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得數學最高獎菲爾茲獎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2020-12-04 哆嗒數學網

原文作者,馬丁·海爾等眾多Quora用戶。

翻譯作者,我是崔小白,哆嗒數學網翻譯組成員。

關注 哆嗒數學網 每天獲得更多數學趣文

也許你再知乎看到太多類似的提問——「XXXX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在國外著名的問答網站Quora上,也經常有相同格式的問答但這回的數學逼格似乎有點高,這回問的是:

獲得菲爾茲獎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眾所周知,菲爾茲獎是數學界的最高獎項之一。貌似這個問題也應該讓一位真正獲得過菲爾茲獎的數學家來回答。但是,似乎要讓這種世界上最尖端人才來到這個網站來回答這個問題似乎是一種奢望。

一位叫做利夫·傑拉姆的歷史學家也持有相同意見,他回答道:

能獲的菲爾茲獎的人數並不多,而且他們的名字和電子郵件地址都很容易獲知,那為什麼沒有人給他們其中的一個寫信呢?

我只是一個低調的歷史學家,但我的概率直覺告訴我,在現在不到40位(純粹猜測)活著的的菲爾茲獎得主中,在無人幫助情況下回答這個問題的機率相當低……

我猜他們的答案應該會有一些感情抒發或標準感言,「感覺很棒」,「我感到微不足道」,「這真的是一個團隊努力的成果。」大多數「感覺如何」的問題(實際上大多數問題)需要相對固定的答案。

杜揚·薩奧對這個回答這樣評論道:

哈哈,我不太確定格裡戈裡·佩雷爾曼會不會有同樣的反應。

他拒領菲爾茲獎章,說他的的成果能被接受是對他最大的獎勵,不需要什麼菲爾茲了。

而且最牛逼的是他拒絕領獎的原因是他覺得給他頒獎的那些的委員還不夠資格。

利夫·傑拉姆:膜拜!夏肖克·雷:他還拒絕了千禧獎。

另外一位評論者路易斯·科恩對這個回答也有評論:

我想知道跟其他學術研究相比,數學研究總體上是否更缺乏合作性。

利夫·傑拉姆:我對此深表懷疑。歷史學家們幾乎從來沒有認真合作過——他們聲稱與人合作是為了獲得經費,但實際上他們通常只是獨自一人在檔案館裡工作。歐洲資助機構有時堅持要求要有更多的合作者,但結果非常糟糕。

然而事情的反轉在於,菲爾茲獎得主真的來回答了。

馬丁·海爾,2014年因為在隨機偏微分方程的貢獻獲得了菲爾茲獎。他回答道:

由於我很幸運地獲得了諾貝爾獎,所以被邀請來答題。當然了,感覺這東西因人而異,我也只能說說我的感受...這很顯然啊(感覺人生達到了高潮,你還想我說啥?),但同時也給我帶來責任感和憂慮感。因為無論你是不是喜歡,當記者評論任何有關數學的話題時最後都會來找你。這時候無論你個人怎麼說,最終都會變成代表整個數學界的觀點……

喬·菲利奧對這個回答這樣評論道:

打斷一下:其實整個數學界都不喜歡獲獎之後的這個代表權。

馬丁·海勒:;-)

另一位評論者,若澤·烏裡奧拉:

講真的菲爾茲獎章可能是唯一一個在公眾中享有盛譽的數學獎(實際上和諾貝爾獎同樣級別的應該是阿貝爾獎,只是沒太有人聽說過而已),我沒記錯的話主要原因是跟60年代斯梅爾的政治事件有關……

當時數學家們決定(並發信給一些重要的人說明這一點)將菲爾茲獎這個最負盛名的獎項頒給他,以便幫助他擺脫當時遇到的一些麻煩。

關注 哆嗒數學網 每天獲得更多數學趣文

相關焦點

  • 用英語學英語/掌握英語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用英語學英語/掌握英語是怎樣的一種體驗?我們鼓勵有了高中及其以上英語基礎者要開始有目的有意識的訓練自己「用英語學習英語,用英語讀懂英語」,開始把英語作為學習英語的「理解語言」。可是,幾人做得到?所以,用英語學英語/掌握英語是怎樣的一種體驗?這體驗就是:脫離中文依然可以讀懂/理解英語。
  • 路痴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看著自己喜歡的男生和女朋友秀恩愛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03 — 路痴的體驗就是在學校我都用過高德地圖>看著自己喜歡的男生和女朋友秀恩愛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聽獲得最多奧斯卡獎項的在世藝術家唱現場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聽獲得最多奧斯卡獎項的在世藝術家唱現場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音樂和迪士尼總是密不可分。
  • 天才的一生,智商250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天才的一生,智商250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聲音好聽的人,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愛音斯坦FM 精品節目《怎樣練就好聲音》全新上線,這裡有專業的指導,美化你的聲音,增加你的社交自信。聲音好聽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好奇心驅使我去查了豆瓣、簡書和知乎,看看有沒有關於這個問題的解答,結果讓我大開眼界,大家用各種方式講述了自己與自己好聲音的故事。
  • 誰將獲得2018數學最高獎——菲爾茲獎?
    關注微信:哆嗒數學網 每天獲得更多數學趣文新浪微博:http://weibo.com/duodaa
  • 中科大校友獲得中國數學最高獎華羅庚獎
    中國數學會第十三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2019年學術年會在廣東召開,中科大校友馮克勤、邱國寰分別獲得華羅庚獎、鍾家慶數學獎。2016年獲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理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是非線性偏微分方程與幾何分析,與合作者共同研究解決了海森方程的紐曼邊界問題,數量曲率方程的內估計等多個難題。「華羅庚數學獎」1992年設立,每屆不超過2人,每人獎金為10萬元人民幣,華羅庚數學獎是目前國內數學界最高獎,對於數學家來講是非常崇高的榮譽。
  • 我國80後北大數學天才許晨陽打破傳統,獲得美國代數最高獎項!
    中國人很少在理科方面獲得國際獎項,這似乎是一種定律。難道中國人在這些方面永遠比別人差嗎?隨著近幾年湧現出許多華人科學家,這一定律逐漸被打破。美國數學會代數領域的最高獎項,有史以來第一次頒給了中國人。科爾代數獎是世界代數方面的最高獎項,其含金量不言而喻。許晨陽的導師此前也獲得該獎項。他的成功離不開導師的幫助,但是更重要的還是取決於自己。中學時期的他,就展現出了超於常人的數學天賦,在獲得中國數學奧林匹克金牌獎後,入選國家數學青訓隊,取得保送北大的機會。後來在在普林斯頓取得了博士學位。
  • 在清華讀研究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在清華讀研究生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在清華大學2018級研究生開學典禮上的發言清華大學物理系主任 王亞愚今天,我想和同學們分享一下「在清華讀研究生是怎樣一種體驗」。首先,從時間的尺度看,大家今後幾年大致會有這樣的心路歷程。第一年是新鮮,新的環境、新的同學,人生新的階段從今天就開始了。第二年是緊張,資格考試和科研工作等重任接踵而來。第三年是而立之年,碩士生們已經準備好離開校園施展才幹,而博士生們已經成為導師的左膀右臂。第四年是不惑之年,博士生們在科研工作的最前沿心無旁騖,勇往直前。
  • 瀕死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人死之時,通往死亡之鄉的過程又是怎樣的呢?嚴格地講,這個問題始終是個難題。因為,任何人都不可能經歷或體驗到死亡。死亡只是一瞬間,當人們還能體驗死亡時,實際上他根本沒有死,還保持著意識;當已經死亡時,體驗就無從談起。
  • 擁有150 以上的智商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有人在網絡上提出疑問,擁有150以上的超高智商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這個問題把那些隱藏在網絡海洋中的高智商人群給炸出來,遺憾的是,未能炸出愛因斯坦或者霍金。好了,下面我們作為普通人,就來看看擁有150以上智商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吧。網友Chris Worth說,他13歲的時候智商達到177,他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
  • 牙裂究竟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牙裂是怎樣的一種體驗?牙齒發生隱裂後,患者一側牙齒在某個部位不敢咀嚼食物,平時遇冷熱即痛,特別是早晨刷牙含第一口冷水時,感覺特別明顯。有的患者甚至還會出現牽涉痛及放射痛,即半邊頭痛。這種疾病不僅會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還是中青年喪失牙齒的一個重要原因。
  • 2018數學最高獎「菲爾茲獎」揭曉,4位獲獎者各自擁有怎樣的故事?
    今年,共有4名數學家摘得這一數學界最高榮譽,他們分別是:劍橋大學教授Caucher Birkar(40歲)、波恩大學教授Peter Scholze(31歲)、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教授Alessio Figalli(34歲)和史丹福大學教授Akshay Venkatesh(37歲)。
  • 在日本京都大學就讀是怎樣的一種體驗?
    那麼,在京都大學就讀是怎樣一番體驗?網友一:說起京大給我的體驗,其實最大的感覺還是和京都這座城市一樣的從容。沒有東京不夜城般的聲色犬馬,也沒有國內大城市建設的如火如荼。京都的節奏永遠是細水長流,不緊不慢。京大也一樣,每個學生做著自己現在想做的事情,有的醉心學術,有的年少貪玩,有的蹉跎歲月,有的且行且歌。
  • 生活在外星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生活在外星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NASA這組海報為你描繪。今日推薦文章《NASA科學家的復古海報設計,你有多久沒有仰望過頭頂的星空了》,來自頭條號術納。NASA有一個下屬機構叫做噴氣推進實驗室,這個聽起來非常專業的實驗室建於1936年,一直以無人飛行器探索太陽系的中心,他們的飛船到過全部已知的大行星。
  • 死亡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瀕死體驗揭秘
    我們還看一看有過瀕死體驗的人是怎樣描述的。 瀕死體驗就是瀕臨死亡的體驗,指由某些遭受嚴重創傷或疾病但意外地獲得恢復的人從未體驗過的舒服:"瀕死體驗"的初期有一種平和安詳、令人愉悅的感受。首先會感到疼痛,但是這種疼痛感一閃而過,隨後會發覺自己懸浮在一個黑暗的維度中。一種從未體驗過的最舒服的感覺將他包圍。
  • 高鐵商務座比較貴 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網友:怪不得有人買
    原標題:高鐵商務座比較貴,是一種怎樣的體驗?網友:怪不得有人買 高鐵作為一種常見的交通工具,應該是人們經常選擇的一種出行方式。它的價格實惠,速度幾乎堪比飛機。一般情況下,我相信大家買高鐵票都會選擇二等座。畢竟二等座相對於頭等艙商務座等高端座來說太舒服了。
  • 用超薄顯示器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飛利浦245C7Q顯示器開箱
    用超薄顯示器是一種怎樣的體驗?飛利浦245C7Q顯示器開箱 最近親戚要買顯示器,找樓主幫忙選購併測試,由於桌面空間非常緊張,所以顯示器要求儘量輕薄一點,佔地少一點,但屏幕又希望可以大一點,綜合比較過目前在售的顯示器之後選了這款使用23.8寸IPS屏幕外加超薄+超窄邊框設計的飛利浦245C7Q。
  • 去盧安達旅行,數「猩猩」是怎樣一種體驗?
    與一人多高的山地大猩猩面對面,是怎樣一種感覺?當大猩猩捶胸的時候,是不是一起跟著捶會更開心?想要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不如跟著德邁國際明星攝影師黃國偉老師的鏡頭,趁著盧安達航空新開廣州至基加利線,一起深入盧安達旅行,開啟這場「刻骨銘心」的旅程吧!
  • 真實的太空生活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有25年太空飛行訓練、諮詢、寫作、演講經驗的NASA資深太空人湯姆·瓊斯,以親身經歷現身說法,告訴你真實的太空生活是怎樣一種體驗。 太空人吃飯的時候用盤子嗎? 如果你在太空中流了汗,那會怎樣? 在地球上,溫暖的空氣會上升,因為它的密度小於周圍較冷的空氣。可是在自由落體狀態下,密度的差別不會造成氣體的流動,所以你身體周圍較熱的氣體也不會上升,於是你身上就裹了一層炎熱潮溼的「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