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氣曾給地球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大氧化事件背後隱藏的秘密

2020-08-11 孜然實驗室

氧氣對我們有多重要?包括人類在內的幾乎所有生物都需要氧氣才能生存。我們不吃不喝也許能撐一個星期,但是如果沒有氧氣,大概超不過5分鐘。

也許你不知道,40億年前,當生命第一次出現在地球上的時候,它們是不需要氧氣的,而且,氧氣對它們來說,是不折不扣的毒氣。

氧氣是如何出現的,生命又是如何變得依賴氧氣的呢?我們這次講一下生命發展歷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大氧化事件。大氧化事件導致地球大氣中的氧氣含量迅速上升,同時地球上佔主導地位的生命體,從厭氧生物轉變成了好氧生物。

實際上大氧化事件在歷史上發生了兩次,第一次可以說是氧氣從無到有的過程,而第二次則是氧氣含量突飛猛進的過程。每一次都產生比原有生物大100萬倍的新生物體。

今天呢,我們重點看一看第一次大氧化事件。

大約40億年前,生命在地球上出現了。當時是什麼樣的環境呢,按現在的標準來說,簡直就是地獄。持續不斷的火山爆發,頻繁遭受地外天體碰撞,原始海洋不斷地形成又蒸發,空氣中充滿了二氧化碳、氮氣,甲烷、硫化氫、水蒸氣、以及少量氫氣。

這個時候完全沒有游離氧氣,生命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產生了,它們不需要氧氣就能夠生存。這些生命,我們把它們稱為原核生物,跟今天的大多數生物 – 真核生物 – 相比,它們沒有細胞核,更簡單,更原始,它們利用能量的效率也比真核生物低很多。

然而到了大約24億年前,空氣中的氧氣含量開始增加,從約0.02%增加到了約2~4%,整個過程持續了大約6億年。今天空氣中的氧氣含量是21%。大氧化事件以後,氧氣含量其實也不高,只有現在的1/10,但是就是這麼一點點的氧氣,造成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導致了當時幾乎所有的厭氧生物死亡,倖存的生物發展出了抵抗和利用氧氣的能力,不斷壯大,直到形成今天的世界。

氧氣的產生原因比較明確,當時出現了一種產生能夠通過光合作用給自己提供能量的生物,它在光合作用的同時會釋放出氧氣,這種生物就是藍細菌。

但是根據化石的研究,藍細菌在大氧化事件之前,也就是大約27億年前就已經出現了,中間隔了整整3億年,那麼為什麼這麼長的時間裡氧氣含量沒有增加呢?這些生產出來的氧氣都去了哪裡?一定是某種原因阻止了氧氣含量的上升。

藍細菌

科學家經過幾十年的研究,發現火山爆發在這當中起了關鍵的作用。

從27億年前開始,地球逐漸冷卻,火山爆發減弱了,由火山爆發釋放出的鎳開始下降了。鎳有什麼用呢,它在一種專門破壞氧氣的細菌中起關鍵作用。這種細菌叫產甲烷菌。產甲烷菌和藍細菌都生活在原始海洋中,它們是競爭關係,並且產甲烷菌一直是佔據優勢的。藍細菌製造氧氣,產甲烷菌製造甲烷,結果甲烷遇到氧氣,生成了二氧化碳,氧氣消失了。

產甲烷菌是嚴重依賴鎳來生存的,用來產生甲烷的一種代謝酶需要鎳。一旦鎳開始減少,產甲烷菌就要死掉,然後甲烷產量減少,氧氣破壞減少,生產氧氣的微生物增多,最後結果是氧氣含量上升。

史密斯甲烷菌

這還沒結束,由於甲烷是一種溫室氣體,它的溫室效應是二氧化碳的23倍。甲烷減少,導致溫室效應降低,地球溫度下降,因此伴隨著大氧化事件出現了另一個地質事件:休倫冰期,時間長達3億年。

在鎳缺乏和低溫的雙重打擊下,厭氧生物幾乎全部滅絕。

另外,一個最新的研究發現,火山噴發會把大量的地球內部的物質噴射到地球表面上來,比如說熔巖、巖石和氣體。因為一直處在缺氧環境下,所以這些巖石、氣體都是還原態的,它們都非常容易和氧氣結合。頻繁地火山爆發不斷地補充還原物質來消耗氧氣。

隨著地球逐漸冷卻,火山活動減弱,還原物質釋放逐漸減少,到距今約24億年的時候終於到達了臨界點,氧氣最終佔了上風,開始逐漸在大氣中聚集。

所以,大氧化事件,是整個地球生命演化的一個轉折點。從這時起,幸運的真核生物開始佔據主導地位,直到今天。

相關焦點

  • 自然 | 氧氣是如何產生的?揭開23億年前大氧化事件的秘密
    從此,在大氧化事件的推動下,氧化作用改變地球表面的山水地貌,重塑海岸線,推動沉積礦床的形成,尤其是引領了生命演化的新方向,誕生了真核生命,開啟了通向人類出現的偉大徵程。氧氣是如何產生的?23億年前第一次大氧化事件又是如何形成的?
  • 氧氣都去哪了?大氧化事件背後隱藏的秘密
    氧氣是如何出現的,生命又是如何變得依賴氧氣的呢?我們這次講一下生命發展歷史上的一個重大事件,大氧化事件。大氧化事件導致地球大氣中的氧氣含量迅速上升,同時地球上佔主導地位的生命體,從厭氧生物轉變成了好氧生物。實際上大氧化事件在歷史上發生了兩次,第一次可以說是氧氣從無到有的過程,而第二次則是氧氣含量突飛猛進的過程。每一次都產生比原有生物大100萬倍的新生物體。
  • 地球大氧化形成
    在距今約24億年之前太古時期的地球,經歷了一次巨大的變故,這次變故讓地球大氣從無氧變為有氧,讓地球的生命從厭氧生物轉變為有氧生物。不管是從地球的環境還是生命類型,都讓地球發生了徹頭徹底的改變。這次變故就是被稱為地球演化的大氧化事件。
  • 地球有過兩次大氧化事件,對生物進化意義重大,它怎麼發生的呢
    在地球大氣中,氧氣的含量大約佔到了21%,但是並不是地球上的氧氣一直就有如今的這麼多,地球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在30億年前,地球大氣層中的氧氣含量極其稀少,含量只有百分之零點幾,基本可以忽略不計,更多的是二氧化碳和氮氣等,但是大致從26億年前開始,地球大氣層發生了第1次大氧化事件。
  • 太古時期,地球發生大氧化事件,這些生物迅速爆發
    地球至今已經有46億年的歷史了,在這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地球的環境也出現了巨大的變化,在歷史上地球發生了五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導致地球有80%以上的生物都處於滅絕的狀況,這5次生物大滅絕也讓地球的環境一片生靈塗炭。
  • 「遼陽科普」是什麼推動大氧化事件的產生
    從此,在大氧化事件的推動下,氧化作用改變地球表面的山水地貌,重塑海岸線,推動沉積礦床的形成,尤其是引領了生命演化的新方向,誕生了真核生命,開啟了通向人類出現的偉大徵程。氧氣是如何產生的?23億年前第一次大氧化事件又是如何形成的?一直以來吸引著科學家的關注。其實,在地球生命誕生後,海洋長期處於單細胞藻類一統天下的格局。
  • 今天我們必不可缺的氧氣,曾「毒」死地球上99%生命!
    這一正反饋使得地球氧氣含量急劇增加,大氣成分因此而改變,史稱第一次大氧化事件。從大約23億年前到18.5億年前,大氣中的氧氣濃度從0.02%上升到了4%(現在是21%)。值得一提的是,幾乎是在第一次大氧化事件發生的同時,地球進入了長達四億年,也是地球歷史上最長的一次冰期——休倫冰期。而導致休倫冰期產生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大氧化事件。圖片來源 sohu這是因為藍藻產生氧氣的同時吸收了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而產生的氧氣又將大氣中的甲烷給氧化了。
  • 生物存活不依靠氧氣!地球出現大量氧氣之前,是一個怎樣的世界?
    氧氣是地球萬物維持生命的根本所在,但你知道嗎?對於26億年前的生物來講,氧氣的出現反而變成了它們的災難。與甲烷生物不同,藻類生物的吸收光能用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能量,釋放出來的氧氣,氧氣在當時就如同有毒的廢氣一般,開始「汙染地球」,這使加完生物無法適應,久而久之,甲烷也被氧化,大氣中的含氧量開始大量增加,最終甲烷生物走向滅絕。
  • 讓人活命的氧氣,曾導致99.5%的生命消失
    科學家James Farquhar通過研究巖石硫同位素,根據它們的不同分餾性質,發現在地球歷史的不同時期巖石所包含的硫同位素分餾信息是有顯著差別的,而這種差別的時間點可以精確界定在大約23.5到23億年前,因此,很好地證明了地球第一次大氧化事件的發生,當時大氣中的氧氣從無到有,大氣含氧量約為今天大氣氧含量的1%。△地球歷史的不同時期巖石硫同位素分餾信息的不同表現。
  • 氧氣是生命之源,存活不需要氧氣?古老地球有多神奇?
    帶著憧憬人類邁出了地球,成功地看見地球的真面目,也看清了外太空的真面目,沒有氧氣,就沒有辦法存活,這是現代人類一貫的思維,在古老地球中沒有氧氣,生物是如何存活的?從遙遠的外太空看向地球,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水球」,地球71%是海洋,陸地僅有29%,大致上呈現的是藍色,但實際上地球還是一個比較多彩的星球!
  • 氧氣,從毒性氣體到有用氣體:前40億年地球氧氣演變史
    一、 有毒的氧氣45.7億年前,地球形成了,形成之初的地球,遍地是火山,火山噴髮帶來了大量的水蒸氣,這些水蒸氣冷卻下來後沉澱在地表的低洼地帶形成了原始的海洋。這些赤鐵礦在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而且呈現條帶狀分布,因此又被稱為條帶狀含鐵建造,地質學家們就是通過條帶狀含鐵建造來研究25億年前的這次大氧化事件的。在氧氣將海洋中游離的鐵消耗完畢後就進入到了大氣中,從此以後地球的大氣成分發生了徹底的改變:氧氣含量升高了!那時候氧氣的含量可能是現在水平(PAL)的1%—2%。
  • 地球的氧氣從何而來?氧氣上升到今天的水平,實際上是相當困難的
    最大的絆腳石可能是氧氣,人類定居者需要一個高氧氣的大氣來呼吸。那麼,我們是如何如此幸運地在一個氧氣充足的地球上進化的呢?地球海洋和大氣的歷史表明,氧氣上升到今天的水平是相當困難的。目前的共識是,地球經歷了大氣和海洋含氧量的三步上升,第一次被稱為「大氧化事件」,發生在大約24億年前。
  • 如果地球氧氣增加一倍,會發生什麼呢?人類會發生什麼影響?
    氧氣,對於地球上的大多數生物來說是必不可少的元素,除此之外,大氣中氧氣含量的多少還左右著地球生物的演化過程,比如,早期地球上的生命都是厭氧生物,隨著大氧化事件的出現,地球迎來了巨蟲時代,後來隨著氧氣濃度的減少,巨蟲們也被逐一淘汰,這意味著氧氣濃度的比例,決定著地球上存在的生命種類,目前人類之所以能夠在這個時代生存,就是因為我們適應著目前地球上的氧氣濃度,如果地球上的氧氣突然增加一倍,這說明或許包含人類在內的許多生物都難逃滅絕的威脅
  • 恐龍稱霸地球多年,最後卻停止進化了,背後隱藏了什麼秘密?
    恐龍稱霸地球多年,最後卻停止進化了,背後隱藏了什麼秘密?我們都知道,人類是地球的主導者,已經站在食物鏈的頂端,擁有智慧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這就是人類能夠主導地球的重要原因,人類是擁有大腦的獨立個體,只需動動腦子,就可以讓很多生物無家可歸,最重要的是還能通過雙手創造產物,這是其他動生物做不到的。
  • 地球表面有三個巨大隕石坑,每一個人都給地球帶來了巨大的災難
    目前地球表面有三個巨大的隕石坑,每一個都給曾經的地球帶來了巨大的災難,下面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這三個巨大的隕石坑。一、希克蘇魯伯隕石坑,這個隕石坑位於墨西哥猶加敦,整體呈現橢圓形,平均直徑超過180公裡。通過科學家對這個隕石坑的檢測發現,它是由一塊直徑超過10公裡的走超級彗星撞擊而成,時間約在6500萬年前。
  • 在有氧氣之前,地球上生物呼吸的是什麼?
    新華社北京10月10日新媒體專電 在有氧氣之前,地球上的生物是如何呼吸的?西媒稱,研究人員認為,他們已經找到了答案:砷。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9月28日報導,在地球上第一次產生氧氣之前,地球上的生命早已發展擴散。實際上,迄今發現最早的生命有機體化石遺蹟可追溯到37.6億年前,但許多人認為生命應該起源於更早的時代,至少在40億或41億年前。
  • 氧氣就是靈氣,越多越好?有兩次生物大滅絕就發生在富氧時代
    大海裡生活著數以億計的藍藻和藻類,也向水體和大氣中釋放了大量氧氣,因此也有說法稱森林和海洋是地球的兩葉肺。地球之肺:熱帶雨林現代環保主義的要求是保護森林和海洋,我曾無數次的聽到過有讀者說氧氣就是靈氣,氧氣越多生物體就長得越旺。
  • 可怕程度遠超恐龍滅絕事件,99%的地球生命在這場驚天浩劫中消失
    在大約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約10公裡的小行星擊中了地球,隨後在地球上引發了一系列巨大的災難,這直接導致了在地球上稱霸了1.6億年的恐龍慘遭滅絕,而與恐龍一起消失的,還有當時地球上近75%的生命。
  • 西媒:在有氧氣之前,地球上生物是如何呼吸的?
    在有氧氣之前,地球上的生物是如何呼吸的?西媒稱,研究人員認為,他們已經找到了答案:砷。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9月28日報導,在地球上第一次產生氧氣之前,地球上的生命早已發展擴散。實際上,迄今發現最早的生命有機體化石遺蹟可追溯到37.6億年前,但許多人認為生命應該起源於更早的時代,至少在40億或41億年前。
  • 西媒:在有氧氣之前,地球上生物是如何呼吸的?
    參考消息網9月29日報導在有氧氣之前,地球上的生物是如何呼吸的?西媒稱,研究人員認為,他們已經找到了答案:砷。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9月28日報導,在地球上第一次產生氧氣之前,地球上的生命早已發展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