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法,似旋律般吟唱——記微雕工藝大師黃跟寶

2020-11-23 上海市總工會

嚴年寶

    一、從小提琴手到工藝大師

    在民建上海市黃浦區委舉辦的「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民建會員大型才藝展示會上,會員黃跟寶登臺演奏小提琴樂曲。三個不同內涵的樂章,純熟高超技法,忽而似流水曲觴,忽而似杏花春雨,忽而似清風拂面,以天籟之音,徵服全場觀眾,席間迸發出感嘆的掌聲。黃跟寶一曲奏畢,回到會場間專設的工藝桌前,在檯燈下,拈起一枚枚石章,用各種特製的刻刀,著注雕刻,飛龍舞鳳,當看到他飛快刻成筆力雄健灑脫的石章:「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又博得會員們陣陣喝採。

    節目主持人介紹,黃跟寶是上海音樂學院管弦樂系畢業的高材生,曾在江蘇省歌舞團任小提琴手。現在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命名的「民間工藝美術家」、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授證的「工藝美術大師」。黃跟寶榮獲這些稱號,也是我們民建組織的榮光。

    從管弦樂系畢業的小提琴演奏家,到工藝大師,黃跟寶的人生履歷,引起我們的興趣。在再三探問追索之下,黃跟寶笑道:小提琴演奏形成個人風格,要有得心應手的小提琴,講究的小提琴都是手工精工細作。有些演奏家親自監督製作工藝,有些演奏家自己親自動手上陣。在製作完演奏的小提琴後,用剩餘邊角材料,再製作成微型小提琴,作為工藝品擺設,放在琴房書案一角,很有溫馨氣氛。製作小提琴工藝,有其獨特的內涵和藝術魅力,已經成為學習弦樂的一門衍生課程。我在上海音樂學院管弦樂系學習了五年,因為喜歡製作小提琴,接下來在小提琴製作班再學習了三年。所以,我在上海音樂學院總共學習了八年,獲得兩份畢業證書。

    在聽說專門收錄「世界之最」的《吉尼斯大全》中,記錄德國人做的微型小提琴,琴身高7.6釐米,黃跟寶就自己嘗試用小提琴原質原材按100:1比例製作義大利名琴「斯特拉利瓦利」,比德國人的微型小提琴還小。後來黃跟寶又以225:1製作的琴身為3.9釐米。當黃跟寶聽說美國人做的微型小提琴,身高2.38釐米,就再做一把微琴,按1:800的比例,琴身高2.1釐米,第三次打破《吉尼斯紀錄》。這把微琴以正式演奏琴材為標準,琴把、琴身均採用名貴木材,面板僅25絲,是普通頭髮的1/3,4根琴弦細若遊絲,最細一根僅2.5絲。琴身呈半透明狀的古銅色,琴背為虎斑紋,琴弦穿在芝麻還小的弦軸上,還能演奏出不同的標準的音階來。大世界吉尼斯總部誠懇恭敬地聘黃跟寶為「大世界吉尼斯博覽館顧問」。

    二、榮獲世界巧手大賽冠軍

    黃跟寶心靈手巧,掌上微雕功夫十分了得,一時名聲大噪,被選拔推薦參加日本東京電視臺舉辦的「世界巧手大賽」。在初選的上海賽區,黃跟寶榮獲上海賽區冠軍,於是晉級來到日本,參加東京電視臺「世界巧手大賽」的決賽。

    決賽是電視臺採取直播方式進行的,所以,富有經驗的主辦方考慮了各種因素,設計了多種方案。決賽共分5輪,每輪的獲勝者紀錄在案,總評分最高者為冠軍。

    第一輪是淘汰賽,把來自世界各地的巧手中還不太入流的選手進行篩選。主辦方特意關照黃跟寶,不要先把自己的真本事全部顯現出來,以免讓電視觀眾只對黃跟寶感興趣,對其他選手索然無味,這樣會造成影響收視率。黃跟寶欣然遵命。第一輪比賽是刻紙,在極薄極小的紙上刻圖案。黃跟寶一揮而就,過關便是。

    從第二輪開始,算是進入高手們的決賽了。比賽當場出題:可以用任何方法,藉助任何工具,把鮮雞蛋的蛋殼去掉,剩下一層蛋膜,裹住蛋清蛋黃,保持著一個完整的雞蛋形狀。任何選手都沒有做過這種事情,黃跟寶也不例外。當弄破了幾個雞蛋,手掌上滿是粘糊的蛋液,腦門上沁出了汗珠,黃跟寶不由得看了看其他外國選手們,他們也是慌忙得一塌糊塗。黃跟寶明白,自己和外國選手們在同一起跑線上,於是,靜下心來,用鑷子等工具,用手指甲等技法,剝去蛋殼,手掌心託起一個僅剩蛋膜裹住的完整雞蛋。他按下指示燈,評委們紛紛上前確認,經確認後,評委們亮燈,「通過」!黃跟寶即成為這一輪優勝者。

    第三輪比賽,現場提供無數汽球(洋泡泡)。比賽要求將吹膨脹的汽球上面的油漆刮掉。從比賽一開始,現場不斷地響起「乒桌球乓」爆碎汽球的聲音。本來汽球就易一碰就破,想用硬質物件刮上面油漆,談何容易。主辦方也知道這一比賽項目的難度,在現場提供各種食物,飲料,甚至還有睡眠的床鋪,這是一場持久戰。黃跟寶刮清汽球上的油漆,按下指示燈,評委們一致確認:「亮燈!」黃跟寶又成為這一輪的優勝者。這一輪比賽,黃跟寶用了17個小時,比的是耐力,技巧還有氣質。

    第四輪比賽,是在鉛筆芯的橫斷面上刻字。鉛筆芯一碰就要迸裂,刻字談何容易。這終究難不倒黃跟寶,他又是首先按下指示燈,告訴評委已完成作品,評委們確認他獲勝。鉛筆芯的橫斷面上,用放大鏡一看,顯示四個字:「中日友好」。

    第五輪比賽,主辦方動了些小腦筋,題目是兩個:一個是在日本人吃的軟軟的麵條斷面上刻字,另一個是在日本人吃的大米上用毛筆寫字。據我們後來猜測,主辦方這樣做,大概是想把評選獲勝的範圍擴大一些,不至於讓黃跟寶包攬全勝、橫掃對手。不過,還是出乎主辦方和許多觀眾的意料,獲勝的依然是黃跟寶,他用毛筆,軟軟的毛筆在一粒大米上寫了93個字,這是什麼功夫!

    黃跟寶榮獲「世界巧手大賽」冠軍,獎金是30萬日元。

    三、美不勝收的微雕博物館

    黃跟寶從製作小提琴開始,轉向從事設計、製作微縮工藝品的三十多年,作品屢屢在海內外獲得滿載而歸的盛譽,同時也展現了他人生的愛好、勤奮、素養,更詮釋了他對藝術孜孜不倦、精益求精的無止境的追求。在探索微縮工藝品創作過程中,要滿足自己對藝術作品創新的需要,對各種雕刻刀具的磨製進行了近百次的改革和研發,自主設計創製了數十種刀具,對各種材質的研磨、打光,對油漆工藝的噴塗,進行了深入研究,獨具心得。記得有一位偉大的哲人曾說過:人與其他生物的區別在於勞動中使用和製造工具。黃跟寶的才氣過人之處,也展觀在他為微縮工藝技術創製了得心應手的新穎的磨、研、刻、雕、鑽等各式工具。要不然,比頭髮絲還細的琴弦,如何製作出來;在一節小拇指大小般的揚琴上有一百多根絲弦,如何能清晰不紊地盤繃在琴面上。

    在黃跟寶的微雕博物館,可以飽覽微雕工藝品世界的精品、絕品,嘆為觀止。黃跟寶製作的明清文案家具,是完全採用明清時期家具的工藝結構,嚴格保存明清時期的工藝原貌,採用中國傳統家具製造手法,選用紫檀、紅木、印石、牙、角等高級家具材料,運用微縮藝術技法,再現明清文案景觀,使觀賞者一如身臨其境,感受典雅的筆墨馨香。文案尺寸僅為:360×160×164毫米。文案有抽屜八個,案上設有各種文房四寶、筆洗、多寶架、梅瓶、佛像、花薰爐。他的微雕作品花薰爐,形體大小僅如一顆銀杏,爐上蟠虯玉龍三條,蜿蜒靈動,還有玉環十八個,環環相扣,每個玉珏皆能各自輕巧轉動,但玉環的間隙,連繡花細針都插不進去。他的象牙微雕作品仿「清明上河圖」,長僅20釐米,圖內有近千位人物,有橋梁舟船,有市井店鋪,有騾馬販運,有村戶院落,各具形態,畢毫盡顯,栩栩如生。鑲嵌在牆上的多寶架,如一把算盤大小,架上有各種佛像、器皿等文玩擺件共118件,118個擺件中每個工藝品都是按原樣等比例縮小仿製,雖說是一覽無餘,卻又令人大飽眼福,觀後流連忘返。

    出身自小提琴演奏的黃跟寶,特別鍾愛樂器製作。他用十年時間,製成200多件中西微型樂器,人們常見的樂器,有二胡,三弦,月琴,大阮,琵琶,箏,馬頭琴,冬不拉和艾捷克;還有不常見的古典樂器,有築、瑟、箜篌,編磐;加上西洋樂器,有豎琴,古鋼琴,大中小提琴,且這批樂器全部按1:100比例微縮製成,組合排列成浩浩蕩蕩的古今中外合璧的綜合樂隊。站在這支「氣勢浩大」的樂隊面前,耳邊仿佛響起世界上美輪美奐的樂曲,指揮著這令人心潮澎湃的旋律,是黃跟寶從刀尖流淌出的豐沛的藝術才華。

    黃跟寶的微縮工藝作品被認定為上海市工藝美術精品,他的微型樂器作品多次被入選上海藝術節工藝精品博覽會等頂級展會,在全國各地參展。二十年來,黃跟寶連連被邀參加國際展覽,例如美國的「國際提琴製作比賽」,破例舉辦「特邀黃跟寶微型樂器展」;法國蒙特利馬爾市微雕博物館作品展等,各種作品參加了幾十個國家和地區的展覽。他本人聲名日隆,經常被政府和有關部門邀請組團。近年來,還參加了中國以色列建交十五周年活動;上海與伊斯坦堡友好城市活動;中法文化年「上海周」文化交流;出訪日本3次進行文化藝術交流,當場表演微雕藝術,展現當代中華一絕。黃跟寶已經三次登上中央電視臺《綜藝大觀》等藝術類節目,向全國觀眾展示微縮工藝作品,表演微縮工藝技巧。海內外的報刊雜誌、電視臺、電臺等媒體多有報導,稱他為奇才、怪才和精通詩、書、琴、藝、畫、篆、刻,樣樣擅長的全才藝術大師。今年4月,上海市人民政府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授予黃跟寶的「微型樂器製作技藝」為「上海市傳統工藝美術技藝」。

    黃跟寶三十多年來,在微縮工藝的道路上,屢創新紀錄,不斷挑戰微縮藝術的極限,也在不斷地挑戰人生的自我。祝願黃跟寶創建的微縮工藝更上一層樓,在中華神州發揚光大。

相關焦點

  • 李嵐清回憶根據江澤民吟唱旋律恢復英文歌始末
    可以說,當時吟唱那些校園歌曲在青年學子中蔚然成風。我們這一輩人,過去由於工作忙,也顧不上青少年時代所鍾愛的音樂和其他文化活動。到了晚年,音樂和其他文化活動,幾乎成了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也是最充實和愉悅的一部分。在這些活動中,有時會回憶起當年在校園中吟唱的那些中外歌曲,可惜由於年代久遠,有些曲譜已經失傳。幸好江澤民同志記憶力很強,不少當時流行的一些名曲尚能準確吟唱。
  • ...力丨濟南微雕大師在2.6克酒壺上刻300字!髮雕作品需用200倍顯微鏡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5日訊 微雕是中國傳統工藝美術中最為精巧的一種雕刻手法,被歷代稱為「絕技」。在濟南市有一位微雕大師,名叫王天明。不僅能在玉石、壺器、米粒等材料上雕刻上百個漢字,他還能在一根頭髮絲上進行雕刻。
  • 臺灣寫真:一夢微雕迷蝴蝶
    7月初,在新北市新店區的毫芒雕刻館,臺灣知名微雕家陳逢顯向中新社記者講述其奇特的創作生涯。畢業後進入稻江美工科,學習各式美術、工藝技法。後來,考入「中央印製廠」,負責雕刻印鈔票用的鋼版。  「求學時,老師曾說,你們現正就是醜醜的小毛毛蟲,要努力的成長,健康的生活,還要經歷長時間的磨難考驗,才能順利去化醜醜的外表,變為蝴蝶展翅飛舞。」陳逢顯說,這句話讓他刻骨銘心,正是印鈔機構的專業經歷,使他有機會接觸雕刻鋼板用的特殊工具,也迎來藝術生涯的轉折。
  • 時間軸裡的旋律
    光陰似白駒過隙,如歌裡所唱,時間都去哪兒了。每日除例行瑣碎,剩下都在恍恍惚惚,慵懶散漫中度過。許久沒有靜心看一部電影,觀一場綜藝。空虛無聊刷視頻的間隙,刷出了三位喜歡的歌者。第一位是單依純。才情四射矯矯不群熠熠生輝,柔軟摯誠吟唱自如沁入骨髓。語言的盡頭是音樂。曲調有種神奇的魔力,它承載著歲月的烙印。「翻來覆去每個縫隙,時間築下一道牆壁"。不早不晚,恰逢其時,穿行耳畔,溫暖心底。翹望若干年後的回憶裡,時間軸裡有經年人事,還有那揮之不去如紅酒般醇香甘甜的旋律。
  • 藝人宋崇勳微雕再現《平江圖》蘇州貢院
    昨天在藝人宋崇勳工作室內,他剛剛完工的《蘇州貢院》微雕作品,復原了南宋《平江圖》中描繪的蘇州貢院。微雕作品長88釐米、寬63釐米,古城牆拱衛的蘇州貢院四進院子,長43釐米、寬24釐米,貢院內考棚、太湖石假山、八角亭等一應俱全,讓人如臨其境。
  • 昆明微雕藝術家羅毅東在4根虎鬚上刻下《千字文》(組圖)
    在一根虎鬚上刻了《念奴嬌·赤壁懷古》,4根虎鬚就能刻本《千字文》……進入著名金石微雕藝術家羅毅東先生的「微雕世界」,放大鏡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在它的幫助下,那些肉眼看上去只是一個個針孔模樣的黑點,魔術般地變成了蒼勁古樸的文字。見證這樣的奇蹟,往往會讓人失聲驚嘆。而這種奇蹟,就是出自微雕藝術家之手。
  • 轉鐵球棉絮畫微雕橄欖殼 龍江「牛人」絕技多到讓你震驚
    大慶「牛人」有絕技:苦練三十載如今可單手劈斷花崗巖梁久林,老家在明水縣鄉下,目前是中國功夫絕技鐵砂掌研究會會員,被行家們稱為鐵砂掌大師。14歲那年,村子來了一個雜技團,他們表演的絕活兒讓老梁十分佩服。當時雜技團需要一個挖坑埋帳篷的人,年幼的梁久林急忙報了名,人家一看是個孩子,說啥都不要。他最後承諾,只幹活兒和學藝,不要一分工錢。
  • 顯微鏡下看到的濟南微雕,確實牛
    王天明感嘆,實際刻字時長不過一分鐘,但卻鑽研了數十年,「微雕作品成功率低,髮雕更是如此,100多根頭髮裡我只刻成2根,有一根在參展時不慎丟失,現在只保存了這一根。」除了令人拍案叫絕的髮絲微雕,王天明創作的各種微雕作品同樣「驚豔」。
  • 顯微鏡下看到的濟南微雕,確實牛!
    王天明感嘆,實際刻字時長不過一分鐘,但卻鑽研了數十年,「微雕作品成功率低,髮雕更是如此,100多根頭髮裡我只刻成2根,有一根在參展時不慎丟失,現在只保存了這一根。」除了令人拍案叫絕的髮絲微雕,王天明創作的各種微雕作品同樣「驚豔」。
  • 格藥柃 植物界的微雕大師
    格藥柃,我想拜你為師學微雕!據資料上說,格藥柃有三個用途:一是觀賞,其花和果都非常精緻漂亮;二是優質的蜜源,尤其是彌補了秋冬花少的季節;三是樹皮可以提取栲膠提供皮革製作原料。
  • 15首絕美大提琴曲,體驗15種大師風情
    2.巴赫《G弦上的詠嘆調》《G弦上的詠嘆調》作為膾炙人口的名曲,充滿詩意的旋律美就如同與內心深處的對話。「就好像沒有了耳、更沒有了眼、沒有了其他感官,而且我不需要用它們,因為我的內心有一股律動,源源而出。」
  • 煙雨江湖伏羲刀法內功怎麼搭配最強? 伏羲刀法搭配內功推薦
    煙雨江湖伏羲刀法內功怎麼搭配最強?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就來了解一下吧,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帶來伏羲刀法搭配內功推薦的具體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煙雨江湖伏羲刀法搭配內功推薦  配您能拿到的上乘內,後排內都在拘魂閣,六扇門是前排內,輕功初期只有梅花,後期有勢力上乘輕。氪佬立刻出鎮派輕。
  • Fresh.M丁祥威專輯《上弦月》首播 吟唱中國風
    這首類似中國小調的旋律的中國風情歌,雖編曲只用了簡單的鋼琴和弦樂,卻讓丁祥威乾淨清澈的嗓音體現地淋漓盡致,輕輕吟唱訴說著思念。「少了你的我就像缺了一塊的上弦月」,整首歌曲充滿了濃濃思念,藉由上弦月的缺陷,傳達出愛情的無盡的思念,都圓滿不了那個一個月僅此一次的月圓。丁祥威也嘗試用比較古典的唱法,去表達這首中國風的歌曲,在小調的感覺中又增加了現代感的詮釋,讓製作人覺得頗有新意!
  • 丁祥威專輯主打首播 《上弦月》吟唱中國風情
    這首類似中國小調的旋律的中國風情歌,雖編曲只用了簡單的鋼琴和弦樂,卻讓丁祥威乾淨清澈的嗓音體現地淋漓盡致,輕輕吟唱訴說著思念。「少了你的我就像缺了一塊的上弦月」,整首歌曲充滿了濃濃思念,藉由上弦月的缺陷,傳達出愛情的無盡的思念,都圓滿不了那個一個月僅此一次的月圓。丁祥威也嘗試用比較古典的唱法,去表達這首中國風的歌曲,在小調的感覺中又增加了現代感的詮釋,讓製作人覺得頗有新意!
  • 微雕整形有什麼副作用?正確規避這3大副作用
    微雕整形有哪些副作用?1、皮膚乾燥、油膩或毛孔粗大微雕整形屬於微創術,填充活性因子過程中會破壞人體真皮層,加快玻尿酸流失速度,使得皮膚乾燥,油脂分泌不均衡和毛孔粗大。體內膠原蛋白和玻尿酸會跟隨年齡增長而消失,減弱皮膚儲存水分能力,使得皮膚暗淡無光澤和老化,甚至會讓皮膚上出現細小皺紋;所以微雕整形術後需做好補水保溼工作,每周至少敷2~3次補水面膜。2、臉部血腫或左右臉不對稱注射材料後可促進淋巴循環,皮下組織受傷後會腫脹,依靠淋巴系統排除聚集在體內液體,維持正常的液體循環。
  • GUCCI Monochromatic 皮革作品,如旋律般點綴了Epilogue 系列!
    Monochromatic 皮革作品是Epilogue 系列的焦點,如旋律般點綴了Epilogue 這屬於GUCCI 團隊的設計故事。而演繹者正正是擁有古典音樂與爵士樂背景的作曲家、音樂人Matthew Jamal,完美詮釋出Monochromatic 皮革貸款的優美感。美妙的樂曲在於出色的細節,從音高、節奏、音色到和聲等等,見微知著。
  • 昆蟲界中的偽裝大師:枯葉螳螂似地面落葉(圖)
    原標題:昆蟲界中的偽裝大師:枯葉螳螂似地面落葉(圖)   昆蟲界中的偽裝大師:枯葉螳螂似地面落葉(圖)   我有話說  這是一種枯葉螳螂,學名為Deroplatys trigonodera,在森林地面上如同一片枯黃的樹葉。
  • 省工藝美術大師王建安:獸角上刻出3萬字《易經》
    日前,在成都舉行的川促企業家文化交流會暨王建安先生書畫展覽上,省工藝美術大師王建安的微雕藝術品《易經》引起大家的關注。耗時3年,他硬是在不用放大鏡的情況下,在獸角剖面刻出正楷繁體3萬多字。這部微雕《易經》,也助他獲得2014年四川工藝美術金獎。  不用放大鏡卻分毫不差  今年78歲的王建安從事微雕創作已逾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