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十個重大科學發現:神秘的上帝粒子

2020-12-04 搜狐網

  【搜狐科學消息】 據國外媒體報導,2012年有許多重大科學發現,從長期尋找的亞原子粒子,至美國宇航局「好奇號」火星車登陸火星,以下是美國《連線》雜誌評選的2012年度十項重大科學發現:

發現上帝粒子 


  1、發現上帝粒子

  今年7月,大型強子對撞機的科學家結束了為期50年的長期探索,他們宣稱發現神秘的上帝粒子——「希格斯玻色子」。這種長期尋找的神秘粒子可用於解釋所有其它的亞原子元素,例如:質子和電子。希格斯玻色子是物理學「標準模型」中最後一種被證實存在的基本粒子,據稱標準模型能夠描述所有已知粒子和作用力之間的交互關係。但是目前大型強子對撞機研究人員非常謹慎,稱他們的研究結果是發現一種「類似希格斯玻色子」的粒子,仍需要更多的數據和分析。這項發現被稱為人類幾代歷史上最為重要的基礎物理突破性發現。

相關焦點

  • 2012年十大科學進展:「上帝粒子」登頂
    美國《科學》雜誌網站近日公布了該刊評選的2012年十大科學進展,其中發現被稱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被列為本年度***科學突破,而這些新科技的誕生總是離不開高性能計算的幫助,姑且不論他們都是通過哪些接觸的HPC進行研究的,我們先來看下2012年這十大科學進展。
  • [溫故2012]好奇號火星成功著陸 上帝粒子被發現
    中廣網北京2月9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2012年10月9號,諾貝爾物理學獎在瑞典斯德哥爾摩揭曉。結果公布之後,社交媒體一片失落,科技迷們都在感嘆,獲獎的為什麼不是呼聲最高的「上帝粒子」?的確,這項半個多世紀來最偉大的物理學成就堪比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  霍伊爾:作為一個「外行」,我想我們發現了它。你們同意嗎?
  • CERN:上帝粒子能否發現2012年見分曉
    據國外媒體報導,日內瓦歐洲核子研究組織(以下簡稱CERN)秘書長羅爾夫-霍伊爾表示,如果確實存在的話,科學家將在未來12個月發現他們長期尋找的希格斯玻色子,也就是所謂的「上帝粒子」。
  • 對撞機有了比上帝粒子還神秘的新發現
    這可能暗示著存在一種新的,未知的大質量粒子,其質量要比CERN在2012年發現的希格斯-玻色子大出6倍。如果能夠證明科學家們的確發現了一種新的粒子,這將是一件極其令人興奮的消息,因為目前為主流科學界所廣泛接受的粒子物理學基礎理論,也就是著名的「標準模型」並無法解釋我們在周圍的世界裡所目睹的一切現象。
  • 上帝粒子的發現 上帝粒子對人類意味著什麼?
    &nbsp&nbsp&nbsp&nbsp2016年5月1日,上帝粒子的發現,上帝粒子對人類意味著什麼?上帝粒子是在宇宙誕生的時候發現的,有研究所正在對上帝粒子進行研究,那上帝粒子對於人類而言到底意味著什麼呢?下面科技訊小編帶你看下上帝粒子的發現。
  • 盤點改變世界發現:上帝粒子或解釋宇宙形成
    眾多不同國籍的科學家孜孜不倦投入其中,揭示了一系列重要的物理發現,這些發現看似抽象,有些卻能改變我們所知的這個世界。發現疑似「上帝粒子」 或改變人類對宇宙理解追尋將近半個世紀後,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於2012年7月4日宣稱,找到一種新亞原子粒子,這種粒子與構成質量的「上帝粒子」的特徵「一致」。
  • 盤點改變世界物理發現:上帝粒子或解釋宇宙形成
    眾多不同國籍的科學家孜孜不倦投入其中,揭示了一系列重要的物理發現,這些發現看似抽象,有些卻能改變我們所知的這個世界。  發現疑似「上帝粒子」 或改變人類對宇宙理解  追尋將近半個世紀後,歐洲核子研究中心於2012年7月4日宣稱,找到一種新亞原子粒子,這種粒子與構成質量的「上帝粒子」的特徵「一致」。
  • 探索上帝粒子與質量起源
    ATLAS和 CMS組的計算機群裡進行系統整理和分析,到了 2012年底,已經積累了大約 4倍於 7月 4日發布會的數據,在三個主要探測道中得到的結果繼續證實了這個 125—126GeV新粒子的存在,而且其主要性質與標準模型中預期的希格斯粒子基本一致。
  • 看清「上帝粒子」的真面容!
    北京時間9月6日消息,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就在3年前,科學家們首次發現了被稱作「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而在近期,他們在這一問題上又再次取得新進展,獲得了有關這種神秘粒子的更多信息。  來自世界上最強大的粒子對撞機——大型強子對撞機(LHC)的數據大大加深了物理學家們對於希格斯波色子的理解。一般認為,這種神秘粒子賦予了其他基本粒子以質量的屬性。  最新數據在更精確的水平上展示了這種粒子的產生與衰變過程,以及它如何與其他粒子發生相互作用的機制。
  • 上帝粒子是什麼? - 科學探索 - cnBeta.COM
    近年來最令粒子物理界興奮的事件莫過於2012年LHC上的實驗發現了被稱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而其中兩位「上帝粒子」的提出者也因此獲得了201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一、上帝粒子上帝粒子,也稱希格斯玻色子。希格斯玻色子(英語:Higgs boson)是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預言的一種自旋為零的玻色子,不帶電荷、色荷,極不穩定,生成後會立刻衰變。希格斯玻色子是非常重要的粒子。
  • 解讀諾貝爾物理學獎:眾望所歸的「上帝粒子」
    原標題:眾望所歸的「上帝粒子」 從去年7月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試驗宣布發現希格斯玻色子,到頒發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僅僅過去了一年多的時間。 而從1964年比利時科學家弗朗索瓦·恩格勒和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等多名科學家提出該粒子的相關機制和理論至今,已過去近50年的時光。 10月8日,2013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塵埃落定。恩格勒和希格斯因成功預測希格斯玻色子而獲獎。這個曾經「撲朔迷離」,讓眾多物理學家傾注多年心血尋找的「上帝粒子」,終於實至名歸。
  • 王貽芳捐出未來科學大獎獎金 建「上帝粒子工廠」基金
    2001年,王貽芳回到祖國,領導完成了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重大改造項目中新北京譜儀的研製。 王貽芳的名字首次走入大眾視野,源於「新的中微子振蕩模式」的發現。這項成果入選美國《科學》雜誌2012年全球十大科學突破,獲得2016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
  • 發現「上帝粒子」 中科大也有功勞(圖)
    (圖片來源於網絡)  據江淮晨報報導,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昨天花落「希格斯玻色子」 (Higgs)的發現者——比利時科學家弗朗索瓦·恩格勒和英國科學家彼得·希格斯。這種被稱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是最後一種未被發現的基本粒子,也是解釋物質質量之謎的最重要粒子。
  • ﹃上帝粒子﹄原名﹃該死的粒子﹄
    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是比利時物理學家弗朗索瓦·恩格勒特和英國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兩人描述了粒子物理學的標準模型,其預測的基本粒子——希格斯玻色子,2012年被歐洲核子研究中心運行的大型強子對撞機通過實驗發現。希格斯玻色子為什麼綽號叫「上帝粒子」?
  • 「上帝粒子」之後,物理學再迎重大突破!華人科學家找到了「天使粒子」
    fermion),從而結束了國際物理學界對這一神秘粒子長達80年的漫長追尋。國際同行指出:發現馬約拉那費米子是繼發現「上帝」粒子(希格斯波色子)、中微子、引力子之後的又一裡程碑發現,不僅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而且具有重要的潛在應用價值:讓量子計算成為現實。
  • 「上帝粒子」之後,科學家又發現了「天使粒子」
    史丹福大學終身教授、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丹華資本創始人張首晟在北京舉辦記者招待會宣布了Majorana費米子的發現,將這種神秘粒子命名為「天使粒子」,該發現刊登於世界最權威學術期刊之一《科學雜誌》上。
  • 疑似"上帝粒子"被發現 霍金要輸了
    4年前,他押下100美元的賭注,打賭人類永遠也不可能發現希格斯粒子——這種有著「上帝粒子」之稱的神秘粒子,被認為是宇宙起源。  而昨天,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科學家表示,他們在尋找「上帝粒子」的研究過程中,發現了一種新型亞原子粒子,該粒子符合上帝粒子的屬性——它可能真的就是科學家多年來翹首以盼的「上帝粒子」!
  • 科學家進行實驗質子對撞,發現了上帝粒子
    在瑞士有一個核子研究所CERN,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粒子學物理實驗室,也是全球資訊網的發源地,在這裡有3000多個職員,有6000個以上的來自全球的科學家和工程師,這裡無論你國籍是哪,只要你是高智商,在科學、工程等領域有貢獻,就有資格來這裡任職。
  • 上帝粒子是什麼?
    近年來最令粒子物理界興奮的事件莫過於2012年LHC上的實驗發現了被稱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而其中兩位「上帝粒子」的提出者也因此獲得了2013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一、上帝粒子上帝粒子,也稱希格斯玻色子。希格斯玻色子(英語:Higgs boson)是粒子物理學標準模型預言的一種自旋為零的玻色子,不帶電荷、色荷,極不穩定,生成後會立刻衰變。希格斯玻色子是非常重要的粒子。
  • 再次發現神秘粒子?科學家:這種粒子出現威脅到希格斯玻色子存在
    趣味探索訊 2012年,當被稱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首次被發現時,眾多科學家激動不已。甚至有人編制出一個關於「上帝粒子末日」的理論,該理論認為一個上帝粒子波動能在空間形成一個真空泡泡,它不斷地在空間擴散,從而摧毀整個宇宙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