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我國的科技研發突飛猛進,相比起幾年之前可以用天差地別來形容。但是在很多高科技發展方面,受限於它國的核心技術,也就是沒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導致很多的企業在發展上受到了非常大的限制。特別是在晶片等半導體方面的發展上,由於相關的生產設備及技術問題,在被別人限制的情況下,根本無法完成高端產品的生產。
但我們也並不是所有的科技產品都沒有核心技術,都要「看別人的臉色」。在很多的科技方向上,我們也研發出了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永遠不怕會被別人「掐脖子」的科技,下面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三代核電技術「國和一號」
2020年9月28日,國家電力集團宣布,由我國自主研發的十六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的三代核電技術 「國和一號」正式宣告完成研發。我國擁有這項技術的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國和一號」的研發完成,代表著我國擁有著世界上最先進的三代核電技術。它可以提供每小時150萬度的電力,而且每年還可減少至少900萬噸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氣體的排放。
中國「天眼」,最大口徑的射電望遠鏡
2016年9月25日,世界最大口徑射電天文望遠鏡「天眼」在貴州建成,它是「十一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從1994年開始選址,2008年奠基,2011年開始建設,直至2016年建成交付,總計歷時長達20年,中間歷經重重困難終於與世人見面。中國「天眼」是一款人類可以直接觀測遙遠星系的望遠鏡,這款望遠鏡的建立能夠更快地推動我國天文領域的科研工作的穩步前進。
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
2020年7月26日,由我國完全自主研發的水陸兩棲飛機」鯤龍」AG600在山東青島首飛成功。在AG600成功之前,我國在水陸兩棲飛機的研製上一直處於空白狀態,與國際上有較大差距。而」鯤龍」AG600的成功,填補了我國在此項技術上的空白。這也標誌著我國在自研大飛機領域的又一重大突破。也為我國的下一步飛機進行海上試飛科目訓練及驗證飛機相關性能奠定了基礎。目前」鯤龍」AG600主要用於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的迫切需要,屬於國家應急救援體系建設急需的重大航空裝備。
以上只是列舉的我國目前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科技中的一部分,其他的科技項目還有很多很多不再一一列舉。當然目前對於我們來說最重要的還是要大力發展如半導體類的高端科技,在這些方面我們較發達國家相比確實還是存在著不小的差距,需要我們奮起直追。
寫在最後
雖然我們現在的科技發展正面臨著重重的困難,但是一個國家的發展壯大,永遠都離不開科技的支撐。同樣科技的發展,也離不開國家和人民的支持,現在國家也出臺了種政策來發展科技。拿破崙曾說過,中國是一頭沉睡的雄獅。當這頭睡獅醒來時,世界都會為之發抖。相信用不了多久,中國定會讓全世界看到我們的科技發展的進步。現在就讓我們一起期待祖國科技的再次崛起,等待中國雄獅站上世界是科技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