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鐵球棉絮畫微雕橄欖殼 龍江「牛人」絕技多到讓你震驚

2021-01-21 東北網

東北網8月9日訊 近日,哈爾濱市建國公園內一位身材魁梧的漢子悄然走紅了,他能單手拿起兩個碩大的鐵球,並在手心轉動,令人稱奇。這個玩鐵球的漢子就是有「龍江鞭王」之稱的奚成義。咱黑龍江像這樣的「牛人」還真不少,有手藝精絕的「牛人」,有身懷絕技的「牛人」,今天,就跟小編走近咱龍江的「牛人」們,看看他們都有啥絕活吧!

資料圖。

在建國公園附近、奚成義的住處,記者特意找來一臺電子秤稱重,兩個球的總重量為10公斤,直徑為11.3釐米。記者試著拿一下鐵球,單手只能放一個球,兩個球別說轉動,就是放都放不住。然而,這兩個大鐵球在奚成義的手心內不僅能停住,而且還能夠慢慢地轉動,一圈,兩圈,三圈……最多時能夠轉動30多圈。記者在網上搜索,國內玩鐵球的人也很多,但兩個球最重的也就是18斤。

據奚成義介紹,他今年53歲,出生在佳木斯樺南縣農村,從小就喜歡玩鐵球。幾十年過去了,他從未間斷過,鐵球在他手上越玩越重,直到今年能單手轉動20斤大鐵球。據了解,2014年,在哈打工的奚成義,曾在北京國際武術文化交流大會一舉奪冠,由此獲得「鞭王」稱號。2017年3月17日,奚成義帶著重達53斤重的鞭子和20斤重的大鏟,在第十五屆香港國際武術節比賽中,分別奪得空中抽鞭子和舞大鏟冠軍,同時還獲得本屆武術節金雞獎。

稿件內容由東北網新聞頻道製作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轉發或鏡像,違者必究。

大慶「牛人」有絕技:苦練三十載如今可單手劈斷花崗巖

梁久林,老家在明水縣鄉下,目前是中國功夫絕技鐵砂掌研究會會員,被行家們稱為鐵砂掌大師。14歲那年,村子來了一個雜技團,他們表演的絕活兒讓老梁十分佩服。

當時雜技團需要一個挖坑埋帳篷的人,年幼的梁久林急忙報了名,人家一看是個孩子,說啥都不要。他最後承諾,只幹活兒和學藝,不要一分工錢。從此,梁久林走上了習武的道路。隨後的歲月裡,他拜師學藝,和師傅一起浪跡江湖。經過30多年的刻苦學習,如今他不但可以用鐵砂掌劈斷花崗巖石條,還能用鐵頭功撞斷石柱。

老梁向記者介紹了他練功的各種器具以及超百斤的大石鎖,隨後進行了現場劈石的演示。老梁不但有絕活兒,還為人隨和,在薩爾圖,只要一提到昌華貨站,或者提到會劈石的「梁老三」,可以說是沒有不知道的。

在老梁貨站門前的臺階下,堆放著許多擺放整齊的石條和石柱,邊上的鐵凳子邊角被磨得鋥亮。他拎起一個很沉的布袋說:「這裡面全是綠豆大小的鋼珠,是我專門練鐵砂掌用的,一般人是吃不了這個苦的,我這一練就是30多年啊!」

66歲老人將廢棉絮加工成精美工藝品

填充被子、棉衣的棉絮,時間長了就會被換下來扔掉,冰城卻有一位心靈手巧的老人,將廢棉絮加工成了精美工藝品,她就是66歲的退休老人趙戴麗。

趙戴麗自幼喜歡畫畫,曾用口香糖捏出56個民族人物,用廢報紙剪成5層立體剪紙畫。今年年初,她又突發奇想,利用家裡的廢棉絮在紙板上拼接小動物和小鳥。

經常去趙戴麗家參觀的市民王女士說,趙戴麗不僅會畫畫,還會木雕、寫歌詞和譜曲,她不僅自己在家創作,還定期教鄰居們玩手工,豐富了大家的晚年生活。

看到這裡,想必大家已經對趙大媽的手法嘖嘖稱奇了,但心靈手巧的趙大媽其實不只會用棉絮作畫,還能在蛋殼上手繪山水花鳥!

雞蛋殼家家都有,多數被扔進垃圾桶。然而,在趙大媽家裡,雞蛋殼卻被賦予了新的「生命」。經她巧手彩繪,被畫上人物、山水和花鳥的蛋殼成了一件件色彩斑斕的藝術品。

68歲施麗華巧手做面花兩手不停揉捏胖鯉魚「活了」

今年68歲的施麗華是施氏剪紙的第三代傳承人,同時也是哈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她不僅擅長剪紙,還做得一手好面。每到春節和元宵節,施阿姨就會自己動手製作面花。

施阿姨手中拿著一塊發好的麵團,兩隻手不停地捏來捏去,只用了兩三分鐘的時間,一條胖胖的鯉魚就完成了。施阿姨用剪刀在魚尾剪了幾下,最後用兩粒綠豆給魚裝上眼睛,鯉魚頓時變得栩栩如生,惹人喜愛。

「我每年做的面花有魚(寓意連年有餘)、石榴(寓意多子多福)、桃子(寓意長壽吉祥)、蝴蝶(福的象徵)等,就是為了給節日增添一份喜慶氣氛,也是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寄託。」施阿姨說。

木雕重彩傳承人翟孟義:刻畫龍江人的瑰麗生活

在翟孟義的家中,一百多平米的住宅就像一個微型博物館,展示著翟孟義不同時期的作品。濃墨重彩的《東北粘豆包製作圖》,粗獷細膩的《薩滿神韻組雕》、《彈琉琉》、《滑雪橇》等以北方兒童遊戲為題材的木雕重彩版畫貼在牆壁上,每一個角落都能讓觀賞者駐足停留欣賞片刻。

已經61歲的翟孟義說起雕刻仍是神採飛揚,早在1957年,他就接觸了木頭雕刻,後來上了班,他的雕刻更是有了「用武之地」。翟孟義說,他從小在哈爾濱市阿城區長大,一直在大山裡生活,小的時候他用柴火堆裡撿來的木頭刻木雕,將山裡的礦石撿回來磨顏料,黑土地農村的風土人情就是他的創作素材。

翟孟義希望他的作品能全面地、忠實地、立體地記錄和保存民間藝術,記錄黑土地上曾經發生的一切,讓後人可以目睹昔日黑土地的瑰麗生活。

民間藝人:小布頭巧手拼出「寶貝」

在第十屆中國龍江國際文化藝術產業博覽會哈爾濱展位上,民間藝人陳淑萍展示著用碎布頭製作的老虎枕、虎頭帽、小花鞋等手工布藝作品。這些在很多人眼裡沒有任何價值的碎布頭,經過陳秀萍一雙巧手加工,多次在省內民間工藝比賽中獲獎。

橄欖核上雕刻十八羅漢看看微雕能人張海波的手上功夫

橄欖核雕刻是手工工藝的代表性雕刻。能在橄欖核上雕刻十八羅漢,這種技藝就屬於微雕。在哈爾濱就有一位能在橄欖核上微雕的手藝人,他就是張海波。

據張海波介紹,他今年41歲,從小就喜歡美術。2012年,一次在地攤上發現一串用橄欖核雕刻的十八羅漢,買回家後愛不釋手,一下子就喜歡上了微雕這一行。也就是在當年,他南下廣州拜師學藝,兩年後學成歸來,就一直幹到現在。

在微雕過程中,受核本身的局限,一般都是採用立雕、浮雕的工藝。還要充分利用果核的形狀、麻紋、質地,因材施藝,精心布局。這樣,一件精緻橄欖核雕作品才能完成。一件精美的橄欖核微雕作品,不僅局限於它的觀賞價值,它身價已經扶搖而上,成為收藏者與投資者的青睞對象。

(整合自東北網、生活報、大慶網)

相關焦點

  • 達人單手轉鐵球
    值得一提的是,44歲的「鐵球達人」趙峰,僅是在1995年看到別人轉鐵球後,從此便產生了濃厚興趣。如今他已經可以單手轉100個鐵球。此次,他不光講述了學習鐵球技藝的故事,同時還為我們展示了他的鐵球絕技,將100個鐵球壘成「鐵塔」。  北京晨報記者 韓英楠
  • 「龍江鞭王」奚成義又添新絕活兒 單手玩轉20斤鐵球
    生活報8月9日訊 近日,許多市民發現,在哈爾濱市建國公園內有一位身材魁梧的漢子,能單手拿起兩個碩大的鐵球,並在手心轉動,令人稱奇。這個玩鐵球的漢子就是有「龍江鞭王」之稱的奚成義。生活報記者找到這位傳奇人物,親自驗證了鐵球的重量。
  • 鐵球也能玩出花樣?曲阜「鐵球達人」準備挑戰吉尼斯紀錄
    讓鐵球在掌心裡轉動,或者向空中拋灑,看似簡單的動作,一般人卻很難做到。這些鐵球最小的半斤左右,最大的有20多斤,拿在手裡都費勁,更別說玩出花樣了!那麼,趙鋒是如何痴迷上玩鐵球的呢?這還要從上世紀90年代她母親得的一場病說起......「俺老母親拿東西手發抖,去醫院一檢查說是帕金森病,醫生說沒有好辦法,藥物只能控制,除不了根,只能平時多鍛鍊一下手部。」
  • 昆明微雕藝術家羅毅東在4根虎鬚上刻下《千字文》(組圖)
    名聲日隆後,他將自己的微雕作品搬進了石林風景區專門為他提供的展廳。「當時,風景區的門票是5分錢,而進入我的展廳門票是1角錢。」也就是在那時,他有機會與當時著名的雕刻大家傅榮春先生交流。與石林風景區合作那5年裡,他淘到了第一桶金,「我那時就賺了40多萬」。與石林風景區的合同結束後,羅毅東旅居泰國。那時,他在微雕方面的造詣,特別是毛髮上的雕刻這一絕技,已經蜚聲中外了。
  • ...力丨濟南微雕大師在2.6克酒壺上刻300字!髮雕作品需用200倍顯微鏡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5日訊 微雕是中國傳統工藝美術中最為精巧的一種雕刻手法,被歷代稱為「絕技」。在濟南市有一位微雕大師,名叫王天明。不僅能在玉石、壺器、米粒等材料上雕刻上百個漢字,他還能在一根頭髮絲上進行雕刻。
  • MG鐵球K型,將它做成一張畫
    關注 | 置頂 每天帶來的新鮮模玩內容絕不讓你後悔 模型製作者 |@ryunogarage 機體 |MG 1/100
  • 從「日心說」到「兩個鐵球」再到「攝影測量」
    突然有一天,有一個人說:「不是太陽繞著地球轉,而是地球繞著太陽轉!」有權勢的人們對這個人笑著說:「你是不是還沒睡醒,在說夢話呢?」這個人很倔強,並且認真的試圖說服有權勢的人們理解並明白是「地球繞著太陽轉!」「『眼見為實』,你這人是睜著眼睛說瞎話?我明明的是看見太陽繞著我們轉的。」這個人大聲的講,到處去宣傳他的觀點,而且很是振振有詞。
  • 國外網絡牛人用強酸浸泡iphone7:結果讓人震驚!
    國外網絡牛人用強酸浸泡iphone7:結果讓人震驚!(2)[/page]  而且,氟銻酸的酸性比純硫酸還要強2×10^19倍(兩千億億倍),為已知酸性最強的物質。我的天啊,看到這裡就已經覺得好可怕了。  不過,面對這麼強的酸性物質,測試者好像絲毫沒有手軟,哇啦啦的就將酸倒在一部磨砂黑iPhone 7的背部。
  • 顯微鏡下看到的濟南微雕,確實牛
    王天明感嘆,實際刻字時長不過一分鐘,但卻鑽研了數十年,「微雕作品成功率低,髮雕更是如此,100多根頭髮裡我只刻成2根,有一根在參展時不慎丟失,現在只保存了這一根。」除了令人拍案叫絕的髮絲微雕,王天明創作的各種微雕作品同樣「驚豔」。
  • 顯微鏡下看到的濟南微雕,確實牛!
    王天明感嘆,實際刻字時長不過一分鐘,但卻鑽研了數十年,「微雕作品成功率低,髮雕更是如此,100多根頭髮裡我只刻成2根,有一根在參展時不慎丟失,現在只保存了這一根。」除了令人拍案叫絕的髮絲微雕,王天明創作的各種微雕作品同樣「驚豔」。
  • 《真三國無雙8》武器DLC昊轉錘演示 揮舞鐵球攻擊力超強_遊俠網...
    光榮特庫摩今天公布了無雙割草遊戲《真三國無雙8(Shin Sangokumusou 8)》第四彈DLC武器「昊轉錘」的動作演示視頻。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遊俠網】《真三國無雙8》DLC武器第四彈「昊轉錘」演示  昊轉錘是兩端帶鐵球的長柄錘,攻擊方式包括傾斜將其兩顆鐵球相連現出尖刺大力揮舞,或是讓鐵球分別在長柄兩端時展開迴旋攻擊。在結束時長按按鍵蓄力時性能也會發生變化。昊轉錘是關銀屏的得意武器,強力衝擊波威力無窮。
  • 臺灣寫真:一夢微雕迷蝴蝶
    7月初,在新北市新店區的毫芒雕刻館,臺灣知名微雕家陳逢顯向中新社記者講述其奇特的創作生涯。中新社記者 歐陽開宇 攝  中新社新北7月9日電 題:臺灣寫真:一夢微雕迷蝴蝶  中新社記者 歐陽開宇 張子胥  在臺灣知名微雕家陳逢顯的藝術世界裡,每完成一個「超級小工程」,都仿佛是一場破繭成蝶的夢。  「蝴蝶最美的時候,不是於花間飛舞、凌空暢遊,而是破繭而出的那一刻。不經過破繭的掙扎,絕不會有傲人的魅力。」
  • 第一寶鐵球
    在古城保定,你問上點歲數的人,三寶是啥?都會毫不猶豫的告訴你,年輕人現在不見得知道。鐵球,面醬,春不老。是保定專有的特產。我曾在小吃攤吃早點,聽聞兩個外地大學生談論,鐵球,面醬,豆腐腦。當時我差點笑噴。
  • 體育老師徒手畫出完美圓形 網友驚呼絕技
    操場上的這一幕,讓眾多網友驚呼是體育老師的絕技!只見老師用一把大勺子在操場上徒手畫出超完美的圓圈,還一臉氣定神閒,圍觀同事紛紛鼓掌稱讚。網友:上輩子是圓規吧!
  • 一個100斤重的實心鐵球能沉到最深的海底嗎?鐵球會變形嗎?
    如果用繩子綁著一個實心鐵球,不論這個鐵球的質量是多少,它都可以沉到海底,哪怕是地球上最深的海底,而且可以說幾乎不變形。地球大氣壓約為100kPa,而根據計算可以知道,在水深10000米的海底,水壓將會是地球大氣壓的1000倍左右,這是一個很恐怖的壓力,打一個比方,如果你在水深10000米的時候把你的腳伸出去,那麼你的腳一瞬間就會粉碎,就像是有億萬顆釘子狠狠地扎在你的腳上一樣。
  • 地球上最厲害的極限牛人!在作死邊緣不斷試探,你知道是誰嗎?
    地球上最厲害的極限牛人!在作死邊緣不斷試探,你知道是誰嗎?維多利亞和她的自行車可以無處不在,他們在市裡市裡面寬地寬地寬地寬地寬的護欄上無所謂不同人智商在上面都轉成晶,那就是他在上面貧困地騎著自行車,除了高樓,他也曾經騎著自行車去,到了懸崖邊,他幾乎已經騎到了水稻了,水平遠的下去就是萬丈深淵,只是看著都會讓人心跳加速,但是他騎著自行車在上面卻非常的佔地,在維多利亞的世界裡。
  • 刀法,似旋律般吟唱——記微雕工藝大師黃跟寶
    嚴年寶    一、從小提琴手到工藝大師    在民建上海市黃浦區委舉辦的「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民建會員大型才藝展示會上,會員黃跟寶登臺演奏小提琴樂曲。三個不同內涵的樂章,純熟高超技法,忽而似流水曲觴,忽而似杏花春雨,忽而似清風拂面,以天籟之音,徵服全場觀眾,席間迸發出感嘆的掌聲。
  • 少林羅漢拳絕技,第二章短八手,鐵球圖文詳解!
    三、鐵球【招法單練】1.正擊法(1)左門預備。(2)出頭向前撞擊,頭頂在前,身體正向,面部在下。(圖2-16)圖2-16圖2-182.側擊法(1)左門預備。(2)出頭向前撞擊,頭頂在前,身體側向,面部在裡。
  • 腦洞大開:把實心鐵球沉到最深的海底,鐵球會壓成什麼樣?
    把實心鐵球沉到海底,會被水壓變形嗎?鐵球周圍的壓強不一定是均勻的,初中物理中就有一個例子,可以讓比水輕的塑料沉在水底不上浮。鐵球的變形不僅和海水的壓力有關係,和海底的地質也有關係。鐵球能自動沉到海底,鐵球在水中時,周圍受到的壓強是均勻的。
  • 《高達創形者》官方外傳~MG 1/100多足鐵球登場!
    以下內容轉自日站在官方外傳作品《高達創形者GIMM&BALL’s World Challenge》中登場的極具個性的多足鐵球也終於登場MG系列啦。此外,因為腿部結構的多段式關節設計,即便是形態簡單的鐵球,也可以實現十分豐富的形態造型。並且特徵性的子手臂也可以進行展開。同時,腕部的壓杆結構此次還採用了金屬零件進行了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