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數的孤獨》:我們都是特別的存在,承受著質數的孤獨

2021-01-08 風叔叔

兩顆質數因童年陰影產生的孤獨,加在一起便俞發強烈。

——《質數的孤獨》

小的時候,一個人面對黑夜的時候,心裡無盡的恐懼和酸楚,好像心被一塊橡膠套子裹住了,特別特別難過,孤獨茫然絕望。經過了悠長的青春,終於成長為不算太大的大人。心裡反覆地告誡自己,再也不要回去,再也不要重過一遍。孤獨不只是深夜團膝痛苦,不只是買醉狂歡,不只是閉上眼睛就看不見。孤獨,是你無論以任何形式都無法擺脫,正如你無法擺脫你曾經犯過的錯,留下的疤。就如同自然數裡的質數,只能被一和它自身整除。

電影講述了通過殘疾少女愛麗絲和天才少年馬蒂亞命運的羈絆,他們兩的關係如童兩個質數相加,無法分開。影片根據人物的意識流向,將愛麗絲和馬蒂亞,從童年,青少年,青年直到成人,所經歷的人事融合剪輯。通過光影的瞬間切換,展現出命運稍縱即逝,並通過反覆插播的青年時酒吧裡的音樂,將通篇悲彌的氣氛貫穿在一起。

愛麗絲原本是個漂亮可愛的女孩,家庭和睦,大家都很喜歡他,可一場滑雪事故,令愛麗絲摔傷了腿,並且這傷痛將永久的伴隨和改變她的一生。

童言無忌,所以怎樣殘忍的話都說的出口。恃強凌弱的青少年,當眾羞辱她,逼她吃掉在地上糖果的小太妹們。殘疾並沒什麼大不了的,可怕的是周圍人異樣的目光,嘲弄、鄙視、調戲、羞辱,讓一個人再也抬不起頭來勇敢地活。

馬蒂亞原本是個非常聰明的小男孩,卻有一對智力發育不全的雙胞胎妹妹。他那智力發育不全的孿生妹妹帶給他的並非憐惜或是責任感,正相反,他希望永永遠遠的丟開這個惱人的累贅。

有次參加同學派對時,馬蒂亞第一次決定將妹妹獨自丟在公園裡,並向她保證他會回來找她。馬蒂亞只是想擁有一個輕鬆的下午而已,在派對上他積極表現,像個正常的男孩一樣。但是,天黑下來,他終於抵擋不住對妹妹的擔心,衝進黑暗與暴雨之中。而他不知,從他對妹妹放手的那一刻起,就對妹妹永別啦。

如果是外界給予的傷害能夠很快癒合,就如欺負愛麗絲的小太妹向愛麗絲示好,冰釋前嫌。但內心的重創,自責,是就連去死也無法補救的。

就這樣的「受傷」的兩個人,走到了一起,他們是彼此慰藉的存在,他們從開始就不是普通朋友、情侶那種簡單的關係,他們是彼此的命。生命那麼苦那麼長,沒有你,註定是過不下去的。

相關焦點

  • 《質數的孤獨》:孤獨的,不僅僅是質數
    保羅·喬爾達諾則在《質數的孤獨》中描述了孤獨的一代,他們出生成長在上個世紀80年代後,生活和平富足,卻由於各種原由拒絕與世界溝通,或被世界排斥,而不得不如質數一樣,永遠孤獨。義大利80後帥哥保羅·喬爾達諾是粒子物理學博士出身,處女作《質數的孤獨》一經出版便獲得義大利最高文學獎斯特雷加獎,顯示了他獨特的文學才華。作為小說,《質數的孤獨》結構簡單,故事情節清晰明了,讀起來流暢自如。
  • 孤獨的質數正如我和你
    質數又稱素數,就是一個正整數,除了本身和 1 以外並沒有任何其他因子。質數只能被自己和1整除, 在所有自然數中, 他們處在自己的位置上 與其他數字相同,它們前後排列著數字,但它們是最孤獨的 但也是最獨一無二的。它們的孤獨是無限的,就像自然數一樣,無窮無盡。
  • 質數的孤獨
    從作者的專業背景來看,《質數的孤獨》寫的就是「質數」,所謂質數,指在大於1的自然數中,除了1和它本身外,沒法被其他自然數整除的數。也就是說,以質數比擬的這種人,只能與自己相處,不能也無法與其他人做伴。愛麗絲和馬蒂亞都是這樣不善於生活或者不善於交流的人,在人群裡顯得孑然孤單。
  • 誰也不能槍斃孤獨——評《質數的孤獨》
    孤獨是附麗於浩茫宇宙而存在的永恆命題,從人類誕生伊始,織成一張細密的羅網,覆蓋在萬物之上,直至世界終點。千人千面,而一千種人便有一千種孤獨。對於布考斯基來說「一天不獨處,我就會變得虛弱。我不以孤獨為榮,但以此為生。」而茨威格在《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寫到「在這個世界上,再也沒有比置身於人群之中,卻又得孤獨生活更可怕的事了。」
  • 孤獨的質數
    好多「星星的孩子」都喜歡質數……星星離地面很遙遠,但夜晚一眼望去,便是滿天繁星,星星的孩子離我們很「遙遠」,但如若願聆聽他們的心聲,你會聽到他們的哭喊,他們的無奈,也會參與他們的快樂,他們對你發出的來自內心深處的喜悅。我們每個人都是一顆微塵,於茫茫宇宙遨遊徘徊,如若偶爾俯首望向地面,忽驚滿地塵埃。「星星的孩子」有著自己獨特的悲歡離合。
  • 孤獨得像質數一樣
    古希臘數學家歐幾裡得在其《幾何原本》中用看似簡單又玄妙的方法證明了:最大的質數並不存在。這意味著在無窮的自然數數列中,質數也是無窮無盡的。    從那時起,人類的野心就被激發。包括費馬、笛卡爾、哥德巴赫、歐拉、高斯在內的許多數學家都試圖歸納質數的規律,用一個萬能的公式網羅這些「孤獨分子」。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生活於17世紀的數學家馬林·梅森的猜想。
  • 一部與孤獨有關的電影——《質數的孤獨》
    「質數只能被一和它自身整除。在自然數的無窮序列中,它們處於自己的位置上,和其他所有數字一樣,被前後兩個數字擠著,但它們彼此間的距離卻比其他數字更遠一步……在質數當中還有一些更加特別的成員,數學家稱之為『孿生質數』,它們是離得很近的一對質數,幾乎是彼此相鄰。」以上是原著中的描述,用在馬蒂亞和愛麗絲身上再貼切不過。
  • 數字喻人生孤獨如質數
    不禁讓我想起自己曾經的一段感情,讀這本書又感到那種難以碰觸、質數般的孤獨。 馬蒂亞這個年輕的數學天才,他相信自己是質數中的一個,而中學同學愛麗絲正是他的孿生質數。他們都有痛苦的過往,同樣孤獨,同樣無法拉近和其他人之間的距離。從少年到成年,他們的生命不斷交叉,努力消除存在於彼此間的障礙,相互影響又彼此分離,就像孿生質數,彼此相近卻永遠無法靠近。
  • 孤獨如同質數,從來不相鄰
    孤獨如同質數,從來不相鄰。朋友圈有提問說:「孤獨的人配有愛情麼?」幾乎都是一片倒的否定回音。其中有一條評論「孤獨是絕對的,最深切的愛也無法改變人類最終極的孤獨,絕望的孤獨與其說是原罪,不如說是原罪中的原罪。」
  • 《質數的孤獨》:每個人都能在其中看到自己孤獨的影子
    《質數的孤獨》作者喬爾達諾2008年,26歲的博洛尼亞大學博士生保羅·喬爾達諾發表了他的小說處女作《質數的孤獨》。小說問世後的短短幾個月裡,銷量就超過120萬冊,幾乎每50位義大利人中就有一位捧著這部小說在讀,這打破了義大利文學史上小說處女作的銷量紀錄。
  • 讀書 | 《 質數的孤獨 》:兩個質數,代表兩個不幸的小孩,兩個孤獨的少年、兩個脆弱的大人
    >每天只需10分鐘收穫一天所需閱讀營養掃描上圖二維碼 識別加入👆01內容介紹《質數的孤獨馬蒂亞是一個年輕的數學天才,他相信自己是質數中的一個,而中學同學愛麗絲正是他的孿生質數。他們都有痛苦的過往,同樣孤獨,同樣無法拉近和其他人之間的距離。從少年到成年,他們的生命不斷交叉,努力消除存在於彼此間障礙,相互影響又彼此分離,就像孿生質數,彼此相近卻永遠無法靠近。
  • 情感——質數的孤獨
    感興趣的朋友記得關注我們噢!#生活# #親情# 文 | 利知晚 周三情感 | 情感——質數的孤獨 人生而為人,若是可以被肢解,我們幾億分之一,留在琥珀裡,或幻成宇宙微小顆粒,柔軟地寫進詩裡。
  • 第67屆威尼斯電影節入圍電影:質數的孤獨
    片名:The Solitude of PrimeNumbers  譯名:質數的孤獨  國別:義大利,德國,法國  導演:薩維裡奧克斯坦佐(SaverioCostanzo)  主演:阿爾巴-洛瓦奇(Alba Rohrwacher),盧卡馬裡內力(Luca Marinelli),費立波提米(Filippo Timi),伊莎貝拉羅斯蓮妮(Isabella Rossellini),莫裡齊奧多納多尼(Maurizio Donadoni)  劇情:質數只能被它們本身或1除盡。
  • 何時攻破質數難題,探尋神奇的質數
    質數(也叫素數)是除了1和它本身之外沒有其他因數的自然數。 它們是所有整數中特殊又孤獨的存在, 而它的孤獨不單單是與其他合數的格格不入, 更甚的是孿生質數之間相互吸引,卻無法真正靠近的那種孤獨。在汽車變速箱齒輪的設計上,相鄰的兩個大小齒輪齒數設計成素數,以增加兩個齒輪內兩個相同的齒相遇嚙合次數的最小公倍數(即是這兩個齒輪齒數的乘積,兩個素數的最小公倍數就是它們的乘積),這可以防止有的齒經常和另一個齒輪的某一齒單一接觸(特別是當這個齒設計有一些小的缺陷時,任何機械工程都是有一些小誤差的),可增強耐用度、減少故障。
  • LSD 184 | 質數日不孤獨
    2019年S城行為藝術月的主題是「質數日不孤獨」,具體日程表如下:4月2日:在不小於A4大小的紙上創作或抄寫幾行警句、格言或詩歌,比如「鐵板易滑,煙花易冷」、「我生命中的一大遺憾是:我不是別人」或者「很有可能,任何大於5的奇數都可以分解為三個質數之和」,面向安檢員垂直放置通過地鐵安檢。觀察安檢員的表情。
  • 懷著深愛,也還是兩個相隔的質數
    我們認識七八年了,算不上親密,說了幾次見面,但都因為我的各種原因沒見成。一直以為,沒見過也挺好,面對面的時候,總會有說不出話的尷尬。聽到她的消息,心裡像有個硬塊,不太清楚那是不是悲傷,以我對她這種遠距離、表面化的了解似乎也沒什麼資格悲傷。我看到別人談論她,像跟她很親密,知道她的很多事,但我又覺得似乎所有人都不懂她。選擇死,總還是因為難以承受活著的苦,熬不住了。
  • 【普知】究竟有沒有最大的質數?
    它是「質數螺旋」。是不是很高端的名字,其實一點也不高端,就是將「點」代替「正整數」,從裡向外按順序排布,如果點所代表的數是一個質數那麼它就是黑色的,如果不是質數那麼就是灰色的……         質數作為一類特別「孤獨」的數,是構成其他正整數的基石!
  • 〖美文〗孿生質數
    我努力學好數學,是想讓別人認為我聰明,讓班裡的漂亮女生來問我解答方法,以便滿足被人高看的虛榮心。至於數學本身,冰冷枯燥,我從未覺得有趣過,我只看重成績。然而孟傑以為我跟他是同類,他說你知道嗎,我以前所在的初中是個很閉塞的中學,我們班裡的人很多都不上高中了,更沒有人跟我一起討論數學題目。我覺得自己很孤獨。像個只能被1和自己整除的質數。質數?我不喜歡質數。
  • 科學網—有一種孤獨叫質數
    寫作的孤獨 所謂質數,是在自然數中只能被1和被自己整除的數。而那些中間只相隔一個自然數的質數,比如17、19或41、43,被數學家們稱為「孿生質數」。他們在質數的世界裡彼此相連,但在真實的自然數世界中卻永遠無法相偎。「孿生質數」還有一個特性——數字越大,一個質數在它周遭發現「孿生兒」的機率也就越渺茫。
  • 有些孤獨,只有自己懂
    今天為大家分享的這首歌,是橙大蕾蕾唱的《質數的孤獨》。 你知道嗎,在所有的數字中,質數是最孤獨的數字。 而它的同伴除了和它同樣孤獨外,和它再沒有別的相同之處。 並且,質數的孤獨是無限的,如果到達世界的盡頭就能遇見愛情,它永遠沒有機會,因為質數的世界,沒有盡頭。 有朋友給我說,看了關於質數的解釋後,覺得自己就很像一個孤獨的質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