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衛星不穩定性或可預測胃癌治療效果

2020-11-26 騰訊網

最近一篇關於腫瘤微衛星不穩定性( MSI )與 PD-L1 狀態對胃癌影響的研究發表在 Annals of Surgery 上,為 II/III 期胃癌的治療提供了更好的指導及臨床意義。

MSI 狀態和 PD-L1 表達的臨床結果因腫瘤類型而異。MSI-H 型胃癌,一種獨特的分子胃癌亞型,已被報導具有與結腸癌相似的臨床結果:MSI-H 可以作為預後良好的標誌物,預測化療沒有益處甚至是負面影響。

關於 PD-L1,其在黑色素瘤,腎細胞癌,而非小細胞肺癌等腫瘤細胞中的表達預後不良相關,可能是因為 PD-L1 的表達被認為與宿主免疫反應衰竭有關。

相反,對結腸癌和胃癌的回顧性研究發現了相互矛盾的結果,不同的研究表明 PD-L1 的表達與預後相關,但是說法並不一致。

參與 CLASSIC 試驗的每個機構都被要求提供福馬林固定、石蠟包埋 (FFPE) 匹配的腫瘤和相鄰的非腫瘤性黏膜樣本塊的樣本,以及先前參加試驗的患者的臨床信息。

MSI 狀態確定

因為 MSI-Low 和 MSS 腫瘤表現出相似的臨床特徵,這些表型在我們的分析中組合為 MSS。

結 果

MSI-H 和 PD-L1 表達的患病率及相關臨床特徵。

在參加 CLASSIC 試驗的總共 1035 名患者中,來自 7 個參與機構 637 名患者的 FFPE 樣本和臨床信息集中在延世大學醫學院處理。

其中,可獲得 MSI 和 PD-L1 狀態分別為 592 和 582 例。比較 CLASSIC 試驗的整個隊列和本研究的隊列在臨床特徵或估計的 5 年 DFS 方面沒有差異。

MSI-H 腫瘤 40 例 (6.8%),其中腫瘤細胞表達 PD-L1 陽性 16 例 (2.7%),基質免疫細胞表達 PD-L1 陽性 165 例 (28.4%)。

比較 MSI-H 和 MSS 腫瘤患者的臨床特徵,發現 MSI-H 與年齡較大 (平均年齡 61.7vs55.7 歲;P = 0.002)、胃竇部位多 (77.5%vs56.0% P = 0.008) 和組織分型腸型 (60.0%vs35.1%;P = 0.002) 有關。

根據 TPD-L1 狀態分組,兩組在臨床特徵上沒有觀察到明顯的差異 。

MSI、TPD-L1 和 SPD-L1 狀態之間的關聯

在 543 例 MSS 患者中 13 例 (2.4%) 和 39 例 MSI-H 患者中 3 例 (7.7%)TPD-L1 陽性。然而,頻率的差異在統計學上沒有顯著意義 (P = 0.085;表 2)。MSI-H 腫瘤 Spd-L1 陽性率明顯高於 MSS 腫瘤 (56.4% vs 26.3%;P = 0.001)。

幾乎所有 TPD-L1 陽性患者都有 Spd-L1 陽性:16 例 TPD-L1 陽性患者中只有 1 例 Spd-L1 陰性 (P

根據 MSI、tPD-L1 和 sPD-L1 狀態進行預後

總體而言,MSI-H 腫瘤比 MSS 腫瘤與更好的預後相關 (估計 5 年 DFS:84.8% vs 60.7%;P = 0.003)。

TPD-L1 陽性和 TPD-L1 陰性腫瘤患者的估計 5 年 DFS 率分別為 81.3% 和 62.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 = 0.144;efig.1B)。

sPD-L1 陽性的患者預後明顯好於 Spd-L1 陰性的患者,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估計的 5 年 DFS 分別為 71.0% 和 59.9%;P = 0.011,Efig.1C)。

在多變量分析中,不僅 MSI-H[HR 0.301(0.123-0.736),P = 0.009],而且 sPD-L1 陽性狀態 [HR 0.714(0.514-0.991),P = 0.044] 也是獨立的預後因素,如接受化療,年齡,腫瘤分級,和 TNM 階段 (表 3)。

由於 MSI-H 和 sPD-L1 陽性均與良好的預後相關,因此根據相關 MSI 和 sPD-L1 表達狀態來評估生存期。

無論 sPD-L1 表達狀態如何,MSI-H 與預後良好有關 (估計 5 年 DFS:Spd-L1 陰性組和 sPD-L1 陽性組分別為 87.8% 和 86.4%;P = 0.855)。然而,在 MSS 胃癌中,sPD-L1 陽性比 sPD-L1 陰性與更好的預後相關 (估計 5 年 DFS:68.6%vs58.7%;P = 0.036)。

根據 MSI 和 sPD-L1 狀態對輔助化療的反應

在 MSI-H 胃癌中,輔助化療的益處並不明確 (估計 5 年 DFS:手術加化療組和單純手術組分別為 83.9% 和 85.7%;P = 0.931)。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在 MSS 胃癌組中,接受化療的患者的預後明顯好於僅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 (估計 5 年 DFS:66.8%vs54.1%;P = 0.002)。

由於 MSS 胃癌的預後因 sPD-L1 表達狀態不同而不同,因此我們評估對輔助化療的反應是否也根據 MSS 胃癌中 SPD-L1 表達狀態不同而不同。

與 MSS 胃癌組 Spd-L1 陰性僅行手術治療相比,輔助化療有顯著的生存益處 (估計 5 年 DFS:66.1%vs50.7% 的單純手術組和手術加化療組;P = 0.001)。

然而,在接受化療的 Spd-L1 陽性組中,沒有觀察到明顯的差異 (估計 5 年 DFS:72.4% 與 64.7% 分別在單純手術組和手術加化療組;P = 0.399)。

討 論

目前對 CLASSIC 試驗的事後分析表明,無論 PD-L1 表達如何,MSI-H 胃癌都與良好的預後相關。

此外,研究者的分析表明,MSI-H 胃癌患者接受輔助化療的益處不明確;估計無論是否接受輔助化療,5 年 DFS 都超過 80%。因此,MSI-H 胃癌患者需要避免不必要的化療、與治療相關的毒性和相關費用。常規化療應集中於 MSS 胃癌患者。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基質免疫細胞中 PD-L1 的表達是良好生存的獨立預後因素;然而,輔助化療的益處未被證實。因此,PD-L1 的表達與患者更好的生存有關,但其潛在的益處可能被化療的免疫抑制效應所減弱。

基於目前的結果,我們建議使用 MSI 狀態和 PD-L1 表達進行風險分層,並決定 II/III 期胃癌患者的輔助化療 (圖 4)。無論 PD-L1 表達如何,對於 MSI-H 胃癌患者,D2 胃切除術後輔助化療可能不是最佳策略,因為其預後良好,且輔助化療的效益尚不清楚。

結 論

無論 PD-L1 表達如何,MSI-H 腫瘤患者均可避免輔助化療,而 PD-L1 陰性 MSS 腫瘤患者應使用輔助化療,而 PD-L1 陽性 MSS 腫瘤患者則不應使用輔助化療。

編輯:賈俊君|劉海洋

題圖及文中圖片:站酷海洛

相關焦點

  • 根據HE染色切片即可預測微衛星不穩定性的深度學習模型!
    檢測結直腸癌微衛星不穩定性(MSI)對臨床決策至關重要,因為它可以區分預測不同治療反應和預後的患者。臨床推薦結直腸癌患者進行通用的MSI檢測,但許多患者仍未進行檢測。迫切需要可廣泛使用的、成本效益高的工具來幫助患者選擇進行檢測。
  • 液體活檢再進階 通過「微衛星」高效預測不限癌種療效 樣本一致性...
    來源:生物探索隨著DNA測序技術的發展,生物分子機制研究的深入,癌症治療藥物的研發也不斷推進。不限癌種的抗癌療法相繼獲得FDA批准, 但說到首款「不限癌種」療法,還當屬默沙東(MSD)公司的重磅PD-1免疫檢查點抑制劑——Keytruda用於治療帶有微衛星不穩定性高(MSI-H)或錯配修復缺陷(dMMR)的實體瘤患者 (2017年獲批)。
  • 微衛星不穩定性(MSI)檢測概述
    一、微衛星不穩定性(MSI)簡介 微衛星不穩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MSI),是指由於在DNA複製時插入或缺失突變引起的微衛星(Microsatellite, MS)序列長度改變的現象,常由錯配修復功能(Mismatch
  • 微衛星不穩定性到底是什麼?如何檢測?一文教你讀懂
    2017 年,美國 FDA 宣布:加速批准 PD-1 抗體—— pembrolizumab ( 即我們常說的「K 藥」)用於確定有高度微衛星不穩定性或錯配修復基因缺陷
  • 微衛星不穩定:癌症個體化治療的又一個關鍵指標?
    其長度由重複單位的拷貝數決定,是一類呈高度多態性的遺傳標記,可用於遺傳性疾病的連鎖分析和基因診斷。MSI是指由於在DNA複製時插入或缺失突變引起的微衛星重複數目的改變。圖4 結直腸癌發病主要分子機制結直腸癌中MSI-H發生存在以下特點:結直腸癌患者的MSI狀態可用於治療效果的預測。
  • 最大亮點:微衛星不穩定、錯配修復該如何檢測與界定
    第二代測序(NGS)可同時評估多個基因突變檢測及其他分子特徵,如擴增、缺失、腫瘤突變負荷和微衛星不穩定狀態。當有限的診斷組織可用於檢測時,而患者不能接受其他檢測時,可考慮用NGS代替單個生物標誌物的順序檢測。需指出的是,NGS有其局限性,因此儘可能使用金標準檢測(IHC/ISH)。
  • 2020年V1版NCCN指南胃癌指南發布,更新要點一覽!
    第二代測序(NGS)可同時評估多個基因突變檢測及其他分子特徵,如擴增、缺失、腫瘤突變負荷和微衛星不穩定狀態。當有限的診斷組織可用於檢測時,而患者不能接受其他檢測時,可考慮用NGS代替單個生物標誌物的順序檢測。需指出的是,NGS有其局限性,因此儘可能使用金標準檢測(IHC/ISH)。
  • 微衛星不穩定性癌細胞中重複擴增賦予WRN依賴性
    微衛星不穩定性癌細胞中重複擴增賦予WRN依賴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2 23:31:43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國家癌症研究所Andr Nussenzweig研究組在研究中取得進展。
  • Nature:DNA解旋酶WRN是微衛星不穩定性癌症的一種合成致死性靶標
    2019年4月25日訊/生物谷BIOON/---合成致死性(synthetic lethality)---兩個遺傳事件之間的相互作用,通過這種相互作用,這兩種遺傳事件的共同發生導致細胞死亡,但每個事件單獨發生則做不到這一點---可用於癌症治療。
  • ...Opdivo+Yervoy組合在日本獲批,治療微衛星不穩定性高(MSI-H)患者!
    2020年09月27日訊 /生物谷BIOON/ --小野製藥(Ono Pharmaceutical)與百時美施貴寶日本子公司(Bristol-Myers Squibb K.K.)近日聯合宣布,日本厚生勞動省(MHLW)已批准抗PD-1療法Opdivo(歐狄沃,通用名:nivolumab,納武單抗)聯合抗CTLA-4療法Yervoy(ipilimumab,易普利姆瑪),用於治療接受化療後病情進展
  • ...適應症為用於治療既往標準治療失敗的微衛星不穩定晚期結直腸癌...
    【全球首個皮下注射PD-L1抗體恩沃利單抗注射液提交中國新藥上市申請】先聲藥業集團有限公司宣布:與康寧傑瑞生物製藥、思路迪醫藥達成戰略合作的重組人源化PD-L1單域抗體恩沃利單抗注射液的新藥上市申請,已正式提交給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申請的適應症為用於治療既往標準治療失敗的微衛星不穩定晚期結直腸癌、胃癌及其他錯配修復功能缺陷晚期實體瘤
  • 微衛星序列與腫瘤發生的關係
  • 美國FDA授予默沙東PD-1免疫療法Keytruda二線治療高微衛星不穩定性...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受理PD-1免疫療法Keytruda(pembrolizumab)用於既往已接受治療(經治)的晚期高微衛星不穩定性(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MSI-H)癌症患者的補充生物製品許可(sBLA),FDA同時授予該sBLA優先審查資格,其處方藥用戶收費法(PDUFA)目標日期為2017年3月8日。
  • 大數據時代,到底能否選出免疫治療的獲益人群?
    研究評估了各組變量和組合用於預測PD-1/PD-L1治療的效果。數據收集時間為2018年10月19日至31日,分析時間為2018年11月1日至12月14日。但是,並非所有患者都可以從免疫治療中獲益。近期的臨床治癒研究已鑑別了幾個免疫治療的陽性預測指標,包括高水平微衛星不穩定性(MSI-H)、PD-L1過表達和TMB升高。但是,如何進一步預測免疫治療的療效仍是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DNA聚合酶亞基的關鍵編碼基因POLE和POLD1突變可能會直接影響到DNA複製的校對和保真性,其生殖系或體細胞突變可能導致DNA修復缺陷並致癌。
  • 一文讀透結直腸癌PD1免疫治療神預測指標-微衛星不穩定(MSI)!
    主要從事胃癌、腸癌等惡性腫瘤的化療、靶向治療、免疫治療和研究 結直腸癌作為全球發生率排名第二,死亡率排名第三的惡性腫瘤,而且腫瘤的異質性很強,可謂是癌症家族中的「豪門」了,近些年,它跟化療、放療、靶向治療的糾葛已經不吸引大家眼球了,免疫治療後來居上,特別是「微衛星不穩定」的介入,這其中的愛恨情仇還是掀起了一層層的波浪啊,想知道其中的緣由,請聽我細細道來-------一、微衛星不穩定的家族大起底
  • 史上最新最全最權威的肝癌免疫治療進展!|免疫治療|標誌物|肝癌|...
    高腫瘤突變負擔(即非同義單核苷酸變異的數量)可能增加ICB治療反應的可能性。而且微衛星不穩定性高的腫瘤具有較高的腫瘤突變負擔,使其更可能對ICBs治療敏感。2017年,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批准了Pembrolizumab治療任何微衛星不穩定性高或錯配修復缺陷腫瘤,並成為首個獲得腫瘤不確定適應症的藥物。
  • ...胃癌要早治!哥倫比亞大學發現免疫治療+化療越早使用效果越好!
    圖  文章發表   來源:《Gastroenterology》哥倫比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胃癌晚期,免疫療法與化療一起使用對胃癌治療效果更好該論文的第一作者Woosook Kim博士說:「胃癌晚期患者的治療有限,許多患者不符合手術切除條件,並且放療或化療治療效果不理想。」許多癌症表達的蛋白質會阻止我們的免疫細胞攻擊腫瘤。而免疫療法會阻斷這些蛋白質,從而釋放免疫細胞。阻斷PD-1和PD-L1蛋白的免疫療法已被批准用於晚期胃癌患者。但是單獨的免疫療法作為化療後的二線或三線治療,對胃癌的治療效果還是不佳。
  • Nature |微衛星不穩定型癌症中依賴WRN的重複擴增 ​
    MSI(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即微衛星不穩定性MSI是由於DNA錯配修復(MMR)缺陷所導致,已知與多種癌症如大腸癌、子宮內膜癌、胃癌和卵巢癌等相關。最近的研究表明,帶有MSI的幾種癌症依賴WRN解旋酶的活性。
  • 癌症患者:PD1/PD-L1免疫治療適合我嗎?多久見效?
    換句話說,腫瘤細胞表面的PD-L1表達越多,使用免疫藥物PD-1和PD-L1的效果越好(ps:T淋巴細胞表面的PD1沒辦法檢測)。PD-L1(程序性死亡受體)表達是最早被發現的與腫瘤進展相關的生物標記物,也是FDA批准用於預測免疫檢查點抑制劑藥物療效的生物標誌物之一。
  • 康方生物-B(09926):新型腫瘤免疫治療新藥Cadonilimab公布MSI-H...
    來源:智通財經網智通財經APP訊,康方生物-B(09926)發布公告,該公司核心自主研發的、全球首創的新型腫瘤免疫治療新藥Cadonilimab (PD-1/CTLA-4雙特異性抗體,研發代號:AK104)布局新輔助研究,公布在微衛星不穩定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