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空墜入格陵蘭冰隙 氣候學家北冰洋中活活凍死

2020-08-17 ETtoday新聞雲


▲康納德曾在世界上兩個最大的冰原(南極洲和格陵蘭島)進行過研究。(圖/CIRES)

知名氣候科學家康納德.史蒂芬(Konrad Steffen)8日在格陵蘭意外墜入冰隙,溺斃於冰原下的冰冷海水中,享壽68歲。這條冰隙位於他30年前所建立的「瑞士研究站」附近,當時被冰雪所覆蓋,不易被察覺。

康納德生前擔任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教授一職,曾在2005道2012年擔任環境科學研究所(CIRES)的所長,之後指導瑞士聯邦森林,雪地和景觀研究所(WSL)在格陵蘭進行研究工作。

據了解,康納德每年春天都會回到營地,每晚只能睡三到四個小時,經常需要赤手空拳在攝氏-40°C的寒風中工作,有時還要親手重建倒塌的實驗室小屋。

與康納德共事的氣候科學家雷恩(Ryan R. Neely III)表示,「在這個區域的冰隙通常都會先被發現,但氣候暖化導致冰蓋的應力減弱,隨即讓冰層產生裂隙,看起來最後,實際上是氣候變化使他成為了受害者。」

冰川在重力作用下每天會平移數十釐米左右,冰塊移動速度不同產生的拉伸力導致冰隙的形成。冰隙一般寬一米左右,長數百米,深達數百米甚至上千米,很多冰隙表面覆蓋冰雪十分隱蔽。

康納德為了研究北極氣候變化而奮不顧身,甚至在加拿大北部的巴芬島附近一塊浮冰上度過了兩個冬天,也曾在研究時一隻腿骨折還被雪崩困住。

阿卜達拉蒂(Waleed Abdalati)是CIRES現任董事,也是NASA首席科學家,事發後回憶與康納德一起在格陵蘭共事的時光,「柯尼(康納德綽號)必須投身於這個領域,這是流在他血液的東西。我記得第一次見面的時候,他跳下直升機,站在冰原上,向後舒展長長的雙臂時臉上洋溢著笑容,大口呼吸著格陵蘭生機勃勃的空氣,看起來是那麼的快樂。這對他來說並不是工作,而是他的熱情與喜悅。他改變了我看待整個世界的方式。」

阿卜達拉蒂在CIRES的聲明中提到,「我知道他去了想去的地方,做了想做的事,對此我感到有些安慰。」

相關焦點

  • 格陵蘭冰蓋流失!氣候學家:「氣候臨界點」已被激活
    而關於這種情況,澳洲的氣候學家表示:「氣候臨界點」已被激活,這位氣候學家口中的「氣候臨界點」指的是地球氣候變化過程中,某一個地方的環境發生了改變,就證明這個地方的氣候已經到達了臨界點,這就說明地球的氣候已經進入了一個不可逆的狀態。
  • 北冰洋發現400歲的格陵蘭鯊魚
    最近,北冰洋的一條格陵蘭鯊魚在網上火了。2016年,科學家根據放射性碳測年法確定這格陵蘭鯊魚的年齡約400歲!
  • 西伯利亞出現黑色河流,還在不斷湧進北冰洋,氣候學家極為擔憂
    引言:在我們的印象中,一條河流如果出現了黑色或者深褐色的顏色,那麼這條河流應該受到了較多的汙染。前段時間美國人造衛星監測到了西伯利亞地區有一條注入北冰洋的河流就出現了「變黑」的現象,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這種現象呢?
  • 別了,格陵蘭的冰川,可能再也回不去
    這段時間以來,伴隨著北半球的高溫,全球各地很多冰川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消融,像瑞士阿爾卑斯山脈的冰川坍塌以及北冰洋地區的冰蓋的銳減,就引起了民眾的廣泛關注。>瑞士冰川消融(圖片來源於央視新聞)近日,來自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氣候學家的一項研究發現
  • 別了,格陵蘭的冰川,可能再也回不去!
    這段時間以來,伴隨著北半球的高溫,全球各地很多冰川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消融,像瑞士阿爾卑斯山脈的冰川坍塌以及北冰洋地區的冰蓋的銳減,就引起了民眾的廣泛關注。近日,來自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的氣候學家的一項研究發現,冰川消融的速度遠超想像,格陵蘭地區的冰川消融已經超過臨界點,每年的降雪量已經無法補充冰川消融量。
  • 抗美援朝最慘烈戰役,兩個師只剩200人,幾萬人被活活凍死
    在抗美援朝中,美軍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武器,而我軍大部分只裝備了三八大蓋,即使這樣,我軍還是取得了勝利,這背後的艱辛不是一般人能夠想像的。其中有一場戰役最為激烈,雙方只剩了200餘人,幾萬人直接被凍死。
  • 北冰洋的前世今生
    隨著冰層融化和凍結,北冰洋的表面溫度和鹽度隨季節變化,但由於蒸發量低,河流和溪流大量淡水流入以及與其他海水連接受限,北冰洋平均鹽度是大洋中最低的。北冰洋的位置(圖源:CIA)(圖片來源於網絡)地理相關北冰洋大致呈圓形盆地,海岸線長約4.5萬公裡,是唯一小於俄羅斯領土面積的大洋,包括8個附屬海——格陵蘭海、挪威海、巴倫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東西伯利亞海、楚科奇海和波弗特海。
  • 俄羅斯61歲老人被活活凍死,大雪天中一動不動,原因令網友憤怒
    近日據國外媒體報導,俄羅斯有一名61歲的老婦人,在這種寒冷的季節坐在冰天雪地裡,最終被活活凍死。據編輯了解,俄羅斯近期天氣寒冷,連日的大雪讓室外溫度達到極地的程度,而路面結冰給民眾的生活出行帶來了極大的不便。而老婦人在外出行時不慎滑倒,她感覺身體摔出了毛病,所以請求附近學校的幫助。
  • 一女驢友被活活凍死,身體緊縮跟冰連在一起畫面慘不忍睹!
    一位女驢友活活凍死在山頂,被發現時腿和冰塊連在了一起,身體呈現一個取暖狀,身體發白,畫面慘不忍睹!可見當時她有多絕望,直到以後一刻都沒有等到救援,而作為倖存者的同伴此後人生都會在懊悔中度過。有的人覺得世界很大我出去處走走,有的人就喜歡宅在家平淡過著每一天,有的人喜歡冒險喜歡刺激的感覺…… 理解那些人在經濟條件的允許下去實現自己的愛好和夢想。
  • 400歲的格陵蘭鯊魚火了:出生於中國明朝
    今日,一條「400歲的格陵蘭鯊魚」火了。有博主曬圖稱:「這是一隻400歲的格陵蘭鯊魚,最近在北冰洋被發現,它從1627年起就一直在海上流浪。 ????」隨後,相關話題迅速登上熱搜。按照上述年份,這條鯊魚出生於中國明朝,比美國歷史都長一個半世紀。
  • 北冰洋是怎樣變鹹的?科學家:北大西洋海水流入
    ­  新華社北京6月11日電 幾千萬年前,北冰洋是一個巨大的淡水湖,與鹹水海洋隔絕。德國科學家發現,格陵蘭與蘇格蘭之間的陸橋沉到水下約50米深處之後,北大西洋的海水才開始大量注入北冰洋,導致它變鹹。­  目前格陵蘭與蘇格蘭之間是開闊的水域,連接著北冰洋與北大西洋,但幾千萬年前這裡是一片陸地。
  • 「大型冰庫」格陵蘭島一天融化20億噸冰,這一不尋常現象意味著什麼?
    據悉,格陵蘭島是全球最大島嶼,位於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間,常住人口約5.7萬。格陵蘭島面積200多萬平方公裡,其中被冰蓋覆蓋的面積約為170萬平方公裡。該島北岸海域長期覆蓋厚冰,通常夏天都不化。科學家稱這片區域為「最後冰區」,意思是這是北極最後一片常年不化的海冰。這次「消失」的20億噸冰是怎樣的概念?
  • 在世界的盡頭 - 格陵蘭紀行
    格陵蘭面積216萬平方公裡,是世界最大島嶼,位於北美洲東北,北冰洋與大西洋之間。西面與加拿大北極島嶼相近,東面與冰島隔海相望。夏季的格陵蘭處於極晝之中,太陽終日不落。到了夏末,極晝不再,但日落時分已是深夜,乘船出海,午夜的斜陽映照下,聖潔的冰山已是披上了金色的綢緞,紅色的漁船穿行在冰山之間,犁開安詳的海面,海鳥在船邊飛翔。
  • 俄羅斯的格陵蘭海豹或因冰量減少而滅絕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俄羅斯「白鯨」計劃副負責人、俄羅斯科學院謝韋爾佐夫生態與進化問題研究所研究員德米特裡·格拉佐夫對俄羅斯衛星通訊社稱,近幾年來,俄羅斯格陵蘭海豹棲息地的冰量有所減少,這可能導致相關的整個物種在俄羅斯境內消失。格拉佐夫稱,「幾年來,白海的冰環境都不穩定。
  • 400歲的格陵蘭鯊魚火了:出生於明朝末年
    今日,一條「400歲的格陵蘭鯊魚」火了。有博主曬圖稱:「這是一隻400歲的格陵蘭鯊魚,最近在北冰洋被發現,它從1627年起就一直在海上流浪。 ​​​​」隨後,相關話題迅速登上熱搜。按照上述年份,這條鯊魚出生於中國明朝,比美國歷史都長一個半世紀。
  • 格陵蘭島2019融冰速度翻倍,沒有冰的北冰洋即將到來
    最新研究指出,格陵蘭2019年破融冰紀錄,流失5320億噸的冰量,7月份流失了一半。格陵蘭的冰層有將近3.2公裡,如果所有的冰都融化,海平面將會上升7.5米。北極的夏季海冰最早2035年可能完全消失,北冰洋將迎來無冰的夏天。《自然氣候變化》雜誌上的一項研究證實了這個預測。
  • 數百名科學家北極歸來帶回噩耗——北冰洋正在死去
    去年9月,來自20多個國家的數百名科學家,組成了一個國際科考隊,分階段前往遍布浮冰的北冰洋他們不僅完成了史上最大規模最長時間的北極科考,還帶回了噩耗——北冰洋正在死去!目前地球南北極冰蓋的融化速度已經超過了上世紀90年代的6倍,到本世紀末海平面的上升將淹沒很多沿海地區,導致每年4億人在巨大的洪澇災害中掙扎。格陵蘭和南極的冰流失已處於最壞的狀態,2010年代南北極的年均損失是4750億噸,是上世紀90年代年均損失810噸的6倍。
  • NASA衛星拍下「黑色河流」流入北冰洋,是被汙染了嗎?
    深黑色的河水像是被汙染了一般,流向仍然被封凍著的北冰洋,因此構成了一副詭異而抽象的畫面。因此也可能有不少網友要擔心了,這樣的「黑色河流」是怎麼回事?它大量流入北冰洋,會不會對北冰洋產生危害?看到這樣怪異的一幕,令人擔憂也是正常的,但這究竟是什麼回事?黑色的河流是不是真的被汙染了?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著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吧。
  • 北極五國齊聚格陵蘭島 商討如何瓜分北冰洋
    據專家估計,北冰洋地區蘊藏著約佔世界未開發油氣儲量的25%。有分析認為,這次會議是「商討如何瓜分北冰洋」。這五個國家在北冰洋大片海床的劃分問題上爭論紛紛,丹麥呼籲各方在格陵蘭島開會,從而避免各國對該地區資源的瘋狂掠奪。會議為期兩天。丹麥外交大臣默勒、挪威外長斯託雷、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美國副國務卿內格羅蓬特和加拿大自然資源部長倫葛禮均會出席。
  • 北冰洋在「沸騰」?多處海水向外冒泡,噴出來的都是甲烷氣體
    北半球的夏天一到,北極圈內的北冰洋就開始大規模解凍。按照氣候學家的估計,最早在本世紀中葉,北極圈附近的海水就將全部解凍,這將成為對人類影響深遠的重大事件。冰封億萬年的北冰洋融化後,又會給人類帶來哪些「驚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