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古時期,地球發生大氧化事件,這些生物迅速爆發

2020-11-27 洋子話科學

地球至今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了,在這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地球的環境也出現了巨大的變化,在歷史上地球發生了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導致地球有80%以上的生物都處於滅絕的狀況,這5次生物大滅絕也讓地球的環境一片生靈塗炭。

如今地球的生態環境是非常和諧的,孕育了各種各樣的生命,也是人類的唯一家園,地球之所以能為地球生物提供一個良好的生長環境,主要是因為地球有豐富的水資源、氧氣以及大氣層,但是在很早以前地球是沒有氧氣的。

沒有氧氣的地球對於大部分的生物來說都是難以存活的,不過在25億年前,地球上儘管沒有氧氣,也依然存活了很多生物,這些生物就是厭氧生物,對於這類生物來說,氧氣就是致命的毒藥。

厭氧生物是很難在有氧條件下生存的,它們在無氧的條件下將糖蛋白質等有機物分解,但放出的能量卻很少,所以厭氧生物一般個體較小,屬於原核生物,沒有細胞核,只存在稱作核區的裸露DNA的原始單細胞生物。

在地球還沒有氧氣的時候,是厭氧生物爆發的時期,這一時期也被稱為太古時代(25-38億年前),是地質發展史中最古老的時期,一般指距今46億年前地球形成到25億年前原核生物(包括細菌和藍藻)普遍出現這段地質時期。

太古時代在經歷最後一個階段Neoarchean(新太古代),也就是從距今28億年前到25億年前,這期間地球的火山和板塊運動比較活躍,地殼也比較薄,經常會出現開裂、斷層的現象。

不過在太古時期已經形成了大氣層,溫度與如今的氣溫也沒有很大的差別,只是當時的大氣層是沒有氧氣的,濃度比較高,主要成分是氦氣和氫氣。後來隨著火山的噴發,二氧化碳被釋放出來,兼有甲烷、氮氣和水,而這些因素也是之後地球產生生命最重要的前提之一。

隨著地球的不斷演變與發展,地球經歷了大氧化事件,大氧化事件是指約在26億年前,大氣中的游離氧含量突然增加,由於大氣的氧氣突然增加,使厭氧生物開始大規模消失,從而促進了多細胞生物的發展。

有研究表示,在冰河世紀過去後不久,地球大氣中的氧氣含量急劇增加,當時的大氣含氧量已經達到了現今氧氣含量的15%,厭氧生物也幾乎滅絕了,而在這樣的環境下,一些存活的厭氧生物,為了適應環境的變化,它們形成了有氧代謝功能。

而這些生物也進化成了真核生物,生命形態比原核生物要更加複雜,因為真核生物有以核膜為邊界的細胞核,是所有單細胞或多細胞的、其細胞具有細胞核的生物的總稱,它包括所有動物、植物、真菌和其他具有由膜包裹著的複雜亞細胞結構的生物。

真核生物讓地球的生命形態變得更加複雜,如今地球上的生物基本上都是真核生物,包括人類。而大氧化事件令地球的地質結構、礦物等物質也出現了很大的變化,另外海洋的含氧量也大大提高了。

大氧化事件的發生,讓地球環境變得越來越溫和,為生命的誕生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有專家認為,生命的誕生是從大氧化開始的,然後單細胞生物開始大量出現,之後又出現了從單細胞到多細胞的發展再到低級生物,最終出現了高級生物。

地球生命的一步步演化都是非常神奇的,地球的大氧化事件得以讓人類誕生,倘若地球沒有發生大氧化事件,那麼地球的生命就很有可能會出現其他形態。那麼大家對於這件事情還有什麼想說的呢?歡迎大家在評論區裡留言。

相關焦點

  • 地球大氧化形成
    在距今約24億年之前太古時期的地球,經歷了一次巨大的變故,這次變故讓地球大氣從無氧變為有氧,讓地球的生命從厭氧生物轉變為有氧生物。不管是從地球的環境還是生命類型,都讓地球發生了徹頭徹底的改變。這次變故就是被稱為地球演化的大氧化事件。
  • 地球有過兩次大氧化事件,對生物進化意義重大,它怎麼發生的呢
    在地球大氣中,氧氣的含量大約佔到了21%,但是並不是地球上的氧氣一直就有如今的這麼多,地球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在30億年前,地球大氣層中的氧氣含量極其稀少,含量只有百分之零點幾,基本可以忽略不計,更多的是二氧化碳和氮氣等,但是大致從26億年前開始,地球大氣層發生了第1次大氧化事件。
  • 氧氣曾給地球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大氧化事件背後隱藏的秘密
    我們這次講一下生命發展歷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大氧化事件。大氧化事件導致地球大氣中的氧氣含量迅速上升,同時地球上佔主導地位的生命體,從厭氧生物轉變成了好氧生物。實際上大氧化事件在歷史上發生了兩次,第一次可以說是氧氣從無到有的過程,而第二次則是氧氣含量突飛猛進的過程。每一次都產生比原有生物大100萬倍的新生物體。今天呢,我們重點看一看第一次大氧化事件。
  • 「遼陽科普」是什麼推動大氧化事件的產生
    從此,在大氧化事件的推動下,氧化作用改變地球表面的山水地貌,重塑海岸線,推動沉積礦床的形成,尤其是引領了生命演化的新方向,誕生了真核生命,開啟了通向人類出現的偉大徵程。氧氣是如何產生的?23億年前第一次大氧化事件又是如何形成的?一直以來吸引著科學家的關注。其實,在地球生命誕生後,海洋長期處於單細胞藻類一統天下的格局。
  • 揭開23億年前大氧化事件的秘密
    從此,在大氧化事件的推動下,氧化作用改變地球表面的山水地貌,重塑海岸線,推動沉積礦床的形成,尤其是引領了生命演化的新方向,誕生了真核生命,開啟了通向人類出現的偉大徵程。氧氣是如何產生的?23億年前第一次大氧化事件又是如何形成的?
  • 地球冰河時期
    在24億年前至21年前發生的休倫冰期是影響最為嚴重的一次大型冰期,這個時期持續了3億年之久,而且冰冠從兩極延伸至赤道,整個地球都被厚厚的冰層覆蓋,這一時期被稱為雪球時期。在8億多年前地球的成冰紀,海洋中的藍細菌大量繁殖,大量的氧氣從海洋中釋放出來,改變了大氣的氣體結構,二氧化碳被大量消耗,氧氣濃度不斷攀升,大氧化事件基本上可以確定為第二次大型冰期爆發的主要原因。
  • 為什麼有上古、遠古、太古?秦始皇以前地球啥樣?
    太古:開始時間:同位素年齡38億年前,最早的生命藍藻出現;結束時間:同位素年齡25億年前,大氧化時代開始;該階段地球的情景:地球上形成了巖石圈、水圈、大氣圈,此時大氣主要成分還是二氧化碳和甲烷;到該階段的最後3億年,最早的生命藍藻誕生在水中,藍藻將氧氣以廢物的形式排放,使得地球大氣層裡充滿了氧氣,地球出現了大氧化事件
  • 從「厭氧」到「好氧」,生物演化的第一個拐點,到底發生了什麼?
    其實,地球剛剛誕生後的很長一段時間,環境也是十分惡劣的,其中最關鍵的一個因素就是「缺乏氧氣」。如果沒有生物的幹預,電場或紫外線分解水只能產生很少的氧。這微量的氧氣,並不足以支撐起一個複雜的生態系統,而在26億年前,地球上發生了一次史無前例的氣候變化「大氧化事件」(Great Oxygenation Event ;簡稱GOE)。
  • Nature Geoscience:大氧化事件真的存在嗎?
    Nature Geoscience:大氧化事件真的存在嗎? 早期地球極端缺氧,在距今約25億年前,地球上的自由氧含量顯著上升,大氣氧水平從幾乎為零上升到現代大氣含氧量的1%,這一重大地質事件被稱為「大氧化事件」(Great Oxygenation Event, GOE)(Holland, 2002),深刻地影響了早期地球生命演化以及多種元素的地球化學循環過程。
  • Nature Geoscience:大氧化事件真的存在嗎?
    Nature Geoscience:大氧化事件真的存在嗎?早期地球極端缺氧,在距今約25億年前,地球上的自由氧含量顯著上升,大氣氧水平從幾乎為零上升到現代大氣含氧量的1%,這一重大地質事件被稱為「大氧化事件」(Great Oxygenation Event, GOE)(Holland
  • 「大氧化事件」發生先於古元古代「雪球地球」
    地球歷史上第一次大氣氧升高被稱之為「大氧化事件(GOE)」,它與第一次「雪球地球」都發生在元古代早期。05 GOE先於古元古代雪球地球在Griqualand West盆地,冰成的Makganyene組中夾有火山物質的Ongeluk組夾層,這是在低緯度地區受到擠壓,所示Makganyene冰期可能代表一次古元古代雪球地球事件。Ongeluk組火山物質的定年為2,425.5±2.6 Ma,也限定雪球地球事件發生在此之前(圖4)。
  • 大氧化事件背後隱藏的秘密
    我們這次講一下生命發展歷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大氧化事件。大氧化事件導致地球大氣中的氧氣含量迅速上升,同時地球上佔主導地位的生命體,從厭氧生物轉變成了好氧生物。實際上大氧化事件在歷史上發生了兩次,第一次可以說是氧氣從無到有的過程,而第二次則是氧氣含量突飛猛進的過程。每一次都產生比原有生物大100萬倍的新生物體。今天呢,我們重點看一看第一次大氧化事件。
  • 有兩次生物大滅絕就發生在富氧時代
    但鮮為人知的是,地球生命在進化歷程中經歷的兩次大滅絕,就發生在藍藻和植物繁盛、氧氣濃度急劇上升的時期,無數生命體竟在富氧的大氣中窒息而亡。從24.5億年前到18.5億年前,大氣中的氧氣濃度從0.02%上升到了4%,這就是地質史上著名的大氧化事件,大量的厭氧生物被氧氣殺死。
  • 地球歷史上發生過多少次生物大滅絕?
    寒武紀大爆炸以來,也就是顯生宙時期,地球共發生過五次大滅絕事件。而顯生宙之前的生命歷史細節已難以考證,像24億年前的大氧化事件,導致了大量厭氧的古細菌和真細菌消亡,但由於化石證據稀缺,滅絕程度到底有多慘烈已經無法證實。下面說一下顯生宙的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
  • 氧氣,從毒性氣體到有用氣體:前40億年地球氧氣演變史
    這些赤鐵礦在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而且呈現條帶狀分布,因此又被稱為條帶狀含鐵建造,地質學家們就是通過條帶狀含鐵建造來研究25億年前的這次大氧化事件的。在氧氣將海洋中游離的鐵消耗完畢後就進入到了大氣中,從此以後地球的大氣成分發生了徹底的改變:氧氣含量升高了!那時候氧氣的含量可能是現在水平(PAL)的1%—2%。
  • 地球曾經發生5次冰河時代,冰河時代是如何形成的?
    24億年前到20億年前 地球上出現了最嚴重的最漫長的寒冷 崎新太古代大冰期 當時的罪魁禍首就是地球的第一個生命藍藻藍藻的大量繁殖 利用光合作用產生了大量的氧氣一樣 成了著名的大氧化事件 與溫室氣體越來越少 地球急劇降溫 迎來了一次寒冷期 等到寒冷季節 樹真核生物開始出現8 5億年前到六點
  • 現在地球45億歲,那20億年前的地球是什麼樣?地球正在發生巨變
    但由於早期地球內部巖漿溫度比今天高,因此火山和板塊運動也比今天劇烈,在板塊運動和火山噴發的作用下,造山紀時期發生了一輪全球造山運動和板塊漂移,也形成了哥倫比亞超大陸。但是注意的是,這次板塊運動形成的地理位置並不是我們如今的地理位置,事實上,地球的板塊運動從未停止過,直到今天都還在發生著,因此我們現在的海洋和大陸,並不是在造山紀時形成的。
  • 地球極極極極簡史
    這是一顆大小與質量與火星相當的行星,它不斷地向地球靠攏,發生大碰撞後,「忒伊亞」的一部分質量熔入了地球,剩餘的物質與噴出物形成了月球。疊層石是由一些微生物,尤其是藍綠菌所黏結堆約24.5億年前(前寒武紀)藍藻慢慢產生氧氣,積少成多,使地球進入了第一次大氧化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