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需求專題報告之家電篇:聚合MDI、製冷劑中樞或迎來上移

2020-12-06 未來智庫

如需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

家電是影響化工需求的主要下遊

家用電器是化工品的主要下遊之一,分析家電需求對預判化工品供需有重要意義。化工行業下遊涉及到衣食住行各個方面,主要需求來自紡織服裝、家電、汽車、建築等領域,其中冰箱、空調等大家電大規模用到 MDI、製冷劑、改性塑料等化學品。歷史上看,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的工業增加值與化工行業存在較強的同步性,家電行業的景氣程度對化工行業增長影響明顯。

聚合 MDI 和製冷劑是用於家電領域兩大主要化學品。聚合 MDI 具有良好的隔熱性能,與聚醚多元醇反應生成的聚氨酯硬泡可用於冰箱、冷櫃的隔熱層,生產一臺冰箱所需要的聚合 MDI 約為 3-4kg。製冷劑則廣泛用於冰箱、家用空調、中央空調等領域,一臺家用空調(小於等於 3HP)的 R22 用量約為1.3-1.5kg,商用空調(3HP-5HP)R22 用量約為 3-5kg。

2020 年一季度疫情給家電行業造成的衝擊仍在繼續,需求何時回暖成為化工行業的焦點。由於化工行業位於製造業中上遊,相比於化學品本身的銷量變化,下遊家電的產銷更具備前瞻性。本文將聚焦冰箱和空調兩大白電,從需求端出發,對相關化學品聚合 MDI 和製冷劑的需求拐點進行探討。

短期家電需求何時回暖?

出廠端:內銷降幅收窄,關注出口影響程度

空調內銷跌幅收窄,庫存壓力有待緩解。一季度疫情對空調內銷產生明顯衝擊,據產業在線數據,1-3月空調累計內銷量為1076.2萬臺,同比下滑50.8%,其中 2 月同比下滑 67%,3 月下滑幅度有所收窄。4 月份隨著下遊復工復產,空調內銷量達 709 萬臺,同比下滑 32%,下滑幅度較 3 月縮小 24pct。隨著二季度空調旺季到來,內銷有望加速恢復。出口方面則不容樂觀,3 月份企業補充前期訂單導致空調出口增速短期回正,然而隨著海外疫情蔓延,4 月出口量同比再度下滑。

2019 年全年空調市場均處於累庫階段,年中和年底大促並未有效消化市場庫存,19 年底空調庫存同比增長 57%,達到 2015 年來高點。一季度疫情影響下空調銷售幾乎停擺,庫存依舊高位盤整,或對全年空調銷售產生一定壓力。

冰箱內銷小幅回暖,出口旺季有望提振需求。據產業在線數據,1-3 月冰箱累計內銷量為 752.3 萬臺,同比下滑 25.9%,下滑幅度小於空調。據 AVC 報導,疫情導致的「囤貨潮」使得大容積冰箱需求顯著增長。2019 年冰箱內銷同比增長 1%,結束了連續五年的負增長,然而增速依舊維持低位。

與內銷增速趨於平緩不同,當下出口市場已佔我國冰箱總銷量的 44%,冰箱海外市場持續發力。2019 年我國冰箱出口同比增長 6.4%,2020 年 1-3月冰箱出口量為 652 萬臺,同比減少 9.5%,其中 3 月份冰箱出口同比增長6%。考慮到往年二季度為冰箱出口旺季,今年疫情或對 4 月出口產生負面影響,而 5 月以來隨著海外加速復工復產,預計冰箱出口存回暖預期。

冰櫃內銷依舊低迷,行業積極去庫存。據產業在線數據,1-3 月冰櫃累計內銷量為 222.3 萬臺,同比下滑 21%,從往年內銷數據來看,每年 3、4 月是國內冰櫃銷售旺季,今年疫情或對全年內需產生較大衝擊。外銷方面,1-3月冰櫃累計外銷量為 320 萬臺,同比下滑 7.3%,其中 3 月份實現正增長,冰櫃外銷旺季通常在二、三季度,在海外復產推進下,預計今年冰櫃外銷市場影響有限。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冰櫃行業持續去庫存,未來銷售壓力或有所緩解。

零售端:線下消費逐步恢復,線上增速進一步回升

奧維雲網線上樣本主要包含京東、天貓、國美等主流電商,線下則以樣本大連鎖、超市、百貨、區域性家電連鎖為主,更能反映消費品零售端的變化,與產業在線出貨端數據形成互補。

4 月空調線上零售量同比轉正,線下跌幅明顯收窄。4 月空調線上市場明顯改善,行業出現以價換量的情況,線上零售量同比增長 3.4%,而零售額同比下滑 18.1%;空調線下市場下滑幅度收窄,據 AVC 數據,部分省份零售額同比已轉正,河南、湖南、新疆等省份零售額同比增長 20%以上。全年來看,隨著線上市場持續發力,預計全年空調零售量同比下滑 14.9%。

4 月冰箱線上零售量進一步回升,促銷季到來有望加速需求回暖。一季度冰箱線上市場依舊維持正增長,4 月份增幅進一步擴大,而線下市場依舊承壓。在五一和 618 促銷期的帶動下,冰箱線上市場有望繼續發力,全年預計冰箱零售量同比下滑 6.6%,下滑幅度較空調更小。

存量孕育新需求,中長期增速存期待

新增需求放緩,白電進入存量競爭時代

長遠來看,家電作為可選消費品,其行業增長與人均 GDP 密切相關。2009年以來,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節能惠民等政策刺激了城鄉居民家電消費,家電零售額經歷了快速增長期,而 2014 年後,隨著前期政策的退出,家電增長再度回歸人均消費能力的本質。2019 年我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 42359 元,比上年增長 7.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 5.0%。未來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將帶動消費能力提升,家電零售額存在長期增長的基礎。

空調冰箱市場漸入瓶頸期,冰櫃需求提速。分產品來看,17-19 年空調和冰箱兩大白電需求增速已明顯放緩,其中冰箱由於前期政策影響,需求提前「透支」,近年銷量持續出現下滑,空調需求也轉為個位數的增長,而位於冷鏈終端的冰櫃需求仍在提速。白電的新增需求有兩大驅動力,一是住宅購置需求,二是人均保有量的提升。綜合來看,白電長期增長的驅動力仍存。

1) 住宅購置需求:對空調影響更大,住房銷售端回暖託底家裝需求。隨著我國期房銷售佔比的逐漸提升,空調銷量對地產銷售端的滯後效應也愈發明顯,2013 年後我國空調銷售滯後於期房銷售 1 年左右。18 年至今隨著宏觀經濟放緩與地產大周期的結束,房地產對空調的提振作用逐漸弱化。2020 年 4 月,現房與期房的銷售面積累計同比增速分別為-28.2%和-17.7%,均環比改善。由於地產需求具備累積效應,在貸款利率下行、加大公積金支持力度等政策提振下,我們認為未來住房需求有望保持穩定,進一步發揮空調需求的「託底」作用。

2) 冰箱保有量已達到較高水平,空調保有量提升空間較大。冰箱作為家電下鄉期間最受農民歡迎的產品,2009 年後農村保有量快速提升,未來空間相對有限;而空調在農村的普及程度尚有提升空間。另一方面,空調存在一戶多機的情況,2018 年北京、上海、廣東城鎮居民每百戶空調保有量分別達到 179、207、202 臺,隨著三四線城市對改善型住房需求的提升,我國空調保有量依舊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更新需求發力,未來消費有望邊際改善

由於我國白電已進入存量競爭時代,更新需求佔比正不斷提升。更新需求一方面來自產品壽命到期置換,一方面來自功能更新。假設白電更新周期為10 年,2020 年空調理論更新需求為 6060 萬臺,冰箱為 5897 萬臺,兩者當下的更新需求均對應前期我國家電銷量快速增長的階段。以生產一臺冰箱聚合 MDI 用量為 3.5kg,一臺家用空調 R22 用量為 1.4kg 估算,家電更新需求有望帶來 20.6 萬噸聚合 MDI、8.4 萬噸 R22 的需求空間。

此外,產品升級換代也將促使更新需求快速釋放。近兩年我國冰箱市場延續大容積趨勢,對開門與十字 4 門佔比穩步上漲,疫情也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消費者對於擁有大容量、保鮮功能的冰箱需求。空調方面,新能效標準將於2020 年 7 月 1 日正式實施,空調能效的要求進一步提升,有望帶動節能、高效產品的滲透率提升。

相關化學品需求中樞或上行聚合

MDI 整體需求量下滑幅度或在個位數

聚合 MDI 下遊需求多樣化,建築相關需求有望對衝家電和汽車弱勢。聚合MDI 的下遊需求中有約三成和建築相關,4 月份我國房屋竣工面積累計同比減少-14.5%,新開工面積同比減少-18.4%,均較一季度有明顯修復。在經濟下行壓力下,整體宏觀及資金環境偏松,有助於房地產供求回暖,預計中性情況下 MDI 地產相關領域(外牆保溫、複合地板、家具)增速與去年維持一致,為 2.6%。

汽車方面,儘管 4 月份汽車產量增速同比回正,但疫情對可選消費的衝擊仍將體現在車市上。2019 年我國汽車產量同比下滑 7.5%,預計中性條件下 2020 年車市仍將延續下滑趨勢,拖累聚合 MDI 需求增速。

2020 年聚合 MDI 國內新增產能僅有萬華化學一家,而需求降幅或控制個位數,全年不必過度悲觀。根據以上假設,中性情況下 2020 年聚合 MDI 需求同比下滑 2.9 萬噸,佔 2019 年總需求的 2.8%,整體降幅可控。5 月底華東聚合 MDI 市場價為 12000 元/噸左右,處於近五年底部區間,我們認為當下MDI 價格已充分反映疫情對白電、汽車兩大下遊的衝擊。事實上,聚合 MDI下遊具備多樣性的特徵,在建築、膠黏劑等領域依舊有望實現正增長,疫情對 MDI 消耗量的真實衝擊或被市場高估。基於此,我們依舊長期看好聚合MDI 的供需格局。

製冷劑二代配額縮減支撐價格上漲,三代發展潛力大

我國製冷劑行業正處於二代向三代的切換期,二代配額縮減支撐價格上漲。氟製冷劑廣泛應用於冰箱、家用空調、汽車空調等消費領域,作為原料用途的製冷劑還可用於生產聚四氟乙烯樹脂和滅火劑等。目前我國應用最為廣泛的製冷劑品種是第二代氟製冷劑 HCFCs (含氫氯氟烴)類,主要品種為 R22、R141b 和 R142b。根據蒙特婁協議書的淘汰要求,我國需要在 2020 年和2025 年將 ODS 用途 HCFCs 削減至基線水平的 65%和 32.5%,到 2030 年實現全面淘汰。2020 年度,氟製冷劑 R22 的配額 22.48 萬噸,較 2019 年度減少4.22 萬噸(同比-15.8%)。

受配額縮減影響,R22 價格自 2019 年 10 月開始持續上漲,從 13500 元/噸上漲至 2020 年 3 月的 17000 元/噸。4 月在海外疫情影響下 R22 價格回落,廠家負荷下調。五月底由於供應緊張,R22 價格再度上漲。中長期而言,R22 在空調維修市場需求穩定,需求端受空調銷量下滑影響相對較小,而供給端由於配額縮緊整體供應有限,預計今年 R22 價格中樞有望進一步抬升。

三代製冷劑以搶佔市場為主,未來前景廣闊。第三代氟製冷劑為 HFCs(氫氟烴)類,主要品種為 R134a、R125、R32 等以及混配製冷劑(如以 R125和 R32 混配的 R410A)。由於三代製冷劑淘汰政策以 2020 年-2022 年為基準年,近年來三代製冷劑產能大幅擴張,價格持續走低。然而長遠來看,四代製冷劑成本、售價較高,在我國尚未推廣,三代製冷劑的存續期有望延長。待三代製冷劑配額確定後,未來擁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投資觀點

聚合 MDI 方面,儘管全球疫情對白電銷量產生較大衝擊,但綜合分析各下遊的影響程度,預計今年聚合 MDI 需求降幅可控制在個位數。而供給端國內新增產能僅有萬華技改擴產,全年供需格局不應過度悲觀。四月以來在檢修利好下,聚合 MDI 價格已底部回升,供方挺價意願強烈,預計全年聚合 MDI價格進一步下行空間不大。成本方面,純苯價格在油價影響下低位震蕩,有助於聚合 MDI 毛利改善。萬華化學作為 MDI 龍頭,將充分受益於價差修復帶來的業績彈性。

製冷劑方面,二代製冷劑下遊部分用於空調維修市場,空調出貨端下滑對製冷劑實際影響有限,在配額不斷縮緊的情況下,二代製冷劑價格存上漲基礎;三代製冷劑在配額確定後,有望迎來黃金髮展期。建議關注製冷劑龍頭巨化股份、三美股份。

(報告觀點屬於原作者,僅供參考。報告來源:中泰證券)

如需報告原文檔請登錄【未來智庫】。

相關焦點

  • 年度報告――液化石油氣:化工原料需求崛起 價格重心上移
    液化石油氣: 看漲  報告日期:2020年12月29日  ★化工原料需求崛起,進口增長補足需求量和國產量缺口  明年多套丙烷脫氫(PDH)裝置投產帶動丙烷進口需求增長。由於液化氣需求定供給的特徵,這種供需格局的變遷可能意味著液化氣的定價中加工利潤和原料比價的參考性在加強,國內價格高位制約因素增多,進口成本利潤率中樞下移。  明年化工原料需求的崛起將帶動進口量高速增長,全球供需雙增運能吃緊預計使得遠東地區進口成本上升,我們預計明年液化氣現貨價格重心上移,可能在3200-4800元/噸的區間波動。
  • 化工行業專題報告:5G時代PTFE王者歸來,乾電極催生需求大增
    從需求端來看,此前制約中國材料行業進步的障礙主要在於:應用場景主要在發達國家。隨著中國在 5G 領域和鋰電池領域邁向全球領先水平之後,中國企業在先進材料的開發應用上也拓寬了市場空間,後期PTFE 需求將在 5G 通訊的高頻覆銅板、射頻線纜、基站天線濾波器中等領域迎來大幅增長;而特斯拉基於乾電極技術的超高鎳正極材料鋰電技術的推出,不僅帶來鋰電行業的技術變革,還將帶來 PTFE 粘結劑的巨大需求增量。
  • 化工行業:製冷劑行情延續,合成橡膠供給收縮
    由於本周福橡化工臨時停車檢修裝置,再加上杭州浙晨的計劃內檢修,造成市場上的合成橡膠階段性供應減少,丁苯橡膠和順丁橡膠本周都有不同幅度的漲價。  製冷劑:由於環保壓力,製冷劑的主要原料無水氫氟酸的整體開工率持續走低,在下遊需求持續強勁的情況下,製冷劑的價格上行趨勢不變。
  • 化工行業深度報告:需求復甦和補庫共振 化工行業景氣可期
    2021年在全球化工品需求向好、油價中樞提升帶動庫存回補、美國貿易戰加徵關稅影響效用邊際遞減以及全球規模最大的自貿協定RCEP落地等一系列利好助力下,國內化工行業基於相對出色的成長屬性,有能力、有希望迎來新一輪增長。  關注化纖和油價的修復空間和彈性:2020年化工產成品存貨快速去庫下,短期內被動補庫階段或已接近尾聲。
  • 疫苗冷鏈拉動氟化工產品需求 產業鏈迎來漲價行情
    受需求、原材料漲價等多方面影響,螢石下遊氫氟酸市場價格走勢持續上漲。昨日國內無水氫氟酸廠家主流價格為9000元~9500元/噸,場內商家出廠價格小幅上漲,國內氫氟酸廠家開工率一般,場內貨源供應略顯緊張。根據市場數據統計,氫氟酸均價12月以來漲幅接近10%。  業內人士分析認為,上遊螢石價格上漲,氫氟酸價格穩中小漲,長期來看,受需求增長拉動,價格長期看漲。
  • 化工產業鏈梳理專題報告:化繁為簡,看懂化工產業鏈
    如需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關鍵結論與投資建議化工行業發展至今,下遊產品已經涉及到各個領域當中,相應的化工行業上市 公司的數量也越來越多,我們已經不能把二級市場的化工板塊單純的看做一個 行業去進行研究。化工行業的研究有其共性,本質上都是製造業,將原材料經 過加工後製造成可以供終端企業使用的製品或者製劑。
  • 化工行業研究與2020年投資策略:龍頭香如故,材料急先鋒(98頁)
    投資策略之周期篇:長期布局,正在當下2018 年下半年以來,基礎化工行業供需均偏弱影響,市場對化工逐步開始減倉,市場的悲觀情緒由此 發酵,並且市盈率的回調幅度已經超過業績的回調幅度,當前基礎化工中信 PE(TTM)估值僅有 25.39, 在歷史上處於 16.06%分位數;PB 估值為 2.0 倍,在歷史上處於 6.05%分位數水平。
  • 製冷劑價格暴漲,龍頭東嶽集團能否在四輪驅動下繼續飛天
    最近的基礎化工行業好不熱鬧,除此前提及農化板塊的尿素價格大漲外,氟化工中製冷劑價格暴漲已經是行業的焦點,純淨氟矽化工業務的行業龍頭——東嶽集團(00189),更是擺脫低迷大盤的影響,繼續保持上衝節奏。製冷劑價格飆漲成行業焦點在經歷過價格連續數日大漲之後的製冷劑,於近日再度暴漲。
  • 國產製冷劑龍頭,海外需求嚴重依賴國內出口
    公司主營業務分為製冷劑(營收佔比33.78%)、氟化工原料(13.31%)、基礎化工產品及其他(21.56%)、含氟聚合物材料(12.91%)、石化材料(10.84%)、食品包裝材料、含氟精細化學品、電子化學材料及其他業務九大板塊。其中製冷劑和含氟聚合物為主要產品線,其他主要是配套氟化工產品而生產的基礎化工產品、氟化工原料等,除滿足公司自用需求以外也會對外進行銷售。
  • 龍頭全面停產檢修,雙酚A/丙酮/聚合MDI/有機矽/異丙醇等持續漲價!
    最近因事故、政策、自身設備問題停產的化工龍頭日漸增加,每一個大廠停產,都引起化工品衝漲,在近2個月時間裡,不少化工原料已經進入了萬元時代。▶▶▶有機矽暴漲40%,衝破23000元大關由於此前有機矽庫存低位,而今有機矽需求增加,有機矽相關的貿易商、廠家紛紛惜售囤貨,中天爆炸,再次刺激有機矽市場不斷上漲。
  • 萬華化學利潤「腰斬」全球最大MDI巨頭迎來艱難時刻
    來源:中國經營報萬華化學利潤「腰斬」 全球最大MDI巨頭迎來艱難時刻本報記者/茹陽陽/吳可仲/北京報導兩年前,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華化學」,600309.SH)以522億元吸收合併萬華化工,其MDI(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產能超越巴斯夫
  • 化工:合成橡膠供給收縮 薦3股
    由於本周福橡化工臨時停車檢修裝臵,再加上杭州浙晨的計劃內檢修,造成市場上的合成橡膠階段性供應減少,丁苯橡膠和順丁橡膠本周都有不同幅度的漲價。  製冷劑:由於環保壓力,製冷劑的主要原料無水氫氟酸的整體開工率持續走低,在下遊需求持續強勁的情況下,製冷劑的價格上行趨勢不變。
  • 有機催化聚合專題前言
    有機催化聚合專題前  言高分子科學自誕生至今已歷經整整一百年的歷史。目前,很多天然高分子和合成高分子材料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高分子合成化學作為其中的基礎和核心,對高分子學科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長期以來,有機金屬配合物在高分子合成化學領域佔據主導地位。
  • 頭盔產業鏈專題報告:頭盔需求爆發,利好改性塑料
    如需報告請登錄【未來智庫】。「一盔一帶」落地在即,頭盔迎來需求熱潮公安部開展一盔一帶行動,各地政府紛紛跟進 2020 年 4 月 21 日,國家公安部交管局部署「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旨在 進一步提高摩託車、電動車騎乘人員和汽車駕乘人員的安全防護水平,其中一 盔指的是頭盔,一帶是指安全帶。
  • 中國氟製冷劑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15-2020年)
    《中國氟製冷劑市場調查研究與發展前景預測報告(2015-2020年)》依據國家權威機構及氟製冷劑相關協會等渠道的權威資料數據,結合氟製冷劑行業發展所處的環境,從理論到實踐、從宏觀到微觀等多個角度對氟製冷劑行業進行調研分析。
  • 聚四氟乙烯行業專題報告:5G和新能源等推動行業發展
    PTFE 產業鏈前 半部分與製冷劑產業鏈一致,上遊涉及基礎化工原料螢石、甲烷和液氯,中遊 涉及重要氟化工中間產品氫氟酸,成品 PTFE 下遊需求主要來自機械、電子、 化工和防粘塗層等領域。PTFE 按合成方法分為懸浮 PTFE、分散樹脂粉末和濃縮分散液 TFE 單體聚合 的方法主要有懸浮聚合和分散聚合。
  • 純鹼多少錢欣永青_武漢欣永青化工
    純鹼多少錢欣永青,武漢欣永青化工,武漢欣永青化工有限公司銷售部位於中國華中地區武漢市東西湖區金銀潭宏圖路38號萊特化工市場104B-03號,主營工業酒精、硫磺粉、木質素磺酸鈣、木質素磺酸鈉、硫磺粉、次氯酸鈉、聚合氯化鋁、氯酸等。純鹼多少錢欣永青, 純鹼下遊行業在輕、重鹼使用方面有明確的要求,很少出現輕、重鹼混用的現象。
  • 鋼鐵行業策略報告:供給優化漸入佳境,需求轉化迎來新周期
    中國經濟 在政策的支撐下,復工復產穩步推進,國內鋼材需求較好,導致全球鋼鐵產業鏈要素和資源 流入中國。3. 需求轉化迎來新周期:2021 年需求持平、板強長弱、特強普弱2021 年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在內循環為主的發展格局下,國內經濟將進一步加速 向消費、創新驅動轉變。
  • 化工行業深度報告:2021年投資系統性創新和低成本擴張
    (報告出品方/作者:華安證券,劉萬鵬)核心觀點過去 10 年化工行業經歷全面擴張和全面去產能兩輪周期過去十年,中國化工行業經歷了兩輪周期。第一輪周期是 2011-2015 年,開啟上漲的驅動因素是需求,調整下跌的驅動因素是過剩產能。
  • 美的空調發布三款新型環保製冷劑打破困局
    製冷快報 - 臭氧層空洞,全球氣候變暖等生態問題,已經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存發展,也是家電行業可持續發展亟待解決的問題。研發新型空調環保製冷劑作為替代方案,已經成為全行業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