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心說」到「兩個鐵球」再到「攝影測量」

2020-12-07 胡言攝影

日心說(圖片來源於網絡)

對於我們大部分人來說,每天清晨看著太陽從東邊的山頭升起來,由朝陽變成赤日炎炎,再「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墜入西邊的山嶺之下,而我們周圍的山河,村莊卻穩如泰山的立在眼前,偶爾的幾下地動,譬如汶川的大地震,可能周圍的一切會晃動幾下,但依然山還是那個山,水還是那個水,「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這些在大部分人看來都是天經地義的事,自然便有了「地心說」的強力觀點。突然有一天,有一個人說:

「不是太陽繞著地球轉,而是地球繞著太陽轉!」

有權勢的人們對這個人笑著說:

「你是不是還沒睡醒,在說夢話呢?」

這個人很倔強,並且認真的試圖說服有權勢的人們理解並明白是「地球繞著太陽轉!」

「『眼見為實』,你這人是睜著眼睛說瞎話?我明明的是看見太陽繞著我們轉的。」

這個人大聲的講,到處去宣傳他的觀點,而且很是振振有詞。這一舉措撼動了有權勢的人們在其他人們心中的地位和權威,這大部分的人們也將信將疑的睜大眼睛望著這個人,似乎將要接受他的觀點,有權勢的人們心裡慌了,將這個人視為異端,痛快的結果他的性命都不解恨,須用火折磨他,慢慢的燒死他來洩憤。

比薩斜塔(圖片來源於網絡)

還是「眼見為實」,一個人如果想輕生,從高樓上一縱身,便狠狠的摔在地上粉身碎骨,那速度之快,讓這輕生的人根本無暇有一瞬來閃現一下後悔的念頭,真是猝不及防;而扔落一根羽毛,它卻飄飄灑灑,悠悠蕩蕩的,隨風輕落,穩穩紮扎的降落在地面上,最後是毫髮無損,於是偉大的哲人仔細的想了想,便隨心的認為是重的物體落得快,輕的物體落得慢,而且它們的速度快慢正比於它們的質量。這個理論離人們的吃喝拉撒睡太遙遠,也不能用來計算從口中落下的食物何時到達肛門,也無須如此的去做,於是無人理會它的存在,就這樣的過來數千年。有一天,有一個人大約是閒得無聊了,於是站在偉大哲人的肩膀上仔細的又想了一想:

「如果我將一個重的鐵球和一個輕的鐵球連在一起,那麼,輕的鐵球落得慢,重的鐵球落得快,落得慢的必然要扯著落得快的後腿,而落得快的會帶動著落得慢的快一點,正如現在的讓先進的帶動落後的分子,企圖大家早點共圖大業。這樣一來,豈不是這兩個綁在一起的鐵球會比慢的稍微落得快一點,而比快的稍微慢一點。然而很少一部分人卻想到了,兩個鐵球連在一起,它們的質量豈不是更大了,按照那理論,那麼它們的下落速度應該更快才是?」

這偉大的推理常常讓我心悅誠服。這「兩個鐵球」比「日心說」幸運,因為它很容易地便在斜塔上驗證出來了,有權勢的人們當然是無話可說。

「古時候」攝影測量用的儀器
「現在」攝影測量用的儀器

我學了一些攝影測量的知識,並且也在從事了攝影測量的工作。整個攝影測量的基本原理,無非就是如我們的一雙眼睛,將兩張有重疊的影像進行立體的幾何光學反轉,於是用一個測標去虛擬的立體模型上採集物體的三維坐標。由於每一張像片都是中心投影的緣故,因而像片上所攝影的物體都以像片投影中心為中心向四周輻射出去,我們在航片上看到的高樓大廈,都只是大廈的頂部和它們的一些側面,最多只能看到一棟大廈的三個側面——假如大廈的側面都是四面的話。而在另一張影像上,因為所看的角度不同,大廈在像片上卻有了另一番景象。一般來說,地球上所建的大廈都是垂直的,房頂和房底都是投影在同一個平面位置上。因為我們在虛擬的立體模型上,一般只能看到大廈的頂端和一至兩個房底腳,而要測出大廈四個角的平面位置,我們一般只測量大廈房頂的四角。這在我看來是天經地義的事,因為在理論上用共線方程和共麵條件方程式推導,由攝影的立體模型上採集的房頂和房底在平面位置上是一致的。

攝影測量的立體像對

突然有一天,上面進行地圖檢查的人正告我,你們用測標去切的時候,只能去切房底,而不能切房頂。

我目瞪口呆的張大了嘴。這時我的有些記憶復活了,我剛到單位上班的時候,似乎有些師傅告訴過我,要切房底而不能切房頂。但是後來,因為我在學校中的學習,理論上的指導是切房頂和房底平面位置是一致的,而且我的幾個師傅都已經退休,我已成了別人的師傅,這事便是我怎麼教他們,他們便怎麼做。而這時這地圖檢查的人同我的那些師傅是一代人,大約同時進入單位工作。現在有了很老的資歷,也有了些權勢,只是知識還是老的。只要稍微再往深的地方看一看,用腳趾頭思考一下,完全是可以理解為什麼切房頂和切房底平面位置是一樣的。否則整個攝影測量的基礎便是錯誤的,因為在航測的立體模型上比一幢樓高的山遍地都是。

攝影測量生產的數字高程模型
攝影測量生產的數字正射影像圖
攝影測量生產的地形圖

確實不錯,她們也知道一些攝影測量的知識,不過在我看來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因而持了一端之見來駁斥於我,正如那些有權勢的人看到了太陽繞著地球轉,並相信了自己的眼睛而堅信認識了真理,她們也看到了重的物體比比輕的物體落得快,但如果能夠稍作推理,兩個鐵球應該是同時落地的,在攝影測量的作業過程中,表面上看到的現象是那樣的,切房頂和切房底有點難以想像平面位置是一樣的,但稍作推理應該是能夠明白的。

‥‥‥

補:此文實在是有太多的話想說,可在實際工作中,我卻已是無話可說,我曾不止一次的試圖說服有的人明白那個道理或者說是真理,本來我是理直氣壯的去說,可說了幾次後,仍然不奏效果,相反別人卻說我是固執己見,死頭幹僵,並且她們是站在上面說話,對了很大的面,很小的聲音,下面的人便全然能聽見,而我是對著上面喊,很大的聲音,別人也聽不進去。

要堅持真理,還是要極大的勇氣。我肯定不是異端,因為這個道理在學校裡淺顯得連老師都不願提及並解釋,他們認為是理所當然的!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未必對。

「眼見未必為實,耳聽未必為虛」才是真理!

相關焦點

  • 一個100斤重的實心鐵球能沉到最深的海底嗎?鐵球會變形嗎?
    如果用繩子綁著一個實心鐵球,不論這個鐵球的質量是多少,它都可以沉到海底,哪怕是地球上最深的海底,而且可以說幾乎不變形。按說這麼大的水壓,一個鐵球估計也得被壓扁了吧,但是事實上鐵球並不會有什麼大的問題。那麼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啊,鐵球由於是浸泡在水裡面,而鐵球本身體積也不會太大,所以各個方向受到的水壓基本上差不了多少,故鐵球不會有非常明顯的變形。
  • 仰望星空:從地心說到日心說
    但是呢,後來人們做天文觀測啊,發現有些星體比如說火星啊,它在運行的時候就有打折的現象,就是它那圓運動走了一段,他就打個折再走的,為了解釋這種打折現象,就把這個星體說在圍繞地球運動的同時,圓周運動的同時,它還有個自身的軌道運動叫本輪。為了解釋這些打折現象,這本輪呢就越加越多越加越多。
  • 人口問題的爭論如同「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的一樣
    他想:如果這句話是正確的,那麼把這兩個鐵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會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應當比10磅重的鐵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兩個鐵球看作一個整體,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應當比10磅重的鐵球快。這樣,從一個事實中卻可以得出兩個相反的結論,這怎麼解釋呢?
  • 天文學概述:從「日心說」到「大爆炸」
    完善日心說理論的任務,只能由後來者繼承了。伽利略:地心說的否定《天體運行論》發表之後,只被少數數學家青睞,影響力是及其有限的。伽利略聽說荷蘭人發明瞭望遠鏡,於是自己嘗試著製作,並成功發現了木星的四顆衛星。這個偉大的發現,使得伽利略對哥白尼的日心說無比信服。後來伽利略進一步觀察發現了金星跟月球一樣,也有相位變化。
  •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王陽明用兩本書破除世人對朱熹的迷信
    為了宣揚科學真相,破除世人對亞里斯多德的迷信,伽利略在比薩斜塔扔下一大一小兩個鐵球;為了宣揚心學,破除世人對朱熹的迷信,王陽明也曾扔下兩個鐵球——這兩個鐵球就是他刻印的《古本大學》和《朱子晚年定論》。或許是王陽明由此頓悟了,什麼毒蟲、什麼瘴氣,都是假的,心安樂處即是身安樂處,心才是根本啊。然後,王陽明宣布他悟道了,他說他在睡夢中聽到有聲音告訴他大道的真相,醒來後用來對照《五經》都能印證,還由此編了一本書《五經臆說》。其實,王陽明究竟做了什麼夢,只有他自己知道;也可能,他根本就沒有做夢,只是借夢授大道和五經來為其心學張目罷了。
  • 從地心說,到日心說,人類的內心戲都經歷了什麼?
    哥白尼的「日心說」觀點符合現在現代天文學對太陽系的觀測結果。太陽在中心,其他行星包括地球都在圓形軌道上圍繞太陽公轉(圖4)。這一學說提出後並未被大多數天文學家採納。一方面是因為宗教的原因,而且也沒有很明顯的直接證據顯示地球是繞太陽公轉的;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哥白尼的圓軌道說也不能精確描述行星的運動。
  • 兩個鐵球重量不一樣,從同一個地點拋下,會同時落到地面上嗎?
    《兩個鐵球同時著地》這篇文章出現了兩個偉大的人物,一個是亞里斯多德,一個是伽利略。亞里斯多德是世界上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學家之一,而伽利略當時只是一個數學教授。而且那時人們都信奉亞里斯多德,把亞里斯多德的話當作真理,誰要是懷疑亞里斯多德,人們就會責備他。
  • 轉鐵球棉絮畫微雕橄欖殼 龍江「牛人」絕技多到讓你震驚
    東北網8月9日訊 近日,哈爾濱市建國公園內一位身材魁梧的漢子悄然走紅了,他能單手拿起兩個碩大的鐵球,並在手心轉動,令人稱奇。這個玩鐵球的漢子就是有「龍江鞭王」之稱的奚成義。咱黑龍江像這樣的「牛人」還真不少,有手藝精絕的「牛人」,有身懷絕技的「牛人」,今天,就跟小編走近咱龍江的「牛人」們,看看他們都有啥絕活吧!資料圖。
  • 腦洞大開:把實心鐵球沉到最深的海底,鐵球會壓成什麼樣?
    把實心鐵球沉到海底,會被水壓變形嗎?鐵球周圍的壓強不一定是均勻的,初中物理中就有一個例子,可以讓比水輕的塑料沉在水底不上浮。鐵球的變形不僅和海水的壓力有關係,和海底的地質也有關係。鐵球能自動沉到海底,鐵球在水中時,周圍受到的壓強是均勻的。
  • 從地心說到日心說,人類是如何發現行星軌道不是圓形而是橢圓的?
    隨著數學和幾何的發展,人類發現,當這管子對準某顆行星的時候,可以用管子的軸向與垂直方向,水平方向,地平面之間的夾角可以測量,用這些角度值來標記行星在天球上的位置。象限儀就這樣被發明了。後來,直到丹麥天文學家第谷,把這個裸眼觀星的方法發揮到了極致,建造了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天文臺,耗時16年,對行星尤其是火星進行了精確的觀測,獲取了裸眼觀星能夠達到的最精確的火星軌道數據(那些角度值)。
  • 小學語文試講稿《兩個鐵球同時著地》
    你說的全面準確,請坐,誰能說的更簡潔一些?你說伽利略用試驗推翻了亞里斯多德的真理,你可真不簡單,快請坐。四.品讀研究從剛才同學的敘述中,提到了兩個著名人物,是誰?生:如果兩鐵球拴在一起,落的慢的拖住落的快的,速度比十磅的鐵球慢,如果看作一個整體,則會比十磅重的鐵球快師:請坐,同學們自己再來讀讀這句話,慢慢理解一下伽利略的意思,你對此怎麼理解?生:伽利略說的有道理。
  • 將100公斤的鐵球,丟進上萬米的馬裡亞納海溝,鐵球會被壓扁嗎?
    天文學家認為,即使人類文明發展到再高的程度,人類在宇宙面前始終是渺小的。不僅如此,雖然人類目前是地球上的「統治者」,但是在大自然面前我們也還是十分渺小的。這表現在人類對地球並非完全的了解,科學家認為人類對地球的了解還不到百分之一,當人類完全了解地球之後,文明等級自然而然就提升了。
  • 綁繩子的實心鐵球能沉到最深的海底嗎?鐵球會被水壓變形嗎? - 星辰...
    首先,鐵球沉底肯定不會有疑問,除非鐵球是空心的(當然空心要足夠大,排開的水量大於鐵球質量),或者將鐵球丟在水銀裡,那麼很明顯,鐵球是不會沉底的!但這個問題中做了一個前提條件,是綁在繩子上,但此時鐵球下沉肯定是沒問題,但會不會沉底或者沉到某個位置停止下沉,就要看這個繩子的材料是什麼了!
  • 玩鐵球玩出世界紀錄謝家軍被稱「鐵球大俠」
    本報16日訊今日上午,素有鐵球大俠之稱的哈藥集團製藥總廠職工謝家軍成功刷新了自己之前保持的五項金氏世界紀錄。哈爾濱動力區公證處的工作人員在現場進行了全程監督。  今天44歲的謝家軍五個挑戰項目分別是「十全十美神力丸」:兩隻手分別持五隻鐵球,同時轉動。
  • 如果將一個10斤的實心鐵球沉入海底,鐵球會被壓變形嗎?
    地球的海洋面積佔到了全球面積的71%。廣闊的海洋中有著數不盡的生命,同樣也有很多令人嚮往的奧秘等著人類去探索。我們都知道,海洋隨著水深的不斷增加,水壓也在不斷增加,普通人能夠潛入的海洋深度也不過才20米左右,再深由於水壓太大,是無法下去的。只有專業的潛水設備才能夠潛入更深的海底探索。
  • 新地心說VS日心說
    或許我們需要大概了解一下地心說與日心說的主體…… 地心說地心說,又名天動說,公元2世紀時它被體系化了,是地動說對應的學說。該學說是一種認為地球位於宇宙中心的地球中心說,人類則住在半球型的世界中心。從13世紀到17世紀左右,地心說也一直是天主教教會公認的世界觀。
  • 人類自我認知的三次革命:從日心說到弗洛伊德
    科學在兩個基本方面改變了我們的認識:一個方面是「向外的」,即對世界的認識;另一個方面是「向內的」,即對自我的認識。意識一詞的含義自弗洛伊德之後被徹底改變了,但我們仍更多地認為他是一位哲學家,而不是科學家。
  • 遙感在攝影測量中的地位、作用及前景
    它自問世以來,就和「攝影」或「影像」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1858年,法國人圖納利恩用系在氣球上的照相機拍攝了巴黎附近的一個小村莊成為了世界第一張航空相片,隨這張相片出現的航片判讀技術可以說是遙感技術的雛形。
  • 從地心說到日心說,科學的進步離不開對真理的質疑
    其中,人們從地心說到日心說的宇宙觀轉變尤為艱難。這就要談到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一位巨人——哥白尼,他提出的日心說顛覆了人們長達1500年對宇宙的認識。這在當時與被羅馬教會奉為真理的地心說背道而馳,以至於他的擁護者布魯諾因為傳播「日心說」而被教會活活燒死在羅馬鮮花廣場。儘管教會這座大山阻礙了日心說的發展,但隨著時間的檢驗,新理論必將取代舊理論。
  • AI發現「日心說」,大約只花了一天
    (圖源:Wikimedia Commons)採訪&撰文 | 金斯基編輯 | 小賽文藝復興時期,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說」;五百年後的現代歐洲,人工智慧重新發現了以太陽為中心的太陽系模型而SciNet的神經網絡可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輸入各種實驗和觀測數據,然後如同榨汁機一般,不斷提取、精煉、簡化再簡化成相關的參數,這和傳統的神經網絡一樣。第二部分的任務則是從精簡的信息中總結出最簡數學公式,雷納爾將其類比為寫滿物理公式的教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