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張琳瑞):12月1日,語言資源高精尖創新中心中華漢字文化體驗園2020項目成果展示暨漢字文化創新性傳播對話會在北京國際漢語研修學院召開。北京市教委、北京語言大學語言資源高精尖創新中心、朝陽區委統戰部、區僑聯和東城區教委的領導,清華大學、北京語言大學等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北京小學、北京芳草外國語學校等知名中小學校長,以及新華社、人民網、國際在線等媒體的記者及合作機構負責人等80多位嘉賓出席會議。
會議嘉賓合影 供圖 北京國際漢語研修學院
中華漢字文化體驗園於2020年5月1日正式面向全社會開放,真正實現從研發到教育到生產的協同發展和科技創新上中下遊的對接和耦合。2020年新研發的三個體驗坊於12月1日正式開放體驗。
北京國際漢語研修學院常務副院長桂帆主持會議 供圖 北京國際漢語研修學院
北京國際漢語研修學院常務副院長桂帆做了以《方寸之間 海納百川》為題的項目成果匯報。
北京國際漢語研修學院常務副院長桂帆用一個故事、一個理念、一個符號、一個口號、一個驚喜五個一作為切入點總結匯報了體驗園三年來的研發成果。從教外國人學習漢語的故事、字字珠璣的建設理念、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作為IP的漢字符號到建設「一個來了還想來的樂園」以及從研究者、設計者、體驗者的不同角度發現了漢字擁有如此有趣的靈魂和與會者分享了體驗園建設的心路歷程。2020年的疫情使得學院面臨巨大挑戰,中華漢字文化體驗園正是在這種大環境下,面向全社會開放,以優質的內容和極致的服務經受住了市場的考驗,只有經過市場的千錘百鍊,才是真正立得住腳的研究成果。與此同時,又研發出「漢字簡史」、「見字知築」、「漢字農場」三個新體驗坊,充分運用高科技手段,以遊戲的交互體驗形式,激發體驗者對漢字及漢字文化的學習興趣。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陳楠發言 供圖 北京國際漢語研修學院
語言資源高精尖創新中心副主任劉曉海先生代表北京語言大學校長、語言資源高精尖創新中心主任劉利先生對本次會議的召開表示熱烈地祝賀,並對體驗園2020年項目成果予以高度評價。劉利校長在致辭中指出,現在正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精神力量對於國人來說非常重要。漢字是傳承和發揚中華文化、建立文化自信的重要載體,也是對內凝聚力量、對外交流合作的關鍵媒介。漢語、漢字文化傳播的相關研究是北京語言大學和語言資源高精尖創新中心的核心任務之一,體驗園作為漢字文化的傳播基地,發揮著重要作用。最後,他提出了科研育人、模式創新、文化助力等方面的要求,希望體驗園在與各方的合作中更上一層樓。
北語語言資源高精尖創新中心副主任劉曉海發言 供圖 北京國際漢語研修學院
會議第二部分是以「漢字是走進中華文化的津梁」為主題的對話交流。
五洲傳播出版社副社長荊孝敏女士認為,漢字是文化走出去的橋梁;北京語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張華先生闡述了文字、文化和文明的關係,強調文字對文化的形成有著非常大的作用,它們是密不可分的;中央電視臺書畫院原秘書長曹志明先生從書法的角度,講述了漢字隸變的歷史價值,以及其對中華民族產生的巨大影響;人民文學出版社編審、《當代》雜誌原副主編汪兆騫先生最後總結,漢字是中國人的精神圖騰,是中華文化最有代表性的符號之一。
主題對話——漢字是最能代表中國文化的符號(四位嘉賓分別是汪兆騫、曹志明、張華和荊孝敏) 供圖 北京國際漢語研修學院
主題對話——敬畏漢字 熱愛漢字 理解漢字(四位嘉賓分別是蘇國華 李明新 吳田榮 王琦) 供圖 北京國際漢語研修學院
在「敬畏漢字 熱愛漢字 理解漢字」的主題討論環節,北京市京源學校小學部王琦校長談到了京源學校一年級學生來體驗之後的感受,對於小學生來說那是一場穿越時空的快樂漢字之旅;北京市東城區和平裡第四小學校長吳田榮女士認為體驗園符合學生學習認知的規律,能夠讓小學生理解漢字造字理念,這對於「把字寫正確」是非常重要的;北京小學李明新校長以資深語文特級教師的身份,提出了「熱愛閱讀、能說會寫、一手好字」的語文教學理念,認為現在漢字的作用遠遠超越了工具的屬性,更多的是文化屬性,它能讓大家找到自己的歷史定位,對中華民族有更深的理解,產生感情,進而生發敬畏之情,應該在教學中植入「讓我們像擁抱朋友一樣擁抱漢字」的理念;北京芳草外國語學校蘇國華校長認為民族的文化決定了國家的屬性。擔任北京芳草地國際學校校長期間,組織編寫了《芳草漢語》系列教材,主張對學生的培養目標是根植東方文化,深蘊西方思維,厚植家國情懷。
會後,與會嘉賓分組參觀體驗園。嘉賓們對各體驗坊的創新體驗模式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通過寓教於樂的體驗方式,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們探索漢字奧秘的興趣,更有利於他們理解漢字的造字原理。同時,體驗園完美地把漢字文化與美育教育、德育教育融合在一起,對中華文化和優良傳統的繼承和發揚起到了積極推進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