動:長葛市八七路上的中央河南調查組舊址內,參觀學習者一撥接一撥;襄城縣第一個中共黨組織龜山黨支部遺址前,每天都有許多黨員幹部前來追尋先烈足跡、聆聽先烈故事、接受紅色洗禮……  「第二批主題教育開展以來,許昌市已有300個單位1萬餘人次到市黨史黨建館參觀學習、
  • 重溫紅色足跡 感悟革命情懷
    重溫紅色足跡 感悟革命情懷 2020-07-31 18: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