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哪個科學家對我國發展的貢獻最大?不是他,是他們!

2020-12-04 星宇飄零

這個問題問的應該是:中國近代哪個科學家對中國發展的貢獻(或影響)最大?

如果讓我來判斷,我個人認為毫無疑問是兩彈一星那幫科學家。

兩彈一星的兩彈是核彈(原子彈、氫彈)和飛彈,一星指的是人造衛星。可以說,是兩彈一星確立了我國在二戰以後的大國地位,這其中一個例證就是關於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席位。

在聯合國成立之初(1945年成立),就設定了五個常任理事國(簡稱五常),是由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五個戰勝國組成,分別是:中華民國、法國、蘇聯、英國、美國。

沒錯,聯合國成立之初代表中國的是「中華民國」。即使在國民黨敗走臺灣後,這一身份依然保留,也就是在解放後,新中國成立,代表戰勝國中國在聯合國列席的依然是臺灣的蔣介石政府,他們依然沿用「中華民國「這個名字。

直到新中國成立22年後的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取代「中華民國」作為五個常任理事國,蔣介石的所謂「中華民國」自動退出聯合國!

那麼為什麼會在聯合國成立的22年後才發生這樣的變更?我個人認為與兩彈一星的成功研製密不可分。我們從時間線可以看到這一點:

196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第一枚飛彈發射成功;196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成功;1967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顆氫彈試爆成功;197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你要說跟兩彈一星的成功研發無關我是不信的。

至於要問兩彈一星元勳裡的這23位科學家哪一位貢獻最大,我認為沒必要比較,都一樣。有核彈沒有飛彈也是白搭。你非要評一個孰高孰低也不是沒法比較,只是我認為這是對他們的極大不敬,我……不忍心做這樣的評價……他們在國家窮乏羸弱之際,憑一腔熱血為國家拼盡全力,我們這些享受著他們的付出帶來的安逸生活的人何忍去評論他們的貢獻多寡?

當年,楊振寧回國看望好友鄧稼先時問了他一件事:你研製原子彈國家給了你多少獎金?鄧稼先說:20元……他們為國出力時是不求回報的,但今天,中國銘記他們的名字。

今天我們有舒適安穩的生活是因為我們有一個強大的國力,其中的一個重要的基礎就是強大的軍事實力,自然後來經濟的發展也是不可或缺的,但是軍事實力是能持續穩定發展的基礎。

相關焦點

  • 細說近代中國十大科學家,你必須要知道他們
    細說這些近代中國各界的科學家,沒有排名,個個都是國家的棟梁,大家細細看來。他的許多成果已被許多國家的數學家大量引用或作為重要的內容被寫進他們的專著。  在計算機技術大發展的背景下,他繼承和發展了中國古代數學的傳統(即算法化思想),轉而研究幾何定理的機器證明,徹底改變了這個領域的面貌,是國際自動推理界先驅性的工作,被稱為「吳方法」。在國際機器證明領域產生了巨大影響,其一系列國際領先的研究成果,已廣泛應用於當今國際上流行的符號計算軟體方面,對提高我國數學領域的國際地位做出了重大貢獻。
  • 誰是我國近代最牛的科學家,楊振寧名副其實嗎?
    ,曾經有人評選出影響人類進程的100位科學家,他倆的名字就赫赫在列,甚至能夠排在前面,而遺憾的是,其中卻沒有我國國際的科學家,難道這麼說我國就真的沒有能夠拿出手的科學家嗎?我們絕不答應,放眼科學界,我國曾出現過天文:張衡、郭守敬,醫學:張仲景、孫思邈、李時珍,數學:劉徽、祖衝之、綜合型:沈拓、宋應星等偉大的科學家,而到了近代由於西方列強的入侵導致我國科學事業起步比較晚,但是這絕不代表我國就沒有拿出手的科學家
  • 中國袁隆平,英國牛頓,德國愛因斯坦,哪位科學家貢獻最大?
    那麼,中國袁隆平,英國牛頓,德國愛因斯坦,哪位科學家貢獻最大?牛頓與蘋果的故事是非常出名的,小小年紀的小孩子也知道牛頓被蘋果砸到然後發現萬有定力的故事。而且他認為世界上可能存在更高維度的空間,愛因斯坦的眼界是非常開闊的。他看到了非常多的我們所不能夠看到的世界,而且愛因斯坦並不只是在物理領域有成就,他在其他領域也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這兩位科學家對科學界都做出了非常大的貢獻,所以人類一直銘記他們。那麼,中國有哪些著名的科學家呢?
  • 錢學森,錢三強,錢偉長,三大偉大科學家,哪個對中國貢獻最大?
    這三位科學家在中國歷史上都是可以載入史冊的大科學家,都為新中國的科學事業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我們不能遺忘他們的功勳!「三錢」指「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中國近代力學之父」錢偉長、「中國原子彈之父」錢三強,於1956年制定規劃了中國第一次12年科學規劃。錢學森、錢偉長和錢三強三人並稱中國「三錢」,最初是由毛澤東主席喊出的「別號」,後被周恩來總理稱為中國科技界的「三錢」。「三錢」是中國科壇的傑出人物,也是世界頂尖的科學大家。
  • 他們對中國有哪些貢獻?
    近代傑出的中國科學家 錢學森、鄧稼先、楊振寧都是近代傑出的華人科學家,並且在各自的領域都有極其卓越的科學貢獻,以至於常常會有人拿他們來做比較高低。
  • 吳有訓:中國近代物理學的開拓者
    但他本人從來都未將自己與康普頓相提並論,認為自己只是康普頓教授的學生而已。在這裡,我們看到了一位真正科學家的謙虛品格和坦蕩胸懷。而康普頓作為一代物理學大師,則從來沒有忘記吳有訓在這項偉大發現中的重要貢獻,在自己的多部著作和多種場合都不斷提到吳有訓的實驗,甚至在自己的晚年還很有感慨地說道:吳有訓是他平生得意的學生之一。
  • 我國物理學家楊振寧有多偉大?對中國有什麼貢獻?
    毫不誇張的說,老夫少妻成為了楊振寧先生繼「國籍變更」這件事之後引發的最大爭議,那麼,楊振寧先生到底對中國有什麼貢獻?而科學本身又是否有國界之別?楊振寧先生現在是哪國人?楊振寧先生不只是一位傑出的科學家,更是一名專業稱職的老師,在1970年的時候就開始赴港講學,並於1975年提出我國應該加強科普工作,中科大創建首期少年班也是因為楊振寧先生等人的倡導。在1981年的時候,楊振寧先生就設立專門的獎學金來支持中國學者,並於1983年創立了專門資助高等學術研究的非牟利性基金會。
  • 科學家,醫生,老師,企業家哪個群體對社會發展貢獻大
    企業家離不開科學家技術的研發,所有人都需要醫生,需要老師。同時所有人離不開企業家對資源的整合能力,創造更加高效的生產方式和交換方法,從而創造財富。那麼他們這幾個群體哪個對人類的貢獻大呢?誰也不可以否認科學家的貢獻,正是因為科技進步,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水平,原來一千個人做的事,可能藉助科技,只要一個人就能輕鬆完成了。
  • 他是楊振寧的老師,回國比錢學森還難,是我國「國寶級」科學家!
    我國的科技發展道路比較坎坷,古代中國的技術非常先進,比如四大發明,我國古人在實踐中總結經驗,研發需要的工具與技術。近代的時候,我國的科技已經遠遠落後於西方,西方已經進行了兩次工業革命,有許多先進的科技成果,經濟發展速度很快。
  • 達爾文、愛迪生、牛頓、愛因斯坦,誰對人類文明的發展貢獻最大?
    達爾文、愛迪生、牛頓、愛因斯坦,誰對人類文明的發展貢獻最大?這幾位名人想必大家在小學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他們了,無論是課本裡還是課外書裡都有他們的身影。在這四個人中,達爾文、牛頓、愛因斯坦都是科學家,愛迪生是發明家,可以這麼說他們的職業是不一樣的。科學是文明進步的基礎,科技誕生於科學,如果沒有科學的進步,科技就無從談起了,科技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可以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直觀的改變,比如愛迪生發明了電燈,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臺留聲機,這些帶來的意義都是非常巨大的。
  • 達爾文、愛迪生、牛頓、愛因斯坦,誰對人類文明的發展貢獻最大?
    達爾文、愛迪生、牛頓、愛因斯坦,誰對人類文明的發展貢獻最大?這幾位名人想必大家在小學的時候就已經知道他們了,無論是課本裡還是課外書裡都有他們的身影。在這四個人中,達爾文、牛頓、愛因斯坦都是科學家,愛迪生是發明家,可以這麼說他們的職業是不一樣的。科學是文明進步的基礎,科技誕生於科學,如果沒有科學的進步,科技就無從談起了,科技最直接的好處就是可以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直觀的改變,比如愛迪生發明了電燈,製造出世界上第一臺留聲機,這些帶來的意義都是非常巨大的。
  • 給當代中國科學家排一個貢獻榜,你認為哪些科學家可以上榜?
    中國的當代科學家成千上萬,全國人民都熟知的比如錢學森、袁隆平、李四光、侯德榜等,要是給這些科學家的貢獻排序還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同時必須承認,有些科學家做出的是對全人類重大貢獻,有些科學家對中國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 他寧願破產也堅持回國,貢獻到底有多大?西方:抵得上百年發展
    眾所周知,一個國家的發展是離不開人才的幫助的,而在中國發展的各個階段之內,一些優秀人才的出現也為我國帶來了新的轉機。在近代中國社會發展的進程中,許多優秀的人才為了能夠提升自身的實力,便選擇了出國留學,然而,一些人才卻沒有抵抗住發達國家的誘惑,從此移居其他國家。
  • 他們都是偉大的科學家,為我國做出卓越貢獻,在人們心中誰更偉大
    他對我們國家的發展做出了很多貢獻。1950年,冷戰開始,在這樣的情況下,錢學森因為中國人的身份受到了美國的質疑,他經歷被逮捕、保釋、被軟禁、無數的聽證會等一系列事情。錢學森甚至被美國軟禁了長達五年的時間,後來才在周總理的幫助下回到中國。回到中國後,他開始投身於國防建設之中,領導中國的飛彈和火箭的研究,讓中國不在受到任何其他國家的威脅。
  • 他寧可破產離婚也要回國效力,貢獻多大?西方:帶給中國百年進步
    引言 對於中國來說,雖然在近代社會中,我國曾經因戰爭的影響而一度落後於世界的發展潮流,但在新中國成立後,許多偉大科學家的出現也幫助我國快速成長起來。對於這些科學家來說,名利都是他們毫不在意的內容。許多人為了幫助中國發展得更好,往往都做出了很大的犧牲。
  • 近代科學的誕生為什麼在歐洲而不是中國?(2)
    中國在20世紀開始參與世界現代科學的發展,並且貢獻度也越來越高,但是,中國對於近代科學的直接貢獻,卻為「零」。近代科學的誕生為什麼在歐洲而不是中國這個問題,近百年來,有無數人在腦海裡盤旋,也有無數的答案。中國的科技發展歷史悠久,無論數學、物理、天文、地理等等,查一查歷史,都比歐洲早很多年。但是,近代科學卻誕生於歐洲而不是古代中國,這是為什麼呢?
  • 楊振寧:國內對一些科學家貢獻介紹「一塌糊塗」
    中青在線北京9月22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邱晨輝)在今天舉行的紀念《自然辯證法通訊》創刊40周年暨中國科學院大學建校40周年學術座談會上,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楊振寧談及我國在科學發展、科學家貢獻方面的記載、介紹工作,他直言這方面工作過於籠統,鮮于分析,急需改進
  • 我國近代物理學奠基人之一——葉企孫
    精確測量鐵、鎳、鈷在靜止液體高壓強下的磁性,對高壓磁學做出開創性的貢獻。創辦清華大學物理系、北京大學磁學專門組。為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和科學事業做出卓越貢獻,培養出一大批著名科學家。   葉企孫,名鴻眷,以字行。1898年7月16日生於上海縣唐家弄一書香門第。
  • 為發展我國兩彈事業作出重要貢獻的郭永懷
    他首先就空氣動力學研究院的服務對象、研究手段、重點設備、測試方法等提出了建議,並和錢學森一起為該院規劃了藍圖,為以後空氣動力學研究發展中心的建設奠定了基礎;為了發展我國的「兩彈」事業,郭永懷更是嘔心瀝血,從理論到實踐都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多次赴現場參加準備工作,直至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
  • 中國十大科學家及榮譽稱號,他們是不朽的豐碑,是中國的脊梁
    中國10大科學家,他們都是歷史的豐碑,為國家和人民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其中有中國飛彈之父、中國核潛艇之父、中國氫彈之父、世界雜交水稻之父、中國核潛艇之父等等。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他們,不忘人民英雄?1、錢學森(中國飛彈之父)錢學森是世界著名科學家,中國飛彈和載人航天奠基人,中國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中國科學院及中國工程院院士。錢學森於1911年12月11日,出生於上海。解放前,錢學森在美國擔任教授,他回國效力願望,可謂是一波三折,最終於1955年在國家領導人的爭取下才回到中國。