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20萬年,太陽系形成時間首次算明白

2020-11-17 光明網

太陽系在20萬年內形成 【不到20萬年,太陽系形成時間首次算明白】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LNL)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科學》雜誌撰文稱,他們對隕石上鉬元素的同位素進行研究後得出結論稱:大約45億年前,我們身處的太陽和太陽系在短短20萬年內形成,這是科學家首次計算出太陽系形成所需時間。(界面,TY)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相關焦點

  • 不到20萬年!太陽系形成所需時間首次算明白
    ,這是科學家首次計算出太陽系形成所需時間。  構成太陽和太陽系其餘部分的物質來自約45億年前大量氣體和塵埃雲的坍塌。此前,天文學家觀察了與太陽系形成情況類似的其他恆星系統,估計雲團的坍塌和恆星的形成大概需要100萬到200萬年,但最新研究結果表明,我們所處的太陽系情況比較特殊。  研究人員解釋稱,太陽系中最古老的固體是鈣鋁混合物(CAIs),這些樣品直接記錄了太陽系的形成。
  • 不到20萬年!太陽系形成所需時間首次算明白
    萬年內形成,這是科學家首次計算出太陽系形成所需時間。構成太陽和太陽系其餘部分的物質來自約45億年前大量氣體和塵埃雲的坍塌。此前,天文學家觀察了與太陽系形成情況類似的其他恆星系統,估計雲團的坍塌和恆星的形成大概需要100萬到200萬年,但最新研究結果表明,我們所處的太陽系情況比較特殊。研究人員解釋稱,太陽系中最古老的固體是鈣鋁混合物(CAIs),這些樣品直接記錄了太陽系的形成。
  • 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最新研究表明太陽系形成花費了不到20萬年的時間
    對人類來說,十年通常被視為一段很長的時間。在宇宙時間尺度上,10年甚至100年就是彈指一瞬間,宇宙時間尺度是以百萬或數十億年為單位。現在,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科學家最近宣布,研究表明我們的太陽系形成花費了不到20萬年時間。在宇宙尺度上,這個速度非常快。
  • 研究表明我們的太陽系形成花費了不到20萬年時間
    天文學家們經常談論宇宙時間尺度。對人類來說,十年通常被視為一段很長的時間。在宇宙時間尺度上,10年甚至100年就是彈指一瞬間,宇宙時間尺度是以百萬或數十億年為單位。現在,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科學家最近宣布,研究表明我們的太陽系形成花費了不到20萬年時間。在宇宙尺度上,這個速度非常快。
  • 太陽系形成只用了不到20萬年
    phys.org網站當地時間11月13日報導,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LNL)的科學家通過分析隕石中的鉬元素同位素發現:大約45億年前,太陽和太陽系的形成只花了短短20萬年。科學家們認為,構成太陽和太陽系其餘部分的物質來自45億年前巨大氣體雲和塵埃的塌縮事件。一般來說,雲團塌縮、恆星形成可能需要上百萬年時間。「此前,我們並沒有真正了解太陽系形成的時間框架。」
  • 太陽系形成時間被破解,只用了20萬年
    美國一所國家實驗室近期對一塊隕石上鉬元素進行研究後得出結論稱:大約45億年前,我們身處的太陽和太陽系在短短20萬年內形成,這是科學家首次計算出太陽系形成所需要的時間。科學家測量了來自隕石中各微量元素組成後發現:隕石中特有的鉬同位素組成幾乎覆蓋了在原行星盤中形成的所有物質的組成範圍
  • 科學家首次計算出太陽系形成所需時間:在短短20萬年內形成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LNL)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科學》雜誌撰文稱,他們對隕石上鉬元素的同位素進行研究後得出結論稱:大約45億年前,我們身處的太陽和太陽系在短短20萬年內形成,這是科學家首次計算出太陽系形成所需時間。
  • 太陽系存在了多久?科學家發現,太陽系是短短20萬年形成的
    在很久以前,大約在45億年前,我們的太陽和太陽系是在短短的20萬年內形成的。組成太陽和其餘部分組成太陽系的物質來自於45億年前一大團氣體和塵埃的崩塌。科學家通過觀察與我們類似的其他恆星系統,天文學家估計,氣體塵埃雲的崩塌和恆星的點火可能需要大約120萬年的時間,這是第一項能為我們自己的太陽系提供數據的研究。
  • 陳根:從200萬年到20萬年,太陽形成時間之謎?
    近日,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LNL)的一組科學家根據隕石的同位素分析,確定了形成太陽系所需要的時間——大約在45億年前,太陽系在不到20萬年的時間內形成。:此前,天文學家觀察了與太陽系形成情況類似的其他恆星系統,估計雲團的坍塌和恆星的形成大概需要100萬到200萬年,但最新研究結果表明,我們所處的太陽系情況比較特殊。
  • 太陽系形成需要多久?答案在這裡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LNL)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科學》雜誌撰文稱,他們對隕石上鉬元素的同位素進行研究後得出結論稱:大約45億年前,我們身處的太陽和太陽系在短短20萬年內形成,這是科學家首次計算出太陽系形成所需時間。
  • 太陽系形成需要多久?答案在這裡!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LNL)科學家在最新一期《科學》雜誌撰文稱,他們對隕石上鉬元素的同位素進行研究後得出結論稱:大約45億年前,我們身處的太陽和太陽系在短短20萬年內形成,這是科學家首次計算出太陽系形成所需時間。
  • 地球首次生物大滅絕持續時間僅20萬年
    原標題:中外科學家攜手對火山灰進行精確測年後發現  地球首次生物大滅絕持續時間僅20萬年其中,發生在4億多年前奧陶紀末的第一次生物大滅絕,其持續時間、過程和具體發生機制一直存在爭論。  科技日報記者6日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一個由中國、澳大利亞、美國等多國古生物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揭開了這層神秘面紗。  他們發現,這次生物大滅絕事件,僅發生在短短20萬年之間。這一成果,為人類精確研究大滅絕的成因和發生機制提供了重要線索。
  • 人類要飛出太陽系 需花費時間將近1萬年
    在宇宙當中,像太陽系這樣的星系也是多不勝數,是我們人類目前來說,連太陽系都走不出去,制約的條件就是速度。目前如果我們想要飛出太陽系的話,需要花費的時間將近在1萬年,這對於人類來說,的確是讓人非常絕望的時間了。科學家們非常的希望能夠突破速度,也就是說能夠讓飛船達到光速,甚至說超越光速的話,我們就可以走出太陽系,去到更大範圍的宇宙,說不定在那個時候也就會實現星際文明。
  • 太陽系形成用時如此之短,只相當於人類「懷胎12小時」
    phys.org網站當地時間11月13日報導,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國家實驗室(LLNL)的科學家通過分析隕石中的鉬元素同位素發現:大約45億年前,太陽和太陽系的形成只花了短短20萬年。相關研究成果發布於《科學》雜誌中。
  • 最年輕的行星僅不到100萬年!
    目前最年輕的星球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年輕的系外行星還不到100萬年,或許很多人說100萬年?這還不夠大嗎?但是在宇宙的尺度上,它真的很年輕!天美國宇航局的斯皮策太空望遠鏡觀測到了一顆年齡不到100萬年的「年幼」行星,它可以看作是迄今為止天文學家們所觀察到的最「年輕」的行星。此幼齡行星處於金牛座區域,它圍繞著一顆名為CoKu Tau 4的恆星進行公轉。該恆星大約只有100萬年,這意味著因此此恆星運轉的行星年歲更小。而地球已經有大約45億歲了。此恆星與我們地球之間的距離約為420光年。
  • 最新研究表明:地球的形成時間大約在500萬年內!
    太陽繫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形成一個太陽系需要多久呢?一個地球的形成又需要多久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科學家,然而這個問題的答案終於有了眉目! 根據一項新的研究發現,一些墜落在地球上的隕石塵埃的歷史揭示了地球的前身——原地球的形成速度比之前認為的要快得多。 對這種隕石塵埃的分析表明,原地球在大約500萬年內形成,這在天文學上是非常快的。
  • 一顆紅矮星正逼近太陽系,留給人類的時間,最多還有150萬年
    「蓋亞」衛星在工作的時間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關於這些恆星的數據,其中就包括了太陽周圍大約3-萬顆恆星的運行軌道。結果表明,一顆紅矮星正在逼近太陽系,留給人類的時間,最多還有150萬年。 這顆紅矮星距離地球只有63光年,位於巨蛇座的方向,其質量有太陽質量的一半之多,而且直徑也達到了80萬公裡。科學家們推算出這顆紅矮星將會在150萬年內運行到距離太陽1光年左右的位置,也就是奧特星雲的外圍區域。
  • 一顆紅矮星正在接近太陽系,人類能夠應對的時間,只有150萬年
    一顆紅矮星正在接近太陽系,人類能夠應對的時間,只有150萬年相對於太陽系當中的其他天體,地球的環境,可以用安逸穩定來形容,首先,地球在太陽系當中處於"恰好"的宜居帶附近,使得太陽對於地球的光照是恰好的,不多也不少,而且地球上還擁有著穩定得到液態水
  • [視頻]科學家估算出地球月球形成時間
    瑞士和德國的科學家日前宣布,地球和月球是在太陽系形成後約6200萬年形成的。    據英國《自然》雜誌報導,瑞士和德國科學家在對月球中所含鎢的同位素進行測量後發現,月球和地球在45.67億年前太陽系形成後的大約5200萬年到1.52億年之間發生了分離,更具體的時間很可能是在6200萬年後。    目前科學界普遍認為,一個火星大小的天體撞擊原始地球,使得一塊巨大巖石從地球上分離出去,並受制於地球引力進行公轉,由此形成了月球。
  • 140萬年後,太陽系可能會迎來第二顆「太陽」,地球有危險嗎?
    太陽系是地球所在的恆星系,也是人類生存的母星系。它誕生於50億年前的一片星雲之中,經過數億年的演化,逐漸形成了以太陽為恆星,八大行星環繞的穩定恆星系。地球穩定環繞太陽運行,月球環繞地球運行,這樣就形成了一個簡單的天體系統。當然,太陽系最核心的天體是中心的太陽,它是一顆恆星,質量佔到了太陽系總質量的99.86%。除了太陽之外,還有八大行星,數不盡的小行星以及其它的天體碎片。雖然太陽系只是一個恆星系,但是它的範圍卻非常廣闊,根據現在科學家對太陽系範圍的劃分,它的直徑大約在2光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