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聯軍火燒了圓明園為何長期不認為自己有罪,原來是為這個事?

2021-01-19 竹風墨語

在火燒圓明園前夕,英法與清政府的戰爭已經結束,只等雙方正式籤約。為什麼後來會火燒圓明園呢?據說這和戰俘有關。英法長期以來不認為自己有罪,原因是清政府虐待、虐殺戰俘在先,他們只是報復。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1860年9月22日,英法收到恭親王奕訢發來的照會,說他受命為全權欽差大臣,要求英法停火。英法回應,不放回俘虜就不能停火(這些俘虜大多是被清政府扣押的談判代表),更不能恢復談判。恭親王表示,所有的俘虜都平安,但要等到和議達成後才能釋放他們。英法不同意,回應如果中方能在三天內交回俘虜,就願意在和約上簽字,否則如果英法繼續向北京挺進,是不違反國際法的。如果當時恭親王作出讓步,就算不能避免繼續戰爭,可能也就不會發生火燒圓明園的事情了,但當時的清政府,眼中並沒有國家利益這個概念,只講究「不失國體」,也就是政府不能丟臉,因而堅持不肯先交回俘虜。

當時,英方隨軍翻譯巴夏禮,也被清政府用計俘虜了。可是,英方並不怎麼擔心,因為他們相信巴夏禮的才幹和能力,認為巴夏禮一個人就頂一支軍隊。但是法軍認為,發動攻擊是救出這些人質的最好辦法。

巴夏禮得以釋放後,曾向英法和全世界講述了他當俘虜時的經歷,據他所說,他體驗到了東方的特別刑罰。他說中國人教訓他的方式,就是讓人摁著他的頭,在地面上連續磕響頭。巴夏禮抗議說:」我是談判人員,打著休戰白旗從你們防區經過的,且得到過你們明確承諾,給予通行安全。

你們現在為什麼不守信用呢?」清政府的代表沒有理會,捻住巴夏禮的頭,又是一頓猛磕。

英法於是繼續北進,前方炮聲響了,清政府於是命人把一批俘虜裝到車上,送往北京。中國的車子沒彈簧,所以俘虜們很不舒服,而且他們的手上被勒了皮繩,這樣子坐在車上顛得東倒西歪,也不能用手扶,滋味可想而知。這些養尊處優慣了的白人哪裡受過這種罪,自然視此為虐待。

巴夏禮和當時英國統帥額爾金的私人秘書洛奇都被關到了刑部大牢。洛奇在出獄後,曾寫過回憶錄,說自己最擔心的是捆在手上的皮繩,那皮繩用水溼過,而且越勒越緊,勒幾天手腕處即開始腐爛並且生蛆。

巴夏禮和一幫中國囚犯關在一起,有意思的是,刑部給他定的罪名居然是「謀反」。清政府竟然把外國敵人當自己臣民來定罪,這在世界上恐怕都是絕無僅有的。審訊時,對他也不算太狠,雖然威脅說要砍他的頭,但最多是拉著他的頭髮或者耳朵在地上拖來拖去。從中國的刑罰史來看,這種審訊還算是比較溫和的,並不算特別虐待。

其他俘虜被關在了圓明園,據說皇帝曾秘密審訊過他們。被關在圓明園的俘虜就慘多了,他們雙手被捆,整日下跪,三天水米未進,手腕處被皮繩勒得腐爛了,生出蛆蟲。據後來得以生還釋放的人回憶說:「當時被俘虜的人,包括《泰晤士報)記者鮑爾比,他在第四天死去,屍體在牢房裡放了三天都沒人管,後來被扔到野外,讓狗吃了;另一個人手腳被勒得生出了蛆蟲,他看著蛆蟲在身上蔓延,覺得既噁心又害怕,於是在精神錯亂中死去;一位法國人,蛆蟲進了他的嘴巴、耳朵、鼻子,也瘋掉了:有個活下來的人居然還在獄中數蛆蟲。」

到了9月13日至16日,在英法的強烈要求下,清政府迫於無奈,陸續把俘虜放還。但英法聯軍一看這些俘虜就火了:總共俘走39人,活著回來的只有19人。有些人的屍體被大卸八塊,還有些人腐爛得已經認不出了,還有些人根本就找不到屍體了。再聽聽活下來的人添油加醋的描述,更是讓這些高傲的白人怒不可遏。

於是,英法召開了會議,都同意要懲罰清朝「這個野蠻的政府」。按照西方的遊戲規則,也就是萬國公法規定,凡使臣性命不保,它日城破,可以雞犬不留。但在到底如何懲罰上,英法產生了分歧。

英國額爾金認為,這些可憐的俘虜是在圓明園內受到虐待的,那麼就必須將這個園子夷為平地。英國另一個建議就是,由中國政府出錢,在天津設立紀念碑。用滿文、英文、法文刻上清政府認罪的碑文,然後由清方大臣護送死者屍體到天津參加揭幕儀式。

法國提出了反對意見,首先,圓明園沒有設防,屬於非交戰區,燒圓明園屬於無益之報復。另外,立碑一事實施起來也很困難,清政府驕傲慣了,受不得這等侮辱,刺激得太過分,說不定會影響談判。再者,真要報復,最好的方法就是燒北京的皇宮,這比燒一個園子更讓清朝統治者丟臉。

額爾金不同意燒皇宮,但最後他堅持要燒圓明園。於是,10月16日,英方向清方提交最後通牒:一是拆毀圓明園,二是賠償被虐待致死的英方人員補恤金30萬兩。第二天,又追加了一條,將虐待俘虜的清方官員嚴加治罪。 火燒圓明園在世界上引起了軒然大波,但額爾金認為他燒得有理,原因就是這些戰俘手足捆綁,三天不進飲食,受到了野蠻對待。據說額爾金火燒圓明園的動力,很大程度上是源於《泰晤士報》記者鮑爾比的受虐致死。當時英國媒體將此事在國內公布後,引起英國人的憤怒,都要求報復中國皇帝。

關於火燒圓明園的原因,我們都解釋為「弱國無外文」、「落後就要挨打」,這沒錯。英法聯軍的強盜行為是主要原因,但當時清政府在戰俘問題上處理不當,也是一個誘因。說到底,這是由於,在幾千年的封建社會裡,統治者草菅人命是常事,認為死幾個人不算什麼,因此對這些戰俘也處理得很隨意。結果沒有想到,當時的西方人早已有了所謂「人權」這個概念。當然這個人權是加引號的,強盜的邏輯很簡單,找藉口掠奪是他們的生存發展之道,再加上「敵強我弱「,於是,悲劇的發生就是必然的了。

相關焦點

  • 圓明園被英法聯軍毀於一旦,專家修復過程中卻激動不已
    清朝國力的孱弱引來的西方列強的注意,在一次次的試探之後,他們露出了自己的獠牙,對中國展開了侵略,其中以英法聯軍為首的八國聯軍更是攻入了紫禁城,對城中的一切東西都下手了,其中就包括了圓明園。    圓明園遭遇了一場前所未有的災難,萬園之園毀於一旦,裡面的珍寶被英法聯軍洗劫一空,能帶走的全帶走了,不能帶走的全部就地砸碎了,堅決不願意把這些好東西再留在中國
  • 被火燒毀的圓明園,曾經有多壯麗?英國一張圓明園照片價值百萬
    引言: 八國聯軍侵華,並沒有犯下太多罪行,他們從沿海打到內地,所到之處都是和平的硝煙,並沒有從一開始就燒殺搶掠,依然保持自己紳士的一面。但到了北京後,因為種種原因,讓他們拋棄紳士的外衣,化成野獸,開始燒殺搶掠,也造成了百年悲劇,圓明園被英法聯軍燒毀,而當時因國內國情,並沒有留下曾經的照片。
  • 英法聯軍攻入圓明園,士兵拿走不起眼物件,如今價值1.6億
    英法聯軍攻入圓明園,士兵拿走不起眼物件,如今價值1.6億 英法聯軍攻入北京之後,他們來到圓明園都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後來英法聯軍在上級的縱容和默許下,將園中的稀世珍寶全部洗劫一空,並且將這些珍貴的寶物全部用火車拉回自己的國家,當時有一個士兵叫做戈登,他從圓明園中拿走的一個不起眼物件,在一百多年後竟然拍賣出了
  • 為什麼不修復圓明園呢?
    不少人一直有個疑問,我們已經數位技術復原了圓明園原來的面貌,為什麼不再重建圓明園呢?一切還得從源頭說起。1860年,英法聯軍直撲圓明園,法軍司令孟託邦說:「予命法國委員注意,先取在藝術及考古上最有價值之物品。予行將以法國極罕見之物由閣下以奉獻皇帝陛下(拿破崙三世),而藏之於法國博物院。
  • 聯軍侵華鐵證重見天日,圓明園罪行板上釘釘
    1724年,經雍正皇帝批准,圓明園擴建工程正式開始。短時間內,大量石材、木材被紛紛運至圓明園,以紫禁城為藍本進行仿製。而在仿製中,圓明園的設計師與無數巧匠,除了打造出大量頗具中國元素的園林景觀與亭臺樓閣外,還汲取西洋文化,融合西方元素設計建造出了恢弘的歐洲園林。
  • 圓明園被燒之前的照片在英國拍賣,實在是太美了,為何不修復呢?
    在清朝時期,有一座著名皇家園林被稱為圓明園,位於北京西北郊,組成圓明園有三部分,分別是圓明園,長春園以及萬春園,經過150多年的創建和經營,精美的建築景群和傑出的營造技藝,再加上豐富的文化收藏享譽全世界,曾經被法國作家維克多雨果稱為「理想與藝術的典範」,可是清末時期,在八國聯軍的燒殺搶掠之下毀於一旦
  • 1900年代的圓明園:慈禧曾挖材料建頤和園,1900年被清軍自己洗劫
    1900年代詹布魯恩拍攝了一組圓明園殘跡照片,這是離1900年圓明園再次遭到破壞後最近的照片記錄。可以看到很多建築框架還在,經過民國後,建築殘骸就大為減少了。圓明園方外觀遺蹟,這張照片拍攝時候方外觀兩邊樓梯的西洋石橋還在,照片拍攝不久,樓梯就被拆毀,西洋石橋被燕京大學運走。
  • 《圓明園的毀滅》教學設計
    三、教學過程:(一)導入1.播放火燒圓明園的片斷。2.同學們知道片中被火燒掉的是什麼地方嗎?這節課我們來學習《圓明園的毀滅》。板書課題。3.對於圓明園,你了解多少?學生交流課前通過讀課文和查閱資料了解到的關於圓明園的情況。師小結:圓明園佔地月347公頃,有640個足球場那麼大。
  • 鮮為人知的冷歷史:用生命保護圓明園的,竟然是二十多名太監!
    相信大家小時候一定看過《火燒圓明園》這部電影,也有很多朋友和小編一樣,去圓明園現場感受過現場濃厚的歷史氛圍。置身圓明園的斷壁殘垣之中,仿佛當年三天三夜的大火就在眼前。中國無數的文明國寶,在這場大火中淪為灰燼,這處秀麗園林,已被毀壞得滿目狼瘡。
  • "我參加了一個狂歡"英法聯軍家書曝光洗劫圓明園細節
    10月21日 ……周四我參加了一個「毀燒圓明園」的狂歡活動。圓明園離我這兒大約有四英裡,其中一部分優雅地坐落於山坡上,融入壯麗的山色中。不同於一切歐洲宮殿的風格,它由一大群散落山腳平原的樓閣組成,無邊無際。
  • 經過160年,馬首回歸圓明園
    正覺寺位於圓明園三園之一的綺春園的正南部,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時,因北牆外的一條小河擋住了瘋狂的火舌,倖免於難,部分建築和古樹留存至今。所以,正覺寺成為馬首銅像展示場地,文物建築文殊亭作為馬首展區。隨著馬首銅像入藏圓明園,目前已有包括牛首、猴首、虎首、豬首、鼠首、兔首在內的七尊圓明園流失獸首銅像通過不同方式回歸祖國。
  • 圓明園被毀150年後,國家決定修復,專家卻有意外收穫
    歷史家的職責是要確切、真實、不感情用事;無論利誘威脅,無論憎恨愛好,都不能使他們背離真實。尤其是在我國非常著名的圓明園,更是遭到了殘酷侵略者的破壞。我們的後人沒能親眼目睹圓明園的美麗和壯美,但在圓明園模擬復原的畫面中,我們卻能看到它的壯麗和威嚴。圓明園的存在是一件非常宏偉的藝術品,圓明園的建築風格是其他建築無法比擬的。這座宏偉的建築本應綻放出它的光芒和風採,卻被殘酷的侵略者摧毀。據有關史料記載,英法聯軍入侵頤和園時,不僅破壞了建築,還搶掠了許多文物。
  • 闊別160年,馬首回歸圓明園|十二生肖|馬首|中國國家博物館
    1860年,英法聯軍侵入北京,在兩個多月的時間裡燒殺搶掠,無惡不作。後來聯軍佔領了圓明園,並在園中瘋狂劫掠金銀財寶和藝術珍品,很多帶不走的就直接破壞毀掉,園中大約150萬件的奇珍異寶被搶走,英軍將領額爾金更是下令放火燒毀圓明園。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圓明園及附近的清漪園、靜明園、靜宜園、暢春園及海澱鎮均被燒成一片廢墟,近300名太監、宮女、工匠葬身火海。
  • 全套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人身"精仿像亮相(圖)
    資料圖片  中新網南京4月23日電(牛莉)全套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人身」精仿像二十二日在江蘇句容舉行竣工儀式,並通過專家驗收,即將與世人見面。  據資料記載,「十二生肖獸首人身」像原是圓明園海晏堂前的扇形水池噴水臺上的噴泉形象,是由義大利籍傳教士郎世寧設計的一座兼容東西方風格的「獸首人身水力鍾」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些獸首人身像,頭部為銅質,身軀為石質,以盤坐之態作半月形分列噴泉左右,各銅像會按其所代表的十二個時辰,依次輪流噴水報時。
  • 此國寶是圓明園景泰藍精品,卻成法國皇宮私藏,今遭偷竊下落不明
    圓明園是中國人心中永遠的痛,這是因為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犯下滔天罪行,使得中國這座世界名園毀於一旦,更有甚者,大量的中國精品文化,被侵略者瓜分,成為別國的皇宮的裝潢和博物館的收藏,這都是清王朝無能所造成的。
  • 奕訢曾如何應對英法聯軍逼近北京:攻擊香港
    她不僅要讓自己成為皇后,還要讓自己的兒子成為皇帝。沒有想不到,只有做不到。她要美貌有美貌,要才氣有才氣,憑藉這兩個女人無堅不摧的武器,她一路百米衝刺,短短十四年間,就做到了皇后位置。這麼一個要強的女人,如果生出的兒子不是皇帝,她當然不會答應。    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她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兒子成為皇長子,因為在封建時代,皇儲的首選人一般都是皇長子。
  • 慈禧有一幅無名「鬼畫」,因太詭異被八國聯軍無償歸還,網友:不敢久看
    1898年,光緒帝推出了戊戌變法,慈禧太后為了保住自己的勢力鎮壓維新運動,將光緒皇帝軟禁起來,但是慈禧太后的勢力不足以將光緒皇帝鎮壓住,她又害怕其他國家利用這件事  1900年,義和團運動成為八國聯軍清華的重要火線,八國聯軍借鎮壓義和團的名義,來到中國,侵略中國,打壓中國。  1900年8月14日,北京已經淪陷,被其他國家佔領,他們殺人放火,燒殺搶劫,紫禁城、頤和園被搶得一片狼藉,「萬園之園」的圓明園被英法聯軍放火燒之後,已經完全不能復原,我們現在看到的圓明園都是殘骸,損失如此嚴重,還被迫籤訂了《辛丑條約》。
  • 我國東海打撈4艘英國沉船,全是圓明園文物,英國卻厚著臉皮討要
    在這樣的情況下,舉世聞名的圓明園遭到了兩次破壞,就是這兩次劫掠事件,導致璀璨奪目,珠寶琳琅的圓明園如今只剩斷壁殘垣,而且這火燒圓明園在狹義上指焚燒圓明園,廣義概念不僅只是圓明園一處遭到毀滅性破壞,當初的皇家園林幾乎都遭到了劫掠。第一次破壞是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英法聯軍入侵北京期間,第二次破壞是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時入侵北京期間,兩次火燒圓明園,這都是為了掩蓋他們在圓明園犯下的罪行。
  • 裸露的白骨滴血的記憶--圓明園重現百年前恐怖夢魘
    9月27日是圓明園考古發掘現場對公眾開放的第一天。考古專家經過5個月的發掘,終於使得英法聯軍141年前劫毀文明的罪證大白於天下。  裸露的白骨  燦爛的秋陽之下,黯淡紅黑的焦土和崩裂剝落的磚瓦裸露無遺,精雕細鏤的須彌座輕觸即要碎裂,在路邊,殘存的過火樹樁和柱礎中炭灰重重。
  • 保護珍貴文化遺產 圓明園和它的十二生肖
    保護珍貴文化遺產 圓明園和它的十二生肖時間: 2013-01-07責任編輯: 白水旅遊_中國網 【點睛】近日,年逾六十的成龍大哥帶來了他最新出演的第101部作品《十二生肖》,這部成龍自導自演的《十二生肖》被認為是今年賀歲最具賣相和商業氣質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