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先前「虐童事件」及近期有關幼兒園運營的一系列政策影響,紅黃藍的2018年過得不太順利。
3月21日,紅黃藍教育發布了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的第四季度及2018年全年未經審計的財報。數據顯示,雖然第四季度營收有所好轉,但全年淨利潤比上年大幅下跌,且轉盈為虧。
01 淨利降五成,創始人稱「充滿挑戰」
紅黃藍於2017年9月在美國掛牌上市,是中國第一家獨立上市的學前教育企業。財報顯示,紅黃藍2018年第四季度淨收入為4500萬美元,調整後歸屬於股東淨利潤為110萬美元,較2017年第四季度的190萬美元有所減少。
從全年來看,紅黃藍2018年淨收入為1.565億美元,毛利潤由2017年的2950萬美元降至2560萬美元;歸屬於股東的淨損失卻達到了180萬美元, 2017年歸屬於股東的淨利潤為710萬美元;經調整歸屬於股東的淨利潤為510萬美元,相較2017年的1110萬美元下滑約54%。
有分析稱,利潤下滑或受2017年底虐童事件影響。紅黃藍曾宣布2018年上半年暫停幼兒園與親子園的加盟業務,此後營收下滑嚴重,紅黃藍於半年後又重啟這一業務。
紅黃藍創始人兼CEO史燕來稱,過去的2018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紅黃藍CFO魏萍也補充道,因政策要求對部分直營幼兒園進行業務調整,可能對公司短期利潤率產生一定影響。
對於2019年的展望,史燕來在年報中表示,將繼續與政府合作,並將發展多元化服務。「國家政策雖然對我們的一些直營的幼兒園產生負面影響,我們仍然致力於為孩子提供差異化的優質幼兒園服務。此外,我們最近通過開發新產品來實現收入來源多樣化的投資產品和服務以及通過我們的戰略收購來擴大我們的地理覆蓋範圍,將有助於產生額外的收入和最終的盈利能力。」
對於2019年的展望,公司管理層目前預計,全年淨營收將介於1.8億美元和1.92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5%至22%。
02 轉型普惠園,卻遭家長不滿
去年年底以來,相關部門針對學前教育和幼兒園運營出臺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包括2018年11月15日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以及2019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開展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的通知》。
《意見》指出,民辦園一律不準單獨或作為一部分資產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過股票市場融資投資營利性幼兒園,不得通過發行股份或支付現金等方式購買營利性幼兒園資產。《意見》出臺同日,紅黃藍回應稱,公司管理層已經召開緊急會議討論,將做出策略性調整。
民辦園不準上市的消息令紅黃藍的股價應聲下跌。《意見》發布當日,紅黃藍股價兩次觸發熔斷(股價在5分鐘之內下跌超過10%,就會被視為過快下跌,從而暫停交易),截至收盤,紅黃藍跌幅達到了52.97%。
《意見》的出臺也引發了網友對紅黃藍的再次關注。部分網友在經歷了2017年的虐童事件後,認為紅黃藍已不再值得被市場信賴,並稱幼兒園應該把心思放在辦學上,而非盈利、上市。而另一部分觀點認為,幼兒園如缺少資本的支持,難免會影響到辦學質量。
而《通知》則進一步提出,小區配套幼兒園移交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後,應當由教育行政部門辦成公辦園或委託辦成普惠性民辦園,不得辦成營利性幼兒園。這意味著紅黃藍的部分幼兒園將轉型為收費較低的普惠園,然而其結果卻不盡人意。
有家長反映,在實行保教普惠政策後,部分紅黃藍幼兒園的保教費(即保育教育費)雖然降低,但其他各類費用均有上漲,如增設材料費以及興趣班費用等,這引起了家長的不滿。
另有媒體稱,紅黃藍在整改為普惠性幼兒園後,隨之執行了「親子班優先入學」的不成文規定,且親子班的學費也較為高昂。
紅黃藍副總裁張帆表示,民辦幼兒園轉為普惠園後的運營壓力顯而易見,從項目定位、教研投入等方面綜合衡量,一所高品質幼兒園前期投入成本非常高昂,且包含課程體系開發等隱形綜合成本。「從紅黃藍自身實踐經驗來看,民辦園轉普惠園的難點在於園所的規劃性質、產權權屬、前期投入以及歷史問題。」
張帆稱,未來會按照相關政策,將需要轉為普惠園的幼兒園都轉為普惠園。
03 海外市場會成為救命稻草嗎?
今年2月,紅黃藍發布公告稱,以約1.25億元人民幣的總對價現金收購一新加坡兒童教育集團約70%的股權,並將集團名稱由原來的「紅黃藍教育公司」,更名為「GEH教育集團」。
對於收購和更名事件,21日發布的年報中也有所提及。年報稱,公司於2019年2月宣布收購新加坡一教育集團70%的股份,並由RYB教育更名為GEH教育,以更好地反映其在多個市場和地區不斷增長的多品牌、產品和服務平臺,同時保持「RYB」品牌作為其幼兒園和遊戲和學習服務提供的關鍵品牌之一。
這次更名被認為表明了紅黃藍的未來發展方向。史燕來表示,公司將擴大產品和服務範圍,包括幼兒園相關課程、培訓、管理和其他諮詢業務等,以實現多元化的長期增長。
然而從紅黃藍宣布更名後的輿論來看,網友們似乎並不買帳。有觀點直言「換個馬甲就能擺脫黑歷史?」「學校的人員換了嗎?」在一些業內人士看來,紅黃藍的品牌形象自「虐童事件」後似乎再難修復。
經歷了一系列政策所帶來的轉型,以民辦幼兒園作為主要資產的紅黃藍選擇將目光放在海外,也是意料之內的舉措。《意見》發布後,一些業內人士分析稱,教育行業學校類資產的投資情緒將會受到影響,甚至認為下一步有可能是學前教育義務化。從趨勢來看,民辦幼兒園的市場受到擠壓已成事實,而海外業務的發展是否會成為紅黃藍的又一次機會還未可知。
(文章來源:中新經緯)
(責任編輯:DF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