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十大科學進展:「上帝粒子」登頂
美國《科學》雜誌網站近日公布了該刊評選的2012年十大科學進展,其中發現被稱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被列為本年度***科學突破,而這些新科技的誕生總是離不開高性能計算的幫助,姑且不論他們都是通過哪些接觸的HPC進行研究的,我們先來看下2012年這十大科學進展。
-
NASA好奇號火星車成功著陸火星7周年 預計將能繼續工作7年
2012年8月5日,美國宇航局的「好奇號」火星車降落在火星表面。(圖片:NASA/JPL-Caltech)時間過得真快,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好奇號」(Curiosity)火星車成功著陸火星已經是七年前的事情了。好奇號的著陸是一次瘋狂並且看似不可能的任務,它讓全世界的人都緊緊地盯著手機和筆記本電腦屏幕。
-
2012年度十個重大科學發現:神秘的上帝粒子
第9頁: 第10頁: 【搜狐科學消息】 據國外媒體報導,2012年有許多重大科學發現,從長期尋找的亞原子粒子,至美國宇航局「好奇號」火星車登陸火星,以下是美國《連線》雜誌評選的2012年度十項重大科學發現: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7月後抵達火星,和美國好奇號有什麼不同
今日,我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預計飛行7個月後,會變軌到火星軌道,並開始環繞火星。當在火星軌道上找到合適時機時,就會開始降低軌道高度,並進行著陸。在著陸器成功著陸火星後,著陸器需要釋放火星車,火星車被釋放後開始巡視,並進行科學探測任務。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7個月後將抵達火星,和美國好奇號有什麼不同
今日,我國首顆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升空,預計飛行7個月後,會變軌到火星軌道,並開始環繞火星。當在火星軌道上找到合適時機時,就會開始降低軌道高度,並進行著陸。在著陸器成功著陸火星後,著陸器需要釋放火星車,火星車被釋放後開始巡視,並進行科學探測任務。這意味著,天問一號將和美國好奇號將同臺探測火星。那它兩到底有什麼不同呢?
-
火星上的生命?「好奇號」發現甲烷等有機物
NASA的好奇號火星車上的火星樣本分析儀(SAM)在一塊名為Cumberland的巖石的上鑽孔,將樣本送入內部一個高溫室內加溫,隨後分析從樣本中析出的氣體成分,發現了一些複雜的有機化合物,包含氯化苯、二氯乙烷、二氯丙烷和二氯丁烷等。科學家稱,這是好奇號在火星上首次確定性探測到有機物。雖然並不能證明火星上有過生命跡象。
-
「好奇」號8周年,「毅力」號在路上,我們是火星的常客
火星著陸,:恐怖的7分鐘為慶祝「好奇號」火星漫遊車抵達火星8周年,這裡有一段視頻,展現了它於2012年8月5日至6日在火星上著陸那驚心動魄的最後7分鐘。今天,是「好奇號」火星漫遊車成功登陸火星表面8周年紀念日。
-
「好奇號」火星車發現 火星土壤含水量為2%
,火星處於乾旱貧瘠狀態,目前,美國宇航局「好奇號」火星車最新勘測結果表明,火星土壤含水量為百分之二。 這項最新研究發表在《科學》雜誌上,「好奇號」火星車現已發現火星表土層含有較高的水分。2012年8月6日,好奇號著陸在鄰近火星赤道的加勒隕坑,其明確的勘測任務是尋找現今和歷史上適應生命的宜居環境,它使用一套複雜的儀器設備,逐漸勘測獲得火星地質和宜居環境的歷史數據。
-
洞察號登陸火星,好奇號也不閒著,在火星有了新發現
當美國火星探測器連續飛向這顆紅色的行星時,老一代的火星探測器「大衛號」正迎來新的火星探測器「洞察號」。這個月,火星探測器上又有了新的發現,科學家對火星上的一塊特殊巖石感興趣。這塊金色的、非常明亮的巖石在科學家面前閃耀著光芒,他們決定派「好奇號」去探尋,但遺憾的是這塊閃耀著光芒的巖石太小了,所以「好奇號」沒能獲得它。自然,科學家們並沒有放棄,他們決定用好奇號的雷射轟擊這塊小石頭,然後通過光譜來分析它的化學性質。
-
「天問一號」的前輩「好奇」號登陸火星後都做了什麼?
曾經,世界上第一個由美國製造的核動力火星探測器「好奇號」降落在火星的蓋爾隕石坑!這一成功讓一直在緊張地觀察「好奇號」的美國宇航局火星項目組歡呼、擁抱,甚至流下激動的淚水。科學顧問霍德倫認為,這是太空探索的巨大進步,也是無與倫比的成就。這將開創新能源技術探測火星的先例,開啟火星探測新階段。
-
好奇號最新發現!火星上有湖泊
根據「好奇」號傳回的數據,該團隊已證實數億年前,就在探測器三年前著陸的蓋爾隕坑上,水流促成了沉積物的累積,隨後形成了夏普山的基部的巖層。這項發現建立在先前的研究基礎之上,即認為火星上存在古湖泊。這也為「火星有水」說翻開了新的一頁,包括過去和現在。就在上月,NASA科學家剛證實了火星就有水流存在。位於華盛頓NASA總部-火星探索項目組的首席科學家邁克•梅爾(Michael Meyer)表示:「火星有水這一認知不斷接受著考驗。顯然數十億年前的火星環境與今日的地球更接近。
-
登陸火星7周年!NASA的好奇號還在續寫傳奇
你可能不知道,7年前的今天,NASA的好奇號火星車成功登陸火星,開啟了一段偉大的火星探測之旅。是的,今天正是好奇號登陸火星7周年。世界標準時間2012年8月6日05:17,在太空中飛行了8個多月的時間後,好奇號終於抵達火星,並在火星蓋爾隕石坑的伊奧利亞沼成功著陸。下圖即火星蓋爾隕石坑,圖中的小綠點正是當初好奇號的著陸點。
-
好奇號在火星打了兩個孔洞,解開了火星生命之謎,它發現了什麼
審核:小文距離2012年8月好奇號在火星地表成功著陸已經過去了整整7年的時間。在這7年的出徵歲月裡,好奇號可謂是戰功卓著,它曾拍下大量火星日偏食的照片,發現了火星地表的遠古河床,計算出火星土壤中有2%的成分是水,探測出火星大氣中甲烷含量的細微變化等等。雖然它的系統曾經出現故障,但大難不死的好奇號又為人類帶來了不可思議的驚喜。
-
NASA火星好奇號8周年,鑽探27個巖石樣本,採集6個土壤樣本
NASA好奇號於2012年8月6日登陸火星,時至今日,好奇號已經在火星上度過8年時間。好奇號是2020火星任務的設計參考,毅力號絕大多數的零件都和好奇號相同,外觀也基本一致。好奇號無疑為之後的火星漫遊車開了一個好頭,在火星的8年時光,好奇號鑽探了27個巖石樣本、採集6個土壤樣本、發現了大量有機物並檢測到火星甲烷的異常變化。
-
解讀NASA「好奇號」火星車:正在尋找火星生命
騰訊太空訊 據國外媒體報導,好奇號火星科學實驗室是美國宇航局最雄心勃勃的火星任務之一,好奇號的尺寸使得它可支持大量科學實驗,並對位於其7英尺機械手臂內的所有巖石進行拍照。它重2千磅,車輪直徑為20英寸。該車的動力源於一個多任務放射性同位素熱電發生器,是利用鈽-238放射性衰變的熱能發電。MSL飛船於2011年發射,並於2012年8月抵達火星。
-
登陸火星7年,好奇號發現了7個驚人事實
2012年8月6日,在經歷了為期6個月史詩般的航行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漫遊車好奇號終於抵達她在火星上的新家園。2019年標誌著好奇號成功登陸火星已長達七個地球年。我們將以她帶給我們的奇觀來慶祝「好奇號著陸日」。
-
NASA火星好奇號8周年,鑽探27個巖石樣本,採集6個土壤樣本
好奇號原本的任務是在火星工作2年時間,作為世界上第一輛核動力火星車,主要任務是在火星上尋找有機物以及其他可以證明生命存在的物質。2012年,好奇號原本只有2年的探測任務被無限期延長,時至今日好奇號已經工作8年時間。好奇號的8年「火星時光」:好奇號是美國第4臺火星車,總投資26億美元,是當年最昂貴的火星探測任務。
-
好奇號著陸「恐怖7分鐘」 難度係數高於10
美國「好奇」號火星車於6日在火星表面成功著陸。在「好奇」號登陸火星的過程中,最驚險的歷程當屬進入火星大氣層、下降然後著陸。在短短7分鐘內,「好奇」號時速由約2萬公裡下降至零,由於難度高、風險大,美國航天局稱之為「恐怖7分鐘」。
-
火星上來了好奇號
【如需轉載,請在後臺留下您的公眾號,獲得授權後方可轉載】2012年8月6日,好奇號在火星蓋爾隕石坑著陸。此前,它已經在太空中飛行了8個多月。在抵達火星後,好奇號代替人類在火星表面進行了探測。下面,我們將介紹好奇號在火星上拍攝的一系列非常有趣的圖片和探測結果。本圖於2015年8月15日拍攝而成,是好奇號火星車的「自拍照」。
-
「好奇號」著陸過程:從太空到火星表面的恐怖7分鐘
「好奇號」很精密,這意味著它的體積和質量都很大。「好奇號」的大小和一輛Mini Cooper差不多,重量為1 000千克。發射「好奇號」的太空艙比阿波羅計劃的載人太空艙還要大。與此相應,「好奇號」火星車採用的著陸方式也是前所未有的,十分大膽。 在行星際航行過程中,火星車摺疊裝載於進入艙(entry capsule)內。著陸過程的第一步,火星車與推進動力系統分離(1)。作為鎮重物的鎢塊從進入艙中彈出,變為舵翼,改變進入艙的重心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