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才是真正的中國科技,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永遠不怕被「卡脖子」

2021-01-15 煮酒談科技

近幾年來我國的科技研發突飛猛進,相比起幾年之前可以用天差地別來形容。但是在很多高科技發展方面,受限於它國的核心技術,也就是沒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導致很多的企業在發展上受到了非常大的限制。特別是在晶片等半導體方面的發展上,由於相關的生產設備及技術問題,在被別人限制的情況下,根本無法完成高端產品的生產。

但我們也並不是所有的科技產品都沒有核心技術,都要「看別人的臉色」。在很多的科技方向上,我們也研發出了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永遠不怕會被別人「掐脖子」的科技,下面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三代核電技術「國和一號」

2020年9月28日,國家電力集團宣布,由我國自主研發的十六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的三代核電技術 「國和一號」正式宣告完成研發。我國擁有這項技術的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國和一號」的研發完成,代表著我國擁有著世界上最先進的三代核電技術。它可以提供每小時150萬度的電力,而且每年還可減少至少900萬噸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的排放。

中國「天眼」,最大口徑的射電望遠鏡

2016年9月25日,世界最大口徑射電天文望遠鏡「天眼」在貴州建成,它是「十一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從1994年開始選址,2008年奠基,2011年開始建設,直至2016年建成交付,總計歷時長達20年,中間歷經重重困難終於與世人見面。中國「天眼」是一款人類可以直接觀測遙遠星系的望遠鏡,這款望遠鏡的建立能夠更快地推動我國天文領域的科研工作的穩步前進。

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

2020年7月26日,由我國完全自主研發的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山東青島首飛成功。在AG600成功之前,我國在水陸兩棲飛機的研製上一直處於空白狀態,與國際上有較大差距。而」鯤龍」AG600的成功,填補了我國在此項技術上的空白。這也標誌著我國在自研大飛機領域的又一重大突破。也為我國的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試飛科目訓練及驗證飛機相關性能奠定了基礎。目前」鯤龍」AG600主要用於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屬於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急需的重大航空裝備。

以上只是列舉的我國目前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科技中的一部分,其他的科技項目還有很多很多不再一一列舉。當然目前對於我們來說最重要的還是要大力發展如半導體類的高端科技,在這些方面我們較發達國家相比確實還是存在著不小的差距,需要我們奮起直追。

寫在最後

雖然我們現在的科技發展正面臨著重重的困難,但是一個國家的發展壯大,永遠都離不開科技的支撐。同樣科技的發展,也離不開國家和人民的支持,現在國家也出臺了種政策來發展科技。拿破崙曾說過,中國是一頭沉睡的雄獅。當這頭睡獅醒來時,世界都會為之發抖。相信用不了多久,中國定會讓全世界看到我們的科技發展的進步。現在就讓我們一起期待祖國科技的再次崛起,等待中國雄獅站上世界是科技巔峰。

相關焦點

  • 國內首臺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中仿C172五級飛行訓練器通過中國...
    2020年12月25日,由中仿智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塞斯納C172飛行訓練器CNFSimulator.FTD.C172在青島九天國際飛行學院通過了中國民用航空局五級鑑定,正式投入運營。
  • 中國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二維碼將推廣應用
    漢信碼應用推廣新聞發布會在京召開   中國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二維碼將推廣應用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羅 茗)12月16日,由中國物品編碼中心主辦的漢信碼應用推廣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召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副主任孫波、國家質檢總局辦公廳新聞辦公室主任陳熙同、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工業二部主任戴紅、中國物品編碼中心黨委書記張琳、中國物品編碼中心副主任羅秋科以及來自百度公司、國家農業信息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新大陸科技集團公司、華怡合信(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等二維碼產業與應用單位代表和40多家媒體記者參加了本次新聞發布會。
  • 中國石化自主研發鑽井系統解決「卡脖子」難題
    原標題:中國石化自主研發鑽井系統解決「卡脖子」難題   中石化集團12月25日宣布,由該集團自主研發的SINOMACS ATSⅠ型鑽井旋轉導向系統取得突破性進展
  • C919面臨斷供窘境,自主智慧財產權面對自主製造的尷尬
    ,然後在中國組裝的飛機,所以大家把這款飛機稱為組裝機,面對大家對這款飛機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質疑,中國商飛C919項目常務副總設計師陳迎春做出了回應稱:「C919飛機自主創新有五個標誌:第一,飛機的總體方案自定;第二,氣動外形由中國自主設計、自己試驗完成;第三,飛機的機體從設計、計算、試驗到製造全是中國自己做的;第四,系統集成由中國自己完成;第五是中國自己的特色管理。」
  • 漢信碼:中國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二維碼
    我國的二維碼:漢信碼    「漢信碼是第一個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二維碼。」   我國對二維碼技術的研究開始於上世紀90年代初,從「九五」的二維碼共性技術等基礎研究起步,到「十五」自主創新的新型二維碼的研究,經多年的努力,走出了一條從技術引進吸收到自主創新的發展之路。
  • 從諾獎看「中國被卡脖子的科技」
    又有單位在說「要把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清單」,知道這需要多麼堅定的意志嗎?痛定不思痛,老想「大躍進」。中國在這方面被卡得死死的,作為資訊時代核心基石,離開晶片世界將無法運轉。有人說,中國其實造不好一個螺絲釘,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中國是製造大國,但一旦涉及頂尖領域就大打折扣。
  • 這看不見的領域,中國不能被「卡脖子」
    近日,中國核數據中心正式發布了由我國自主研發的《中國評價核資料庫》最新版本CENDL-3.2。國際核數據委員會委員、中國核數據中心主任葛智剛研究員表示:「CENDL-3.2的發布,對發展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核數據技術,防範國外技術封鎖,大力發展核能、核醫學、同位素和輻照產業,進一步鞏固並提升我國在國際核數據界和核數據相關研究領域的影響力和話語權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 用自主智慧財產權保障海洋工程裝備製造技術發展
    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作為中央直屬的特大型軍工企業集團,肩負著為我國建設海洋強國和強大國防提供裝備保障的重要職責。以整機設計、智能控制、大型結構件加工等關鍵技術水平提高為基礎,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速大功率柴油機達到國際先進、國內領先水平,填補了國內高速大功率柴油機3000kW功率段空白,機械式燃油噴射系統、電控單體泵、電控共軌系統等關鍵柴油機配套產品研發取得突破,形成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系列化產品
  • 打破美國卡脖子,北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組網成功,網友:美國難受
    今天上午(23日)北鬥三號全球系統「收官之星」在西昌發射成功,這標誌著我國衛星導航領域不再被美國卡脖子,更不用再擔心美國在GPS上搞手腳幹擾我國了!特別是我們北鬥全球系統的建設,用兩年的時間,實現了高密度發射組網,而且連戰連捷,創造了世界衛星導航的一個奇蹟,被稱之為「中國速度」。打破美國卡脖子 再不怕搞手腳了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能夠完成全球絕大部分地區的定位導航,以及可以短文通信。北鬥系統定位精度已達到10米水平,定位速度約為0.2米/秒。
  • 把「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
    來源:經濟日報從率先實現千公裡級的量子糾纏星地密鑰分發,到揭示非洲豬瘟病毒結構及其組裝機制,再到研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重組亞單位疫苗……近年來,充分發揮多學科綜合和建制化優勢,中科院產出了一大批重大原創成果,引領帶動我國若干領域、方向躋身世界前沿,攻克了一大批關鍵核心技術,有力支撐和解決了國家的一些重大需求,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保障國家安全、提升我國科技國際競爭力作出了重大貢獻。
  • 新型波浪能發電裝置青島下水 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
    我國新型波浪能發電裝置在青島成功下水視頻來源: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山東新聞聯播》  齊魯網2月8日訊(山東臺 田進 王德全 青島臺 王黎帆)據山東廣播電視臺新聞中心《山東新聞聯播》報導,由中國海洋大學主持研製的新型波浪能發電裝置日前在青島市黃島海域成功投放
  • 中國首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磁軸承在杭州問世
    中國首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磁軸承在杭州問世 2008年01月08日 08:39 來源:科技日報 發表評論   以中國工程院院士王玉明為主任的專家鑑定委員會今天下午在杭州富陽宣布:我國磁軸承技術研發獲得重大突破,第一個國產磁軸承產品———「基於交叉反饋控制的FS450型分子泵磁軸承」,在浙江飛旋科技有限公司研發成功,從而在分子泵應用領域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使我國成為繼法國、美國、加拿大、德國等少數發達國家之後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磁軸承技術產品的國家
  • 美國「卡脖子」時,為何這句話如此提氣?
    不怕別人「卡脖子」,就怕別人「卡脖子」的時候自己沒了骨氣。「把『卡脖子』清單變為科研任務清單」,一句話說出了中國科技發展骨子裡的硬氣。「把『卡脖子』清單變為科研任務清單」,一句話體現出中國科技發展創新的底氣。
  • 福州大學磁晶科技團隊,致力於晶體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權
    當前,5G時代群雄逐鹿,中國正站在全球5G浪潮的制高點,這是一場技術的爭鋒,亦是一場基礎器件的比拼。5G大帶寬網絡的發展刺激了高速光通信器件的需求。5G通訊三大光無源器件(光隔離器、光環形器、光開關)的關鍵原材料——法拉第磁光材料,技術至今仍被日美企業所壟斷。
  • 中國首臺自主智慧財產權雷射印表機開始批量生產
    6日下午,珠海賽納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宣布,由珠海賽納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的中國第一臺有核心技術的自主智慧財產權雷射印表機「奔圖」問世,並開始批量生產。這使中國成為全球第四個掌握雷射印表機核心技術,有能力研發製造雷射印表機的國家。
  • 數學家袁亞湘:科技存在短板,基礎研究永遠是源頭
    11月17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中外記者見面會,國新辦邀請4位科學家代表圍繞「弘揚科學家精神 肩負新時代科技使命」與中外記者見面交流。中國科學院院士、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袁亞湘主要研究最優化計算方法。
  • 高德紅外:公司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紅外探測器生產線
    公司回答表示,針對此次疫情公司提供的全自動紅外熱成像測溫告警系統已有一系列型號,公司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紅外探測器生產線,晶片產能能夠滿足公司紅外產品需求,將根據後續市場需求及疫情發展合理安排生產。謝謝關注!
  • 合源生物CNCT19Ⅰ期臨床啟動 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CAR-T前景可期
    1月9日,記者從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病醫院(血液學研究所)獲悉,合源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CNCT19細胞注射液I期臨床試驗啟動會順利舉行,這標誌著具有中國自主智慧財產權的CAR-T細胞治療產品正式啟動臨床試驗並開始招募受試者,在臨床轉化和產業化發展道路上又邁出了關鍵一步。
  • 中國經濟新動能|創新驅動要破解科技轉化的「卡脖子」難題
    創新驅動是釋放中國經濟新動能、全麵塑造中國發展新優勢的核心因素。近年來,在創新驅動戰略引領下,中國科技成果呈現井噴式增長,不僅專利申請數量連續九年世界第一,而且通過「天眼」「墨子」「北鬥」「嫦娥」等一系列重要科技成果,實現了部分領域的尖端突破,科技實力顯著增強。
  • 從諾獎看「中國被卡脖子的科技」
    又有單位在說「要把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清單」,知道這需要多麼堅定的意志嗎?痛定不思痛,老想「大躍進」。中國在這方面被卡得死死的,作為資訊時代核心基石,離開晶片世界將無法運轉。有人說,中國其實造不好一個螺絲釘,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中國是製造大國,但一旦涉及頂尖領域就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