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小魔
相較於燃油車而言,輪胎在電動車的整個使用壽命中,對其續航裡程及效率產生的深遠影響可能是我們從沒意料到的。
如果你對電動車的關注比較高,會發現當下汽車製造商經常在電動汽車上安裝低滾阻輪胎,以最大限度地提升續航裡程,儘管是以犧牲操控性為代價,因為這種輪胎的抓地力低於傳統輪胎。不過,這種權衡似乎是值得的。
而最近吉利研究院,玲瓏輪胎和埃克森美孚在國際汽車工程師學會又公布了一項關於輪胎對電動車影響的新合作研究。
研究人員發現,在電動汽車的整個使用壽命中,由於輪胎壓力的波動,僅滾動阻力的變化就意味著電動車要多消耗4%的能量,而多消耗的能量就意味著更多的充電開銷以及縮水的續航。
難怪輪胎製造商會不斷研發無氣式輪胎設計,例如通用汽車正在雪佛蘭Bolt EV上測試米其林Uptis(全稱獨特防刺破輪胎系統,Unique Puncture-proof Tire System)原型胎,工程師們也開始嘗試在輪胎滾動,或利用輪胎彎曲產生熱量時回收能量的設計。
該研究假設國內車輛的年平均行駛裡程為1.2萬公裡,這意味著每年每輛車要浪費接近36kWh的電量。
如果是在美國,每輛車的年平均行駛裡程大概是1.2萬英裡,那麼浪費的電量則更多,大約為每車58kWh。
對於當下大多數的遠程電動車來說,比如雪佛蘭Bolt、日產聆風Plus或特斯拉Model 3標準續航升級版,被浪費掉的電量差不多就是這些電動車充滿一次電的電量,且這些電能損失並非是因為電動車的電子電力設備或者電池技術造成的,僅僅就是因為輪胎的原因。
研究人員明確地指出,降低胎壓損失和滾動阻力可以讓汽車製造商使用更輕/更便宜的電池。
鑑於電動車在我們國內的龐大銷量基數,如果將每輛車浪費的電量估算擴大到整個中國市場,那麼僅靠解決輪胎問題每年就能節約出90千兆瓦時的電量——足夠為5萬個家庭供電。
該研究小組發現輪胎內空氣的保留是一個問題,參與調研的電動車輪胎中有48%被認定為處於「不良」狀態,這意味著隨著時間的流逝,僅僅由於正常使用,輪胎就會產生大量的虧氣損失。
而如果電動車的胎壓不能經常性地達到最佳狀況,則會導致其經濟性或效率被降低。
即使給電動車配備胎壓報警系統也並非適合的解決方案。
根據這項研究,早期的胎壓監測系統主要是為了防止因輪胎充氣不足造成意外的交通事故,即使這套系統已經經過重新優化升級,進一步提升了輪胎的胎壓安全,但它對純電動車來說防止因胎壓造成效率損失的用處並不大。
儘管人們已經非常關注電動車的胎面、複合材料的應用以及低風阻輪圈造型設計這些,但研究人員認為,為了保持電動車輪胎的胎壓,最好的解決方案可能是從輪胎內部解決問題,比如給輪胎使用新的內襯材料。
根據六個月的計算,使用新內襯材料的輪胎能夠更好地保持33%的胎壓。
該研究還指出,根據埃克森美孚的道路測試,在輪胎和電動汽車的整個使用壽命中,如果車主對輪胎的胎壓損失和滾動阻力給予更多的關注,那麼電動汽車的續航裡程將驚人的提升3%到7%。
這在很大程度上證實了從一些較小測試中得出的結論,電動車的續航和能耗表現還有很大的進步餘地,即僅僅是輪胎造成的續航差異就可能被我們大大的低估了。
很顯然這些發現將有助於包括吉利集團(包括吉利,沃爾沃汽車,極星和領克)在內的更多汽車製造商對下一代電動汽車的輪胎規格做出決策。
至於電動車車主,在新型電動車輪胎沒有問世之前,如果想多節省一些充電費用又或者多跑幾公裡的續航,那麼最好經常關注一下自己愛車的胎壓吧。【iDailyc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