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冰洋是怎樣變鹹的?科學家:北大西洋海水流入

2020-11-23 閩南網

­  新華社北京6月11日電 幾千萬年前,北冰洋是一個巨大的淡水湖,與鹹水海洋隔絕。德國科學家發現,格陵蘭與蘇格蘭之間的陸橋沉到水下約50米深處之後,北大西洋的海水才開始大量注入北冰洋,導致它變鹹。

­  目前格陵蘭與蘇格蘭之間是開闊的水域,連接著北冰洋與北大西洋,但幾千萬年前這裡是一片陸地。此外,現在的白令海峽當時也位於海面之上,隔開了北冰洋與北太平洋。

­  地球的板塊運動使格陵蘭-蘇格蘭陸橋沉到水下,北冰洋才有了第一個連接海洋的通道。德國阿爾弗雷德·韋格納研究所的科研人員日前發布新聞公報說,他們模擬了陸橋逐漸沉到水下200米深處的情形,該過程可能歷經數百萬年才完成。結果顯示,來自北大西洋的含鹽海水並不是一旦有通道就立即大量注入北冰洋,必須要陸橋沉到水下50米左右後才能順暢地流入,這正是海洋混合層的深度。

­  由於各處溫度、含鹽量、密度等差異,海洋水體有著分層結構。在靠近海洋表面的某個位置,海水受到水流、蒸發等多種因素影響,會形成比較均勻的一層,稱為混合層。研究人員說,混合層的深度非常關鍵,海水流動通道達到這個深度之後,北冰洋才真正開始變鹹。相關論文發表在新一期英國《自然·通訊》雜誌上。

­  北冰洋與大西洋之間出現通道,改變了地球中緯度到高緯度海域的熱量流動情況,對全球氣候有著深遠影響。當年的陸橋如今已經沉到水下500米深處,只有冰島區域還在水面之上。

相關焦點

  • 海水會越來越鹹嗎 科學家卻在擔心海水會越來越淡
    科學家研究認為,地球在剛開始形成時的地表水都是淡水。後來由於水流侵蝕地表巖石,巖石的鹽分不斷溶於水中,這些水流再匯成大河流入海中,海水又不斷蒸發,降雨到陸地再溶解鹽分流入大海,這樣不斷循環,鹽分就越積越多,於是海水就變成鹹的。有的科學家則另有看法。他們認為,海水一開始就是感的,是先天形成的。
  • 海水會越來越鹹嗎?關於海水鹽度的...
    要弄清海水會不會變鹹,必須先研究這些鹽類究竟來自何方。 隨著水分不斷蒸發,鹽分沉積得越來越多,海水就變鹹了。由此推測,隨著時間的流逝,海水將會越來越鹹。 有的科學家不同意上述看法。他們認為,海水的鹹是先天形成的,並不會越來越鹹。
  • 江河,湖海變鹹的原因,會不會越來越鹹?
    已經在陸地生活25億年的人類,渴望像鳥兒一樣高飛,嚮往同魚類同遊大海,每當你在海裡暢遊之時,都要感謝海水提供的額外浮力,也偶爾會因為喝一口海水忍不住吐槽:「為什麼海水這麼苦這麼鹹?」海洋覆蓋率地球表面積的71%,面積之大、分布之廣,使得海水的鹽度及演變成為一個全球性多學科研究,涉及地質學、化學、天文氣象等。回溯過去,揭開真相正如地質學家的工作一樣,從巖石和泥土開始,回到過去,試圖找到海水變鹹的原因和時間節點。
  • 江河,湖海變鹹的原因,會不會越來越鹹?
    回溯過去,揭開真相正如地質學家的工作一樣,從巖石和泥土開始,回到過去,試圖找到海水變鹹的原因和時間節點。幾十億年前,在一個被稱為太古代的地球發展史中最古老的時期,地球與如今截然不同。原始大氣籠罩、海洋孤島零星散布,覆蓋地球絕大部分面積的海洋,鹹度不遜當今。
  • 北大西洋「異常」!有個區持續5年變冷,地球進入小冰河是真的?
    作者:文/虞子期 長期以來,關於地球變熱變冷都是爭議的話題,包括如今還有人在說,我們地球可能在2030年進入小冰河時期,到底這是什麼情況呢? 當然這確實是科學家說的,但這是一個分析的可能性結論。
  • 從為什麼海水是鹹的,到生命起源
    海水之所以是鹹的,因為海水中包含了大量的鹽,而這些鹽中90%都是是氯化鈉NaCl,即食鹽的主要成分。那麼海水中到底有多少鹽呢?讓覆蓋地球70%的海洋都變鹹了。關於海水中鹽的主要來源,最開始有兩個主流說法。河流外源說:一部分科學家認為最開始的時候,海水並不是鹹的,海水的鹽主要是通過河流流入的海洋中。因為雨水本身有一定酸性,通過衝刷陸地上的土壤與巖石裹挾著鹽,匯聚成河流,隨著河流流入到海洋。據統計,全球地表徑流每年給海洋送去了約400萬噸的鹽分。
  • 北大西洋有個區持續5年變冷,地球或入小冰河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長期以來,關於地球變熱變冷都是爭議的話題,包括如今還有人在說,我們地球可能在2030年進入小冰河時期,到底這是什麼情況呢?當然這確實是科學家說的,但這是一個分析的可能性結論。
  • 氣候變化九問-環流 溫鹽 氣候變化 PewCenter 科學家 氣候變暖...
    問:科學家們同意全球氣候變暖的說法嗎?   答:儘管科學家們就氣候變暖的程度和速度還存在爭議,但現在科學界已在以下三點達成了共識:1.地球正在變暖;2.氣候變暖的原因是溫室氣體在大氣中的排放;3.如果人類不採取措施減少這些氣體的排放,地球將持續變暖。   問:什麼是大西洋溫鹽環流?
  • 地球上的海水是如何出現的,海水以後會越來越「鹹」嗎?
    科學家們基本上就海水為什麼是鹹的達成了一致意見。他們認為水本來就不鹹。由於地球上的水不斷運動和循環,每年有1.25億噸的水從海洋表面蒸發。這麼多的水會變成雨,落在土地的每一個角落。它們潺潺流動,不斷破壞巖石,衝刷土壤,將巖石和土壤中的可溶性物質(主要是鹽類物質)帶入河流。最後,河流回歸大海。
  • 為什麼海水很鹹而湖水不鹹?海水會越來越鹹嗎?
    現在我們來看看海水裡有什麼,先上一張圖。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海水中氯元素(Cl)和鈉元素(Na)穩居前兩名,這就是海水為什麼會鹹的原因,隨便講一下,除了鹹以外,海水還有一種苦澀的味道,這是因為海水中的鎂元素(Mg)造成的。那為什麼海水裡會有這麼多的鹽呢?我們來看看地球表面的元素豐度,如下圖所示。
  • 千米海嘯陸地變澤國!人類文明出現斷層
    ,平原,高原地帶,陸地變澤國,大陸開始沉入海中,史前文明被徹底摧毀,只有少部分倖存的人類,至於消失的文明,很多人應該在文獻中和電影中聽過,亞特蘭蒂斯,據記載,亞特蘭蒂斯就因為一場巨大的洪災,徹底淹沒在海底。
  • 地球上的海水是從哪裡來的,它們會越來越「鹹」嗎?
    科學家們基本上就海水為什麼是鹹的達成了一致意見。他們認為水本來就不鹹。 海水會越來越鹹嗎?如前所述,原來的海水的水量遠遠小於現在的海水,而且原來的海水含鹽很少。味道可能只相當於我們現在喝的淡水。但自從地球上的第一場雨從天而降,開始衝刷年輕的陸地表面以來,海水的鹽度發生了變化。在數億年裡,雨水撞擊裸露的巖石,破壞巖石結構,溶解並帶走礦物。這些礦物包括氯化鈉、氯化鎂、硫酸鎂、硫酸鈣、硫酸鉀等,這是化學家定義的鹽。隨著地表水的流動,這些鹽類向低處遷移,大量的水流入遼闊的河流,最後流入大海。
  • 揭示北大西洋溫鹽與環流非同步變化
    本報訊(記者朱漢斌 通訊員侯瑤)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熱帶海洋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王春在團隊成員付垚,聯合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和德國基爾亥姆霍茲海洋研究中心科學家,研究揭示北大西洋溫鹽與海洋環流間並非同步變化。相關研究近日發表於《科學進展》。海洋作為氣候系統中至關重要的組成部分,因其大尺度海洋環流在全球熱量、淡水平衡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 海水為什麼是鹹的?它會不會越來越鹹呢?科學家們對此爭論不休!
    但隨著目前淡水資源的日漸缺乏,科學家們把淡水來源的希望轉向了海洋,畢竟都是水,雖然海水含鹽量高,但把其中的鹽分提取出來,剩下合適的飲用水,這豈不是一舉兩得?奔著這樣的目標,科學家們發展出了海水淡化技術,來解決淡水資源短缺的問題。
  • 為什麼海水是鹹的?
    連小朋友都知道海水是鹹的,但是你知道海水為什麼是鹹的嗎?海水的鹽度是一直都保持不變的嗎?海裡面的鹽又是從哪裡來的呢?首先我們要從海洋的起源說起。海洋是如何形成的?雖然現在很多科學家認為生命是從原始海洋的溫泉口產生的,但是最原始的海洋並不適合生物的生存,海洋裡存有大量的硫化物和硫酸鹽,對生物都是有害的。那麼海洋是如何變鹹的呢?海洋裡的鹽是從哪裡來的呢?海洋裡的鹽都是從陸地上來的。
  • 環境 | 北冰洋為啥成為全球海洋酸化的「領頭羊」?
    海全球海洋酸化正以史前未有的速度在擴展著……工業化前的5500萬年全球平均海水pH值從8.3變到8.2,而從剛工業化(1840年)的8.2下降到2010年的8.1則只用了170年時間。海洋酸化是由於海洋過量吸收人為排放入大氣的二氧化碳,源源不斷供應著海水中碳酸向生成多餘H+方向發生,過量增加二氧化碳,改變了海水碳酸鹽系統緩衝能力,海水就會加速變酸。
  • 北大西洋洋流循環急速減弱,歐美天氣將轉為嚴寒?
    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稱,研究人員發現,北大西洋的洋流已「急劇減弱」,目前北大西洋的洋流已處於1500年來的最低水平,導致這一現象應該被歸咎於氣候變化。研究人員警告稱,這些洋流的異常變化將對北美和歐洲氣候產生深遠影響。
  • 地球變不正常?北大西洋洋流有15%概率停止,冰凍模式即將出現!
    北大西洋洋流有15%的概率停止,冰凍模式即將出現!目前全世界所面臨最大的困難就是全球氣溫變暖,但是對於氣溫的影響大家認為什麼才是最決定的呢?可能大家都會想到是二氧化碳的排放,因為全球的二氧化碳排放的過於多,造成溫室氣體的過量,才導致了全球氣溫變暖的這種現象,但其實對於氣溫氣候影響最大的是洋流。
  • 科學故事之《海水為什麼是鹹的?》
    的時候,特別好奇為何大海都是鹹的?這時,爸爸走過來告訴小託尼:寶貝,死海中含有高濃度的鹽分,為一般海水的8.6倍,致使水中沒有生物存活,甚至連死海沿岸的陸地上也很少有生物。海水中含有各種鹽類,其中百分之90左右是氯化鈉,也就是食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